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39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属于飞行器及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模型无论是起飞还是空中飞翔都需要采用电机或者是汽油机作为动力;而且固定翼飞机模型的起飞对场地要求较高,必须要足够长距离的跑道,不能随时随地起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方案是为了针对上述方案存在的不足,发明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

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包括飞机本体、推进器和螺旋柱。飞机本体包括前飞轮、前螺旋套、前螺旋桨、后飞轮、后螺旋套和后螺旋桨。推进器包括弹簧和滚珠垫片。

所述螺旋柱紧固于一平板上,与平板成45°夹角。所述前螺旋套与前螺旋桨相连。所述前螺旋桨置于飞机本体前端。所述前飞轮与前螺旋桨相连。所述后螺旋套与后螺旋桨相连。所述后螺旋桨置于飞机本体尾翼后端。所述后飞轮与后螺旋桨相连。所述弹簧套在螺旋柱上。所述滚珠垫片套在螺旋柱上。所述飞机本体纵向轴心通孔,套在螺旋柱上。

优选地,所述滚珠垫片结构为上下各一层凹垫片,中间填充滚珠。

所述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工作过程:将飞机本体套在螺旋柱上,压缩弹簧,退到最低位置,为飞机本体蓄能,蓄储的弹性势能将推动飞机本体沿螺旋柱运动,从而带动前螺旋套和后螺旋套,牵动前螺旋桨和后螺旋桨工作。飞机本体脱离螺旋柱后,由于前飞轮和后飞轮的存在,前螺旋桨与后螺旋桨将继续转动,为飞机本体在空中滑翔提供一个动力。

本发明的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为固定翼飞机模型起飞提供一个平台,降低对场地的要求,而且能实现飞机在空中长距离滑翔,无需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示意图;图2是弹射起步的无主动力飞行器示意图。

图中,1-飞机本体,2-推进器,3-螺旋柱,11-前飞轮,12-前螺旋套,13-前螺旋桨,14-后飞轮,15-后螺旋套,16-后螺旋桨,21-弹簧,22-滚珠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包括飞机本体1、推进器2和螺旋柱3。飞机本体1包括前飞轮11、前螺旋套12、前螺旋桨13、后飞轮14、后螺旋套15和后螺旋桨16。推进器2包括弹簧21和滚珠垫片22。

所述螺旋柱3紧固于一平板上,与平板成45°夹角。所述前螺旋套12与前螺旋桨13相连。所述前螺旋桨13置于飞机本体1前端。所述前飞轮11与前螺旋桨13相连。所述后螺旋套15与后螺旋桨16相连。所述后螺旋桨16置于飞机本体1尾翼后端。所述后飞轮14与后螺旋桨16相连。所述弹簧21套在螺旋柱3上。所述滚珠垫片22套在螺旋柱3上。所述滚珠垫片22结构为上下各一层凹垫片,中间填充滚珠。所述飞机本体1纵向轴心通孔,套在螺旋柱3上。

所述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工作过程:将飞机本体1套在螺旋柱3上,压缩弹簧21,退到最低位置,为飞机本体1蓄能,蓄储的弹性势能将推动飞机本体1沿螺旋柱3运动,从而带动前螺旋套12和后螺旋套15,牵动前螺旋桨13和后螺旋桨16工作。飞机本体1脱离螺旋柱3后,由于前飞轮11和后飞轮14的存在,前螺旋桨13与后螺旋桨16将继续转动,为飞机本体1在空中滑翔提供一个动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无主动力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属于飞行器及其系统领域,包括飞机本体、推进器和螺旋柱。飞机本体包括前飞轮、前螺旋套、前螺旋桨、后飞轮、后螺旋套和后螺旋桨。推进器包括弹簧和滚珠垫片。所述飞行器及其起飞系统工作过程:将飞机本体套在螺旋柱上,压缩弹簧,退到最低位置,为飞机本体蓄能,蓄储的弹性势能将推动飞机本体沿螺旋柱运动,从而带动前螺旋套和后螺旋套,牵动前螺旋桨和后螺旋桨工作。飞机本体脱离螺旋柱后,由于前飞轮和后飞轮的存在,前螺旋桨与后螺旋桨将继续转动,为飞机本体滑翔提供一个动力。本发明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为固定翼飞机模型起飞提供一个平台,降低对场地的要求,而且能实现飞机在空中长距离滑翔,无需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党先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