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蹬式杠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83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蹬式杠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领域,涉及一种杠铃,特别是一种脚蹬式杠铃。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许多人利用早晚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愿望。各种各样健身器材的出现,为希望通过锻炼得到健康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腿部锻炼的还比较少。

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脚蹬杠铃架[申请号:201020695894.8;授权公告号:CN 201978406 U],支架固定在底座上;躺垫安装在底座上方;固定轨道焊接在支架的上部,杠铃固定在固定轨道内。

上述的杠铃架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躺垫上,并通过脚推动杠铃在固定轨道内滑动,从而达到锻炼腿部的目的。但该杠铃架存在一个问题:固定轨道是斜向上设置的,同时躺垫又是呈U字形的,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弯曲呈U字形,大大降低了本杠铃架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舒适且实用性高的脚蹬式杠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脚蹬式杠铃,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椅和呈方杆状的杠铃杆,躺椅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和倾斜设置的靠背部,所述的连接部呈长板状,该连接部的端面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且两螺纹孔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每个螺纹孔内均螺接有一根呈直杆状的导向柱且两导向柱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杠铃杆套接在导向柱上且该杠铃杆能沿导向柱的轴向滑动,所述的杠铃杆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杠铃片,每根所述的导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每根导向柱上远离连接部的端部均螺接有限位板,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杠铃杆相抵。

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躺椅上且背部靠在靠背部上,脚推动杠铃杆克服杠铃片及弹簧的弹力向限位板方向运动,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两导向柱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即导向柱与连接部相平行,使得杠铃杆在脚的推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舒适性;导向柱通过螺纹固定在螺纹孔内,通过外力转动导向柱,可转化为导向柱的水平运动,以改变限位板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本脚蹬式杠铃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具有实用性高的优点。

在上述的脚蹬式杠铃中,所述的连接部的端面上固连有与杠铃杆相正对的橡胶块,所述的橡胶块上贯穿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与螺纹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导向柱穿设在对应的通孔内。

杠铃杆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与躺椅发生碰撞时,通过在连接部和杠铃杆之间设置橡胶块,对杠铃杆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减弱杠铃杆和躺椅之间的碰撞,从而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脚蹬式杠铃中,所述的连接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燕尾槽,燕尾槽沿连接部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橡胶块上具有凸出的嵌入部,且嵌入部与燕尾槽相匹配,所述的燕尾槽至少有两个且沿连接部的高度方向均布,所述的嵌入部的数量与燕尾槽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嵌入部嵌于对应的燕尾槽内。

橡胶块通过嵌入部嵌于燕尾槽内与连接部牢靠地固定在一起,使橡胶块能够稳定地吸收杠铃杆所施加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脚蹬式杠铃中,所述的杠铃杆通过开设在杠铃杆上且沿水平方向贯穿的连接孔套接在所述的导向柱上,所述的连接孔有两个且位置与导向柱一一对应,每个连接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呈环状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与导向柱同轴。

工作时,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杠铃杆和导向柱之间的接触处加以润滑,使杠铃杆能够较为顺畅地滑动,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又可以减小杠铃杆与导向柱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脚蹬式杠铃具有以下优点:

1、两导向柱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即导向柱与连接部相平行,使得杠铃杆在脚的推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舒适性。

2、导向柱通过螺纹固定在螺纹孔内,通过外力转动导向柱,可转化为导向柱的水平运动,以改变限位板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本脚蹬式杠铃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具有实用性高的优点。

3、杠铃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与躺椅发生碰撞时,通过在连接部和杠铃杆之间设置橡胶块,对杠铃杆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减弱杠铃杆和躺椅之间的碰撞,从而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4、橡胶块通过嵌入部嵌于燕尾槽内与连接部牢靠地固定在一起,使橡胶块能够稳定地吸收杠铃杆所施加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5、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杠铃杆和导向柱之间的接触处加以润滑,使杠铃杆能够较为顺畅地滑动,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又可以减小杠铃杆与导向柱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脚蹬式杠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躺椅;1a、连接部;1a1、螺纹孔;1b、靠背部;2、导向柱;3、杠铃杆;3a、储油槽;4、杠铃片;5、弹簧;6、限位板;7、橡胶块;7a、嵌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脚蹬式杠铃由躺椅1、导向柱2、杠铃杆3、杠铃片4、弹簧5、限位板6等组成。

其中,如图2所示,躺椅1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1a和倾斜设置的靠背部1b,且连接部1a呈长板状。连接部1a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a1,且两螺纹孔1a1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导向柱2有两根且均呈直杆状,每根导向柱2均具有外螺纹,且导向柱2通过内、外螺纹的啮合固定在螺纹孔1a1内,此时,两根导向柱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2上的外螺纹段的长度小于螺纹孔1a1内的内螺纹段的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杠铃杆3呈方杆状,该杠铃杆3沿水平方向贯穿有连接孔,连接孔有两个且位置与导向柱2一一对应。杠铃杆3通过上述的连接孔套接在导向柱2上,且此时,杠铃杆3能沿导向柱2的轴向滑动。进一步说明,每个连接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呈环状的储油槽3a,且储油槽3a与导向柱2同轴。在工作时,储油槽3a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杠铃杆3和导向柱2之间的接触处加以润滑,使杠铃杆3能够较为顺畅地滑动,提高了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又可以减小杠铃杆3与导向柱2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本脚蹬式杠铃的使用寿命。

杠铃杆3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上述的杠铃片4,每根导向柱2上均套设有弹簧5,每根导向柱2上远离连接部1a的端部均螺接有限位板6,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6和杠铃杆3相抵。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a和杠铃杆3之间设有橡胶块7,该橡胶块7固定在连接部1a的端面上且与杠铃杆3相正对。橡胶块7上贯穿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螺纹孔1a1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导向柱2穿设在对应的通孔内,以减少橡胶块7对导向柱2沿水平方向移动时造成的影响。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a的端面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燕尾槽,该燕尾槽沿连接部1a的宽度方向设置。橡胶块7上具有凸出的嵌入部7a,且嵌入部7a与燕尾槽相匹配,燕尾槽至少有两个且沿连接部1a的高度方向均布,嵌入部7a的数量与燕尾槽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嵌入部7a嵌于对应的燕尾槽内使橡胶块7与连接部1a牢靠地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躺椅1上且背部靠在靠背部1b上,脚推动杠铃杆3克服杠铃片4及弹簧5的弹力向限位板6方向运动,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