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模型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1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空模型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模型领域,尤其涉及航空模型的遥控器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航空模型的遥控器机械结构和操纵手柄布置大多是相似的。图1A示意性地示出这种遥控器100的结构,其中在一本体10中,左右分别布置操纵二个手柄11a、12a,二个手柄都可以做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操纵。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遥控器在操纵模式上分为亚洲模式(又称Model,俗称"日本手")和美国模式(又称Mode2,俗称"美国手")。Mode1在亚洲国家的航空模型爱好者广泛使用,图2A示意性地示出Model的操纵模式,它用右边的第一操纵手柄lla的前、后运动来控制遥控模型上动力的大小,一般称之为油门,被定义为通道3。右边第一操纵手柄的左、右运动用于控制模型直升机的横侧(对于固定翼模型飞机而言就是控制模型的副翼),被定义为通道1。而左边第二操纵手柄12a的前、后运动用来控制模型直升机的前进或后退(对于固定翼飞机而言则是控制其升降舵,使飞机作俯冲或上升),被定义为通道2。左边第二手柄12a的左、右运动则是操纵模型直升机的机头方向(或是固定翼的方向舵),被定义为通道4。美国大多数用户则使用Mode2模式。图1B及图2B示意性地示出Mode2的操纵模式,与Model相同的是,在Mode2中,右边操纵手柄lib的左、右运动也是用来用于控制模型直升机的横侧(对于固定翼飞机而言就是控制模型的副翼),即被定义为通道1;左边手柄12b的左、右运动也是操纵模型直升机的机头方向(或是固定翼的方向舵),即被定义为通道4。然而与Model不同的是,在Mode2中,右边操纵手柄lib的前、后运动则是用来控制模型直升机的前进、后退(或者升降舵),即被定义为通道2;而左边操纵手柄12b的前、后运动则是用来控制动力大小,即被定义为通道3。即在Mode1和Mode2两种模式下,前、后运动的控制对象正好作了一个交换,也就是通道2与通道3的位置作交换。而在欧洲,Mode1和Mode2两种模式航空模型遥控器用户都有。由于欧美与亚洲都是巨大的市场,所以以上二种操纵模式的遥控器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市场,生产商需要生产不同模式的遥控器。这对于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是不利的。同时也给欧洲销售商操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各国都有一些少数用户使用与大众不同模式的遥控器;而在国际交流现场,往往受限于操纵模式的不同而影响技术交流的开展。因此,业界期望有一种兼具两种操纵模式的遥控器,这就需要遥控器在两种模式间进行转换。目前已有生产商在遥控器上设置模式转换功能。如用一个小开关来选择遥控器工作在Model还是Mode2。但是这种模式转换功能仅仅是电气位置上进行了交换(即将通道2、通道3的位置作交换)。然而遥控器内部的机械结构是不可能用一个小开关就能改变的,这是因为油门的操纵方式与升降舵的操纵方式是不同的。规范的油门的操纵手柄是从最下端开始运动,操纵模型动力从零功率开始,一直可以推到最上端模型的最大功率,作连续的操纵,操纵手柄机构都或多或少带有阻尼,可以让手柄停留在操纵范围内任意一个位置,即使手柄离开油门的操纵手柄,它也会停在这个位置上,使模型动力的功率保持在油门操纵手柄所控制的水平上,维持在一个稳定飞行状态。而通道2升降舵的操纵手柄则是从中间的回中位置开始向前、后两个方向操纵,它始终有一个回中弹力作用着,只要一松手,升降舵操纵手柄就会立即自动回到中间位置。这二种不同的操纵形式是通过操纵手柄内部的不同机械机构来实现的。如果遥控器的机械结构不改变,仅仅用模式开关切换后电气信号的位置,由于左右两个机械结构不同的操纵手柄仍然在老位置,切换后的遥控器就不符合规范要求。实际上操纵起来很困难,很容易造成飞行事故。而目前的遥控器要真正能实现符合航空模型遥控器操作规范的二种操纵模式的转换,除了电气信号切换变化以外,更重要的规范做法是把遥控器内部的机械结构也须改变。而机械结构的改变则需要打开遥控器外壳,拆开遥控器内部操纵手柄机构,再根据所要转换的遥控器模式,将相应交换的零件再重新装配起来。这个改制过程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一般使用者很难完成。由此可见,目前的遥控器虽然几乎都有模式转换的功能,而实际上用户要改变操纵模式是很困难或者繁琐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空模型遥控器,它允许用户通过简便的操作来改变操纵模式。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航空模型遥控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操纵手柄和第二操纵手柄,第一操纵手柄和第二操纵手柄分别在两操纵通道内操纵电位器转动,以发出操纵信号;该本体适于分别以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握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一操纵模式,所述第二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二操纵模式,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多个微调按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所操纵的操纵通道,被设定以对所述操纵信号进行微调;—模式选择开关,被设定以发出模式选择信号;以及—信号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操纵的操纵信号及,并且依据所述模式选择信号处理所述操纵信号,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选择所述第一操纵模式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一操纵模式处理所述操纵信号,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选择所述第二操纵模式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二操纵模式处理所述操纵信号。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前后方向操纵航空模型动力的功率大小,所述第二操纵手柄前后方向操纵航空模型的升降。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模式选择开关为电气开关。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模式选择开关包括设于所述遥控器的本体背面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遥控器的天线适于绕所述本体背面的一转轴旋转,其中所述天线指向所述第一方向时按压所述第一开关,所述天线指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按压所述第二开关,且当所述第一开关被按压时,所述遥控器处于第一操纵模式,且当所述第二开关被按压时,所述遥控器处于第二操纵模式。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第一操纵模式为Model,所述第二操纵模式为Mode2。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第一操纵手柄被操纵时产生第一左右信号及第一前后信号,所述第二操纵手柄被操纵时产生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当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一操纵模式处理所述信号时,所述第一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l,所述第一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3,所述第二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4,所述第二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2;当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二操纵模式处理所述信号时,所述第一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4,所述第一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3,所述第二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l,所述第二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2,并对所述操纵信号进行反向处理。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连接至四个电位器,所述四个电位器根据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操纵产生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微调按钮包括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内侧的一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第一前后信号作中点微调;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上、下分别设置的两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第一左右信号作中点微调;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内侧的一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第二前后信号作中点微调;以及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上、下分别设置的两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第二左右信号作中点微调。在上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四个电位器,将所述四个电位器产生的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及所述模式选择开关,依据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所选择的操纵模式处理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本发明的航空模型遥控器,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即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配合必要的电信号转换,实现了遥控器在两种主流操纵模式下简便的相互切换,使之与现有遥控器相比,这一切换过程不需要改动遥控器的机械结构,因而可以降低操作难度,节省操作时间,在飞行现场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Model和Mode2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可以使航空模型遥控器不再按照操纵模式分别生产,实现两种遥控器设计和生产上的统一,由此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了销售商的操作难度,更好地满足使用不同模式遥控器的用户的需求。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A示出目前广泛使用的航空模型遥控器的外形及操纵手柄布置示意图,为Model模式的常规遥控器。图IB示出Mode2模式的常规遥控器。图2A示出常规遥控器处于Model模式下的示意图。图2B示出常规遥控器处于Mode2模式下的示意图。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操纵系统的局部机构示意图,该遥控器处于Model模式下。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Mode1模式遥控器,旋转180°后的操纵系统的局部机械结构(电气信号未切换)示意图。图3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Mode1模式遥控器,旋转180°并完成向Mode2模式电气信号切换后的操纵系统的局部机械结构的示意图。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ode1模式的遥控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ode2模式的遥控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ode1模式的遥控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ode2模式的遥控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内部电路结构框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遥控器内部电路结构框图。图中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第三通道4第四通道01第一通道内操纵手柄所操纵的电位器02第二通道内操纵手柄所操纵的电位器03第三通道内操纵手柄所操纵的电位器04第四通道内操纵手柄所操纵的电位器5电源开关100传统遥控器10传统遥控器本体lla,12aModel模式下的操纵手柄llb,12bMode2模式下的操纵手柄14-17,26,27微调按钮19.天线固定压片板200,200a遥控器20,20a遥控器本体21第一操纵手柄22第二操纵手柄23,23a模式选择开关25天线转轴19天线固定压片板32模拟/数字转换器33微处理器34高频发射电路35,35a天线36显示屏具体实施例方式鉴于目前的航空模型遥控器模式切换的困难,本发明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以极其简单的操作过程来完成操纵模式的转换功能。本发明基本构思是一个可以旋转180°使用的遥控器,从机械结构角度看如果把亚洲模式Mode1的遥控器旋转180°,即遥控器的上边面A面与下底B面互换,就可以发现该遥控器的操纵手柄的机械结构、操纵手柄的手感是符合美国模式Mode2要求的。用图3A与图3B作对比,原来Mode1下具有阻尼特性的油门操纵在右手手柄,而遥控器旋转180°后,具有阻尼特性的油门操纵就换到左手手柄了;只要将油门操纵手柄如图3B中虚线所示方向移至下方,如图3C所示的就符合Mode2模式的规范,并且Mode1下左手的具有回中功能的升降舵操纵经过遥控器旋转180。也换到右手。所以,用遥控器旋转180。的方法,这就意味着可以不必改变遥控器的机械结构,仅需进行必要的电信号切换就可以实现Model和Mode2之间的模式切换。这样就免去了拆开机壳,重新拆装零件等等繁琐的操作过程。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遥控器200包括一个本体20,与图1A、1B所示的传统遥控器本体IO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本体20的外形被设计成适于分别以第一方向(图4A中的A面向上)和第二方向(即图4B中的B面向上)握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举例来说,设定本体20以第一方向握持时,遥控器200工作在第一操纵模式(如Mode1)下,如图4A所示;而本体20以第二方向握持时,遥控器200工作在第二操纵模式(如Mode2)下,如图4B所示。本体20可以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以增加使用的舒适度。较佳的是,本体的手持部分的外形上左右对称,可令使用者无论使用哪一操纵模式均可获得相同的握持感受。本体20上左右分别设置第一操纵手柄21和第二操纵手柄22。在图3A、4A所示的Mode1模式下,第一操纵手柄21位于本体20的右侧,而第二操纵手柄位于本体20的左侧。每一手柄均可左右运动和上下运动。参照图3A、4A所示,Mode1模式下,第一操纵手柄21的左右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1转动产生的第一左右信号VR1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1,即用于控制模型直升机的横侧(对于固定翼模型飞机而言就是控制模型的副翼),第一操纵手柄21的左右运动具有回中功能,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自动恢复到中间的回中位置;一对微调按钮17在第一操纵手柄21的下方,必要时可用于对应于第一操纵手柄21的回中信号点的左右位置进行微调。第一操纵手柄21的前后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3转动产生的第一前后信号VR3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3,即用于控制遥控模型上动力的大小(即油门操纵),图3A、图4A中所示第一操纵手柄21位置在下位时是零功率位置,操纵过程中第一操纵手柄作推杆,模型逐渐抵达模型起飞所需功率处,操纵模型起飞于空中飞行;第一操纵手柄21的前后运动具有阻尼特性,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仍能够停留在该位置,使模型动力的功率保持在油门操纵手柄所控制的水平上,维持在一个稳定飞行状态;模型在飞行过程中,第一操纵手柄向前推杆模型动力的功率增大,第一操纵手柄向后收杆模型动力的功率则减小;一对微调按钮15在第一操纵手柄21的内侧,必要时可对第一操纵手柄21的零功率信号点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参照图3A、4A所示,Mode1模式下,第二操纵手柄22的左右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4转动产生的第二左右信号VR4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4,即用于操纵模型直升机的机头方向(或是固定翼的方向舵);一对微调按钮16在第一操纵手柄22的下方,必要时可对第二操纵手柄22的回中信号点的左右位置进行微调。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2转动产生的第二前后信号VR2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2,即用来控制模型直升机的前进或后退(对于固定翼模型飞机而言则是控制其升降舵,使飞机作俯冲或上升);一对微调按钮14在第二操纵手柄22的内侧,必要时可对第二操纵手柄12的前后回中信号点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左右运动均具有回中功能,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自动恢复到中间的回中位置。而在图3C、图4B所示的Mode2模式下,第一操纵手柄21位于本体20的左侧,而第二操纵手柄22位于本体20的右侧。Mode2模式下,第一操纵手柄21的左右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1转动产生的第一左右信号VR1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4,即用于操纵直升机的机头方向(或是固定翼模型飞机的方向舵);第一操纵手柄21的左右运动具有回中功能,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自动恢复到中间的回中位置;一对微调按钮27在第一操纵手柄21的下方,必要时可对第一操纵手柄21的回中信号点的左右位置进行微调。第一操纵手柄21的前后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3转动产生的第一前后信号VR3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3,即用于控制遥控模型上动力的大小(即油门操纵),第一操纵手柄21的前后运动具有阻尼特性,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仍能够停留在该位置;一对微调按钮15在第一操纵手柄21的内侧,必要时可对第一操纵手柄21的零功率信号点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Mode2模式下,第二操纵手柄22的左右运动下操纵电位器04转动产生的第二左右信号VR4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1,即用于控制模型直升机的横侧(对于固定翼模型飞机而言就是控制模型的副翼);一对微调按钮26在第二操纵手柄22的下方,必要时可对第二操纵手柄22的回中信号点的左右位置进行微调。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运动操纵电位器02转动下产生的第二前后信号VR2对应于遥控器的通道2,即用来控制模型直升机的前进或后退(对于固定翼模型飞机而言则是控制其升降舵,使模型飞机作俯冲或上升),一对微调按钮14在第二操纵手柄22的内侧,必要时可对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回中信号点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左右运动均具有回中功能,当使用者松手后手柄自动恢复到中间的回中位置。比较图3B和图3C可以看出,当遥控器本体20旋转180。以后,操纵手柄的信号与遥控器的各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它们操纵方向也完全改变了。举例来说,Mode1模式下经过旋转后位于遥控器右边的第一手柄21(参照图3B),其前后运动为油门控制,且向前(图3B向上)第一操纵手柄向前推杆为减小油门,向后收杆(图3B向上)为增大油门;而在Mode2模式下,虽然第一操纵手柄前后运动仍然为油门控制,但是其要求向前的方向为增大油门,而向后方向为减小油门,二者同一操纵方向上所产生的信号方向完全相反,其他各通道也是如此。而且对应的微调按钮的方向也是相反的。总之,Mode1遥控器旋转180。后,其四个通道的两操纵手柄的各操纵方向的操纵信号的八个方向及微调方向都是与正确的信号方向相反。下表l为Mode1、Mode2两种操纵模式下两操纵手柄、对应的操纵通道、各电位器的位置。表1Mode1与Mode2的操纵手柄状态比较第一操纵手柄第二操纵手柄操纵模式位操纵方向位操纵方向置置前后(油左右前后左右门)Model右3通道/对应电1通道/对应左2通道/对应电位4通道/对应电位器03-VR3电位器01-VR1器02-VR2位器04-VR4Mode2左3通道/对应电4通道/对应右2通道/对应电位1通道/对应电位器03-VR3电位器01-VR1器02-VR2位器04-VR4若Mode1为基准模式,则将模式切换到Mode2时,需要按照表1重新调整手柄信号与各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内部电路结构框图。此电路30包括四个电位器01、02、03、04、由模拟/数字转换电路32和微处理器33组成的信号采集单元、以及高频发射电路34。四个电位器01、02、03、04分别对应于第一操纵手柄21和第二操纵手柄22的四个方向的运动。每个操纵手柄的一个通道内的操纵与一个电位器是联动的,随着手柄位置的改变,电位器上的信号电压也随之改变,从而产生操纵信号。举例来说,在Model模式下电位器01根据第一操纵手柄21的左右运动产生第一左右信号VR1,电位器03根据第一操纵手柄21的前后运动产生第一前后信号VR3,电位器04根据第二操纵手柄22的左右运动产生第二左右信号VR4,电位器02根据第二操纵手柄22的前后运动产生第二前后信号VR2。这些信号VR1-VR4通过模拟/数字变换电路32,信号电压转换成微处理器33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VR1'-VR4'并输入微处理器33。另外,在本体20上设置一电气开关,作为模式选择开关23(参照图8所示),被设定以发出模式选择信号SEL。模式选择信号SEL可以选择当前操纵模式为Mode1或者Mode2。微处理器会根据模式选择信号SEL来判定遥控器处于何种操纵模式,然后对上述数字信号VR1'-VR4'进行相应的处理。当模式选择信号SEL选择Mode1时,微处理器33会按照所述Mode1处理数字信号,也就是说VR1'会被视为通道1的信号,VR3'会被视为通道3的信号,VR4'会被视为通道4的信号,而VR2'会被视为通道2的信号。而当模式选择信号SEL选择Mode2时,微处理器33会按照Mode2处理数字信号。也就是说VR1'会被视为通道4的信号,VR3'会被视为通道3的信号,VR4'会被视为通道1的信号,而VR2'会被视为通道2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遥控器旋转后各手柄操纵电位器而发生的操纵信号和微调方向也已反向(参照表2),因此代表各操纵方向的操纵信号方要经过反向处理。举例来说,当由各电位器01-04产生的各模拟信号VR1-VR4被转换成由若干bit组成的数字信号VR1'-VR4'时,各数字信号VR1'-VR4'取补码即可实现反向处理。在作出以上说明后,上述过程可轻易由微处理器33加以实现。之后,各个通道的数字信号经微处理器的33编码处理,组成一组按预先约定的格式编写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调制高频信号,由高频发射电路34经天线35无线发射出去,来控制航空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遥控器本体20上还可设置显示屏36,当遥控器由Model切换到Mode2时,处理器33需要调整显示屏的显示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遥控器本体20适于从两个方向握持的特性,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先选择握持方向及操纵模式,以免产生操纵失误而造成事故。可以通过不同的标识来指示每一握持方向所对应的操纵模式,并通过指示灯来指示当前设定的操纵模式。还可以通过在握持方向与操纵模式之间建立关联来可靠地达到上述目的。举例来说,当以模式选择开关选择某一操纵模式时,通过指示灯或者显示屏来提示应当选择的握持方向。作为示范例,下面再例举一能可靠指明握持方向的实施例。图5A、5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遥控器背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遥控器200a的天线35a设置在本体20a背后,并可以沿一转轴25旋转180。。模式选择开关23a则是两个按压开关Sl、S2的组合。使用遥控器时使天线35a指向A面或B面上方,天线35a会压动其中一开关,而另一开关呈释放状态。参照表2,其示出开关状态与操纵模式及通道的对应关系。参照图7所示,微处理器33会根据二个开关S1、S2不同的压下或释放状态判断应该工作在何种操纵模式,然后对数据作相应的处理。表2开关状态、操纵模式及通道的对应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外形直观、明显,只要天线指向前方(或者上方),就是正确的操作模式。而用一个小的开关来转换模式的设计,要比较费力地观察才能看出究竟处于什么模式。为了防止不小心无意间改变操纵模式。本实施例还可增加一个天线锁定装置,即图5A、5B中的的天线固定压片板19,用以锁定天线,必须用普通的小螺丝刀拆开螺钉才能让天线转向。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机械零件,如特设的各种可开启和锁定的盖板以保护模式切换开关;如可设计用于以Model和以Mode2两种模式的遥控器提手,分别固定在遥控器A面或B面,遥控器A面或B面与提手固定部位,可设计安装模式切换开关。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航空模型遥控器,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配合必要的电信号转换,实现了遥控器在两种主流操纵模式下简便的相互切换,这一切换过程不需要改动遥控器的机械结构,因而可以降低操作难度,节省操作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可以使航空模型遥控器不再按照操纵模式分别生产,实现两种遥控器设计和生产上的统一,由此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发明所描述的航空模型模型中,既包括被设计来给模型爱好者们使用的模型,也包括日渐普及的航空模型玩具。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一种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操纵手柄和第二操纵手柄,第一操纵手柄和第二操纵手柄分别在两操纵通道内操纵电位器转动,以发出操纵信号;该本体适于分别以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握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一操纵模式,所述第二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二操纵模式,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多个微调按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所操纵的操纵通道,被设定以对所述操纵信号进行微调;一模式选择开关,被设定以发出模式选择信号;一信号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操纵的操纵信号,并且依据所述模式选择信号处理所述操纵信号,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选择所述第一操纵模式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一操纵模式处理所述操纵信号当所述模式选择信号选择所述第二操纵模式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二操纵模式处理所述操纵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前后方向操纵航空模型动力的功率大小,所述第二操纵手柄前后方向操纵航空模型的升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开关为电气开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开关包括设于所述遥控器的本体背面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遥控器的天线适于绕所述本体背面的一转轴旋转,其中所述天线指向所述第一方向时按压所述第一开关,所述天线指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按压所述第二开关,且当所述第一开关被按压时,所述遥控器处于第一操纵模式,且当所述第二开关被按压时,所述遥控器处于第二操纵模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模式为Model,所述第二操纵模式为Mode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手柄被操纵时产生第一左右信号及第一前后信号,所述第二操纵手柄被操纵时产生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当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一操纵模式处理所述信号时,所述第一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l,所述第一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3,所述第二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4,所述第二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2;当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按照所述第二操纵模式处理所述信号时,所述第一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4,所述第一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3,所述第二左右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l,所述第二前后信号对应于所述遥控器的通道2,并对所述操纵信号进行反向处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连接至四个电位器,所述四个电位器根据所述第一操纵手柄和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操纵产生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按钮包括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内侧的一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第一前后信号作中点微调;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上、下分别设置的两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一操纵手柄的第一左右信号作中点微调;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内侧的一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第二前后信号作中点微调;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上、下分别设置的两组微调按钮,对所述第二操纵手柄的第二左右信号作中点微调。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空模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四个电位器,将所述四个电位器产生的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及所述模式选择开关,依据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所选择的操纵模式处理所述第一左右信号、第一前后信号、第二左右信号及第二前后信号。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模型遥控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适于分别以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握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一操纵模式,所述第二方向对应于遥控器的第二操纵模式,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一模式选择开关可被设定以发出模式选择信号。一信号采集单元采集遥控器中第一操纵手柄和第二操纵手柄操纵的操纵信号,并且依据模式选择信号处理操纵信号,使遥控器分别工作在第一操纵模式和第二操纵模式下。本发明的遥控器在进行操纵模式切换时只需进行电气信号转换,无需更改机械结构,因而简化了切换操作。文档编号A63H30/02GK101732874SQ20081020273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发明者吴雨辰,黄国书申请人: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