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1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飞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些玩具飞机只能向前或者向后行走;也有些玩具飞机前轮能够转动,增加了左右转向行走的功能,但无论是前后行走还是能够转向行走,都显得功能单一,娱乐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玩具飞机,其机身能够做出直立原地旋转动作,增强了飞机玩具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飞机,具有一机身,机身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所述前机身和后机身之间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前机身的后面设有第一结合面,所述后机身的前面设有第二结合面, 所述第一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与第二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之间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结合面的中部下方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旋转面与机身的纵剖面平行;所述后机身底部前缘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旋转面与机身的横剖面平行。进一步,所述前机身上设有主机翼,所述后机身上设有尾翼。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设在前机身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机构为电动式行走机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动式行走机构为遥控电动式行走机构。该遥控电动式行走机构包括主行走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位于主行走轮的前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除能做出基本的行走动作外,还能做出直立原地旋转动作,增强了玩具飞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飞机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飞机直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向轮;2-主机翼;3-主行走轮;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_后机身;7_尾翼;8-前机身;9-第一结合面;10-第二结合面;11-铰接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玩具飞机具有一机身,该机身分为带有主机翼2的前机身8和带有尾翼7的后机身6,前机身8的后部具有第一结合面9,后机身6的前部具有第二结合面10,第一结合面9的中部上方和第二结合面10的中部上方通过铰接件 11铰接连接。第一结合面9中部的下方设有第一滚轮4,其旋转面与玩具飞机的纵剖面平行;后机身6底部前缘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滚轮5,其旋转面与玩具飞机的横剖面平行。在前机身8的底部设有一个遥控电动式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包括主行走轮3和位于主行走轮前方的转向轮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操作遥控器,玩具飞机可完成前行、倒行和转弯等动作;如果在倒行过程中急停后再迅速前行,由于惯性作用使得前机身8和后机身6发生相对转动,前机身8前端翘起,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着地,即如图2所示的直立状态,在主行走轮3的驱动下,玩具飞机可以做出直立原地旋转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飞机,具有一机身,机身底部设有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所述前机身和后机身之间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身的后面设有第一结合面, 所述后机身的前面设有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与第二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之间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面的中部下方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旋转面与机身的纵剖面平行;所述后机身底部前缘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旋转面与机身的横剖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身上设有主机翼,所述后机身上设有尾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设在前机身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电动式行走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式行走机构为遥控电动式行走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电动式行走机构包括主行走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位于主行走轮的前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玩具飞机。其具有一机身,机身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所述前机身和后机身之间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前机身的后面设有第一结合面,所述后机身的前面设有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与第二结合面的中部上方之间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除能做出基本的行走动作外,还能做出直立原地旋转动作,增强了玩具飞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文档编号A63H27/18GK202087054SQ20112009897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吴伟泉 申请人:吴伟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