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杠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83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杠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杠铃。



背景技术:

杠铃是一种运动训练器材,也是举重所用器材。现有的杠铃由呈直杆状的杠铃杆和分别与杠铃杆两端相固连的杠铃片组成,且为了增加杠铃握持的舒适性,一般会在杠铃杆侧壁上包裹一层橡胶层。

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逆顺螺纹锁固式杠铃[申请号:200910060242.9;授权公告号:CN 101637640 A]由防滑套、握柄、砝码盘、阻滑片和止旋套构成,防滑套是外侧面为弧形的橡胶套,握柄是中部有一圈凹槽的圆棍,防滑套套在握柄中部的凹槽上,握柄的两端有螺纹,且每一端有螺纹的部分有一环形台阶,此环形台阶将握柄每一端的螺纹部分分成直径不等的内段和外段两部分,外段直径小于内段直径,外段的螺纹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前进,内段的螺纹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前进,砝码盘为扁圆柱形,砝码盘的中部通孔内侧有与握柄的内段相互配合的螺纹,止旋套为圆筒形轻质塑料套管,其内侧面的螺纹与握柄外段的螺纹相配合,阻滑片是与止旋套的内端粘接的橡胶圈,砝码盘旋于握柄内段的螺纹上,止旋套悬于握柄外段的螺纹上。

上述的杠铃通过在防滑套外侧面设置弧形的橡胶套以增加握持的舒适性。但该杠铃存在一个问题:人体在使用杠铃时会分泌大量汗液,这些汗液与橡胶套接触不仅会加速橡胶套的损坏,而且会使橡胶套与防滑套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但在该杠铃中橡胶套是嵌于凹槽内的,导致橡胶套的更换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轻松更换橡胶套的新型杠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杠铃,包括呈直杆状的杠铃杆,其特征在于,该杠铃杆包括两连接杆和位于两连接杆之间的握持杆,两连接杆上相背的端部分别固连有杠铃片,且两连接杆上相邻的端部分别与握持杆相螺接,所述的握持杆呈中空状且该握持杆内卡接有磁柱,所述的握持杆上套接有橡胶套,该橡胶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缺口,所述的缺口沿握持杆轴线方向分别延伸至橡胶套的两端面,所述的橡胶套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呈圆筒状的定位套,且所述的定位套能沿连接杆的轴向滑动,所述的定位套由铁制成,且在磁柱的磁力作用下,橡胶套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握持杆和定位套紧密抵靠在一起。

橡胶套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握持杆和定位套紧密抵靠在一起,使定位套、橡胶套和握持杆三者连为一个整体,将橡胶套稳定地定位,有效避免橡胶套在被握持时发生移位,提高了本杠铃的稳定性及舒适性。当橡胶套需要更换时,先通过外力使定位套向杠铃片方向移动并使两者完全脱离,此时通过开设在橡胶套侧壁上的缺口即可将橡胶套轻松取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花较大的力气及时间来更换橡胶套,具有更换橡胶套省力、方便等优点,使更换橡胶套的过程较为轻松。

在上述的新型杠铃中,所述的连接杆上相邻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握持杆螺接的螺纹孔,所述的橡胶套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的端面相贴靠。

橡胶套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的端面相贴靠,以增加橡胶套和连接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橡胶套被定位的稳定性,继而提高了本杠铃的稳定性及舒适性。

在上述的新型杠铃中,每个所述的定位套的内侧壁上均具有凸出的且呈环状的滑动部,所述的滑动部套接在对应的连接杆上。

定位套通过滑动部套接在连接杆上,对定位套沿连接杆轴向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定位套在更换橡胶套时能够顺畅地与橡胶套分离,使更换橡胶套的过程更加轻松。

在上述的新型杠铃中,所述的滑动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环形储油槽,且若干环形储油槽沿连接杆的轴向均布。

工作时,环形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滑动部和连接杆的接触处进行润滑,有效提高定位套沿连接杆轴向滑动的顺畅性,从而使更换橡胶套的过程更加轻松。

在上述的新型杠铃中,所述的连接杆上相背的端部均为封闭端,所述的连接杆和支撑杆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圈。

通过设置密封圈使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连接保持密封及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为封闭端,从而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杆内使磁柱暴露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从而提高了磁柱的使用寿命,继而提高了本杠铃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杠铃具有以下优点:

1、橡胶套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握持杆和定位套紧密抵靠在一起,使定位套、橡胶套和握持杆三者连为一个整体,将橡胶套稳定地定位,有效避免橡胶套在被握持时发生移位,提高了本杠铃的稳定性及舒适性。

2、当橡胶套需要更换时,先通过外力使定位套向杠铃片方向移动并使两者完全脱离,此时通过开设在橡胶套侧壁上的缺口即可将橡胶套轻松取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花较大的力气及时间来更换橡胶套,具有更换橡胶套省力、方便等优点,使更换橡胶套的过程较为轻松。

3、橡胶套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的端面相贴靠,以增加橡胶套和连接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橡胶套被定位的稳定性,继而提高了本杠铃的稳定性及舒适性。

4、通过设置密封圈使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连接保持密封及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为封闭端,从而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杆内使磁柱暴露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从而提高了磁柱的使用寿命,继而提高了本杠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杠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橡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杠铃杆;1a、连接杆;1b、握持杆;2、杠铃片;3、橡胶套;3a、缺口;4、定位套;4a、滑动部;4b、环形储油槽;5、密封圈;6、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新型杠铃由杠铃杆1、杠铃片2、橡胶套3、定位套4等组成。

杠铃杆1呈直杆状,该杠铃杆1由两连接杆1a和位于两连接杆1a之间的握持杆1b组成。其中,两连接杆1a上相背的端部分别固连有上述的杠铃片2;两连接杆1a上相邻的端部分别与握持杆1b相螺接。具体来说,两连接杆1a上相邻的端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握持杆1b的两端均具有外螺纹,且该握持杆1b的两端分别螺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使两根连接杆1a通过一根握持杆1b固定在一起。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两连接杆1a上相背的端部均为封闭端,握持杆1b呈中空状,该握持杆1b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每个环形凹槽内均设有密封圈5,且密封圈5的外周面与螺纹孔的内侧壁相抵,使连接杆1a和握持杆1b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

如图1所示,握持杆1b内卡接有磁柱6,橡胶套3呈圆筒状且套接在握持杆1b上,且此时,橡胶套3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1a的端面相贴靠。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橡胶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缺口3a,且缺口3a沿握持杆1b轴线方向分别延伸至橡胶套3的两端面,以方便橡胶套3的更换。

定位套4有两个且均呈圆筒状,两定位套4分别套接在橡胶套3的两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套4由铁制成,握持杆1b由铜制成。在磁柱6的磁力作用下,橡胶套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握持杆1b和定位套4紧密抵靠在一起,使定位套4、橡胶套3和握持杆1b三者连为一个整体,将橡胶套3稳定定位,有效避免橡胶套3在被握持时发生移位,从而提高了本杠铃的稳定性及舒适性。

如图1所示,定位套4能沿连接杆1a的轴向滑动。每个定位套4的内侧壁上均具有凸出的且呈环状的滑动部4a,且滑动部4a套接在对应的连接杆1a上,以对定位套4沿连接杆1a轴向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定位套4在更换橡胶套3时能够顺畅地与橡胶套3分离,使更换橡胶套3的过程更加轻松。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滑动部4a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环形储油槽4b,且若干环形储油槽4b沿连接杆1a的轴向均布。工作时,环形储油槽4b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滑动部4a和连接杆1a的接触处进行润滑,有效提高定位套4沿连接杆1a轴向滑动的顺畅性,从而使更换橡胶套3的过程更加轻松。

当橡胶套3需要更换时,先通过外力使定位套4向杠铃片2方向移动并使定位套4和橡胶套3完全脱离,此时通过开设在橡胶套3侧壁上的缺口3a即可将橡胶套3轻松取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花较大的力气及时间来更换橡胶套3,具有更换橡胶套3省力、方便等优点,使更换橡胶套3的过程较为轻松。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