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跳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77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跳绳。



背景技术:

跳绳是特别适宜秋冬季的大众健身运动,属于耗时少、耗能大的无氧运动。跳绳作为最适合锻炼身体的运动之一,不受场地束缚,占地面积少,被广泛使用的运动器材。但因为绳长问题,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的跳绳长度也各不相同,且跳绳所用的绳子在储存过程中容易缠绕打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新型便携跳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跳绳,包括母端手柄和子端手柄,母端手柄顶端设有母接口固定槽,用于放置母接口。子端手柄顶端设有子接头固定槽,用于放置子接头。在母端手柄中装有跳绳,跳绳顶端装有母接口,跳绳尾端放置固定块和楔子。

进一步的,母接口为中空圆柱,与子接头配合使用,将母端手柄和子端手柄内两根跳绳连接起来。

进一步的,固定块为圆柱形,中心有圆锥状缺口,与楔子配合使用,用于调节绳长。其中固定块直径小于手柄内壁直径1-mm.。

进一步的,子端手柄外壁小于母端手柄内壁1—2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跳绳设有母接口和子接头,将一根跳绳分为两根,并分别储存在相应的手柄内,减少了跳绳存方式占用的体积,且防止跳绳缠绕。跳绳尾端设有固定块和楔子,可用于调节绳长,保证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且固定块放置于跳绳尾端,并与手柄内壁保持间隙,在增加手柄重量的同时便于跳绳转动。因为子端手柄外壁小于母端手柄内壁1—2厘米,可保证在跳绳使用完后,子端手柄可直接插入母端手柄内,便于存放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跳绳的实施方式,包括母端手柄1和子端手柄7,在母端手柄1顶端设有母接口固定槽2,用于放置母接口4;子端手柄7顶端设有子接头固定槽6,用于放置子接头5。在母端手柄1中装有跳绳3,跳绳3顶端装有母接口4,跳绳4尾端放置固定块8和楔子9。母接口4为中空圆柱,与子接头5配合使用,将母端手柄1和子端手柄7内两根跳绳连接起来。固定块8为圆柱形,中心有圆锥状缺口,与楔子9配合使用,用于调节绳长。子端手柄7外壁小于母端手柄1内壁1—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分别将母接口4和子接头5从母接口固定槽2和子接头固定槽6内取出,将子接头5插入母接口4中,母端手柄1和子端手柄7内两段跳绳连成一跟。当跳绳3长度需要调节时,向后拉动跳绳3,带出楔子9,调节跳绳3至适合长度后,将楔子9插入固定块8中,绳长固定。跳绳使用过程中,固定块8沿手柄内壁旋转,保证跳绳旋转速度。当跳绳结束收纳时,将母接口4和子接头5分离,分别插入母接口固定槽2和子接头固定槽6内。最后将子端手柄7插入母端手柄1内,便于存放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人群的特点。由于跳绳设有母接口4和子接头5,将一根跳绳分为两根,并分别储存在相应的手柄内,减少了跳绳存方式占用的体积,且防止了跳绳收纳过程中的缠绕问题。跳绳尾端设有固定块8和楔子9,可用于调节绳长,保证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且固定块8放置于跳绳尾端,并与手柄内壁保持间隙,在增加手柄重量的同时减少跳绳与手柄的摩擦,便于跳绳转动减少了跳绳的磨损。因为子端手柄7外壁小于母端手柄1内壁1—2厘米,可保证在跳绳使用完后,子端手柄7可直接插入母端手柄1内,便于跳绳的存放和携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