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89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玩具,尤其涉及一种航模。
背景技术
—直以来,航模领域由于科技含量高,所以结构都较复杂且飞行要求高,特别是3D 飞行。现有航模的主轴上设置有繁多的组件,每个组件又需要将其单独固定,这样不利于航 模飞行,装配繁琐,同时增加了故障的发生率。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于控制及飞行稳定并能做3D 飞行的航模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易于控制及飞行稳定并能做3D飞行的航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模,包括主轴、主体架、与主体架相 连接并支撑该主体架的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架后方的尾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 架上的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主轴中部的倾斜台的转向组件、平衡组件以及能接收外部信 号且能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和动力组件的电子控制器,所述航模还包括设置于主机架上的旋 转组件,该航模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叶片、固定该叶片的叶片夹、以及连接平衡组件与叶片 夹的拉杆,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的旋转架结构,所述平衡杆固定于该旋转架 结构,所述叶片夹固定于该旋转架结构的顶部。 所述旋转架结构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端的架台、与架台紧接并位于该架台下端的架 环,所述架环的一端与平衡杆以拉杆相连,其另一端以拉杆与固定于主轴中部的倾斜盘相 连接。 所述架台为T型架,所述T型架成倒立的"T"形。 所述平衡杆固定于所述T型架的中部。 所述平衡杆贯穿T型架并固定于该T型架,所述平衡杆与叶片夹之间以拉杆相连接。 所述T型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U型槽,所述平衡杆与架环之间的拉杆定位于该U 型槽中。 所述叶片夹设置有U型槽,所述叶片安装在该U型槽内。 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以及设置于该平衡杆两端的平衡锤。 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以及设置于该平衡杆两端的平衡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航模通过架台即T型架的顶部支撑叶片夹,而平
衡杆穿过架台并固定于架台,而平衡杆与叶片夹之间以拉杆相连接,平衡杆与架环之间的
拉杆定位于架台的U型槽中,所以固定了架台的位置,就可以固定其它元件的位置,省略了
很多固定件,减轻了航模的重量,而叶片夹固定叶片,平衡杆又与叶片夹之间通过拉杆连接,平衡杆与架环之间通过定位于U型槽的拉杆连接,所以当叶片旋转时,平衡杆随着旋 转,平衡杆两端的平衡锤随之旋转达到了平衡旋转应力的作用,使该航模能平稳飞行。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航模。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模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航模的一种实施例的T型台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航模的一种实施例的架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航模包括主体架1、与主体架1相连接并支撑该主体架 1的脚架组件2、固定连接于主体架后方的尾转向组件3、设置于所述主体架1上的由电机 14、贯穿整个主体架1的并固定电机大齿轮9的主轴10和固定在主轴10上的主齿轮9组 成的动力组件、由安装在主轴上的倾斜盘8、设置于主体架1上的两个舵机、以及连接所述 舵机与倾斜盘8的拉杆组成的转向组件、由平衡杆12和平衡锤6组成的平衡组件、旋转组 件和可以接收外部信号且能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和旋转组件的电子控制器13。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叶片4、固定该叶片4的叶片夹15、以及连接平衡杆12与叶片 夹15的拉杆,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安装于主轴上的旋转架结构,该旋转架结构包括固定于 主轴10的顶部的架台5和与架台5紧接并位于架台5下部的架环7,其中该架环7的一端 与平衡杆12用拉杆11相连接,其另一端以拉杆与固定于主轴10中部的倾斜盘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架台可以较佳的采用T型架与架环的组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架台采用如图2所示的T型架16和如图3所示的架环22。所 述T型架16包括固定孔17、轴穿孔18、平衡杆固定孔19和T型架底部的U型槽20。所述 架环22包括轴穿孔21和架环22本体。主轴10穿过轴穿孔18、轴穿孔21并固定电机的大 齿轮9,其中所述T型架16固定于主轴10的上端,所述平衡杆12穿过T型架16上的平衡 杆固定孔19并固定在T型架的中部,所述平衡杆两端固定了平衡锤6或平衡叶片,所述平 衡杆12与叶片夹15用拉杆连接,所述平衡杆与位于T型架16下端的架环22上端由拉杆 11连接在一起,而该拉杆11穿过所述T型架的U型槽20,架环22的下端由拉杆连接到固 定于主轴10中部的倾斜盘8上,所述叶片夹15固定于T型架16的顶端, 一对叶片夹15各 固定一个叶片,固定于所述叶片夹15的U型槽内。所以当飞机叶片4旋转时,由于所述叶 片夹15与所述平衡杆12之间连接一拉杆,因此,平衡杆12带动平衡锤6跟随着叶片4 一 起转动,达到提高航模飞行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航模通过电子控制器13接收外部信号,然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机 14转动,电机14依次带动主齿轮9、主轴10、叶片夹15、叶片4转动,叶片4在转动过程中 转动产生的空气浮力使航模飞行。在飞行过程中,控制器13根据信号控制两个舵机的运 动,所述舵机通过拉杆拉动所述倾斜盘8,所述倾斜盘8再通过架环21上的拉杆11拉动设 置在平衡杆12中部两端的转向球套,所述平衡杆12再通过拉杆拉动叶片夹,从而牵动叶片 夹15,使航模转向飞行。在叶片4跟叶片夹15转动时,由于叶片夹15与平衡杆12之间由拉杆连接,所以平衡杆12带动平衡锤6或平衡叶随着叶片夹15 —起转动,起到平衡航模飞 行姿态稳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架台不仅仅只有T型架和架环这种组合方式,还有工型架与架环组 合、工型架与T型架环组合、工型架与工型架环组合等方式。 以上所揭示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 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航模,包括主轴、主体架、与主体架相连接并支撑该主体架的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架后方的尾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上的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主轴中部的倾斜台的转向组件、平衡组件以及能接收外部信号且能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和动力组件的电子控制器,所述航模还包括设置于主机架上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航模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叶片、固定该叶片的叶片夹、以及连接平衡组件与叶片夹的拉杆,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的旋转架结构,所述平衡杆固定于该旋转架结构,所述叶片夹固定于该旋转架结构的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结构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端的 架台、与架台紧接并位于该架台下端的架环,所述架环的一端与平衡杆以拉杆相连,其另一 端通过拉杆与固定于主轴中部的倾斜盘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台为T型架,所述T型架成倒立的 "T"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固定于所述T型架的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贯穿T型架并固定于该T型架,所述平衡杆与架环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U型槽,所述平衡杆与夹片之间的拉杆定位于该u型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夹设置有U型槽,所述叶片安装在该u型槽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以及设置于该平衡杆两端的平衡锤。
9.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航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杆以及设置于该平衡杆两端的平衡叶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模,包括主轴、主体架、与主体架相连接并支撑该主体架的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架后方的尾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上的动力组件、转向组件、平衡组件以及能接收外部信号且能控制所述旋转组件和动力组件的电子控制器,所述航模还包括设置于主机架上的旋转组件,该航模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叶片、固定该叶片的叶片夹、以及连接平衡组件与叶片夹的拉杆,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主轴上的旋转架结构,所述平衡杆固定于该旋转架结构,所述叶片夹固定于该旋转架结构的顶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于控制及飞行稳定。
文档编号A63H27/133GK201454086SQ20092006013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
发明者罗之洪 申请人:罗之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