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止动行走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80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工具,特别是一种反向止动行走轮。



背景技术:

日常工作中,陆地无动力交通工具属自己行车的作用最大,它在土路面和沙石路面发挥了大轮的巨大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农村路面的硬化,车辆的增多,小型、微型化的交通工具有了用武之地,对于行走携带方便,对于安全稳定高效的行走工具需求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向止动行走轮,节约材料而且行走轮随带方便,稳定性比自行车的两轮更高,安全、稳定、高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反向止动行走轮,包括脚踏主板、前轮、反向止动后轮、刹车装置和固定带,所述刹车装置设置在反向止动后轮后方,所述前轮、反向止动后轮和刹车装置固定在脚踏主板下方,所述固定带设置在脚踏主板上方,每个脚踏主板下安装两个并排分布的反向止动后轮。

优选的,前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的,反向止动后轮内安装单向止动轴承。

进一步的,刹车装置下端安装橡皮。

进一步的,反向止动行走轮在使用时一次使用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反向止动行走轮的双脚下四个后轮的反向止动作用,供行走员行走时用力后蹬使其不后退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就象自行车脚踏、链条等传动系统一样,只要用力向后蹬,行走轮就会前行。

2、行走轮前面装一个万向轮,行走时用脚左右摆动就能控制前进方向,不像溜冰鞋靠提脚才能改变方向。

3、行走安全稳定,每只鞋三只轮子行走非常稳定,再加上后刹车让人行走既安全又稳定。

4、行走轮利用了人的双脚蹬力和下坡的下滑力,加快了人的行走速度,每小时平均可达15公里,是行走的3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脚踏主板,2、前轮,3、反向止动后轮,4、刹车装置,5、橡皮,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反向止动行走轮,包括脚踏主板1、前轮2、反向止动后轮3、刹车装置4和固定带6,所述刹车装置4设置在反向止动后轮3后方,所述前轮2、反向止动后轮3和刹车装置4固定在脚踏主板1下方,所述固定带6设置在脚踏主板1上方,每个脚踏主板1下安装两个并排分布的反向止动后轮3,为方便转向,前轮2为万向轮,反向止动后轮3内安装单向止动轴承,人在行走时用力后蹬以产生前进的动力。

刹车装置4下端安装橡皮5,在下坡或紧急情况时,翘起前掌,刹车装置4着地起刹车作用。

反向止动行走轮在使用时一次使用两个,每只脚分别利用固定带6与一个反向止动行走轮固定。

前轮2与2个反向止动后轮3组成的三只轮子的稳定性高,无论大人小孩踏上行走轮就能使用,反向止动后轮3只前进不后退符合人类行走习惯。因行走轮轻便重量不足1公斤就像穿着一双鞋再加上刹车,可谓是安全、稳定、自如。

下坡时反向止动行走轮借助重力下滑高速前进,上坡和平路行走人员用脚后蹬以产生动力带动人轮前进。坡度大时可走S形前进或提脚向前走。

本实用新型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体育器材,它能锻练人的腿部肌肉,增强人的平衡能力,也可作为比赛项目进行比赛,还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器材,开办游乐园共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儿童玩乐,一旦投入市场,应用于社会,它将会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