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80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踏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脚踏方式进行运动健 身的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大众健身活 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材走入了家庭,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达到锻 炼身体的效果。这些健身器材中以脚踏方式进行运动的就有健身车、跑步机、登 山机等,其中健身车就是较典型的一种,其实健身车就是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 所使用的自行车,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交通的限制,以车代步的人们 则只能利用可以放置在室内进行锻炼的健身车来实现自行车所能达到的锻炼效 果,该健身车通常包括一可放置在地面或平面处的架体,架体上设有椅座,架体 内装有驱动轮和惯性轮,驱动轮与惯性轮之间传动相联接,比如采用链条传动或 皮带传动等,该驱动轮的轮轴两端通过曲柄与脚踏相联接,使用者坐在椅座上可 双脚踩蹬脚踏,通过脚踏转动带动驱动轮转动,再由驱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如链条 或皮带带动惯性轮转动,在惯性轮中通常还设有阻尼机构,通过调整阻尼大小可 以调节使用者的踩踏力,以适应于不同使用者或是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通过健 身车的锻炼,可以提高使用者腿部肌肉和耐力素质,锻炼心血管系统,人们在使 用这种健身车时,其双脚是交替向前踩踏,与使用自行车的方式相同,难以提高 使用者的锻炼兴趣,随着人们对生活的多样化追求,在选择锻炼器材时,人们也 希望有多样化的锻炼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样式的脚踏健身器 械,通过改变踩踏方式,以达到提高人们锻炼兴趣的目的,并为市场增添一新的
品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包括 一可放置于地面或平面的架体,架体上端设有扶手; 左、右驱动齿轮,安装于架体;
左、右脚踏,分别通过左、右曲柄以匹配方式与左、右驱动齿轮的轮轴相联
接;
一第一传动轮,为齿轮结构且安装于架体,第一传动轮设在左、右驱动齿轮 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右驱动齿轮相啮合;
一第二传动轮,安装于架体并与第一传动轮同轴联接; 一惯性轮,安装于架体,惯性轮的轮轴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联接。 所述的第二传动轮为皮带轮,第二传动轮与惯性轮的轮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张力轮,张力轮弹性安装在架体中,该张力轮弹性抵向 所述皮带。
所述的第二传动轮为链轮,第二传动轮与惯性轮的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惯性轮的轮轴设为链轮结构。
所述的惯性轮内还装有阻尼机构。
所述的扶手为单扶手结构。
所述的扶手为双扶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是在原有的健身车基础上,通过增加三个 齿轮,将原来使用者双脚两侧前后踩踏改为使用者双脚同侧左右踩踏的锻炼模式, 从而成为一款新样式的脚踏健身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需要有架体,该架体一方面用于放置在地 面或平面上以支撑使用者,另一方面,架体也是用于安装左、右驱动齿轮、第一 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惯性轮的载体,架体的形状样式可以不局限。架体上设有 扶手,主要用于向使用者提供扶持物,扶手可以是单扶手结构,以让使用者的双
手一同抓在该单扶手上;也可以是双扶手结构,以让使用者的双手分别抓在两扶 手上;还可以是其它的扶手结构。第二传动轮可以为链轮,也可以为皮带轮,并 配以不同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需要有惯性轮,利用惯性轮的惯性作用才能够 带动脚踏升起;本实用新型的左、右脚踏通过左、右曲柄是以匹配方式与左、右 驱动齿轮的轮轴相联接,采用匹配方式才能使左、右脚踏处在同一高度的位置。
使用时,使用者的双手可以扶在扶手上,双脚则分别踩在左、右脚踏上,使 用者的双脚同时朝着左侧或右侧向下蹬踩,蹬踩后,脚踏通过曲柄带动驱动齿轮 转动,即左脚踏带动左驱动齿轮转动,右脚踏带动右驱动齿轮转动,由于左、右 脚踏的踩踏方向相同,因此,左、右驱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也相同,由于第一传动 轮即传动齿轮设在左、右驱动齿轮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右驱动齿轮相啮合,则 第一传动轮被左、右驱动齿轮带动而转动,第一传动轮的转动方向与左、右驱动 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传动轮转动后,带动了与其同轴联接的第二传动轮同 方向转动,第二传动轮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惯性轮转动,当脚踏被使用者蹬踩到 最下方位置时,脚对脚踏的蹬踩力消失,但是,由于有了惯性轮,惯性轮要继续 朝着原转动的方向转动,则惯性轮的转动反过来带动了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 动轮再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啮合关系带动了左、右驱动齿轮转 动,左、右驱动齿轮则通过曲柄带动左、右脚踏运动,使左、右脚踏由最下方位 置转到上方位置,以便于使用者再次蹬踩,如此,往复循环,这样,对于使用者 来说,相当于在一个立面方向上做旋转摆动的运动,达到了通过踩踏方式锻炼身 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左、右驱动齿轮和一第一传动轮即传 动齿轮来改变左、右脚踏的运动方式,使得左、右脚踏通够处在同一侧进行同方 向的运动,让使用者的运动方式成为在一个立面方向上做旋转摆动的运动,从而 改变了原有健身车的踩踏方式,达到了提高人们锻炼兴趣的目的,并为市场增添 了一款新的品种,丰富了健身器械的品种。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
种脚踏健身器械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俯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包括
一可放置于地面或平面的架体ll,架体上端设有扶手12;
左驱动齿轮21、右驱动齿轮22,分别安装于架体ll;
左脚踏31、右脚踏32,分别通过左曲柄311、右曲柄321以匹配方式与左驱 动齿轮21、右驱动齿轮22的轮轴相联接,即左脚踏31通过左曲柄311与左驱动 齿轮21的轮轴相联接,右脚踏32通过右曲柄321与右驱动齿轮22的轮轴相联接;
一第一传动轮41,为齿轮结构且安装于架体ll,第一传动轮41设在左驱动 齿轮21、右驱动齿轮22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驱动齿轮21、右驱动齿轮22相啮合;
一第二传动轮51,安装于架体11并与第一传动轮41同轴联接;
一惯性轮61,安装于架体ll,惯性轮61的轮轴与第二传动轮51传动联接。
其中
第二传动轮51为皮带轮,第二传动轮51与惯性轮61的轮轴之间通过皮带 71传动;
扶手12为单扶手结构。
当然,该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一张力轮,张力轮弹性安装在架 体中,该张力轮弹性抵向所述皮带。
当然,第二传动轮也可以采用链轮,第二传动轮与惯性轮的轮轴之间通过链 条传动,惯性轮的轮轴设为链轮结构。
在惯性轮内还可以装有阻尼机构。
当然,扶手也可以采用双扶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是在原有的健身车基础上,通过增加三个 齿轮即左驱动齿轮21、右驱动齿轮22和传动齿轮即第一传动轮41,将原来使用
者双脚两侧前后踩踏改为使用者双脚同侧左右踩踏的锻炼模式,从而成为一款新 样式的脚踏健身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需要有架体ll,该架体ll一方面用于放 置在地面或平面上以支撑使用者,另一方面,架体ll也是用于安装左、右驱动齿 轮21、 22、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51、惯性轮61的载体,架体ll的形状 样式可以不局限。架体11上设有扶手12,主要用于向使用者提供扶持物,扶手 12为单扶手结构,以让使用者的双手一同抓在该单扶手上;当然,也可以是双扶 手结构,以让使用者的双手分别抓在两扶手上;还可以是其它的扶手结构。第二 传动轮51为皮带轮,当然,也可以为链轮,并配以不同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 需要有惯性轮61,利用惯性轮61的惯性作用才能够带动脚踏31、 32升起;本实 用新型的左、右脚踏31、 32通过左、右曲柄311、 321是以匹配方式与左、右驱 动齿轮21、 22的轮轴相联接,采用匹配方式才能使左、右脚踏31、 32处在同一 高度的位置。
使用时,使用者的双手可以扶在扶手12上,双脚则分别踩在左、右脚踏31、 32上,使用者的双脚同时朝着左侧或右侧向下蹬踩,蹬踩后,脚踏31、 32通过 曲柄3U、 321带动驱动齿轮21、 22转动,即左脚踏31带动左驱动齿轮21转动, 右脚踏32带动右驱动齿轮22转动,由于左、右脚踏31、 32的踩踏方向相同,因 此,左、右驱动齿轮21、 22的转动方向也相同,由于第一传动轮41即传动齿轮 设在左、右驱动齿轮21、 22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右驱动齿轮21、 22相啮合, 则第一传动轮41被左、右驱动齿轮21、 22带动而转动,第一传动轮41的转动方 向与左、右驱动齿轮21、 22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传动轮41转动后,带动了与 其同轴联接的第二传动轮51同方向转动,第二传动轮51再通过传动机构即皮带 71带动惯性轮61转动,当脚踏31、 32被使用者蹬踩到最下方位置时,脚对脚踏 31、 32的蹬踩力消失,但是,由于有了惯性轮61,惯性轮61要继续朝着原转动
的方向转动,则惯性轮61的转动反过来带动了第二传动轮51转动,第二传动轮 51再带动第一传动轮41转动,第一传动轮41通过啮合关系带动了左、右驱动齿 轮21、 22转动,左、右驱动齿轮21、 22则通过曲柄311、 321带动左、右脚踏 31、 32运动,使左、右脚踏31、 32由最下方位置转到上方位置,以便于使用者 再次蹬踩,如此,往复循环,这样,对于使用者来说,相当于在一个立面方向上 做旋转摆动的运动,达到了通过踩踏方式锻炼身体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但本实用新 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放置于地面或平面的架体,架体上端设有扶手;左、右驱动齿轮,安装于架体;左、右脚踏,分别通过左、右曲柄以匹配方式与左、右驱动齿轮的轮轴相联接;一第一传动轮,为齿轮结构且安装于架体,第一传动轮设在左、右驱动齿轮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右驱动齿轮相啮合;一第二传动轮,安装于架体并与第一传动轮同轴联接;一惯性轮,安装于架体,惯性轮的轮轴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二传动轮为皮带轮,第二传动轮与惯性轮的轮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 还包括一张力轮,张力轮弹性安装在架体中,该张力轮弹性抵向所述皮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二传动轮为链轮,第二传动轮与惯性轮的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惯性轮 的轮轴设为链轮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惯 性轮内还装有阻尼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 手为单扶手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 手为双扶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健身器械,包括左、右脚踏、架体、架体上的扶手以及安装于架体的左、右驱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惯性轮,左、右脚踏通过左、右曲柄以匹配方式与左、右驱动齿轮的轮轴相联接,第一传动轮设在左、右驱动齿轮的中间并与两边的左、右驱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同轴联接,惯性轮的轮轴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联接。该结构通过三个齿轮来改变左、右脚踏的运动方式,使得左、右脚踏能够处在同一侧进行同方向的运动,让使用者的运动方式成为在一个立面方向上做旋转摆动的运动,从而改变了原有健身车的踩踏方式,达到了提高人们锻炼兴趣的目的,并为市场增添了一款新的品种,丰富了健身器械的品种。
文档编号A63B22/06GK201208479SQ20082010236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
发明者余金生, 侯岩卫, 葛胜煌 申请人:厦门奥龙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