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159197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能量转换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今正被广泛使用的能源已存量有限,而且蕴涵环保危机,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的威胁是非同小可的。为此,整个世界掀起了寻找新能源的高潮。但综观整个能量的使用链,人们的基本 认识是供能_耗能,因此,在寻找新能源时也只关注供能领域。本发明的指导思想是正如废旧物资可以回收再利用一样,已消耗能量的收集及 再利用也是有可能的,其总量是可观的,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个新的能量使用链数学模 型供能_耗能_能量收集、转换_再生能量收集、储存_再生能量利用。这样,能量的使用,其结果是导致了 “清洁的”新能源的产生。因此,就此课题的深入研发,其意义深远是十分显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把耗能事物作为一个供能体,提出“行为能”的这样一个概念。在这里,我们狭义地定义,所谓的“行为能”是指人们为了生活中的某项需要而必 须作出的行为所耗用的能量。这种能量的特点是1,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必须付出的;2,如不去收集,转瞬即逝;3,如用以能换能的方法对其再利用,其过程是无污染生成的。由此,本发明提出1,用一个能量接受部件来接受并暂存人在作某种行为时耗用的能量;2,用一个能量传输及转换部件来传送该“行为能”并使其变换成可再利用的能 量;3,用一个能量收集及储存部件来保存经能量变换后得到的再生能量,作为该能量 再利用时的能量供体;4,选用一个能高效率利用再生能量的用能部件,使此能量的回收、再利用方案产 生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很容易地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如能把每个人在行为上消耗的能 量都充分回收、有效地加以再利用,无疑是开发了一个蕴藏量十分丰富的清洁能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的原理说明图。图中1. “行为能”接受部件,2.能量传输及转换部件,3.再生能量收集及储存部件,4.再生能量的用能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是怎样在一个人们普遍发生的行为上实现能量再利 用的。人们为了健身和运动的需要,在普遍使用着如图1所示一种被称为“健身车”的运 动器械,消耗着大量的体能(生物能),此能量在运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逝了,但通过此 项行为,达到了健身和增强运动能力的目的。这种为了如此目的而不得不耗费的人体的体能(生物能),它具有我们称之为“行 为能”概念的特征,那么,是否可以用本发明所创立的“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使其成为再生 能源呢?答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过程如下人们坐在这种“.健身车”上,重复着类似脚踏自行车的的动作,踩动健身器上的踏 板,为了健身,消耗着大量的体能(生物能),通常就到此完事了。图2展示了本发明对这种运动在世界各地耗用的巨大能量回收并再利用的具体 过程,并用此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开发新的清洁能源的崭新理念。本发明将这种“健身车”作为能量再生过程的第一环,它充当了“行为能”接受部件 (1)的角色。它接受了人体作用于它的体能(生物能),自身便会产生能向外输出并有可能 再利用的机械能(由踏脚板转动而形成)。第二环是配置由传送带和小型发电机组成的“能量传输及转换部件(2) ”,通过该 部件,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第三环是配置由充电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再生能量收集及储存部件(3) ”,至此,原 先由人体的行为产生并任其消逝的能量已转换成化学能的形式加以储存,完成了再利用前 的一切必要过程。第四环本发明选择配置了节能LED台灯,由它来充当“再生能量的用能部件⑷”, 第一个原因是LED是用直流电驱动的,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可以不加任何中间部件而直接 使LED台灯发光;第二个原因是LED灯的优秀节能特性能使本实施例的效果更为完美。该实施例可做成独立产品,在新能源开发中大放异彩。
权利要求
“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是一种已耗用能量的收集和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行为能”接受部件(1),能量传输及转换部件(2),再生能量收集及储存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行为能”接受部件⑴, 它是“行为”而耗用的能量的暂存体,使已消耗的能量有收集和再利用的可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能量传输及转换部件 (2),它使已消耗的能量变换成可再利用的另一种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再生能量收集及储存部 件(3),它在此能量再利用体系中作为再生能利用时的供能体。
全文摘要
“行为能”再利用的方法。提出已耗用能量再利用的思想,建立一个直接针对能量的“供能-耗能-能量收集、转换-再生能收集、储存-再生能利用”的开发新能源的数学模型,为能源开发提供另一条思路。
文档编号A63B22/08GK101871437SQ2010101954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陆敬仁 申请人:陆敬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