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34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秋千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秋千的领域,尤关于一种电动秋千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其包括一本体10、一设置在本体10内部的驱动单元11、一上端轴设在本体10内的摇摆单元12以及一推动单元13。
该驱动单元11是设置于壳盖101内部而位于电池座103的上方,其包含一轴心外接蜗杆112的马达111以及配设一对应该蜗杆112的蜗轮113,于该蜗轮113上配设一偏心杆1131,用以驱动后述的推动件131。
该摇摆单元12具有一摇摆件121及一固接在摇摆件121上端的传动轴122,该摇摆件121下方左右两侧处具有二抵柱1211、1212,该传动轴122一端穿伸出本体10外侧。
该推动单元13具有一活动套枢在传动轴122上的推动件131以及一嵌设在推动件131下方的弹性件132,该推动件131具有一驱动部1311可与驱动单元13作套合连动,且该推动件131的中央设有一穿透孔1312,该穿透孔1312是在组配时,让蜗轮113上的偏心杆1131活动穿设,使该马达111通过蜗杆蜗轮装置112、113以及偏心杆1131驱动该推动单元13。
该弹性件132向两侧横向延伸出有二支撑部1321、1322,二支撑部1321A、1322A末端再返向中间部位延伸有二具挠性的自由端1321B、1322B,二自由端1321B、1322B分别可对该摇摆件121的二抵柱1211、1212作弹压接触,以此带动该传动轴122往复旋摆。
依据上述现有技术的秋千驱动结构,其是利用摇摆件121、推动件131以及弹性件132,而进行秋千的摆动以及对于机械摆动的缓冲,然而,其组成的构件复杂,且各构件须配置许多工作部以达成驱动及缓冲的目的,需耗费较高的成本以及时间进行制作与组配。
鉴于上述的缺点,在此技术领域中需要一种秋千驱动结构,使秋千的摆动流畅且无现有技术结构中的缺点。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动作流畅且构件简易的秋千驱动结构。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秋千驱动结构,其包括一本体、一设置于本体内部的驱动单元以及一推摆单元,其中,该驱动单元是由一蜗杆与一具有偏心杆的蜗轮组配而成,该推摆单元是具有一穿伸在该本体外侧的传动轴和一螺旋圈固设于该传动轴的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的螺旋圈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一勾臂,以该两勾臂夹置而容限该偏心杆,使该勾臂随该偏心杆的周转而摆动以带动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是利用蜗杆与蜗轮装置做为动力,以装设在蜗轮上的偏心杆带动扭转弹簧,以扭转弹簧的弹力缓冲秋千摆动所造成的惯性冲力,而达成以简单的构件使秋千流畅摆动的目的。


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秋千驱动结构的分解图。
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的分解图。
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的透视图。
图4至图7,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于作动时的相关位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现有技术10本体 101 壳盖102 电池座 11驱动单元111 马达 112 蜗杆113 蜗轮 1131 偏心杆12摇摆单元 121 摇摆件1211、1212抵柱 122 传动轴13推动单元131 推动件 1311 驱动部
1312 穿透孔 132 弹性件1321A、1322A 支撑部 1321B、1322B 自由端本实用新型20本体 201、202 壳盖2011 轴孔 2021 轴座203、204 插入孔 22电池容槽23轴承30动单元 31座体32蜗杆 33马达34蜗轮 341 偏心杆342 螺丝 343 垫片344 圆形挡止件40推摆单元 410 杆体41传动杆 411 传动轴端412 定位轴端 413 环槽414 固设部 4141 螺孔42扭转弹簧 421 螺旋圈422、423 勾臂 44限位空间A、B、C、D位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更臻明确,以下将以实施例配合图式对其做更详尽的说明。
请参阅图2与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的分解图和组构后的示意图,其包含一本体20、一设置在本体20中的驱动单元30以及一端轴设于该本体20的推摆单元40。
如图2、图3所示,该本体20是由二壳盖201、202所组成,其下方处于两侧各具有一插入孔203、204以供秋千的支撑杆未图标插入固定,本体2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1,于容置空间21中设有一开口向壳体201外部的电池容槽22,可供置放数个电池以提供电力。在二壳盖201、202的内部上端分别设有对应的轴孔2011与轴座2021,在轴孔2011中套设一轴承23,以供后续推摆单元40进行枢设与承放。
该驱动单元30是设置于本体20的容置空间21中,其包含一座体31、一以蜗杆32作传动的马达33以及一具偏心杆341的蜗轮34。该座体31是固设于壳体201的轴孔2011与电池容槽22之间,其上装置有马达33,蜗轮34是枢设于座体31上而与马达33的蜗杆32作囓合,当马达33运转时,以蜗杆32传动蜗轮34而使蜗轮34上的偏心杆341随其做圆周运转,此外,于偏心杆341的外端以一螺丝342透过一垫片343将圆形挡止件344锁设于该偏心杆341的外端,以圆形挡止件344作为对后将述的推摆单元40的挡止构件。
该推摆单元40包含一端轴设于该壳盖201的轴承23的传动杆41以及一扭转弹簧42。该传动杆41分为一杆体410、一位于杆体410一端部的传动轴端411、一位于杆体410的另一端部的定位轴端412、一位于杆体410上的环槽413以及于部份凸出于环槽413的槽缘4131而设有螺孔4141的固设部414。
该传动杆41轴设于该壳盖201的轴承23且凸出于壳体201外,其凸出在壳体201外的部份是连接一与秋千固接联动的传动接头(未标出),传动接头是连接至儿童摇篮(未标出)的摇动臂(未标出)而可将传动杆41的动力传达至摇动臂以推摆儿童摇篮。
该扭转弹簧42具有一螺旋圈421以及由螺旋圈421两端延伸出的两勾臂422、423。
该传动杆41藉由该传动轴端411枢设于壳盖201的轴承23中,该扭转弹簧42以其两勾臂422、423靠近螺旋圈421的两端夹设该环槽413的槽面,并以一螺丝43穿过该螺旋圈421而与设于固设部414上的螺孔4141螺合,使扭转弹簧42固设于传动杆41上。
此外,该扭转弹簧42的两勾臂422、423间形成一略呈长方形的限位空间44,该蜗轮34的偏心杆341即容限于此限位空间44中作往复运动。
以上的叙述是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配置,其后,请参阅4图至图7,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产生的秋千驱动的作动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首先,马达33通电运转后开始带动蜗杆32转动,使驱使蜗轮34开始转动于图面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4,假设此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的起始位置A,当蜗轮34开始顺时针转动时,其偏心杆341首先抵顶到勾臂423,而带动传动杆41旋转,传动杆41的旋转使接设于其外端的传动接头,使连接于传动接头上的摇动臂开始作动。
接着,请参阅图5,随着蜗轮34的旋转,此时偏心杆341依旧抵顶着勾臂423,出于此位置是偏心杆341圆周位置的最外端的位置B,所以此时儿童摇篮亦位于最高点。
接着,请参阅图6,随着蜗杆34的旋转,此时偏心杆341开始抵顶勾臂422而转至位置C,然后又继续推动勾臂422至图7的位置D,位置D为偏心杆341圆周位置的另一最外端,所以此时儿童摇篮亦位于另一最高点。
最后,偏心杆341由位置D转动至位置A而带动勾臂422起始位置,完成一周期的转动。
在上述秋千驱动结构的作动中,是以蜗杆蜗轮装置作为驱动源,其好处是以蜗杆32作为主动输出时,可防止蜗轮34的逆转,且蜗轮34上的偏心杆341受外力影响时,亦无法转动蜗轮34。
此外,根据上述蜗杆蜗轮装置无法逆转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以蜗轮34的偏心杆341设置于扭转弹簧42的限位空间44中,使固设于可自由转动的传动轴41的扭转弹簧42无法做360°的转动,若儿童秋千受到不当外力推动,可受到扭转弹簧42与蜗杆蜗轮装置的限制而不会翻覆,减少使用儿童秋千的意外。
再者,本实用新型是以扭转弹簧42将蜗杆蜗轮装置的动力传动至儿童秋千上,当儿童秋千摆荡至顶点时,可以扭转弹簧42所产生的弹性力缓冲儿童秋千的物理惯性,且此时蜗轮34的偏心杆341持续运转而马上抵顶勾臂422或勾臂423,则会造成一突鹜的方向改变,本实用新型即以此扭转弹簧42缓冲此方向改变,使儿童秋千能够流畅地摆动,且扭转弹簧42的结构简单,取代现有技术中以复杂的构件组成的摆动单元以及推动单元,而达成以简单的构件而使秋千流畅摆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秋千驱动结构,其包括一本体、一设置于本体内部的驱动单元以及一推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由一蜗杆与一具有偏心杆的蜗轮组配而成,该推摆单元是具有一穿伸在该本体外侧的传动轴以及一螺旋圈固设于该传动轴的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的螺旋圈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一勾臂,以该两勾臂容限该偏心杆,使该勾臂随该偏心杆的周转而摆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秋千驱动结构,其包括一本体、一设置于本体内部的驱动单元以及一推摆单元,其中,该驱动单元,由一蜗杆与一具有偏心杆的蜗轮组配而成,该推摆单元是具有一穿伸在该本体外侧的传动轴以及一螺旋圈固设于该传动轴的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的螺旋圈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一勾臂,以该两勾臂容限该偏心杆,使该勾臂随该偏心杆的周转而摆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秋千驱动结构其以简单的构件达成流畅驱动秋千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秋千驱动结构构件复杂的问题。
文档编号A63G9/00GK2848308SQ20052013338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
发明者林士渊 申请人:林士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