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6134阅读:1078来源:国知局
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的跑步带,尤指一种跑步带限位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跑步机的跑步板,为了使跑步者能较容易踩踏跑步带而自然将跑步带往后推送,以达到省力效果;但一般跑步板或弧形跑步板皆有一共通点,即是跑步带在跑步板上行进,因前、后滚筒的转动具有速差,以致造成跑步带行进间在跑步板上鼓起,甚至造成跌倒的危险。前述的跑步机,也发生行进间的跑步带因前述鼓起状态,会使跑步带因受力不均而渐渐偏离中线,使双脚所踩踏因跑步带偏离中线而令跑者重心不稳容易跌倒。由于前述跑步带在跑步板上行进间所产生的鼓起或偏离,因此,将前、后滚筒的直径缩小至该跑步带相同宽度的范围,而使前、后滚筒的两侧形成一挡墙,使跑步带不会偏离中线。然而由于前、后滚筒因具有速差关系,其一旦发生鼓起,该跑步带前、尾端也会滑出该前、后滚筒两侧的挡墙而偏离,其现象不因两侧的挡墙而能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是在跑步机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侧框,该侧框可为一般前高后低或弧形侧框,该侧框内侧沿线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座,各固定座上设有一固定孔;而跑步板两侧分别对应各侧框的各固定座的各固定孔而形成一穿孔,应用多个固定栓通过各穿孔将跑步板锁设在固定孔上,并迫紧在固定座上,使跑步板整体根据各侧框的形状自然成型前端高于后端的跑步板、或前端高于后端的弧形跑步板、或前端及后端皆高于中间的弧形跑步板,而再利用设置在各侧框内侧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杆组以及限位滚筒组,以分别对跑步带的两侧以及至少一限位滚筒在跑步带绕过前、后滚筒上进行弹性地压抵、限位,以防止跑步带脱离跑步板而鼓起及偏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该跑步机包括两个侧框,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一跑步机框架的两侧,呈前高后低或两端皆高于中段架构,且根据各侧框形状沿线内侧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座,各固定座设置一固定孔,其中一侧框的各固定座与另一侧框的各固定座相对应设置;一跑步板,由多个片体相互靠接所或一整片板体组成,各该片体并靠或该板体相对应各固定座的该固定孔位置对应设置一穿孔;多个固定栓,是通过该弹性跑步板的该穿孔穿入而固定在各固定座的该固定孔上定位,且该弹性跑步板受该固定栓迫紧而根据该两个侧框的形状而自然地形成不同前高后低或两端高于中段形状的弧形跑步板;以及一耐滑板,贴设在该弹性跑步板上,并通过各固定栓的穿入而进行固定,并随着该跑步板呈不同角度的跑步板形状架构;其中,该跑步带限位结构用以弹性地压抵该弹性跑步板,且包括:多个第一压杆组,设在各侧框内侧且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一压杆组具有一第一连杆、一压轮以及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连杆的径向方向与各弧形侧框的轴向方向垂直,该第一连杆的弯折处与相对应的该侧框可枢转地连接,该压轮从该第一连杆的上端朝各侧框的内侧延伸并可枢转地设置,以抵住一跑步带沿着该跑步板形成的角度行进,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该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则固定在该侧框内侧与连接固定,使该第一弹性组件垂直设置;以及至少一限位滚筒组,设置在该跑步带的前端或尾端或两者皆设置在外侧并压抵该跑步带上,具有一滚筒以及两个第二压杆组,该两个压杆组分别设置在该两个侧框内侧,该滚筒的两侧分连接该两个第二压杆组,各第二压杆组具有一第二连杆以及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连杆的径向方向与各侧框的轴向方向垂直,该第二连杆的弯折处与相对应的该弧形侧框可枢转地连接,该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各第二连杆的上端可枢转地设置,以抵住该跑步带的外侧,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该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则与相对应的该侧框连接固定,使该第二弹性组件垂直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各压轮外缘可包覆一橡胶软质层或一塑料软质层。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跑步板为使用具有弹性的玻璃纤维板或竹胶板或木质板或塑料板或强硬纸板所制成,通过迫紧在各不同形状或角度的各固定座而形成一侧框形状变化的跑步板。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弹性跑步板可用多层薄木质板或玻璃纤维板或竹胶板或塑料板或强硬纸板堆栈而成。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两个侧框之间,横向跨接至少一支撑杆,且位于该跑步板下方。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侧框可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侧框或前高后低的弧形侧框,或前后皆高于中间的弧形侧框,该跑步板固定在该固定座自然形成与前述侧框相同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应用固定栓通过各穿孔将跑步板锁设在固定座上,使跑步板整体根据各侧框的形状自然成型前端高于尾端的跑步板或弧形跑步板,再利用设置在各侧框内侧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杆组以及至少一限位滚筒组设置在跑步带前端或尾端或前端、尾端均作抵靠,以分别对跑步带的两侧以及前端或尾端进行弹性地抵压、限位,可确保跑步带无论在平直或倾斜跑步板或弧形跑步板上中线行进,避免跑步带在跑步板上鼓起或偏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的跑步带限位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跑步机110跑步带限位结构1跑步机框架F前滚筒B后滚筒2跑步板1a、1b侧框11a、11b固定座111a、111b固定孔21穿孔22固定栓2a弧形跑步板2b        耐滑板3跑步带4支撑杆5第一压杆组51第一连杆52压轮53第一弹性组件54第一连接片6限位滚筒组61滚筒62第二压杆组621第二连杆622第二弹性组件623第二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跑步机100,包括跑步机框架1、一前滚筒F、一后滚筒B、一跑步板2及一跑步带3;跑步带3是绕设在前滚筒F与后滚筒B之间,使跑步带3由前往后行进;跑步板2是设置在环绕的跑步带3中间层,且位于最上层供跑者踩踏的上层的跑步带3下方,使跑者踩踏跑步带3时重力落于弹性跑步板2上。跑步机框架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框1a、1b,其相互根据实际宽度间隔设置,此两个侧框1a、1b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或前高后低弧形或前后高于中间的架构,且在根据前述各侧框1a、1b形状沿线内侧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座11a、11b,各固定座11a、11b设置一固定孔111a、111b。弹性跑步板2可由多个片体(图未示)或单一片体相互靠接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以单一个片体为弹性跑步板整体为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跑步板2相对应各固定座的固定孔111a、111b位置对应设置一穿孔21。多个固定栓22通过弹性跑步板2的各穿孔21穿入而固定在固定座11a、11b的固定孔111a、111b上定位,且跑步板2受各固定栓22迫紧而根据跑步机框架1的两侧侧框1a、1b的形状而变形,以该两个侧框1a、1b形状而形成一弧形跑步板2a;因此,以跑步板2两侧沿线强迫固定在侧框1a、1b的固定座11a、11b上迫紧,以使跑步板2两侧的靠接而自然形成弧形跑步板2a,提供快速的成型安装及减少弧形跑步板的制造工时,更提供跑步板2一两侧框形状直接形成弧形跑步板2a而具有适度缓冲效果。请参阅图5,该耐滑板2b贴设在跑步板2上,并通过各固定栓22的穿入而进行固定,并随着跑步板2呈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或前高后低弧形或前后高于中间的弧形架构;其中,耐滑板2b可为一整片板体(如图2所示),使得耐滑板2b的整体尺寸与跑步板2的整体尺寸相同;或者是,耐滑板(图未示)由多个板体(图未示)靠接所组成。跑步板2可使用具有弹性的玻璃纤维板或竹胶板或木质板或塑料板或强硬纸板所制成,通过强迫迫紧而根据跑步机框架1的侧框11a、11b形状固定,以形成弧形跑步板2a。较佳的,弹性跑步板2可用多层薄木质板或玻璃纤维板或竹胶板或塑料板或强硬纸板所堆栈而成。较佳的,两个侧框1a、1b之间,可横向跨接至少一支撑杆4,且位于弧形跑步板2a的下方,以支撑弧形跑步板2a,防止弧形跑步板2a通过踩踏过度下陷变形。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跑步带限位结构110包括多个第一压杆组5以及一限位滚筒组7;各个第一压杆组5,设在各弧形侧框1a、1b内侧且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一压杆组5具有一第一连杆51、一压轮52、以及一第一弹性组件53,第一连杆51的径向方向与各侧框1a、1b的轴向方向垂直,第一连杆51的弯折处与相对应的侧框1a、1b可枢转地连接,压轮52从第一连杆51的上端朝各侧框1a、1b的内侧延伸并可枢转地设置,以抵住跑步带3沿着弹性跑步板2a的形状行进,第一弹性组件5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51的下端连接,第一弹性组件53的另一端则通过一第一连接片54与相对应的侧框1a、1b连接固定,使第一弹性组件53垂直设置,使跑步带3行进间贴在跑步板2a的倾斜角度或弧度上行进,并随着使用者的跑步节奏,所造成跑步带3上下起伏,可利用第一弹性组件53(如压缩弹簧等)以及第一连杆51的作用而弹性地进行限位,防止跑步带3在跑步板2、2a上鼓起。较佳的,压轮52外缘可包覆一橡胶软质层、塑料软质层,使跑步带3行进间降低噪音。再者,至少一限位滚筒组7设置在跑步带3的前端或尾端外侧并可压抵跑步带3(意即,前、后滚筒F、B与限位滚筒组7的滚筒71之间夹抵跑步带3),以设在尾端的滚筒71作说明,该具有一滚筒71以及两个第二压杆组72,两个压杆组72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框1a、1b内侧,滚筒71的两端分连接两个第二压杆组72,各第二压杆组72具有一第二连杆721以及一第二弹性组件722,第二连杆721的径向方向与各侧框1a、1b的轴向方向垂直,第二连杆721的弯折处与相对应的侧框1a、1b可枢转地连接,滚筒71的两端分别与各第二连杆721的上端可枢转地设置,以抵住跑步带3的外侧,第二弹性组件72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721的下端连接,第二弹性组件722的另一端则通过一第二连接片723与相对应的弧形侧框1a、1b连接固定,使第二弹性组件722垂直设置;借此,以对跑步带3的尾端进行弹性压抵,防止跑步带3在跑步板2a上鼓起,且避免跑步带3偏离中线行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