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858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手指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手指功能障碍是中风后高致残的表现之一,影响患者日后正常的生活,常表现为患侧上肢手指不能握力,屈伸功能障碍,患者上肢手指精细动作障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对中风患者手指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手指的康复训练能防止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肌肉的牵伸效果。然而目前对手指康复训练的器械较少,常见的健身器材并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且可视化程度低,不便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使患者能够自主地进行训练,对其手指功能的康复提供有效帮助,且便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使患者能够自主地进行训练,对其手指功能的康复提供有效帮助,且便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一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滑槽Ⅰ、滑槽Ⅱ、滑槽Ⅲ、滑槽Ⅳ及滑槽Ⅴ;所述滑槽Ⅰ、滑槽Ⅱ、滑槽Ⅲ、滑槽Ⅳ及滑槽Ⅴ分别沿手张开时五根手指延伸的方向设置;还包括设于盘体的处理控制器、显示器Ⅰ、显示器Ⅱ、显示器Ⅲ、显示器Ⅳ及显示器Ⅴ;

所述滑槽Ⅰ内设有指套Ⅰ、弹性件Ⅰ及压力传感器Ⅰ,所述弹性件Ⅰ的顶部与指套Ⅰ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Ⅰ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Ⅰ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槽Ⅱ内设有指套Ⅱ、弹性件Ⅱ及压力传感器Ⅱ,所述弹性件Ⅱ的顶部与指套Ⅱ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Ⅱ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槽Ⅲ内设有指套Ⅲ、弹性件Ⅲ及压力传感器Ⅲ,所述弹性件Ⅲ的顶部与指套Ⅲ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Ⅲ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Ⅰ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Ⅲ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Ⅲ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槽Ⅳ内设有指套Ⅳ、弹性件Ⅳ及压力传感器Ⅳ,所述弹性件Ⅳ的顶部与指套Ⅳ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Ⅳ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Ⅳ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Ⅳ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滑槽Ⅴ内设有指套Ⅴ、弹性件Ⅴ及压力传感器Ⅴ,所述弹性件Ⅴ的顶部与指套Ⅴ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Ⅴ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Ⅴ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的第五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Ⅴ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给各用电部件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控制器、显示器Ⅰ、显示器Ⅱ、显示器Ⅲ、显示器Ⅳ、显示器Ⅴ、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压力传感器Ⅲ、压力传感器Ⅳ及压力传感器Ⅴ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电源为干电池或者蓄电池,所述盘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的电源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盘体上还设有掌托,所述掌托设置于掌心处。

进一步,所述掌托为一凸起物,该凸起物的顶面为曲面。

进一步,所述盘体上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手腕的粘扣带。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Ⅰ、弹性件Ⅱ、弹性件Ⅲ、弹性件Ⅳ及弹性件Ⅴ均为压缩弹簧结构。

进一步,所述滑槽Ⅰ内设有定位杆Ⅰ,所述弹性件Ⅰ穿过定位杆Ⅰ;所述滑槽Ⅱ内设有定位杆Ⅱ,所述弹性件Ⅱ穿过定位杆Ⅱ;所述滑槽Ⅲ内设有定位杆Ⅲ,所述弹性件Ⅲ穿过定位杆Ⅲ;所述滑槽Ⅳ内设有定位杆Ⅳ,所述弹性件Ⅳ穿过定位杆Ⅳ;所述滑槽Ⅴ内设有定位杆Ⅴ,所述弹性件Ⅴ穿过定位杆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使用时,患者可将各手指分别固定在指套Ⅰ、指套Ⅱ、指套Ⅲ、指套Ⅳ及指套Ⅴ中,通过相应指套对相应的弹性件施加压缩力,从而自主地进行训练,对其手指功能的康复提供有效帮助;而且,各弹性件对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可分别检测出各手指所施加的压力大小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处理控制器,处理控制器处理后将各压力值发送至相应的显示器进行显示,以便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一盘体1,所述盘体1上设有滑槽Ⅰ21、滑槽Ⅱ22、滑槽Ⅲ23、滑槽Ⅳ24及滑槽Ⅴ25;所述滑槽Ⅰ21、滑槽Ⅱ22、滑槽Ⅲ23、滑槽Ⅳ24及滑槽Ⅴ25分别沿手张开时五根手指延伸的方向设置;还包括设于盘体1的处理控制器3、显示器Ⅰ41、显示器Ⅱ42、显示器Ⅲ43、显示器Ⅳ44及显示器Ⅴ45;所述滑槽Ⅰ21内设有指套Ⅰ51、弹性件Ⅰ61及压力传感器Ⅰ71,所述弹性件Ⅰ61的顶部与指套Ⅰ51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Ⅰ71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Ⅰ71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Ⅰ4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滑槽Ⅱ22内设有指套Ⅱ52、弹性件Ⅱ62及压力传感器Ⅱ72,所述弹性件Ⅱ62的顶部与指套Ⅱ52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Ⅱ72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Ⅱ72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Ⅱ4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滑槽Ⅲ23内设有指套Ⅲ53、弹性件Ⅲ63及压力传感器Ⅲ,所述弹性件Ⅲ63的顶部与指套Ⅲ53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Ⅲ73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Ⅰ71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Ⅰ4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Ⅲ73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三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Ⅲ4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滑槽Ⅳ24内设有指套Ⅳ54、弹性件Ⅳ64及压力传感器Ⅳ74,所述弹性件Ⅳ64的顶部与指套Ⅳ54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Ⅳ74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Ⅳ74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Ⅳ4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滑槽Ⅴ25内设有指套Ⅴ55、弹性件Ⅴ65及压力传感器Ⅴ75,所述弹性件Ⅴ65的顶部与指套Ⅴ55相连、底部与压力传感器Ⅴ75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Ⅴ75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控制器3的第五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器3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Ⅴ4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盘体1优选呈圆盘结构,可由塑料制成;处理控制器3可为现有的单片机,具有数据处理及信号控制的功能;处理控制器3设在盘体1内,通过导线与各压力传感器及各显示器相连;显示器可为LCD显示屏,分别设在相应的滑槽附近;使用时,患者可将各手指分别固定在指套Ⅰ51、指套Ⅱ52、指套Ⅲ53、指套Ⅳ54及指套Ⅴ55中,通过相应指套对相应的弹性件施加压缩力,从而自主地进行训练,对其手指功能的康复提供有效帮助;而且,各弹性件对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可分别检测出各手指所施加的压力大小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处理控制器3,处理控制器3处理后将各压力值发送至相应的显示器进行显示,以便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情况。

本实施例中,训练器还包括用于给各用电部件供电的电源8,所述电源8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控制器3、显示器Ⅰ41、显示器Ⅱ42、显示器Ⅲ43、显示器Ⅳ44、显示器Ⅴ45、压力传感器Ⅰ71、压力传感器Ⅱ72、压力传感器Ⅲ73、压力传感器Ⅳ74及压力传感器Ⅴ75电性相连;所述电源8可为干电池或者蓄电池,所述盘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的电源安装槽;便于患者随身携带,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1上还设有掌托11,所述掌托11设置于掌心处;所述掌托11优选为一凸起物,该凸起物的顶面为曲面;凸起物可为弹性球体,起到支撑掌心的作用,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1上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手腕的粘扣带12;通过粘扣带12,患者的手部定位在盘体1上,防止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Ⅰ61、弹性件Ⅱ62、弹性件Ⅲ63、弹性件Ⅳ64及弹性件Ⅴ65均为压缩弹簧结构;所述滑槽Ⅰ21内设有定位杆Ⅰ91,所述弹性件Ⅰ61穿过定位杆Ⅰ91;所述滑槽Ⅱ22内设有定位杆Ⅱ92,所述弹性件Ⅱ62穿过定位杆Ⅱ92;所述滑槽Ⅲ23内设有定位杆Ⅲ93,所述弹性件Ⅲ63穿过定位杆Ⅲ93;所述滑槽Ⅳ24内设有定位杆Ⅳ94,所述弹性件Ⅳ64穿过定位杆Ⅳ94;所述滑槽Ⅴ25内设有定位杆Ⅴ95,所述弹性件Ⅴ65穿过定位杆Ⅴ95;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各弹性件定位的可靠性,防止弹性件脱离滑槽,保证患者顺利使用,达到有效训练的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