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80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玩具,尤其是机械动物玩具通常是由壳体、壳体外的外饰毛绒套、壳体内的机芯及相关动作部件构成的。以往机芯有的是以螺丝安装在壳体上,有的是通过壳体内设置的卡槽和将壳体左右两月用螺丝固定而安装在壳体上。但这种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装配和拆卸都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在装配和拆卸时方便的机械玩具 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是设置在壳体和机芯之间的钩和扣,其中钩是双钩,即是以一个钩杆前端分为两杈,杈尖外弯成钩喙组成,两杈之间有压缩空间,而扣孔与压缩后的两喙作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在机芯和壳体之间设计了钩和扣结构,而且其中钩为双钩,双钩压缩时穿过扣孔,放松时双钩钩喙内侧后端面与孔壁端面相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装车所需要的零件还利用双钩压缩时产生的相反的弹力,避免了设置钩扣时引起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偏转力,使钩和扣在对数和位置设计上更加不受制约。所说杈尖外弯处有向前延伸的短枝。本实用新型在双钩前端向前延伸出短枝,使可利用工具将双钩向内压缩,从而使钩退出与扣的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玩具的机芯与壳体之间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所说扣设置在壳体上针对钩杆所指向的孔边上,钩以钩杆固定在机芯上,钩杆长度使钩与扣相结合,即利用钩杆将钩从机芯上伸出到壳体上与壳体上的扣结合,使钩前短枝显露在壳体表面以方便拆卸。所说扣设置在一矩形筒体的内壁,矩形筒体与壳体相交固定连接,即矩形筒体与壳体上孔的边连接,矩形筒体的轴线与钩杆轴线重合。所说钩的双杈根部用螺丝依钩杆轴线固定在机芯中外展的轴类结构上,即借用轴类结构当作钩杆的伸长部分,以同时利用轴为钩杆和钩为轴端的封头。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中壳体拆开后的结构图,图中I-壳体,2-扣,3-钩一,4-机芯,5-钩二 ;图3为图2中区域I的放大图,图中3-钩一,4-机芯,6-螺丝,7-枢轴,8_杠杆;图4为钩扣结构之一的结构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中2_扣,5_钩--O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机械动物玩具,其机芯安装到壳体内的结构,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玩具机芯架的装配结构。如图I所示,玩具壳体I经扣钩结构安装机芯4,其中钩是双钩,即是以一个钩杆前端分杈,杈尖外弯成钩组成,所说杈外弯处有向前延伸的短枝。钩也可以看作是从钩杆前端分为两杈后在两杈中段外侧突出两个斜面向前的楔形,其前段就是前述短枝。凭该短枝可向双钩前端提供向内压缩的力,以方便拆卸。其中扣2是设置在壳体上的矩形筒体内壁上的台阶,台阶端面与钩中楔形后平面相扣结合,扣台阶指向机芯的一侧是斜面,以利钩的插入。钩经钩杆设置在机芯上,如图2所示,钩杆有足够的长度使钩插入壳体上的扣中。钩有两种结构即钩一 3和钩二 5。其中之一是钩一如图3所示,是以钩的双杈根部用螺丝6依钩杆轴线固定在机芯中外展的轴类结构上,即借用轴类结构当作钩杆的伸 长部分,本例是安装在一固定在机芯上的枢轴7上,枢轴用于安装一杠杆8。其中之二是钩二如图4、5所示,钩二 5的钩杆较长与机芯架一体模制而成,钩杆轴线方向中间部分厚度小于两侧,以节省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是设置在壳体和机芯之间的钩和扣,其特征是所说的钩是双钩,即是以一个钩杆前端分为两杈,杈尖外弯成钩喙组成,两杈之间有压缩空间,而扣孔与压缩后的两喙作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说杈尖外弯处有向前延伸的短枝。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说钩以钩杆固定在机芯上,钩杆长度使钩与扣相结合。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说钩的双杈根部用螺丝依钩杆轴线固定在机芯中外展的轴类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说扣设置在一矩形筒体的内壁,矩形筒体与壳体相交固定连接,即矩形筒体与壳体上孔的边连接,矩形筒体的轴线与钩杆轴线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是设置在壳体(1)和机芯(4)之间的钩(3、5)和扣(2),其中钩是双钩,即是以一个钩杆前端分为两杈,杈尖外弯成钩喙组成,两杈之间有压缩空间,而扣孔与压缩后的两喙作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玩具壳体与机芯的装配结构,在机芯和壳体之间设计了钩和扣结构,而且其中钩为双钩,双钩压缩时穿过扣孔,放松时双钩钩喙内侧后端面与孔壁端面相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装车所需要的零件还利用双钩压缩时产生的相反的弹力,避免了设置钩扣时引起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偏转力,使钩和扣在对数和位置设计上更加不受制约。
文档编号A63H3/36GK202654703SQ20122032124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王代囊 申请人:王代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