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8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装置,尤指涉及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健康意识高涨,大众对于自我的身体健康也更甚以往。而除了就饮食方面来调理身体的营养吸收,大众会透过健身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因此,如何提升自我的肌力、耐力等,已成为现代大众所关注的议题。

在各式健身器材中,多半是在机架上设置有经由多个滑轮导引转向的拉绳,该拉绳一端设置有产生阻力的装置;另一端供使用者以拉动或推动来对抗阻力,借以完成肌力的训练。

前述用的产生阻力的装置除了常见以多个配重片所构成,可由传动装置所构成。其中,该传动装置是具有一轴杆,并在轴杆一端装设有金属件,再在相邻金属件处设有一磁铁片,轴杆另端为连接的减速齿轮组,该减速齿轮组再连接有用以卷绕收纳拉绳的线轮。

该传动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先对磁铁片进行通电,使得磁铁片与金属件间吸引贴合,并透过输入磁铁片内的电力大小来调整磁铁片对金属件的磁吸力,进而在使用者拉动拉绳以带动线轮旋转时,线轮会借由减速齿轮组带动轴杆旋转,并且由于金属件与磁铁片为相互吸引贴合,使用者对拉绳所施予的拉力需大于前面的磁吸力,才可使轴杆一端的金属件在磁铁片表面旋转,进而以完成单一次的肌力训练动作。

然而,由于上述金属件与磁铁片为相互吸引贴合,使用者在使用该传动装置所构成的健身器材时将使得金属件多次在磁铁片表面旋转,进而使金属件与磁铁片间产生多处磨损产生噪音,并造成该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下降,且此种健身器材因为需要电力方能使用,所以造成使用者不易移动到不同位置使用,更不可能携带至户外使用。

所以如何解决金属件多次在磁铁片表面旋转进而造成健身器材使用寿命下降与无法降低噪音及可以提供携带性的问题,成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于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明一种金属件与磁吸部间形成有间隙以提高使用寿命与方便携带阻尼装置。用于该装置的使用者拉动拉绳以进行肌力训练时,旋转中的金属件将不会与磁吸部间有任何接触进而产生磨损,且不需电力,可借着调整金属件与磁吸部间的距离来调整拉力的大小,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与携带方便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阻尼装置,包括有壳体、减速机构、连动机构、复位机构及阻力机构,所述该壳体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内相对二侧壁面分别形成有相对应的穿孔及镂空孔;该减速机构位在容置空间内,并在减速机构一侧设有穿出穿孔的主轴杆,再在另侧设有与主轴杆连动且位在容置空间内的减速轴杆;该连动机构位在壳体外部,并具有固定在主轴杆的线轮,且在线轮周边卷绕有供使用者拉动的拉绳;该复位机构位在相邻连动机构处,并在复位机构一侧设有固定在线轮的复位轮,且在复位轮朝另侧贯通有供主轴杆通过的通道;该阻力机构具有固定在减速轴杆的金属件,再在金属件及镂空孔之间设置有磁吸部,且磁吸部与金属件之间形成有间隙,又在壳体外部设有穿入镂空孔并枢接在磁吸部的调节件。

所述该壳体具有基座,该基座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在一侧形成有开口,再在相对开口的另侧壁面中央设有穿孔,且在穿孔周缘表面朝容置空间内凸设有供减速机构卡制定位的套接槽,该开口处装设有盖体,并在盖体中央处设有与穿孔相对应的镂空孔。该基座在穿孔外部装设有罩覆盖,且罩覆盖在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置连动机构及复位机构的收纳槽,再在收纳槽内一侧壁面设有供拉绳穿出的出线孔。该盖体在镂空孔周缘表面凸设有环形定位体,且环形定位体在顶部设有复数定位槽道,该阻力单元的磁吸部具有承载盘,该承载盘在一侧表面凸设有穿置在复数定位槽道的复数定位柱,且承载盘在表面贯穿有沿侧边环绕的承载孔,并在承载孔组装固定有磁铁。

该承载盘在中央处设有内螺孔,该调节件为一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在一侧具有与内螺孔与相互旋动以调整承载盘与金属件之间隙距离的外螺纹,调节螺栓在另侧具有盖体的镂空孔外表面的头部。该盖体的环形定位体在在内侧装设有套接在调节螺栓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

该连动机构的线轮在中央处设有供主轴杆穿入固定的第一轴孔,金属件在中央处设有供减速轴杆穿入固定的第二轴孔。该线轮在中央一侧表面凹设有大于第一轴孔外径的卡制槽,该复位机构的复位轮在顶部周边处凸设有卡固在卡制槽内的环凸块。该线轮在周边处形成供拉绳卷绕收纳的线槽,该拉绳一端为固定在线槽内并且另端设置有拉把。

该壳体的基座在内部形成有供减速机构卡制定位的套接槽,基座及盖体组合后在内部形成有收容减速机构及阻力机构的容置空间。该壳体在盖体的容置空间内壁面环绕设有复数定位柱,阻力单元的磁吸部具有承载盘,承载盘在周缘处环绕设有沿复数定位柱呈限位滑移的复数定位槽道,并在承载盘表面贯穿有沿侧边环绕的承载孔,该承载孔组装固定有磁铁。该基座在穿孔外部装设有罩覆盖,且罩覆盖在一侧凹陷形成 有容置连动机构及复位机构的收纳槽,再在收纳槽内一侧壁面设有供拉绳穿出的出线孔,另在罩覆盖的收纳槽底部设有凹槽,该凹槽内为设置有环套在主轴杆末端的轴承,连动机构为位在基座及罩覆盖之间,该复位机构为固定在罩覆盖底部。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磁吸部与金属件之间形成有间隙,且在壳体外部设有穿入镂空孔以枢接在磁吸部的调节件,并在实际应用时可透过调节件带动承载盘接近或远离金属件,借此增加或减少前述间隙的长度,以调整磁吸部对金属件的磁吸力而可以相对调整拉把拉力的大小,且当使用者拉动线轮拉绳以进行肌力训练时,由于金属件与磁吸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以金属件与磁吸部之间将不会有任何接触而产生任何磨损,借此减少阻力机构的损坏,另外本发明也不须电力,而且可以借着调整金属件与磁吸部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拉力的大小,由此达到降低噪音与提高携带使用上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立体分解示意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壳体1、减速机构2、连动机构3、复位机构4及阻力机构5。其中:该壳体1包括有基座11、盖体12及罩覆盖13。该基座11在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10,该容置空间110在一侧形成有开口1100,并在相对开口1100的另侧壁面中央设有穿孔111,且在穿孔111周缘表面朝容置空间110内凸设有套接槽112,该套接槽112的外径大于穿孔111的外径。该盖体12可组装在开口1100处,且盖体12在中央处设有与穿孔111相对应的镂空孔121,并在镂空孔121周缘表面凸设有环形定位体122,该环形定位体122在顶部表面设置有复数定位槽 道1221,再在环形定位体122内侧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1222。该罩覆盖13可装设在基座11的穿孔111外部,并在一侧凹陷形成有收纳槽130,且在收纳槽130内一侧壁面设有连通至外部的出线孔131。该减速机构2在一侧设有主轴杆21,再在另侧设有与主轴杆21连动的减速轴杆22。

上述减速机构2可由减速齿轮组所构成,以供主轴杆21与减速轴杆22相互连动时,主轴杆21的旋转圈数大于减速轴杆22的旋转圈数;或主轴杆21的旋转圈数小于减速轴杆22的旋转圈数,其仅需使主轴杆21与减速轴杆22呈不同旋转圈数即可,然而有关减速齿轮组为现有的技术不再赘述。该连动机构3具有线轮31,该线轮31在中央处设置有第一轴孔311,且线轮31在中央一侧表面凹设有大于第一轴孔311外径的卡制槽312。线轮31在周边处形成有线槽313,并在线槽313内卷绕收纳有拉绳32。该拉绳32一端为固定在线槽313内,该另端为设置有拉把321。该复位机构4在一侧设有复位轮41,并在复位轮41顶部周边处凸设有环凸块411,再在复位轮41中央朝另侧形成有通道42。

上述复位机构4可为发条复位弹簧箱,其中,该复位轮41可为棘轮,并在复位机构4内部设置有与复位轮41搭配作动的卷弹簧(图中未示出),以供复位轮41朝一侧旋动后可自动朝另侧卷动复位,然而有关发条复位弹簧箱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该阻力机构5包括有金属件51、磁吸部52及调节件53。该金属件51为圆盘状,并在中央处设有第二轴孔511。该磁吸部52具有一承载盘521,且承载盘521在中央处设置有内螺孔5211,另在一侧表面凸设有复数定位柱5212,再在承载盘521表面贯穿有沿侧边环绕排列的复数承载孔5213,各承载孔5213内分别组装固定有磁铁522。该调节件53可为一调节螺栓531,且调节螺栓531在一侧形成有外螺纹5311以及在另侧形成有头部5312。

如图4、5所示,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一)、(二),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在组装时,减速机构2为卡制定位在基座11的套接槽112内,以供减速机构2的主轴杆21穿出穿孔111。该复位机构4为组装在基座11底部,再将复位轮41的环凸块411卡固在线轮31的卡制槽312。其中,减速机构2的主轴杆21为悬空在通道42内并穿入固定在线轮31的第一轴孔311。再将罩覆盖13组装在基座11底部,使得连动机构3及复位机构4收纳在罩覆盖13的收纳槽130内,且拉绳32为穿出在罩覆盖13的出线孔131。该减速机构2的减速轴杆22为穿入固定在金属件51的第二轴孔511。另将承载盘521的复数定位柱5212穿置在盖体12的环形定位体122顶部的复数定位槽道1221(图2),以供调节螺栓531穿入盖体12的镂空孔121后旋入承 载盘521的内螺孔5211。其中,环形定位体122内侧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1222为套接在调节螺栓531,该调节螺栓531的头部5312为卡抵在盖体12的镂空孔121外表面。并再将盖体12组装在基座11的开口1100处,使得金属件51与承载盘521间形成有间隙6。则可借由上述壳体1、减速机构2、连动机构3、复位机构4及阻力机构5组构成本发明的阻尼装置。

如图2、3中所示的上述主轴杆21与第一轴孔311;减速轴杆22与第二轴孔511;复位轮41的环凸块411与线轮31的卡制槽312皆分别呈相互配合的构形─如在圆形周边形成一切面的构形,以供主轴杆21、减速轴杆22及环凸块411能分别穿入固定在第一轴孔311、第二轴孔511及卡制槽312,然而有关轴柱及轴孔的穿置固定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上述基座11与盖体12、罩覆盖13的组装;基座11与减速机构2的组装;基座11与复位机构4的组装皆是可透过螺孔及螺丝来锁接固定,然而有关螺孔及螺丝的锁接固定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如图6、7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使用时的侧视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为成对设置在机架7的底板71,并在底板71上设置有固定二壳体1的复数架条72,该二拉绳32为由机架7上的复数滚轮73导引转向后供使用者8拉动拉把321以进行肌力训练。在使用者8进行肌力训练前,可旋动调节螺栓531的头部5312,使得调节螺栓531的外螺纹5311旋入或旋出在承载盘521的内螺孔5211,以供带动承载盘521接近或远离金属件51,借此增加或减少金属件51与承载盘521之间所形成的间隙6长度,进而调整承载盘521各承载孔5213内的磁铁522对金属件51的磁吸力,并以该磁吸力作为后续使用者8拉动拉绳32的阻力。在使用者8进行肌力训练时,使用者8先以双手拉动拉绳32的拉把321,以供拉绳32带动线轮31旋转,使得线轮31分别带动主轴杆21及复位轮41朝一侧旋转,进而使主轴杆21连动减速轴杆22旋转。其中,由于固定在减速轴杆22的金属件51与各磁铁522之间具有磁吸力,因此,使用者对拉绳32所施予的拉力需大于前述的磁吸力才可拉动拉绳32,借此完成单一次使用者手部的肌力训练动作。

上述阻力机构5的承载盘521在表面设有沿侧边环绕排列的复数承载孔5213,再在复数承载孔5213内分别装设有磁铁522仅为较佳实施例而已,因此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可在承载盘521内部形成有环状空间(图中未示出),并在该环状空间内装设固定有单一个环状磁铁(图中未示出),其仅需使磁铁522与减速轴杆22的金属件51间产生有磁吸力,以供磁吸力做为该使用者拉动拉绳32的阻力即可,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在使用者8将拉绳32拉移至预定位置并停止对拉绳32的拉把321施予拉力时,复位机构4的复位轮41即会朝另侧卷动复位,借以带动线轮31旋转以将拉绳32卷绕收纳在线槽313内,以供使用者后续能再次拉动拉绳32以进行肌力训练动作。

上述使用者8透过拉动拉绳32以进行手部的肌力训练仅为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可透过机架7上复数滚轮73的不同设置以变化拉绳32的位置,借此供用户8的腿部、肩部、胸部、背部或臀部等对拉绳32进行拉动以训练肌力,其仅需使金属件51与磁吸部52间的磁吸力做为肌力训练的阻力即可,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如图8、9、10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侧视剖面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前述壳体1的基座11及盖体12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10,以供透过基座11与盖体12间的容置空间110收容减速机构2及阻力机构5等构件;盖体12可在环形定位体122的顶部不设置有复数定位槽道1221,且承载盘521亦可在一侧表面不设置有复数定位柱5212,并可在容置空间110内壁面环绕设置有复数定位柱5212,该承载盘521周缘处为环绕设置有复数定位槽道1221,以供透过各定位柱5212分别穿置在各定位槽道1221内,使得后续旋动调节螺栓531时,承载盘521可借由各定位槽道1221沿着各定位柱5212呈限位滑移的动作;另连动机构3与复位机构4可为原先组装位置的相反设置,即连动机构3为位在基座11及罩覆盖13之间,且复位机构4为固定在罩覆盖13底部,再在罩覆盖13的收纳槽130底部设有凹槽132,该凹槽132内设有一轴承133,并在实际应用时减速机构2的主轴杆21先穿入固定在线轮31的第一轴孔311再由复位机构4的通道42内悬空穿出,且凹槽132内的轴承133环套在主轴杆21末端,以供使用者拉动拉绳32后,线轮31可带动复位轮41旋转,该后复位轮41亦会卷动复位,以带动线轮31旋转以将拉绳32卷绕收纳在线槽313内。

本发明的减速机构2在减速轴杆22固定有金属件51,该金属件51与镂空孔121之间设置有磁吸部52,且磁吸部52与金属件51之间形成有间隙6,再在壳体1外设有穿入镂空孔121以枢接在磁吸部52的调节件53,并在实际应用时可透过调节件53带动承载盘521接近或远离金属件51,借此增加或减少前述间隙6的长度,以供调整金属件51所受磁吸部52的磁吸力,且当使用者8拉动拉绳32以进行肌力训练时,由于金属件51与磁吸部52间具有间隙6,故金属件51与磁吸部52间将不会产生任何磨损,借此减少阻力机构5的损坏,进而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 发明为主要针对阻尼装置,其包括有壳体1、减速机构2、连动机构3、复位机构4及阻力机构5,其中,由于阻力机构5的磁吸部52与金属件51之间形成有间隙6,以供使用者8拉动线轮31的拉绳32以进行肌力训练时,故使得金属件51与磁吸部52间将不会产生任何磨损,借此减少阻力机构5的损坏,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发明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