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31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随身携带的重要电子设备,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屏幕触摸屏的出现,促进了手机游戏(即运行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内的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性能越来越高,手机游戏的显示效果、可玩性等也越来越高,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通常,大多数适用于触摸屏的手机游戏都是将方向键和功能键设计在手机游戏程序中,以智能手机为例,人们只需握持手机即可对游戏进行操控;然而,这种操作方式却存在如下弊端:1、在握持手机的过程中,手掌或者手指会占用一定的触摸屏空间,使得屏幕显示的游戏画面更为局促,降低了手机游戏的体验效果;2、为保持对手机游戏的可操控性,人们通常利用双手且以固定姿势长时间的握持手机,以在保证手机放置平稳的情况下来操控游戏,从而不但无法解放其中一只手或者若干个手指,而且长时间的握持手机也会引起手指或手掌的酸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它包括相互间呈镜像分布的左握柄和右握柄以及置于左握柄与右握柄之间的承重平衡座;

所述左握柄的右侧壁上形成有相互间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右端均置于承重平衡座内的左主滑板和左导向板,所述左主滑板的右侧壁上形成有一左定位板,所述左主滑板与左导向板之间形成有后导向滑槽,所述左主滑板上开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并延伸至左定位板上的前限位槽,所述前限位槽内装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前拉簧,所述前拉簧的左端固定于承重平衡座的左侧内壁上、右端固定于前限位槽的右侧壁上;

所述右握柄的左侧壁上形成有相互间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左端均置于承重平衡座内的右导向板和右主滑板,所述右主滑板的左侧壁上形成有一右定位板,所述右主滑板与右导向板之间形成有前导向滑槽,所述右主滑板上开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并延伸至右定位板上的后限位槽,所述后限位槽内装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后拉簧,所述后拉簧的左端固定于后限位槽的左侧壁上、右端固定于承重平衡座的右侧内壁上;

所述左定位板嵌合于前导向滑槽内,所述右定位板嵌合于后导向滑槽内,所述左握柄通过前拉簧且右握柄通过后拉簧相对于承重平衡座沿左右方向作伸缩运动。

优选地,所述左握柄和右握柄均包括弧面握柄部以及形成于弧面握柄部的前端的平面承载部,所述平面承载部上且位于远离承重平衡座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一与弧面握柄部衔接为一体的限位板部,所述限位板部和弧面握柄部将平面承载部的上表面围挡后形成L型放置台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部上开设有空置条孔。

优选地,所述弧面握柄部的前端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朝L型放置台部倾斜的弧面坡槽,所述L型放置台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载重平衡座包括相对拼装为一体的底座和上壳,所述上壳的下表面上且位于后拉簧的右端侧设置有一用于供后拉簧的右端固定的后右套柱、位于前拉簧的左端侧设置有一用于供前拉簧的左端固定的前左套柱;且所述前限位槽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前拉簧的右端固定的前右套柱,所述后限位槽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后拉簧的左端固定的后左套柱。

优选地,所述左导向板的底面上和右导向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齿条,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覆盖的区域内均装设有一用于与对应的齿条相抵的锁板扣。

优选地,所述上壳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拉簧的弹力作用以及各滑板、导向板和定位板之间相应的对位关系,可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放置于承重平衡座上并夹持于两个握柄之间,用户可通过握持握柄来稳固电子设备,而无需直接握持电子设备,避免了手掌或手指过多地占地用电子设备有限的屏幕空间,既保证了游戏的体验感觉,又可充分解放手掌或者手指,以便进行其他的操作,防止出现手掌或手指因长时间的固定姿势而容易产生酸痛的问题;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及收纳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式游戏操作手柄,它包括相互间呈镜像分布的左握柄10和右握柄20以及置于左握柄10与右握柄20之间的承重平衡座30;其中,在左握柄10的右侧壁上形成有相互间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右端均置于承重平衡座30内的左主滑板11和左导向板12,在左主滑板11的右侧壁上形成有一左定位板13,在左主滑板11与左导向板12之间形成有后导向滑槽14,在左主滑板11上开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并延伸至左定位板13上的前限位槽15,在前限位槽15内装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前拉簧40,前拉簧40的左端固定于承重平衡座30的左侧内壁上、右端固定于前限位槽15的右侧壁上;相应地,右握柄20采用与左握柄10相互补的结构形式,即:在右握柄20的左侧壁上形成有相互间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左端均置于承重平衡座30内的右导向板22和右主滑板21,右主滑板21的左侧壁上形成有一右定位板23,在右主滑板21与右导向板22之间形成有前导向滑槽24,在右主滑板21上开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并延伸至右定位板23上的后限位槽25,在后限位槽25内装设有一呈左右方向分布的后拉簧50,后拉簧50的左端固定于后限位槽25的左侧壁上、右端固定于承重平衡座30的右侧内壁上;同时,左定位板13嵌合于前导向滑槽24内,而右定位板23则嵌合于后导向滑槽14内。

如此,利用前拉簧40和后拉簧50的弹力作用以及各滑板、导向板和定位板之间相应的对位关系,可使左握柄10和右握柄20能够同时或分别相对于承重平衡座30沿左右方向作伸缩运动(即靠近或者远离的动作);当对拉簧进行拉伸后,可将诸如存储有游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放置于承重平衡座30上并置于两个握柄之间,然后松开拉簧,即可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将电子设备牢固地夹持在两个握柄之间,此时用户可通过握持握柄来稳固电子设备,而无需直接握持电子设备,避免了手掌或手指过多地占地用电子设备有限的屏幕空间,既保证了游戏的体验感觉,又可充分解放手掌或者手指,以便进行其他的操作,防止出现手掌或手指因长时间的固定姿势而容易产生酸痛的问题。

为保证电子设备防止的稳定性,同时优化整个手柄的结构,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提高手柄使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的左握柄10和右握柄20均包括弧面握柄部a以及形成于弧面握柄部a的前端的平面承载部b,在平面承载部b上且位于远离承重平衡座30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一与弧面握柄部a衔接为一体的限位板部c,利用限位板部c和弧面握柄部a对平面承载部b的上表面的围挡可在平面承载部b的上表面形成L型放置台部d。以此,可利用L型放置台部d为电子设备的左右两端提供放置空间,以使其能够稳固地夹持于两个握柄之间;同时,弧面握柄部a可采用传统游戏手柄的弧面结构形式,使得用户在握持弧面握柄部a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为便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如在进行游戏操控时同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能够使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线与其他配套设备(如音箱、同屏显示器等等)进行连接,在限位板部c上开设有空置条孔e,以利用空置条孔e为电子设备的外接端口(如充电端口、音频接口等)的布线提供孔位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整个手柄的结构,丰富其实用性能,在弧面握柄部a的前端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朝L型放置台部d倾斜的弧面坡槽f,同时在L型放置台部d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垫g。用户在使用时,可利用弧面坡槽f对装设于手柄上的电子设备进行拆卸,而利用防滑垫g的设置则不但可保证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也可避免电子设备与手柄的外表面之间出现硬性刮擦。

为保证左右握柄相对于载重平衡座30能够具有良好的滑动性能以及结构收纳性能,本实施例的载重平衡座30包括相对拼装为一体的底座31和上壳32,在上壳32的下表面上且位于后拉簧50的右端侧设置有一用于供后拉簧50的右端固定的后右套柱33、位于前拉簧40的左端侧设置有一用于供前拉簧40的左端固定的前左套柱34;且在前限位槽15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前拉簧40的右端固定的前右套柱16,在后限位槽25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后拉簧50的左端固定的后左套柱26。以此,利用各个套柱可使相应的拉簧能够被稳固地装设于对应的限位槽内,增强整个手柄的结构紧凑性。

为进一步增强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在左导向板12的底面上和右导向板22的底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齿条h,在底座31上且位于左导向板12和右导向板22覆盖的区域内均装设有一用于与对应的齿条h相抵的锁板扣k。如此,在可以利用左右握柄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的同时,也可利用锁板扣k与齿条h的抵接关系将左右握柄之间的距离进行锁定,方便在电子设备的更换及装卸,

当然,为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也可在上壳32的上表面上设置防滑垫g。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