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3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一带体的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各种水中活动时,使用者皆会穿戴一面罩及一蛙鞋,其中面罩可以是泳镜、 潜水镜或其它包覆使用者脸部轮廓的装置。一般而言,面罩与蛙鞋均使用一扣合装置及一带体,藉此随着使用者的身材不同而调整带体长度,调整完毕后利用扣合装置固定带体,将带体环绕紧套于使用者身上。合并参阅图IA至图IC所示,目前现有的扣合装置1包含一本体11、一卡合件12 及一回弹件13、一第一枢轴17及一第二枢轴16。卡合件12包含一抵掣端15及一相对端 14。相对端14与回弹件13接触,抵掣端15抵顶一弯折绕于一第二枢轴16的带体(图未示)。使用者向上搬起卡合件12时,相对端14沿第一枢轴17向内旋转抵顶回弹件13(即图IC的卡合件12逆时钟转动),令回弹件13作一向外形变,回弹件13因而产生一预压的弹性恢复力。抵掣端15往外翘起与面罩或蛙鞋等的带体分离,此时可随使用者身材作一带体长度的调整,使面罩或蛙鞋等稳固合适地依附于使用者身上。然而,当使用者对相对端14施力时,往往因为回弹件13与本体11 一体成形,因此必需具有足够的强度,造成回弹件13本身材质的可挠度不够。因此,卡合件12无法灵敏地的被使用者向外搬开,导致使用者在调整带体时的必需费力操作,进一步令使用者直接搬动卡合件12时经常用力过大,使回弹件13发生材料疲劳或断裂等情形。图2A至图2C绘示另一现有的扣合装置2。扣合装置2包含一本体21、一卡合件 22及两个按压部24。本体21包含一枢轴26,一面罩或蛙鞋等的带体(图未示)适以弯折绕于枢轴26上。卡合件22包含一卡合凸起23及一抵掣端25。两个按压部24沿枢轴26 的轴向相对地设置于卡合件22两侧(如图2A及图2B所示),抵掣端25设置于卡合件22 接近于枢轴26的一侧,抵顶一弯折绕于枢轴26的带体(图未示)。卡合件22的卡合凸起23与本体21的一孔洞卡合,使卡合件22获得一回弹力。当两个按压部24同时接受一向内挤压力时,卡合件22两个边直接受按压部24挤压而向外拱起,抵掣端25与面罩或蛙鞋等的带体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可随使用者身材调整带体的长短,将带体环绕套于使用者,使面罩或蛙鞋舒适地装附于使用者身上。当使用者放开按压部24后,卡合件22通过卡合凸起23的回弹力回复至原处,并且按压部24也通过设置于按压部24间的弹簧回复至原处。相似于前述的扣合装置1,因为卡合凸起23与卡合件22 —体成形,必需有足够的强度及硬度,方可抵掣带体。因此,卡合凸起23本身材质的硬度过高,不具足够的可挠度而导致卡合件22无法灵敏地的被使用者推挤拱起,进而导致使用者在调整带体时按压其按压部24的触感不佳,令使用者按压时经常用力过大,使卡合凸起23也易于发生疲劳或断裂的情形。再者,卡合件22直接受按压部24挤压而向外拱起的过程,也使卡合件22与按压部24发生强烈的摩擦,而易于磨损。如此将导致抵掣端25抵掣带体时未具有足够的抵掣力,未能将抵掣端25与带体确实卡紧,更甚者,在使用时产生脱落,而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其按压触感佳且不易发生疲劳断裂及磨损等问题, 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具有组装简单、按压触感佳、并且具有不易发生疲劳断裂及磨损等问题的特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装置,用以固定一带体。该扣合装置包含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一弹性部以及至少一按压部。该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一部分以及该第二部分间。该第二部分抵掣于该带体,藉此固定该带体。该至少一按压部与该弹性部一体成形并外露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该至少一按压部适以受一外力向内移动迫使该弹性部向外凸起,使该第二部分向外移动并释放该带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其扣合装置结构设计,使其在使用时,组装简单、按压触感佳、且不易发生疲劳断裂及磨损。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是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IA为现有扣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现有扣合装置的俯视图;图IC为现有扣合装置沿A-A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另一现有扣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另一现有扣合装置的俯视图;图2C为另一现有扣合装置沿B-B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扣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扣合装置的分解图;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扣合装置的俯视图;图3D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扣合装置沿C-C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扣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扣合装置的分解图;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扣合装置的俯视图;图4D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扣合装置沿D-D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弹性部形成有一中空部的示意图;图6A为弹性部较硬于按压部的示意图;图6B为沿图6A中的E-E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A为弹性部较软于按压部的示意图;图7B为沿图7A中的F-F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A为弹性部较软于按压部的另一状态示意图;以及[0032]图8B为沿图8A中的G-G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 号说明1扣合装置 11本体 12卡合件 13回弹件 14相对端 15抵掣端 16第二枢轴17第一枢轴2扣合装置21本体22卡合件23卡合凸起24按压部25抵掣端26枢轴 3扣合装置 31第一部分 313卡合孔315开口 32第二部分 321第一突出部322抵掣端323相对端 323a卡合突起 33弹性部 36枢轴 37按压部4带体41第二突出部5扣合装置51第一部分515开口 52第二部分521第一突出部 522抵掣端523相对端523a卡合突起53弹性部56枢轴57按压部6带体61 第二突出部73弹性部73a中空部77按压部83弹性部87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A至图3D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扣合装置3,用以固定一带体4。扣合装置3包含一第一部分31、一第二部分32、弹性部33及至少一按压部37。扣合装置3的一枢轴36与第一部分31固定,带体4则弯折绕于枢轴36上。其中,该第一部分31具有至少一开口,且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是具有两个开口 315,弹性部33设置于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之间,而第二部分32则抵掣带体4于枢轴36与第二部分32之间,以达到固定带体4的目的。在此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部37与弹性部33 —体成形并外露于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外。当按压部37受一外力向内移动迫使弹性部33变形而向外凸起时, 弹性部33适以使第二部分32向外移动并释放带体4,解除第二部分32与带体4的抵掣关系,从而使用者适可相应调整带体4至一合适的长度。详细而言,扣合装置3的第二部分32具有一抵掣端322及相对于抵掣端322的一相对端323。相对端323与第一部分31固定,使扣合装置3的按压部37未受外力时,抵掣端322适以抵掣并固定带体4。其中,第二部分32的抵掣端322具有一第一突出部321,相对端323则具有一卡合凸起323a。第一部分31具有对应于卡合凸起323a的一卡合孔313, 相对端323的卡合凸起323a适可与卡合孔313卡合固定,以连结固定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由此,当第二部分32靠附于弹性部33时,第一突出部321恰可抵掣于带体4的多个第二突出部41,以固定带体4。较佳地,带体4的第二突出部41及第一突出部321均平行于枢轴36设置,以方便使用者调整带体4的长度。再者,卡合凸起323a可以与其他物品(例如面罩或蛙鞋)枢转固定,使扣合装置3可以卡合凸起323a为转轴相对于其他物品 (例如面罩或蛙鞋)旋转。如图3A及图3C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装置3包含两个按压部37,平行于枢轴36的轴向设置于第二部分32的两侧。按压部37自第一部分31的两个开口 315分别穿出,以显露于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外。使用本实用新型扣合装置3调整带体4 长度的详细过程请参考图3B及图3D及如下说明。当两个按压部37同时分别受到使用者施加的按压力向内移动时,按压部37挤压弹性部33,迫使弹性部33变形向外凸起。通过凸起的弹性部33进一步向外顶起第二部分 32的抵掣端322,使第二部分32变形,令抵掣端322相对于第一部分31向外旋转(即图3D 第二部分32逆时钟转动)。藉此,设置于抵掣端322上的第一突出部321与带体4之间的间隙增大,而释放带体4的第二突出部41。此时,使用者可依据需要调整带体4的长短,使面罩或蛙鞋等物品(图未示出),适当地固定于使用者身上。承上,当第二部分32变形令抵掣端322向外旋转,而第一突出部321释放第二突出部41的同时,弹性部33、与之一体成形的按压部37以及第二部分32均储存弹性恢复力。当使用者调整完带体4的长度,并解除施加于按压部37的按压力后,弹性部33释放弹性恢复力,而使凸起的弹性部33恢复为原先的形状。于此时,第二部分32所受弹性部33向外的抵顶消失,第二部分32释放弹性恢复力而恢复为原本的形状,抵掣端322随第二部分32运动而向内旋转(即图3D的第二部分32顺时钟转动),回复至一初始位置,并使设置于抵掣端322 上的第一突出部321,重新与带体4的任一第二突出部41抵掣,从而重新固定带体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扣合装置5,相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扣合装置3,用以固定一带体6,如图4A图至图4D所示。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扣合装置5包含一第一部分51、一第二部分52、弹性部53及至少一按压部57。扣合装置5的一枢轴56与第一部分51固定, 带体6则弯折绕于枢轴56上。其中,弹性部53设置于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之间,而第二部分52则抵掣带体6于枢轴56与第二部分52之间,以达到固定带体6的目的。如图 4A及图4C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扣合装置5包含两个按压部57,平行于枢轴56 的轴向设置于第二部分52的两侧。按压部57与弹性部53 —体成形并外露于第一部分51 及第二部分52外。按压部57自第一部分51的两个开口 515分别穿出,以显露于第一部分 51及第二部分52外。然而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扣合装置3的是,第二实施例的扣合装置5的第一部分 51及第二部分52更一体成形。如此设计,第二实施例的扣合装置5更可省去组装第一部分51及第二部分52的成本。因第二实施例的扣合装置5的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 — 体成形,第一部分51不需形成第一实施例的卡合孔313,以与相对端523的卡合凸起523a 卡合固定。第二实施例的卡合凸起523a仅用以与其他物品(例如面罩或蛙鞋)枢转固定, 使扣合装置5可以卡合凸起523a为转轴相对于其他物品(例如面罩或蛙鞋)旋转。当两个按压部57同时分别受到使用者施加的按压力向内移动时,按压部57挤压弹性部53,迫使弹性部53变形向外凸起。通过凸起的弹性部53进一步向外顶起第二部分 52的抵掣端522,使第二部分52适可变形,令抵掣端522相对于第一部分51向外旋转(即图4D的第二部分52逆时钟转动)。由此,设置于抵掣端522上的第一突出部521与带体6 之间的间隙增大,而释放带体6的第二突出部61。此时,使用者可依据需要调整带体6的长短,使面罩或蛙鞋等物品(图未示出),适当地固定于使用者身上。承上,当第二部分52变形令抵掣端522向外旋转,而第一突出部521释放第二突出部61的同时,弹性部53、与之一体成形的按压部57以及第二部分52均储存弹性恢复力。 当使用者调整完带体6的长度,并解除施加于按压部57的按压力后,弹性部53释放弹性恢复力,而使凸起的弹性部53恢复为原先的形状。于此时,第二部分52所受弹性部53向外的抵顶消失,第二部分52释放弹性恢复力而恢复为原本的形状,抵掣端522随第二部分52 运动而向内旋转(即图4D的第二部分52顺时钟转动),回复至一初始位置,并使设置于抵掣端522上的第一突出部521,重新与带体6的任一第二突出部61抵掣,从而重新固定带体 6。为了调整上述实施例的弹性部的弹性及变形程度,如图5所示,弹性部73可于中间部位形成有一中空部73a,使弹性部73更易于变形。当按压部77同时分别受到使用者施加的按压力向内移动时,弹性部73变形向外凸起的程度增加,使其更易于向外顶起第二部分32、52的抵掣端322、522。上述各实 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及与弹性部一体成形的按压部可均由一第一材料所制成,其中第一材料具有一萧氏硬度(shore hardness)实质上介于AlO至A95 间,而弹性部的一弹性系数也小于第一部分并且低于20Gpa,即弹性部及按压部相对于第一部分具有更佳的可挠性。弹性部及按压部的第一材料较佳地是选自硅胶(silicone)、 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Rubber, TPR)、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的一材料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而第一部分的材料则可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烷基苯磺酸盐(Alkylbenzene Sulfonate, ABS)、聚氧甲烯(Polyoxymethylene, POM)、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ubber, TPR)、尼龙(Nylon)、聚乙烯(Polyethylene,ΡΕ)、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PU)的一材料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然而,上述弹性部及按压部也可由软硬程度不同的材质制成。弹性部及按压部可由较软的上述第一材料或一较硬的第二材料所制成。例如图6A及图6B所示,弹性部83由较硬的第二材料所制成,并且按压部87由较软的第一材料所制成;在此情况下,弹性部83 的第二材料为高硬度硅胶,并且弹性部83包射(insert molded)或以胶合及其他固定方式固定于按压部87。例如图7A及图7B所示,相反地,弹性部83则由较软的第一材料所制成, 按压部87由较硬的第二材料所制成;在此情况下,第二材料是选自聚乙烯(Polyethylene, ΡΕ)、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玻璃、高硬度硅胶的一材料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并且按压部87包射(insert molded)于弹性部83。例如图8A及图8B所示,在弹性部83由较软的第一材料所制成,而按压部87由较硬的第二材料所制成的状况下,按压部87也可以卡入、塞入或胶合等方式,固定于弹性部83。通过上述的弹性部83及按压部87的材质变化, 可配合使用者及扣合装置设计上的需求,大幅变化、调整使用者按压按压部87使弹性部83 向外凸起变形时的触感及变形程度。再者,因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由可挠性佳的材料所制成,因此可轻易地与带体欲固定的物体的软质部分一体成形。例如,弹性部可自一面罩的一裙部延伸,并与裙部一体成形。抑或,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也可延伸自一设置于蛙鞋的一侧缘,并与之一体成形。其中, 面罩可以是泳镜、潜水镜或其它包覆使用者脸部轮廓的装置,在此不作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因弹性部使用可挠性高的软性材质,因而不具有弹性疲乏或疲劳断裂等缺点,并且使用者仅须花费少量力气即可轻松按压按压部及弹性部,以操控扣合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也避免了现有扣合装置仅使用硬质元件的一部分或使用弹簧等金属弹性元件作为弹性储存结构,造成按压触感不佳,使用者容易按压过强使作为弹性储存结构的硬质元件容易疲劳及断裂,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得以延长使用寿命。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通过按压部与弹性部一体成形,亦毋须弹簧设置于按压部间,便能使按压部恢复至未受按压时的位置。在此需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弹性部及按压部的设置位置、受力变形方向、材质的选用以及一体成形的物品种类,并非用以限缩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推及其他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概念的实施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扣合装置,用以固定一带体,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适以抵掣该带体;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一部分以及该第二部分间;以及至少一按压部, 与该弹性部一体成形并外露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其中该至少一按压部适以受一外力向内移动迫使该弹性部向外凸起,使该第二部分向外移动并释放该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具有抵掣端及相对于该抵掣端的相对端,并且该相对端与该第一部分固定,该抵掣端抵掣该带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端具有卡合凸起,该第一部分具有卡合孔,并且该卡合凸起与该卡合孔卡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是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开口,并且该至少一按压部自该至少一开口穿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包含两个按压部,该第一部分具有两个开口,并且该两个按压部分别自该两个开口穿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包含第一突出部,该带体具有多个第二突出部,并且该第一突出部设置于该抵掣端,以抵掣该带体的该多个第二突出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还包含枢轴,与该第一部分固定,该带体缠绕该枢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出部及该多个第二突出部平行于该枢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形成有一中空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及该至少一按压部是由第一材料或第二材料所制成,该第二材料较硬于该第一材料,并且该第一材料具有一萧氏硬度介于AlO至A95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材料选自硅胶、热塑性橡胶、 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聚氯乙烯的一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及该至少一按压部均由该第一材料所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由该第二材料所制成,并且该至少一按压部由该第一材料所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材料是高硬度硅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包射或固定于该至少一按压部。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由该第一材料所制成,并且该至少一按压部由该第二材料所制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材料选自聚乙烯、聚碳酸酯、 玻璃、高硬度硅胶的一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按压部包射或固定于该弹性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是由选自聚碳酸酯、烷基苯磺酸盐、聚氧甲烯、聚丙烯、热塑性橡胶、尼龙、聚乙烯、聚氨基甲酸酯的一材料所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扣合装置,其用以固定一带体。该扣合装置包含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一弹性部以及至少一按压部。该弹性部设置于该第一部分以及该第二部分间。该第二部分抵掣于该带体,藉此固定该带体。该至少一按压部与该弹性部一体成形,并外露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该至少一按压部适以受一外力向内移动迫使该弹性部向外凸起,使该第二部分向外移动并释放该带体。
文档编号A63B33/00GK201995745SQ2010200007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薛志诚 申请人: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