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91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玩具车。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利用了榫卯结构组装玩具车的设计思路,分别运用了四种榫卯结构:燕尾榫、指接榫、现代榫、肩榫结合,四种结构相互转化组合成不同车辆,丰富了玩具的功能性。同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原材料绿色环保,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儿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玩具车,本发明采用了燕尾榫、指接榫、现代榫、肩榫结合使用,通过模块之间自身的结构进行组装,使得玩具拼接组装牢固性好,公司可以有多种组合变换形式,使得玩具的可玩性更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玩具车,包括底座机构、车头机构、附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模块、折叠模块和一组负重轮,所述底座模块底面上设置有条形的横槽,所述底座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卡扣槽,所述折叠模块通过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底座模块连接,所述负重轮能扣入所述横槽中;

所述车头机构包括车窗模块、车窗下部模块、车头后上模块和车头后下连接模块,所述车窗模块呈框架式结构,所述车窗模块底部四周设置有插块,所述车窗下部模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车窗下部模块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车窗模块底部插块位置对应的插槽,所述车窗下部模块能与所述底座模块连接,所述车窗下部模块朝向所述折叠模块的一端设置横条形凸槽,所述车头后下连接模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车头后下连接模块能与所述底座模块连接,所述车头后下连接模块与所述车窗下部模块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横条形凸槽位置重合的横条形凹槽,所述车头后下连接模块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凸槽,所述车头后上模块下端面能与所述车头后下连接模块上端面连接,所述车头后上模块下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凹槽;

所述附属机构包括延伸模块、组合模块a、组合模块b和组合模块c,所述组合模块a、所述组合模块b和所述组合模块c能拼接组合成一个八面柱,所述八面柱能横向放置在所述底座模块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合模块a由两块形状相同的六面体模块组成,所述六面体模块一个边角被切去,所述组合模块a能与所述底座机构或所述延伸模块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合模块b由组合模块ba和组合模块bb两部分组成,所述组合模块ba下端面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组合模块bb上端面设置有条形凸槽,所述组合模块ba和所述组合模块bb通过所述条形凹槽和所述条形凸槽扣合在一起,所述组合模块b能与所述底座机构的任意一端连接,所述组合模块b还能与所述组合模块c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合模块c由组合模块ca和组合模块cb两部分组成,所述组合模块ca一侧的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凹槽,所述组合模块cb与所述十字形凹槽相对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十字形凸槽,所述组合模块ca和所述组合模块cb通过所述十字形凹槽和所述十字形凸槽扣合在一起,所述组合模块c能与所述底座机构的任意一端连接,所述组合模块c还能与所述组合模块b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延伸模块呈梯形结构,所述延伸模块能与所述底座机构或所述车头机构或所述组合模块b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一组负重轮,包括至少四个轮子,每一对所述轮子之间连接有横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中采用了燕尾榫、指接榫、现代榫、肩榫结合使用的方法,通过模块之间自身的结构进行连接组装,使得玩具拼接组装牢固性好,小块的模块不容易松动脱落。

其二、本发明中玩具车各部件连接自由度高,可以有多种组合变换形式,玩具的可玩性好。

其三、本发明中玩具车制造原料来源广,塑料、金属均能采用,使得玩具的生产制作更方便。

其四、本发明中不需要使用胶水等化合物,环保等级高,不会对小朋友造成伤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一种组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二种组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三种组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四种组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底座模块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折叠模块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车窗模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车窗下部模块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车头后上模块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车头后下连接模块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延伸模块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组合模块ba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组合模块bb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组合模块ca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组合模块cb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组合模块a其中一个模块的结构图。

图1-16中:1、底座机构,2、车头机构,3、附属机构,4、底座模块,5、折叠模块,6、负重轮,7、车窗模块,8、车窗下部模块,9、车头后上模块,10、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1、延伸模块,12、组合模块a,13、组合模块b,14、组合模块c,15、组合模块ba,16、组合模块bb,17、组合模块ca,18、组合模块c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16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玩具车,包括底座机构1、车头机构2、附属机构3,其特征在于: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模块4、折叠模块5和一组负重轮6,底座模块4底面上设置有条形的横槽,底座模块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卡扣槽,折叠模块5通过卡扣槽与底座模块4连接,负重轮6能扣入横槽中;车头机构2包括车窗模块7、车窗下部模块8、车头后上模块9和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车窗模块7呈框架式结构,车窗模块7底部四周设置有插块,车窗下部模块8呈长方体结构,车窗下部模块8上端面设置有与车窗模块7底部插块位置对应的插槽,车窗下部模块8能与底座模块4连接,车窗下部模块8朝向折叠模块5的一端设置横条形凸槽,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呈长方体结构,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能与底座模块4连接,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与车窗下部模块8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横条形凸槽位置重合的横条形凹槽,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凸槽,车头后上模块9下端面能与车头后下连接模块10上端面连接,车头后上模块9下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凹槽;附属机构3包括延伸模块11、组合模块a12、组合模块b13和组合模块c14,组合模块a12、组合模块b13和组合模块c14能拼接组合成一个八面柱,八面柱能横向放置在底座模块4上。本发明中采用了燕尾榫、指接榫、现代榫、肩榫结合使用的方法,通过模块之间自身的结构进行连接组装,使得玩具拼接组装牢固性好,小块的模块不容易松动脱落。玩具车各部件连接自由度高,可以有多种组合变换形式,玩具的可玩性好。玩具车制造原料来源广,塑料、金属均能采用,使得玩具的生产制作更方便。玩具车不需要使用胶水等化合物,环保等级高,不会对小朋友造成伤害。

本发明在使用时,组合模块a12由两块形状相同的六面体模块组成,六面体模块一个边角被切去,组合模块a12能与底座机构1或延伸模块11连接。使得玩具拥有更多的组合状态,可玩性更高。

本发明在使用时,组合模块b13由组合模块ba15和组合模块bb两部分组成,组合模块ba15下端面设置有条形凹槽,组合模块bb上端面设置有条形凸槽,组合模块ba15和组合模块bb通过条形凹槽和条形凸槽扣合在一起,组合模块b13能与底座机构1的任意一端连接,组合模块b13还能与组合模块c14连接。组合模块b13由组合模块ba15和组合模块bb两部分两部契合分组成,使得玩具拥有更多的组合状态,可玩性更高。

本发明在使用时,组合模块c14由组合模块ca17和组合模块cb18两部分组成,组合模块ca17一侧的端面设置有十字形凹槽,组合模块cb18与十字形凹槽相对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十字形凸槽,组合模块ca17和组合模块cb18通过十字形凹槽和十字形凸槽扣合在一起,组合模块c14能与底座机构1的任意一端连接,组合模块c14还能与组合模块b13连接。组合模块c14由组合模块ca17和组合模块cb18两部契合分组成,使得玩具拥有更多的组合状态,可玩性更高。

本发明在使用时,延伸模块11呈梯形结构,延伸模块11能与底座机构1或车头机构2或组合模块b13连接。使得玩具拥有更多的组合状态,可玩性更高。

本发明在使用时,一组负重轮6,包括至少四个轮子,每一对轮子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可以卡入底座机构1,车轮连接在横杆两端并可以自由转动,使得小车可以通过负重轮6滚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