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45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锻炼的意识更加强烈,体育锻炼也贯穿人们生活洪流中,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正如体育锻炼的诸多好处,人们在进行锻炼的同时离不开体育训练杆的辅助配合,但传统的训练杆结构单一,操作繁琐,移动不便,不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实现最佳角度的调节,因而造成了训练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多功能体育训练杆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操作及移动方便,结构简单且功能齐全,能够实现篮球、网球及跳杆训练,给体育生的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自行调节最佳使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育训练杆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包括底座和升降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心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旋转转轴的底端,所述旋转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下端盘心,所述底座的上端的外环处设有环形滑槽,所述转盘的下端外环处设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对应滑动连接,所述转盘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台柱,所述支撑台柱的上端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固定筒的筒内可拆卸连接跳杆,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固定筒的表面下端设有球网,一侧升降装置下端支撑台柱的表面前端设有控制开关组,另一侧升降装置的表面外侧设有篮球筐,所述转盘的上端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套筒,套筒位于支撑台柱的上端,套筒的上端对称设有l型支撑柱,所述l型支撑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同频电机的侧表面,所述套筒的筒内底端均设有轴承座,套筒的内部均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穿过滑块表面的螺纹孔并和螺纹孔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滑块在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所述套筒在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均设有条形口,条形口的开口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内均滑动连接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支撑块的两侧面,支撑块在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表面上端均设有固定旋钮,所述固定筒的表面上端均设有连接挂环,所述连接挂环与球网的顶角挂钩均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同频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下端对称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带有固定扣的聚氨酯橡胶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表面前侧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网的前侧面底端对称设有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体育训练杆,通过控制开关组的一体化调控,升降装置运转,从而实现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万向轮的设置也实现装置的方便移动,进而实现结构简单且功能齐全,通过篮球筐、球网和跳杆的设置,能够给予被训练者进行篮球、网球及跳杆训练,给体育生的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旋转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转轴及转盘转动,进而实现环形滑块在环形滑槽上的滑动,从而实现上方装置在平面上的360度角度调节,升降装置上得同频电机运转,输出轴带动转轴及螺杆转动,进而实现滑块上内螺纹与螺杆外螺纹的相对滑动,由于导向滑块在滑槽的导向作用,实现滑块、支撑块及其上方装置的升降,来达到自行调节最佳使用角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育训练杆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升降装置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升降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旋转电机、3旋转转轴、4转盘、5环形滑槽、6环形滑块、7支撑台柱、8升降装置、801套筒、802l型支撑柱、803同频电机、804螺杆、805条形口、806支撑块、807固定筒、808固定旋钮、809连接挂环、810滑槽、811导向滑块、812滑块、9跳杆、10球网、11轴承座、12篮球筐、13控制开关组、14蓄电池、1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杆,包括底座1和升降装置8,底座1为上方装置提供支撑及安放场所的作用,升降装置8实现上方装置的高度调节,底座1的上端中心设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旋转转轴3的底端,旋转转轴3的顶端固定连接转盘4的下端盘心,底座1的上端的外环处设有环形滑槽5,环形滑槽5为环形滑块6的滑动提供场所,也起到支撑的作用,转盘4的下端外环处设有环形滑块6,环形滑块6与环形滑槽5对应滑动连接,转盘4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台柱7,支撑台柱7起到支撑上方装置的作用,支撑台柱7的上端均设有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包括套筒801,套筒801为升降设备提供安放场所,套筒801位于支撑台柱7的上端,套筒801的表面前侧设有刻度线,便于测量跳高的高度,套筒801的上端对称设有l型支撑柱802,l型支撑柱802起到支撑同频802的作用,l型支撑柱80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同频电机803的侧表面,套筒801的筒内底端均设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为螺杆804的转动提供保障,套筒801的内部均通过轴承座11转动安装有螺杆804,螺杆804穿过滑块812表面的螺纹孔并和螺纹孔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滑块812在靠近转盘4中心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806,连接块806起到连接的作用,套筒801在靠近转盘4中心的一侧均设有条形口805,条形口805的开口两侧均设有滑槽810,滑槽810的槽内均滑动连接导向滑块811,导向滑块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支撑块806的两侧面,同频电机803运转,输出轴带动转轴及螺杆804转动,进而实现滑块812上内螺纹与螺杆804外螺纹的相对滑动,由于导向滑块811在滑槽810的导向作用,实现滑块812、支撑块806及其上方装置的升降,支撑块806在靠近转盘4中心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筒807,固定筒807起到连接跳杆9的作用,跳杆9实现运动员的跳高训练,固定筒807的表面上端均设有固定旋钮808,固定旋钮808用于紧固或释放固定筒807与跳杆9的连接,固定筒807的表面上端均设有连接挂环809,连接挂环809起到悬挂球网10的作用,连接挂环809与球网10的顶角挂钩均可拆卸连接,球网10实现网球训练,球网10的前侧面底端对称设有铁条,避免球网10的随风随意摆动,升降装置8上的固定筒807的筒内可拆卸连接跳杆9,升降装置8上的固定筒807的表面下端设有球网10,文中的可拆卸连接均采用螺栓铆接的方式,一侧升降装置8下端支撑台柱7的表面前端设有控制开关组13,控制开关组13调控各设备的正常运转,另一侧升降装置8的表面外侧设有篮球筐12,篮球筐12便于实现篮球投篮训练吗,转盘4的上端设有蓄电池14,蓄电池14保障各设备的电力供应,底座1的下端对称设有万向轮15,便于实现上方装置的移动,万向轮15为带有固定扣的聚氨酯橡胶万向轮,控制开关组13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4,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电连接旋转电机2和同频电机803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进行网球训练时,将球网10上端的挂钩悬挂在连接挂环809上,进行篮球训练时,通过篮球筐12实现篮球投篮训练,进行跳杆训练时,将跳杆9的两端通过固定旋钮808固定在固定筒807内即可,通过控制开关组13的一体化调控,根据使用需求,旋转电机2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转轴3及转盘4转动,进而实现环形滑块6在环形滑槽5上的滑动,从而实现上方装置在平面上360度角度调节,同频电机803运转,输出轴带动转轴及螺杆804转动,进而实现滑块812上内螺纹与螺杆804外螺纹的相对滑动,由于导向滑块811在滑槽810的导向作用,实现滑块812、支撑块806及其上方装置的升降,使用完毕后,各装置恢复原样即可。

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组13的一体化调控,升降装置8运转,从而实现装置的整体高度调节,万向轮15的设置也实现装置的方便移动,进而实现结构简单且功能齐全,通过篮球筐12、球网10和跳杆9的设置,能够给予被训练者进行篮球、网球及跳杆训练,给体育生的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旋转电机2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转轴3及转盘4转动,进而实现环形滑块6在环形滑槽5上的滑动,从而实现上方装置在平面上360度角度调节,升降装置8上的同频电机803运转,输出轴带动转轴及螺杆804转动,进而实现滑块812上内螺纹与螺杆804外螺纹的相对滑动,由于导向滑块811在滑槽810的导向作用,实现滑块812、支撑块806及其上方装置的升降,来达到自行调节最佳使用角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育训练杆的使用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