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724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滑雪健身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运动器,特别是一种能以滑雪姿势模拟滑雪运动的滑雪健身器。



背景技术:

运动健身器材能够在不受环境、时间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之下实现运动及健身的目的,因此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利用各种运动健身器材就能在室内轻松实现运动及健身的目的。

在已核准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公告379586“兼具左右及前后摆动的滑雪训练机”,主要是于底座立设有一扶手杆,供使用者双手握持,及于底两侧设有二雪橇板,供使用者双脚踏置,以模拟滑雪动作;在已核准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公告395272“滑雪健身机结构”,其中公开的滑雪健身机包括二踏板,且该二踏板在旋摆作动上是呈一高一低的关系型态,进而形成仿真滑雪运动的模式,同时达健身功效者。

另外在已核准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M263128“滑雪踏步机”,其中公开的滑雪踏步机包含左、右踏板,该左、右踏板的一侧分别固定左、右滑动杖,左、右踏板呈一斜向角度相对上、下摆动。通过让使用者可以双手分别控制左、右滑动杖的推压动作,并进行如滑雪般的交叉斜向踏步运动。在已核准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M267078“滑雪运动健身训练器”,其中公开的滑雪运动健身训练器,包含一可平置于地面上具稳定作用的座架,在其前缘两端分别枢接有一向后水平延伸的长形的二踏板体,座架前端尚固置有供握持用的直立撑架,亦或于两侧分别固置独立的握杆,握杆尚可成具微弯折的可挠曲性构造体,使用者可以双脚分别踏置于踏板体上,并用双手握持住撑架或握杆,通过身体配合双脚左右同步滑移扭动,促使以踏板体的侧板,拉引连杆带动连动板体产生左右偏转,致使两踏板体作同步旋移,而达模拟滑雪运动及做滑雪肢体训练的目的。

原则上滑雪的基本姿势是平衡的姿势,具体而言,在滑雪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足分别踏于滑雪板,且滑雪板分开与肩同宽平衡站立,重心落在两脚的脚弓中间,滑雪板均衡受力,踝部略微弯曲,膝部和臀部也要稍微弯曲,背 部要挺直,另外再配合双手所持的滑雪杖和改变身体的重心以进行转弯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但是前述已知的滑雪健身运动器多采取双脚踏步的运动方式,实际上与滑雪的基本姿势不同,另一方面,使用者在使用已知的滑雪健身运动器不需弯腰曲膝即可轻易维持身体的平衡,既未能真实模拟滑雪运动的姿势也未实质具有平衡训练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提供一种能以滑雪姿势模拟滑雪运动,并能训练平衡感的滑雪健身器。

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包括:一基座、一支撑平台、一连动机构和一对滑雪杖;基座可置放于地,连动机构包括分别装设于基座的横向两端的一第一连动机构和一第二连动机构,支撑平台的横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接有一第一支撑臂和一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底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使用者以双足站立于支撑平台并且以滑雪姿势左右摇摆身体时,支撑平台可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左右摇摆作横向的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带动对应的连动机构运动,再通过连动机构分别连动滑雪杖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摆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分别连接一阻尼器,阻尼器可提供一阻力,进而让支撑平台能在一安全及平稳的速度内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连动机构包括:一输入轴、一阻尼器、一转向单元、一输出轴和一转块,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底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动机构的输入轴,阻尼器连接于输入轴用以在输入轴转动时提供一阻力,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转向单元连接输出轴,通过转向单元将输入轴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输出轴,转块装设于输出轴且能在输出轴的带动之下与输出轴同步转动,滑雪杖的底端连接于转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连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复位单元,转块以能沿着输出轴的轴向方向滑动的关系装设于输出轴,转块可沿着输出轴的轴向方向作小距离的往复滑动,复位单元设于输出轴的轴向末端,令滑雪杖在往复摇摆时能在输出轴的轴向方向具有小幅度滑动及缓冲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支撑平台包括一左踏板和一右踏板,第一支撑臂的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右踏板,第二撑臂的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左踏板,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通过可调整长度的一伸缩管互相连接,使用者通过调整伸缩管的长度就能调整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基座是为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长度的伸缩管结构,有利于滑雪健身器的收纳和运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滑雪杖是为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长度的伸缩管结构,可以调整滑雪杖的长度以符合使用者的身材。

通过本发明滑雪健身器,使用者站立在支撑平台以滑雪姿势左右摇摆身体时,支撑平台可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左右摇摆作横向的往复移动,使用者以双手扶握滑雪杖模拟滑雪运动的同时,使用者对滑雪杖施加的力量可以通过连动机构传递至支撑平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用以制衡支撑平台的横向移动并且训练使用者的平衡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构造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实施例的局部构造断面图;

图4,为图3在IV-IV位置构造断面图;

图5,为输出轴与转断的径向构造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 基座

11 主体

12 支撑脚

121 脚垫

13 固定螺栓

14 固定插座

141 插孔

20 支撑平台

21 第一支撑臂

211 第一杆部

212 第二杆部

22 第二支撑臂

23 固定螺栓

24 左踏板

25 右踏板

27 伸缩管

271 固定螺栓

30 滑雪杖

31 固定螺栓

41 输入轴

42 阻尼器

43 第一转向单元

431 第一伞齿轮

432 第二伞齿轮

44 输出轴

441 肋条

45 转块

451 螺栓

452 轴孔

453 滑槽

46 轴承

51 弹性组件

52 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3,其中绘示了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 构造图、正视图及其局部构造断面图。本发明滑雪健身器的一实施例,包括:一基座10、一支撑平台20、一连动机构和一对滑雪杖30。其中连动机构包括分别装设于基座10的横向两端的一第一连动机构和一第二连动机构,支撑平台20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和对应的滑雪杖30连动。

基座10包括一主体11和设于主体11的四周的多个支撑脚12,在一实施例,基座10与支撑脚12可由中空的管件组成,较佳者是采用金属管,支撑脚12的数量不限但以平均分布于主体11的四周为佳,在支撑脚12可设置多个脚垫121,例如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脚垫121可提供防滑、减震以及防止支撑脚12和地板的磨损的功效;在一实施例,基座10是为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长度的伸缩管结构,例如由管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同轴金属管组成,在基座10的径向设有至少一固定螺栓13,利用固定螺栓13可以在基座10拉伸时固定其长度,反之也可以在放松固定螺栓13之后将基座10的长度缩短,有利于滑雪健身器的收纳和运送。

支撑平台20供使用者的双脚站立(见图6)并可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左右摇摆而沿者基座10的横向方向(见图7A和图8A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往复移动,在一实施例,支撑平台20的横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接有一第一支撑臂21和一第二支撑臂22,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的顶端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支撑平台20的横向两端;在一实施例,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的构造相同皆为一种类似倒Y字型的构造(但不以此为限),以第一支撑臂21为例,第一支撑臂21具有一第一杆部211以及连接在第一杆部211的底端呈分叉状的一第二杆部212,第一杆部211的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支撑平台20的横向一端的底部,第二杆部212呈分叉状的二底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动机构的一输入轴41(详细构造及其技术容后详述);使用者站立于支撑平台20并且左右摇摆身体时,可以带动支撑平台20沿者基座10的横向方向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分别带动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运动;在一实施例,第一杆部211是为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长度的伸缩管结构,例如由管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同轴金属管组成,在第一杆部211的径向设有至少一固定螺栓23,利用固定螺栓23可以在第一杆部211拉伸时固定其长度,反之也可以在放松固定螺栓23之后将第一杆部211的长度缩短。

在一实施例,支撑平台20包括一左踏板24和一右踏板25,第一支撑臂21的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右踏板25,第二撑臂22的顶端可转动地枢接于左踏板24,左踏板24和右踏板25之间设有可调整长度的一伸缩管27,例如由管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同轴金属管组成的一种伸缩管结构,在伸缩管27的径向设有至少一固定螺栓271,利用固定螺栓271可以固定伸缩管27的长度,反之也可以在放松固定螺栓271之后将伸缩管27的长度缩短,伸缩管27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左踏板24和右踏板25,使用者通过调整伸缩管27的长度就能调整左踏板24和右踏板25之间距离,以便调整支撑平台20的宽度以符合使用者的身材。

连动机构包括一第一连动机构和一第二连动机构,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分别装设于基座的横向方向的两端,其中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的功能是在令滑雪杖30和支撑平台20之间互相传动,支撑平台20在沿着基座10的横向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可通过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分别带动对应的滑雪杖30沿着基座10的前后方向往复摆动(见图7B和图8B箭头Y所指的方向);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彼此对称,下文仅以第一连动机构为例说明其构造。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第一连动机构包括:一输入轴41、一阻尼器42、一第一转向单元43、一输出轴44和一转块45;输入轴41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支撑臂21的底端,进而在支撑平台20沿者基座10的横向方向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臂21带动第一连动机构的输入轴41往复转动;阻尼器42安装于基座10并且连接于输入轴41用以在输入轴41转动时提供一阻力,进而让连动的支撑平台20能在一安全及平稳的速度内移动,输入轴4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向单元43连接输出轴44,用以将输入轴4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输出轴44;在一实施例,第一转向单元43包括固设于输入轴41的一第一伞齿轮431,和固设于输出轴44的一第二伞齿轮432,第一伞齿轮431和第二伞齿轮432互相啮合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第一转向单元43也可以是磨擦轮组或蜗杆齿轮组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阻尼器42可以是一种可以调整阻力大小的摩擦式阻尼器、磁性阻尼器和流体黏滞阻尼器其中的任一种。在另一实施例,其中阻尼器42也可以和输出轴44连接,例如将阻尼器42装置于主体10的支架12预设的一轴座(图未示出)并且与输出轴44连接,同样可以对输出轴44及其连动的转块45提供适当的 阻力,进而让连动的输入轴41及其连接与支撑的平台20能在一安全及平稳的速度内移动。

转块45以能与输出轴44同步转动的关系装设于输出轴44,换言之,转块45装设于输出轴44且能在输出轴44的带动之下与输出轴44同步转动;滑雪杖30的底端连接于转块45,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转块45固设有一螺栓451,滑雪杖30的底端通过螺栓451螺接于转块4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滑雪杖30是为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长度的伸缩管结构,在滑雪杖30的径向设有至少一固定螺栓31,利用固定螺栓31可以固定滑雪杖30的长度,反之也可以在放松固定螺栓31之后将滑雪杖30的长度缩短,因此可以调整滑雪杖30的长度以符合使用者的身材。使用者以双足站立或蹲站于支撑平台20并且以滑雪姿势左右摇摆身体时,支撑平台20可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左右摇摆作横向的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运动,再通过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的转块45分别连动滑雪杖30沿着基座10的前后方向摆动(见图7B和图8B箭头Y所指的方向)。在一实施例,第一连动机构具有多个轴承46用以承载输出轴44。在一实施例,基座10还设有一固定插座14,插座14具有二插孔141可供滑雪杖30插入固定,使用者可以在放松固定螺栓31之后将滑雪杖30的上半段取下后插入二插孔141之中,对于初学者或是仍不熟悉平衡的使用者而言,就能在扶住固定插座14的滑雪杖30的情形下稳定身体并且模拟滑雪姿势。

在一实施例,其中连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复位单元,并且转块45以能沿着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滑动且能与输出轴44同步转动的关系装设于输出轴44,换言之,转块45可沿着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作小距离的往复滑动,令滑雪杖30在往复摇摆时能在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具有小幅度滑动及缓冲的功能;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输出轴44具有延着轴向延伸的一肋条441,转块45具有一轴孔452,轴孔452以松配合的关系套设于输出轴44,轴孔452的内侧壁面具有和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平行的一滑槽453,滑槽453以可滑动的关系与肋条441啮合,因此转块45可以随着输出轴44同步转动并能沿着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复位单元设于输出轴44的轴向末端,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复位单元包括一弹性组件51(可为弹簧或其等效组件) 和一滑动件52;滑动件52套设于输出轴44并可沿着输出轴44的轴向方向自由滑动,弹性组件51的一端固定不动,弹性组件51的另一端常态将滑动件52推向转块45并使滑动件52和转块接触,弹性组件51的弹力可以提供缓冲的弹力,以及在转块45滑动至输出轴44的末端时再将转块45推回至常态位置。

通过本发明滑雪健身器,使用者站立在支撑平台20以滑雪姿势左右摇摆身体时,支撑平台20可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左右摇摆作横向的往复移动,使用者以双手扶握滑雪杖30模拟滑雪运动的同时,使用者对滑雪杖30施加的力量可以通过连动机构传递至支撑平台20的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用以制衡支撑平台20的横向移动并且训练使用者的平衡感,达到兼具较佳模拟训练与运动乐趣的滑雪健身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