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83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哑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领域,涉及一种哑铃。



背景技术:

哑铃是一种用于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的简单器材。它的主要材料是铸铁,有的外包一层橡胶。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因运动麻痹、疼痛、长期不活动等导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

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健身哑铃[申请号:200920083077.4;授权公告号:CN 201453924 U], 由防滑套、握柄、砝码盘、阻滑片和止旋套构成,防滑套是外侧面为弧形的橡胶套,握柄是中部有一圈凹槽的圆棍,防滑套套在握柄中部的凹槽上,握柄的两端有螺纹,且每一端有螺纹的部分有一环形台阶,此环形台阶将握柄每一端的螺纹部分分成直径不等的内段和外段两部分,外段直径小于内段直径,外段的螺纹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前进,内段的螺纹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前进,砝码盘为扁圆柱形,砝码盘的中部通孔内侧有与握柄的内段相互配合的螺纹,止旋套为圆筒形轻质塑料套管,其内侧面的螺纹与握柄外段的螺纹相配合,阻滑片是与止旋套的内端粘接的橡胶圈,砝码盘旋于握柄内段的螺纹上,止旋套悬于握柄外段的螺纹上。

上述的多功能健身哑铃通过在握柄中部设置橡胶套以起到防滑及握持舒适性的目的。但该哑铃存在一个问题:哑铃在使用时,人体会分泌大量汗液,这些汗液与橡胶套接触会加速橡胶套的损坏。但在该哑铃中橡胶套是嵌于凹槽内的,导致橡胶套的更换较为吃力;同时,如果将握柄和橡胶套形成的整体进行更换,存在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更换橡胶套方便、握持舒适的哑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哑铃,包括呈圆柱状的握持杆和位于握持杆两侧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握持杆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螺纹孔,两配重块均包括一具有外螺纹的连接部,两所述的连接部分别螺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所述的握持杆上套接有呈圆筒状的金属套,每个连接部侧壁上均具有凸出的环形挡肩,且两环形挡肩分别与金属套的两端面紧密抵靠在一起,所述的金属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呈环状的燕尾槽,该燕尾槽与金属套同轴,所述的金属套上套接有呈圆筒状的橡胶套,该橡胶套内侧具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环形嵌入部,该环形嵌入部嵌于所述的燕尾槽内。

当橡胶套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其中一个连接部旋出使配重块与握持杆相脱离,接着将金属套和橡胶套所组成的整体拉出,并换上新的橡胶套和金属所组成的整体即可,具有更换橡胶套方便及更换成本低的优点。通过环形嵌入部嵌于燕尾槽内使橡胶套始终与金属套牢靠地固定在一起,避免橡胶套在被握持时发生移动,有效提高了哑铃握持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哑铃中,所述的橡胶套的两端面上分别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圈,密封圈与橡胶套同轴,且密封圈的端面与对应的环形挡肩相抵。

通过在橡胶套和环形挡肩之间设置密封圈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有效避免灰尘、水等杂质进入到金属套和握持杆之间,提高了拔出金属套时的顺畅性,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的更换。

在上述的哑铃中,所述的密封圈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采用上述的结构,减小密封圈与环形挡肩的接触面积,使密封圈在环形挡肩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进一步降低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金属套和握持杆之间,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的更换。

在上述的哑铃中,所述的密封圈和橡胶套通过同一材料一次成型而成。

即密封圈和橡胶套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两者连接的牢靠性,使密封圈能够始终与环形挡肩相抵形成密封,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的更换。

在上述的哑铃中,所述的橡胶套上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一,金属套上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二,且两通孔二分别与两通孔一相连通,握持杆上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三,且通孔三的两端分别与两通孔二相连通。

即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相互连通,使得空气在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内流通,起到透气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握持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哑铃具有以下优点:

1、更换橡胶套时,只需将其中一个连接部旋出使配重块与握持杆相脱离,接着将金属套和橡胶套所组成的整体拉出,并换上新的橡胶套和金属套所组成的整体即可,具有更换橡胶套方便及更换成本低的优点。

2、通过在橡胶套和环形挡肩之间设置密封圈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有效避免灰尘、水等杂质进入到金属套和握持杆之间,提高了拔出金属套时的顺畅性,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的更换。

3、密封圈和橡胶套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两者连接的牢靠性,使密封圈能够始终与环形挡肩相抵形成密封,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的更换。

4、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使得空气在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内流通,起到透气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握持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哑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金属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持杆;1a、通孔三;2、配重块;2a、配重部;2b、连接部;2b1、环形挡肩;3、金属套;3a、燕尾槽;3b、通孔二;4、橡胶套;4a、环形嵌入部;4b、密封圈;4c、通孔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哑铃由握持杆1、配重块2、金属套3、橡胶套4等组成。

其中,握持杆1呈圆柱状,且该握持杆1两端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配重块2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握持杆1两侧。具体来说,每块配重块2均包括一配重部2a和一具有外螺纹的连接部2b,且每个连接部2b均螺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

金属套3呈圆筒状且套接在握持杆1上,此时,金属套3的内侧壁与握持杆1的侧壁相贴靠。每个连接部2b的侧壁上均具有凸出的环形挡肩2b1,环形挡肩2b1与连接部2b同轴,两环形挡肩2b1分别与金属套3的两端面紧密抵靠在一起,以形成硬密封,有效降低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金属套3和握持杆1之间。

橡胶套4呈圆筒状且套接在金属套3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金属套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呈环状的燕尾槽3a,该燕尾槽3a与金属套3同轴。橡胶套4内侧具有与燕尾槽3a相匹配的环形嵌入部4a,该环形嵌入部4a嵌于燕尾槽3a内,使橡胶套4始终与金属套3牢靠地固定在一起,避免橡胶套4在被握持时发生移动,有效提高了本哑铃握持的舒适性。

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橡胶套4的两端面上分别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圈4b,密封圈4b与橡胶套4同轴,且密封圈4b的端面与对应的环形挡肩2b1相抵。进一步优化,密封圈4b的横截面呈三角形。通过在橡胶套4和环形挡肩2b1之间设置密封圈4b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有效避免灰尘、水等杂质进入到金属套3和握持杆1之间,提高了拔出金属套3时的顺畅性,从而进一步方便橡胶套4的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b和橡胶套4通过同一材料一次成型而成,即密封圈4b和橡胶套4均采用橡胶制成。

如图1所示,橡胶套4上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一4c,金属套3上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二3b,且两通孔二3b分别与两通孔一4c相连通,握持杆1上开设有呈条状的通孔三1a,且通孔三1a的两端分别与两通孔二3b相连通,使得空气在通孔一4c、通孔二3b和通孔三1a内流通,起到透气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握持的舒适性。

当橡胶套4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其中一个连接部2b旋出使配重块2与握持杆1相脱离,接着将金属套3和橡胶套4所组成的整体拉出,并换上新的橡胶套4和金属所组成的整体即可,具有更换橡胶套4方便及更换成本低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