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01阅读:1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玩具车,特别是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车车体与车壳之间的装配大都采用弹扣式连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在车体侧部设置若干槽孔,而在对应车体的车壳内壁设置与槽孔相适配的卡销,装配时利用壳体的变形将其弹扣于车体上,上述结构设计由于车体与车壳间的结合面较小,不仅会影响到装配后外壳的总体强度,而且也会因装配时的定位难以把握,而给组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体与车壳间安装更为便捷且组合后的车壳具有较高强度的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和车壳,其特点是所述车体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各连接板外侧板面两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卡槽,所述车壳两侧内壁对应连接板卡槽位置设有至上而下导入卡槽的卡凸。
为增加外壳在安装后侧面的刚度,上述连接板外侧板面还设有若干条板筋,在车壳两侧内壁对应各条板筋位置设有与板筋呈交错相扣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车体上设置的带卡槽的连接板及在车壳内壁对应位置设有的可至上而下导入卡槽的卡凸,使车体与车壳的连接既快捷又牢固,而设置在连接板面的板筋与车壳上的加强筋相互交错的布局,将大大增加车壳的刚度,提高了玩具车的总体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及位置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体与车壳配装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3所示,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车体1和车壳2,其特点是所述车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板3,所述各连接板3外侧板面两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卡槽3a,所述车壳2两侧内壁对应连接板3卡槽3a位置设有至上而下导入卡槽3a的卡凸2a。
上述连接板3外侧板面还设有若干条板筋3b,在车壳2两侧内壁对应各条板筋3b位置设有与板筋3b呈交错相扣的加强筋2b。上述连接板3设置在车体上表面,其与车体一体成型制出,在连接板背部设有板支座21。上述车壳2对应连接板的外侧壳面设有凸筋2c。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车体(1)和车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板(3),所述各连接板(3)外侧板面两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卡槽(3a),所述车壳(2)两侧内壁对应连接板(3)卡槽(3a)位置设有至上而下导入卡槽(3a)的卡凸(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板(3)外侧板面还设有若干条板筋(3b),在车壳(2)两侧内壁对应各条板筋(3b)位置设有与板筋(3b)呈交错相扣的加强筋(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板(3)设置在车体上表面,其与车体一体成型制出,在连接板背部设有板支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车壳(2)对应连接板的外侧壳面设有凸筋(2c)。
专利摘要一种玩具越野车车体与车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和车壳,其特点是所述车体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各连接板外侧板面两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卡槽,所述车壳两侧内壁对应连接板卡槽位置设有至上而下导入卡槽的卡凸。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车体上设置的带卡槽的连接板及在车壳内壁对应位置设有的可至上而下导入卡槽的卡凸,使车体与车壳的连接既快捷又牢固,而设置在连接板面的板筋与车壳上的加强筋相互交错的布局,将大大增加车壳的刚度,提高了玩具车的总体质量。
文档编号A63H17/26GK2808250SQ200520061449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蔡东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