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脊椎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863阅读:16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运动器材,特别是关于一种主要用于辅助腰椎、颈椎活动,通过自身重力重塑脊椎形状,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目的辅助脊椎活动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脊椎治疗仪器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分部治疗:市场上存在的类似治疗仪器都是分部的,要么作用于颈椎,要么作用于腰椎,而对于脊椎整体治疗的仪器还不多见;

2、脊椎被动治疗:市场上存在的治疗仪器都是仪器作用于操作人,采用物理的被动疗法达到治疗目的;

3、固定式或者室内治疗:市场上存在的治疗仪器或者运动器材要么是固定式,要么限于室内,活动范围狭小,不利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使用、能通过自身重力矫正脊椎形状,用于辅助腰椎、颈椎活动,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目的的辅助脊椎活动器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脊椎活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器材包括前轮装置、连接杆和后轮装置,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操作人俯卧在器材之上,操作人的上肢支撑于所述前轮装置之上,操作人的下肢支撑于所述后轮装置之上,以使操作人的身体悬空;同时,操作人的下肢通过所述后轮装置完成车轮运动,以活动腰椎、颈椎,并带动整个器材前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装置包括前轮、前轮轴承和车把手,所述前轮为被动轮,其通过所述前轮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一端,所述车把手与前轮转轴紧固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轮装置包括后轮、后轮轴承和脚踏板,所述后轮为驱动轮,其通过所述后轮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所述脚踏板与后轮转轴紧固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把手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操作人胸部位置的胸部支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轮上设置有减震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膝盖支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采用半包围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人俯卧在器材之上,使操作人身体悬空,自身重力作用于双手和双脚,腰椎得到充分放松,这时下肢运动能够快速改善腰椎功能。同时,在运动时,操作人头部抬起,相当于直立行走向后仰头,而且颈椎要承担头的重量,使颈椎得到加强锻炼,是脊椎的自我矫正康复。2、本发明在使用时,脊椎的承担和支撑力与站姿、坐姿时不同,可以放松腰椎,锻炼颈椎,促使脊椎在人体自身重力下恢复到原始状态。3、本发明可以在户外活动的情况下使用,既锻炼了脊椎,也扩大了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为前轮装置;2为连接杆;3为后轮装置;11为前轮;12为前轮轴承;13为车把手;14为胸部支架;15为减震器;21为膝盖支架;31为后轮;32为后轮轴承;33为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前轮装置1、连接杆2和后轮装置3。其中,前轮装置1包括前轮11、前轮轴承12和车把手13,前轮11为被动轮,其通过前轮轴承12转动安装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2一端,车把手13与前轮转轴紧固连接。后轮装置3包括后轮31、后轮轴承32和脚踏板33,后轮31为驱动轮,其通过后轮轴承32转动安装在连接杆2另一端,脚踏板33与后轮转轴紧固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人俯卧在器材之上,操作人双手支撑在车把手13上,双脚支撑在脚踏板33上,以将操作人的身体悬空,并将重力着力点作用于操作人的双手和和双脚,利用自身重力矫正脊椎形状;同时,操作人双脚通过脚踏板33完成车轮运动,以活动腰椎、颈椎,并带动整个器材前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车把手13上设置有胸部支架14,用于支撑在操作人的胸部位置,最大程度减轻操作者双手承受的压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双手承担重力,对前轮的减震要求很高,因此在前轮11上设置有减震器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连接杆2上设置有膝盖支架21,当操作者需要暂时休息时,处于前面的膝盖可以放在膝盖支架21处休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重力作用在脚踏板33上,为了防滑,脚踏板33采用半包围结构。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