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把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40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握把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握把带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握感较佳亦增加透气效果的握把带结构。
背景技术
高尔夫球杆、棒球棒或网球拍等体育器材都是运用手来操作这些体育器材,所以这些体育器材和手所接触的握把,便成为使用者所要求品质的重点,如何让使用者舒适的使用与操作,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般使用于高尔夫球杆、曲棍球杆、网球拍杆等体育器材的握把,通常会缠设有以天然或人造皮革制成的单一长条体的握把带以供使用者握持,而早期的握把带,以牛皮、猪皮等动物皮,经过化学表面处理后,制成皮革,来达到卷绕于球拍的握把,以适用人体手掌握持,提供手部握持的舒适感,其皮革表面经处理后,可有粘或涩或吸汗的区分,此乃动物·皮经加工后的握把带;然而,此习有的握把带整体使用真皮材质将使整体的生产成本相对提闻。后经业者改良以聚胺聚甲酸脂类树脂,俗称制成的人造皮居多,主要将一纤维布层浸于含PU材质内,以制成人造皮,此人造皮具有柔软、减震等特性,如图I所示,该聚胺基甲酸乙酯(PU)于该纤维布层11表面形成一握持顶层12,以螺旋状方式紧密缠绕于一握把3上。聚胺基甲酸乙酯(PU)的握持顶层12本身即具有柔软度可提供一较为舒适的握持感。然而,此种人造皮的握把带仅于该纤维布层11其中一表面形成握持顶层12,仅能单面使用,且可提供的弹性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增加透气效果且握感较佳的握把带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握把带的结构,至少包括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第一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至少包括有一基材以及第一、第二发泡层,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而该第一、第二发泡层则分别设于该基材的上、下表面,使该基材两面均因设有发泡层而具有弹性,令整体握把带握感较佳亦增加透气效果O再者,该基材因两面均设有发泡层,双面皆可使用,可大为节省材料,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0010]图I为习用握把带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握把带外观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制作握把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握把带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握把带外观立体图。图号说明纤维布层11 握持顶层12握把带2基材21上表面211下表面212第一发泡层22穿孔221第二发泡层23穿孔231离型保护层24握把3发泡材41含浸槽42上成型轮43下成型轮44第一压轮45第二压轮46水槽4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握把带外观结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2包括有一基材21以及第一、第二发泡层22、23。其中该基材21可以为不织布层,而该基材21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211、212。第一、第二发泡层22、23可以为PU材质,该第一发泡层22设于该基材的上表面211,而该第二发泡层23则设于该基材的下表面212。整体制作时,如图3所示,该基材21含浸于一装设有发泡材41 (可以为PU树脂)的含浸槽42中,使该基材21表面均附着有发泡材41,并经过上、下成型轮43、44后,再依序经由第一压轮45以及第二压轮46分别于该基材上、下表面211、212进行滚压成型,使该基材的上、下表面211、212分别附着有发泡材41,最后再将其浸泡在水槽47中使发泡材41产生凝固,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结构,使该基材的上、下表面211、212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发泡层22、23,如图2所示。使用时,该握把带2以螺旋状方式紧密缠绕于一握把3上,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其中,该第一、第二发泡层22、23设有复数穿孔221、231,使该握把带2具有透气、吸汗的效果,且该基材21两面均因设有发泡层22、23而具有较佳的弹性效果,令整体握把带2握感较佳亦增加透气效果。再者,该第一发泡层22及/或第二发泡层23表面可进一步设有离型保护层24,如图5所示,用以保护该第一、第二发泡层22、2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习有握把带具有下列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基材两面均因设有发泡层而具有较佳的弹性效果,令整体握把带握感较佳亦增加透气效果。2、该基材因两面均设有发泡层,双面皆可使用,可大为节省材料,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 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 第一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上表面;以及 第二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泡层表面设有离型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泡层表面设有离型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泡层设有复数穿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泡层设有复数穿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材为不织布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发泡层为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握把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一基材,该基材设有相对的上、下表面;第一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发泡层,设于该基材的下表面。使该基材两面均因设有发泡层而具有弹性,令整体握把带握感较佳亦增加透气效果。
文档编号A63B49/08GK202569367SQ2012200467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潘王彬 申请人:潘王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