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03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杆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尔夫球杆。具体言之,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尔夫球推杆辅助器。
背景技术
不论在娱乐面或竞争面而言,高尔夫球都是种极其盛行的运动。就娱乐面方面,高尔夫球运动可让玩家活动身体,诸如步行、弯腰、维持身体平衡、当然还有心肺运动等等,并且可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对于许多人而言,高尔夫球是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活动。 除了纯娱乐方面,许多的高尔夫球手自然希望能精进他们的技巧,如此他们能够参加当地高尔夫球社团的竞赛,甚至成为业余或职业球手。高尔夫球相较于任何其他运动而言也许是唯一一个完全着重技术的运动。学习正确的击球技巧是相当困难的,也因此高尔夫球手需要有正确的装备与其使用方法来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技术。推杆是高尔夫球运动中最重技巧的环节,大部分的高尔夫球教练都倡导以钟摆击球方式来推杆,即球手通过转动上半身与肩膀来达成挥杆动作,手肘与手臂是保持不动的。 以此击球方式为基础的推杆训练装置,如美国发明公告第5,520,392号所揭露的,一辅助件夹固在推杆上并延伸到腋下。另外还有美国发明公告第5,156,401号所教示的,以一支架抵顶在使用者腋下。就上述两例中所揭露的训练装置而言,其使用上容易限制使用者的动作,使他们的击球动作如同穿了束衣般不自然。这样的训练装置亦无法帮助使用者控制肌肉运动以作出正确适当的推杆动作。就钟摆击球方式而言,训练的最好方式就是监控手臂与肩膀的动作,因为它们是连接使用者躯干与推杆的重要部位。监控手臂与肩膀相对于推杆的动作以至于使用者能自主地控制这些动作是能作出完美击球动作的最佳方式。目前还未有任何公知技术能达成如此功效。有鉴于上述公知推杆训练工具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杆辅助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推杆辅助器,其可让使用者练习正确的钟摆击球动作,同时又不会限制使用者进行自然的身体动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杆辅助器,包含一主杆体,其一端设有一握把;一杆头,设置于该主杆体的另一端,该杆头具有一击球面与相对于该击球面的一非击球侧;一辅助杆体,其一端设于该杆头的非击球侧,且该辅助杆体与该主杆体之间具有一夹角而倾斜设置;及一抵顶件,设置在该辅助杆体的另一端。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辅助杆体透过一固定件固定在该杆头的非击球侧。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固定件为一接合件,该接合件固接在该杆头的非
3击球侧。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固定件为一夹具,该夹具夹固在该杆头的非击球侧。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主杆体短于该辅助杆体。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抵顶件由柔软材质制成。如上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中该主杆体的倾斜角度大于该辅助杆体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推杆辅助器结构,其包含一杆头、一主杆体从该杆头延伸而出、 一辅助杆体从该杆头延伸而出且超出该主杆体、及一抵顶件设置在该辅助杆体末端让该辅助杆体得以抵顶在使用者身上。在实际使用中,该推杆辅助器可让使用者练习正确的钟摆击球动作,同时又不会限制使用者进行自然的身体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杆辅助器的辅助杆体通过一固定块固附在杆头上。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推杆辅助器的辅助杆体通过一夹具夹固在杆头上。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推杆辅助器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推杆辅助器的左侧视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推杆辅助器的右侧视图;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杆头部位组合前的立体放大图;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杆头部位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杆头部位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图6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杆头部位组合前的立体放大图;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杆头部位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辅助器于实际操作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0推杆辅助器[0029]102主杆体[0030]104杆头[0031]104a击球面[0032]104b非击球侧[0033]104c上端面[0034]104d螺孔[0035]106辅助杆体[0036]108握把[0037]110抵顶件[0038]112接合件[0039]114夹具[0040]114a钳夹部[0041]114b钳夹面[0042]116螺丝结件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形态将于下文中参照本实用新型理想组态的示意图来进行描述。如此,可预期地,该等图示中的形状会因制造技术、设计及/或公差而有所不同。因此, 本实用新型文中所说明的各种形态不应被视为是用来将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限在特定的元件或形状,其应涵括因制造所造成在形状方面的差异。请参照图1 3,其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推杆辅助器的立体图、左侧视图及右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辅助器100主要由一主杆体102、一杆头104、 及一辅助杆体106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杆头104呈扁长方形,设于主杆体102的一端。 该杆头104—侧为平坦的击球面104a,另一相对侧为具有多条曲线特征的非击球侧104b。 主杆体102从该杆头104的上端以与垂直线呈一倾斜角的方向向上延伸而出,其末端装设有一握把108以供使用者握持。辅助杆体106从杆头104的非击球侧104b以与垂直线呈一夹角θ的方向斜上方延伸而出,须注意该主杆体102短于该辅助杆体106,且该主杆体 102的倾斜角度(从垂直线算起)大于该辅助杆体106的倾斜角度。辅助杆体106的末端设置有一抵顶件110,该抵顶件是以柔软材质制成(如橡胶、泡棉等),其设置来让该辅助杆体106得以稳固地抵顶在使用者身上,于后述的实施例中将有进一步的说明。接着请参照图4Α与4Β,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杆头104部位组合前与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体透过一固定件固定在杆头的非击球侧上。在其中一形态中,如图所示,辅助杆体106透过一接合件112固接在杆头104上,该接合件112呈扁平长方体状,其具有一平面供以接附在杆头104非击球侧104b的一对应平面上,如图4B 所示。该接合件112可能以黏合或锁固方式固接在杆头104的非击球侧上。须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件112可能呈长方体以外的形状,视杆头104外型的设计而定。接着请参照图5,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杆头部位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改采以侧接方式将接合件112接合在杆头104的非击球侧的一接合面上,如图5所示。此实施例形态适合应用在那些杆头未具有任何与地面平行的接合平面来供接合件接合其上的杆头设计中。现在请参照图6A与6B,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杆头104部位组合前与组合后的立体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体106透过一夹具114夹固在杆头104的非击球侧上。如图所示,夹具114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钳夹部114a,该钳夹部11 内侧的钳夹面114b设计成吻合杆头104上端面l(Mc的外形轮廓,以适合与该杆头104密合并夹固其上。夹具114的钳夹部11 上设置有螺丝结件116,于实际组装中,该螺丝结件 116可穿设锁固在杆头104非击球侧104b上的螺孔104d中,达成夹具114与杆头104之间的夹固效果,如图6B所示。此实施例形态适合应用在那些杆头未具有任何平面可供接合件接合其上的杆头设计中。最后请参照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辅助器于实际操作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如同公知作法般握持住主杆体102,此时推杆辅助器100会通过其辅助杆体106上的抵顶件110抵靠在该使用者的肚腹部位。在整个击球过程中,该抵顶位置作为整个钟摆式挥杆的圆心,使用者必须在维持上述抵靠姿势的状态下进行推杆动作。 若然击球期间抵顶件110与使用者的身体分离或是离开原有位置,即代表使用者击球时用到了手肘与手臂的肌肉与动作,使得抵顶件滑移出原本圆心位置,使是为不正确的击球方式。若整个击球期间抵顶件110始终维持抵顶着使用者的状态,即代表使用者击球时完全通过转动上半身与肩膀来达成推杆动作,是为正确且能达成准确的钟摆式击球方式。文中所述的实施例与附图是供予参阅的,以其对于本实用新型各不同实施例结构有通盘性的了解。该些图示与说明并非意欲对利用此处所述结构或方法的装置与系统中的所有元件及特征作完整性的描述。于参阅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更能明白本实用新型许多其它的实施例,其得以采由或得自本实用新型的揭露。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范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结构与逻辑的置换与改变。例如,本实用新型杆头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中所示的扁长方体状,其可能设计成其他形状,视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而定。此外,其附图仅用于呈具而非按比例所绘制。图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放大强调,而其他部分可能被简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推杆辅助器包含一主杆体,其一端设有一握把;一杆头,设置于该主杆体的另一端,该杆头具有一击球面与相对于该击球面的一非击球侧;一辅助杆体,其一端设于该杆头的非击球侧,且该辅助杆体与该主杆体之间具有一夹角而倾斜设置;一抵顶件,设置在该辅助杆体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杆体透过一固定件固定在该杆头的非击球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一接合件,该接合件固接在该杆头的非击球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一夹具,该夹具夹固在该杆头的非击球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短于该辅助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顶件由柔软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的倾斜角度大于该辅助杆体的倾斜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杆辅助器,其包含一杆头、一主杆体、一辅助杆体,该主杆体一端设有一握把;该杆头设置于该主杆体的另一端,该杆头具有一击球面与相对于该击球面的一非击球侧;该辅助杆体一端设于该杆头的非击球侧,且该辅助杆体与该主杆体之间具有一夹角而倾斜设置,该辅助杆体末端设置有一抵顶件让该辅助杆体得以抵顶在使用者身上,以稳定推杆动作的姿势。
文档编号A63B69/36GK202283410SQ20112033640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蔡博舜 申请人:裕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