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机及其上牌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3139发布日期:2018-06-05 19:08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麻将机及其上牌推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麻将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将机及其上牌推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娱乐生活,方便省力的自动麻将机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

公开号为CN200966910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麻将机用斜坡出牌装置,具有桌面板,其中心有一下牌口,桌面板上布置有四条长方形呈风车形的出牌口且与桌面板的边线倾斜一个角度,桌面板下方有四条弧形的也呈风车状排列的贮牌槽,每条贮牌槽的末端均装有送牌推头,该推头经送牌钢丝绳与推头电机相连,每个出牌口上均设有一托板门条,托板门条一端与出牌口铰接,另一端与升降机构活动连接。四条出牌口呈风车形布置,且每条出牌口与桌的底边倾斜一个角度,即该风车形状是倾斜的,因此桌面可以做得较小,牌条倾斜也符合玩牌者的习惯;其次,出牌时不是整条牌墩砌好后升上桌面的,而是沿斜坡被推上桌面的,故机器内部的空间也可缩小,从而可缩小整机的体积。但是,该出牌装置中,整个贮牌槽呈斜坡状布置,上牌的过程阻力较大,钢丝绳电机负荷较大,钢丝容易抖动和断裂,上牌过程不够稳定,钢丝绳使用寿命低,贮牌槽、叠推机头和输送装置(从大盘拾取麻将牌并输送至叠推机头的机构)布置不合理,常规的四方独立式叠推机头很难将麻将牌推送至贮牌槽轨道的进牌口,并且主机高度较高。

公开号为CN20178318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麻将机用链条带动斜坡出牌装置,具有与桌面铰接的四条可升降的升牌托板,其一端为进牌口,各升牌托板的外侧是输送带,输送带的一侧装有叠推机构,在四面输送带的外侧设有弧形储牌槽,槽下面有环形封闭的链条,链条上每隔设定距离装有竖直的链杆。该出牌装置采用链条推送麻将牌虽然克服了钢丝绳寿命低的问题,但是机器工作噪音大,并且导致主机平面尺寸加大,其他缺陷也未改善。

公开号为CN10213348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麻将机,包括送牌系统、上牌系统、升牌系统和洗牌大盘,其中上牌系统包括四个推牌装置、四个上牌轨道和一个链条传动装置。其中,送牌系统的高度与升牌系统的高度基本平齐,这样虽然降低了主机高度,但是,升牌系统的布置位置会对大盘洗牌和送牌系统吸取麻将牌造成干扰,只适合于小的麻将牌。并且,送牌系统的出牌口与上牌轨道的进牌口布置不合理,推牌装置不具有叠牌功能,依靠麻将牌自行叠摞在承牌台面上,这样麻将牌叠摞不整齐容易活动错位,导致麻将牌无法进入上牌轨道、在上牌轨道内产生混乱等故障。此外,采用水平的上牌轨道后,靠近上牌轨道出牌口的麻将牌非常容易从出牌口掉出落回洗牌大盘;采用链条和上牌旗轮结构噪音大。

公开号为CN201906453U和CN201949619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自动麻将机,麻将机的储牌轨道内的储牌板倾斜设置,一端与承牌板对接,叠牌推头将承牌板上的麻将牌推至储牌板上,等储牌板上的麻将牌排成一排之后,上牌推头推动整排麻将牌至上牌组件;由于叠牌推头上设置有避让槽,上牌推头上设置有推杆,从而使得两个推头之间能够上下交叉设置,这样两者分别推牌的时候能够通过避让槽相互完全避开。但是,因为储牌轨道要从送牌装置的输送部上方通过,所以麻将机主机高度较高(送牌装置和上牌装置的高度叠加),此外,L形储牌轨道较短,通用性较差。

公开号为CN103861280A和CN104645608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自动麻将机,同样存在主机高度较高(送牌装置和上牌装置的高度叠加)、L形储牌轨道较短等问题。并且,采用水平的上牌轨道后,靠近上牌轨道出牌口的麻将牌非常容易从出牌口掉出落回洗牌大盘;采用钢丝绳带动上牌推头移动,钢丝绳与轨道侧壁摩擦严重使用寿命低。

公开号为CN20469937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麻将机,包括送牌系统、上牌系统、升牌系统和洗牌大盘,送牌系统包括四个送牌机构,每个送牌机构均包括传动架和固定在传动架上的输送带,四个送牌机构依次连接围成矩形结构,所述洗牌大盘设置于四个送牌机构内。上牌轨道均采用整个大圆弧形结构,减小了麻将牌与上牌轨道之间摩擦力,保证了较快的上牌速度和较小的上牌噪音。并且,上牌系统和送牌系统的布置位置进行避让部分重叠设计,降低了主机高度。但是,因为送牌装置采用直线进出输送麻将牌,送牌装置的出牌口与上牌轨道的进牌口仍旧无法合理布置,叠推装置推牌阻力大、易卡牌,而大圆弧形上牌轨道造成麻将机台面尺寸增加。

公开号为CN10541316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上牌驱动机构、上牌组件和麻将机,该麻将机的上牌驱动机构,包括上牌支架、储牌槽、上牌导轨、上牌推头和钢丝绳,在钢丝绳贴近上牌导轨和/或储牌槽的位置设置有滚动件,该滚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牌导轨或者上牌支架上,钢丝绳在储牌槽内的部分与多个滚动件滚动接触并与上牌导轨和/或储牌槽的侧壁保持间隙。该方案以钢丝绳的滚动摩擦代替现有技术中钢丝绳的滑动摩擦,使得钢丝绳运转的摩擦阻力大大减小,避免钢丝绳在储牌槽内的部分与上牌导轨和/或储牌槽的弧形弯曲侧壁滑动摩擦接触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上牌驱动机构大都采用钢丝绳驱动结构或链条驱动结构。但是,因为储牌槽长度较长并存在弧形弯曲,上牌推头与上牌导轨滑动摩擦接触,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上牌推头阻力大,推牌数量有限,电机负荷大等问题。

另一方面,上牌过程结束后上牌推头将储牌槽中的全部麻将牌推到升牌托板上,由于推牌完成后升牌托板抬升上牌,因此需要精准控制上牌推头的推牌行程,使其在推牌结束时停止在储牌槽出口相对应的位置,保证将麻将牌全部推上升牌托板的同时避让抬升的升牌托板。升牌托板在未开始升牌时的坡度较大,且上牌推头推牌结束后与麻将牌脱离,在升牌托板抬升时,位于上层的麻将牌会出现往后滑落的现象,使得升牌托板上的麻将牌抬升到桌面后不整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将机及其上牌推头和麻将牌的整理方法,包括两个上牌推头接力推牌,上牌推头间能在往复推牌的过程中相互避让。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麻将机的上牌推头,包括由上牌驱动机构驱动交接推牌的第一上牌推头(5033)和第二上牌推头(510),第二上牌推头(510)与第一弹性机构连接,第二上牌推头(510)可内外转动且在其转动的同时带动该第一弹性机构发生形变,在该第一弹性机构处于常态时,第二上牌推头(510)的推牌部位位于储牌槽中且朝向储牌槽中的麻将牌,在上牌过程中,当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和第二上牌推头(510)反向运动到两者接触时,储牌槽中的麻将牌侧壁挤压第二上牌推头(510)使其向内转动,当第二上牌推头(510)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继续反向运动至相互分离后,第一弹性机构的反向作用力使第二上牌推头(510)向外旋转至其推牌部位重新进入储牌槽(502)。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上牌推头(510)可以向上转动以避让抬升的升牌托板(6),第二上牌推头(510)在向上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弹性机构发生形变,在第二上牌推头(510)与升牌托板(6)后,该第二弹性机构对第二上牌推头(510)的反向作用力使第二上牌推头(510)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即第二上牌推头可前后移动至其推牌部分进入储牌槽中。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上牌推头(5033)的推牌位置位于第二上牌推头(510)的推牌位置的外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上牌推头包括轴套本体(5101),所述第一弹性机构为第一扭簧(5102),轴套本体(510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套筒(51011),第一套筒(51011)中有第一扭簧(5102)和第一转轴(5107),第一扭簧(5102)与第一转轴(5107)连接,该第一转轴(5107)与上牌驱动机构连接,轴套本体(5101)可绕第一转轴(5107)内外转动,并且在其向一侧转动过程中第一扭簧(5102)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扭簧(5102)处于常态时,轴套本体(5101)偏向储牌槽(502),位于轴套本体前侧的第二上牌推头的推牌部位伸入储牌槽(5002)中。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上牌推头沿位于储牌槽内侧的轨道(511)移动,轴套本体下端设有导向轴承(5105),导向轴承(5105)与轴套本体(5101)同轴设置,导向轴承(5105)位于轨道中,导向轴承(5105)的外圆径与轨道(511)的内侧宽度匹配,导向轴承(5105)的外周贴轨道的两侧壁移动,与轨道(511)配合对第二上牌推头(510)导向,轴套本体(5101)的后侧设有限位轴承(5106),限位轴承(5106)位于导向轴承(5105)的后侧,因此在轴套本体(5106)出现内外转动时,限位轴承(5106)所在位置的摆幅大于导向轴承(5106)所在位置的摆幅,限位轴承(5106)位于导轨(511)中,限位轴承(5106)的外圆径小于轨道内侧宽度,通过限位轴承(5106)与导轨(511)的两侧壁配合限制第二上牌推头的内外摆动幅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轴套本体(5101)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51012),第二套筒(51012)位于第一套筒(51011)的前侧,第二套筒(51012)中设有第二扭簧(5103),推头(5104)通过第二转轴(5108)可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推头(5104)可绕第二转轴(5108)上下转动,并且在推头向一侧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扭簧相应发生弹性形变,推头(5104)上有多个推牌部位,这多个推牌部位分别接触同一墩上下叠置的两张麻将牌。

一种麻将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麻将机的上牌推头。

一种麻将机,包括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上牌组件包括上牌支架,上牌支架上设有用于存储多墩麻将牌的储牌槽以及用于交替推牌的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升牌组件包括升牌槽、升牌托板和升牌电机,升牌托板位于升牌槽上部,并且升牌托板的一端安装在升牌槽上,升牌托板的另一端能够活动并由升牌电机驱动上下升降;在升牌托板抬升前,第二扭簧始终处于常态,推头处于推牌状态,即推头部分伸入储牌槽中,以推头上的推牌部位全部进入储牌槽为准,在第二上牌推头停止推牌后,推头部分处于升牌托板上方,在升牌托板抬升到一定高度后会与推头有接触部位,因此上升的升牌托板会带动推头向上转动以避让升牌托板,同时带动第二扭簧发生形变,推头向上转动至与升牌托板脱离后,第二扭簧的反向作用力使推头回复到推牌状态。

储牌槽的大部分呈水平设置,在储牌槽的靠近出牌口位置设有抬升麻将牌的出牌斜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由驱动机构带动两个上牌推头接力推牌,不需要设置供上牌推头移动导向的导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牌推头与导轨阻力大、链条工作噪音大等缺陷。并且两个上牌推头在往复交替推牌的过程中能相互避让,第二上牌推头能避让储牌槽中的麻将牌,且第二上牌推头在结束推牌后的停止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必非常精确,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是第二上牌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开始状态,第一上牌推杆准备推牌,第二上牌推杆装备回退,第二上牌推头受麻将牌挤压);

图5是图4中第二上牌推头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中间状态,第一上牌推杆推牌,第二上牌推杆回退,第二上牌推头受麻将牌挤压);

图7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中间状态,第一上牌推杆推牌到位,第二上牌推头向外变向);

图8是图7中第二上牌推头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中间状态,驱动电机反转,第二上牌推头触牌);

图10是图9中第二上牌推头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中间状态,第一上牌推杆回退,第二上牌推杆推牌);

图12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上牌完成状态,第二上牌推杆将麻将牌推上承牌板);

图13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回位状态,升牌托板上升,升牌托板带动第二推牌头向上翻);

图14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回位状态,升牌托板上升至脱离第二推牌头,第二推牌头回位至水平位置);

图15是本发明上牌驱动机构的上牌过程示意图(回位状态,电机反转,第一推牌杆和第二推牌杆回退至初始位置);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开始状态,承牌台到位);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中间状态,第一张麻将牌置于承牌台上);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中间状态,第二张麻将牌置于承牌台上);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完成状态,推牌头将叠成一摞的两张麻将牌推入储牌槽);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开始状态,承牌台到位);

图2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中间状态,第一张麻将牌置于承牌台上);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中间状态,第二张麻将牌置于承牌台上);

图2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中间状态,承牌台上升至与储牌槽入口齐平或略高);

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的叠推麻将牌示意图(叠推完成状态,推牌头将叠成一摞的两张麻将牌推入储牌槽);

附图标记:

送牌装置:吸牌轮301,输送带302,

推牌装置4:推牌头401,承牌台402,

上牌组件:上牌支架501,储牌槽502,第一上牌推杆503,第一上牌推杆的转动支点5031,第一上牌推杆第一连杆的铰接点5032,第一上牌推头5033,第一连杆504,第一电机连杆505,第二电机连杆506,第二连杆507,上牌摆杆508,上牌摆杆的转动支点5081,第二上牌推杆509,第二上牌推头510,轴套本体5101,第一套筒51011,第二套筒51012,第一扭簧5102,第二扭簧5103,推头5104,导向轴承5105,限位轴承5106,第一转轴5107,第二转轴5108,轨道511,轨道的外侧壁5111,轨道的内侧壁5112;

升牌托板6,麻将牌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以麻将机主机的中央为“内”,以麻将机主机的四周为“外”。

一种自动麻将机,包括位于机架底板中央的中心升降组件、洗牌大盘和刮牌器,围绕洗牌大盘四周设置有四组拾牌搬运系统,所述拾牌搬运系统包括用于从洗牌大盘上一张张拾取麻将牌并送出的送牌装置、用于将两张麻将牌叠摞成一墩并推出的推牌装置、用于将排好的多墩麻将牌沿斜坡送上麻将机桌面的斜坡出牌装置,所述斜坡出牌装置包括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

拾牌搬运系统包括送牌装置、推牌装置、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又称之为斜坡出牌装置,推牌装置和上牌组件又称之为推牌系统。

送牌装置包括送牌盒,送牌盒内设有移送麻将牌的送牌通道,送牌通道的进牌口处设有吸牌轮301,送牌通道内设有由送牌电机驱动的输送带,送牌通道呈弧形,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高度不低于送牌通道的进牌口高度。送牌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开号为CN105413161A的专利文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送牌装置的出牌口与上牌组件中储牌槽的进牌口布置不合理导致推牌装置推送的麻将牌易散乱和卡牌”,送牌通道的内外侧壁为弧形从而使得送牌通道呈弧形弯曲,这样送牌通道的进牌口进牌方向和出牌口出牌方向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15°。送牌装置的进牌口和出牌口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而是错开一定角度,这样,送牌装置的出牌口出牌方向能够与推牌装置的推牌方向呈80°至100°的夹角布置,使得叠摞在推牌装置承牌台上的麻将牌和推牌装置推出的麻将牌整齐不乱、阻力更小。并且,送牌通道的进牌口可以设置在不需要缩小尺寸的洗牌大盘的边缘,避免了洗牌大盘缩小影响洗牌——使得洗牌数量和使用麻将牌的大小受到限制。上述夹角范围1°~15°既可以实现上述目的,送牌通道还不会因为弧度过大而影响一个输送带输送麻将牌,当然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多个输送带可以使得上述夹角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牌装置包括由推牌电机驱动的推牌头和承牌台。推牌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开号为CN201906453U、CN201949619U、CN103861280A和CN204699375U等专利文献。一般来说,推牌装置,包括机头盒,机头盒上安装推牌电机,机头盒内设有传动机构,机头盒外部设有推牌头和承牌台,推牌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承牌台上下移动实现麻将牌的叠摞,推牌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推牌头水平移动实现叠好的麻将牌的推出。机头盒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推牌次数的计数检测装置,所述承牌台附近设有挡牌架,送牌装置的出牌口和挡牌架分别位于承牌台的内外两侧,挡牌架上设置检测送牌装置的出牌口是否有送出麻将牌至承牌台上的送牌检测装置。所述机头盒内安装有检测推牌数量的计数检测装置。

升牌组件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开号为CN201906453U、CN201949619U、CN102133480A、CN103861280A、CN105413161A和CN204699375U等专利文献,一般来说,一方的升牌组件6包括升牌支架、升牌托板和升牌电机,升牌支架上设有升牌槽,升牌托板位于升牌槽上部,并且升牌托板的一端安装在升牌槽上,升牌托板的另一端能够活动并由升牌电机通过凸轮或升牌摇臂等传动机构驱动上下升降,升牌支架上还设有检测升牌托板的位置的传感器,例如,上下两个霍尔元件或光眼。本实施例中,将一方上牌组件中的上牌支架和相邻一方的升牌组件中的升牌支架一体成型制造。

上牌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上牌支架501,上牌支架501上设有用于存储多墩麻将牌的储牌槽502、用于推出该储牌槽502内的麻将牌的第一上牌推头5033和第二上牌推头510,该储牌槽502具有至少一个弧形弯曲,储牌槽502内侧设有轨道511,第二上牌推头510沿该轨道511移动,第一上牌推头5033由上牌驱动机构驱动从储牌槽502的进牌口外沿储牌槽502推牌至储牌槽502中的指定位置后再返回至储牌槽502的进牌口外,第二上牌推头510的高度高于储牌槽502内侧壁的高度,第二上牌推头510由上牌驱动机构驱动从储牌槽502的出口附近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进入储牌槽502推牌至储牌槽502的出牌口附近,在第二上牌推头510进入储牌槽502之前,第二上牌推头510由于储牌槽中的多墩麻将牌10的侧壁的挤压向内转动以避让麻将牌10,第二上牌推头510具有偏向储牌槽502内的趋势,第二上牌推头510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脱离后其推牌部位进入储牌槽。

储牌槽内侧壁高度低于储牌槽中下层麻将牌的高度,第二上牌推头的高度高于储牌槽内侧壁的高度,同时低于储牌槽中一墩麻将牌的高度。

设置两个上牌推头以接力的方式推动储牌槽内的麻将牌,不需要设置供上牌推头移动导向的导轨,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牌推头与导轨阻力大、链条工作噪音大等问题;设置轨道用于对第二上牌推头移动导向,且储牌槽中的麻将牌侧壁挤压第二上牌推头可使第二上牌推头内外旋转,并连接弹性机构使第二上牌推头复位,解决了第二上牌推头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与麻将牌的避让问题,并且设置第一上牌推头的推牌位置位于第二上牌推头的推牌位置的外侧,使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内外错开,在两者交接时不会相互造成干扰,上述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的位置设置也避免了两者均从从储牌槽上方移动而增加麻将机高度的问题。

所述上牌驱动机构包括各自往复运动并相互配合的第一上牌推杆503和第二上牌推杆509,第一上牌推杆503和第二上牌推杆509安装在储牌槽502内侧,第一上牌推杆503绕一固定点5031摆动,第一上牌推杆的一端固定第一上牌推头5033,第一上牌推杆503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上牌推杆509的一端与第二上牌推头510连接,第二上牌推杆509的另一端与上牌摆杆508一端铰接,上牌摆杆508的另一端绕一固定点5081摆动,上牌摆杆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

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04、第二连杆507、第一电机连杆505和第二电机连杆506,第一电机连杆505和第二电机连杆506直接由电机驱动转动,第一上牌推杆503与第一连杆50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0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杆505连接,上牌摆杆508与第二连杆507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04带动第一上牌推杆503绕固定点摆动,第二连杆507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杆506铰接,第二连杆507带动上牌摆杆508绕上牌摆杆的固定支点5081摆动。上述的第一电机连杆505和第二电机连杆506可以是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的同一个连杆的两端。上牌驱动机构机构也可以是齿轮传动和凸齿轮传动等,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杆传动机构,不仅实现了两个上牌推杆的各自往复运动和相互配合交替推牌,而且结构简单,最大程度上利用已有结构布局,降低了制作成本,保证产品可靠性。

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了第一上牌推杆和第二上牌推杆的各自往复运动和相互配合交替推牌,而且结构简单合理,最大程度上利用已有结构布局,降低了制作成本,保证了产品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连杆505和第二电机连杆506安装在同一个电机转轴上,第一电机连杆505位于第二电机连杆506上方,第一连杆504位于第一电机连杆505上方,第一上牌推杆503位于第一连杆504的上方;第二连杆507位于第二电机连杆506上方,第二上牌推杆509位于上牌摆杆508和第二连杆507之间,第一上牌推杆503位于第二上牌推杆510上方,并且第一连杆504和上牌摆杆508之间在高度上错开,上述连杆间的上下错位设置,避免了连杆机构的相互干扰,而且尽可能减少了麻将机主机高度的增加。这样不仅避免了齿轮连杆机构的相互干扰,而且尽可能减少了麻将机主机的高度增加。

上述第一连杆504和上牌摆杆508也可通过设置它们的转动半径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错开。

第一上牌推头5033与第一上牌推杆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上牌推头5033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的接触位置位于第二上牌推头510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的接触位置的外侧,从而实现第二上牌推510头和第二上牌推头5033交接推牌时的避让,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上牌推头5033向储牌槽内移动推牌的同时,第二上牌推头510与第一上牌推头5033反向移动,第一上牌推头5033和第二上牌推头510到一定位置后交接推牌。该交接位置由安装在轨道上的传感器检测,该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同时运动,能加快进入储牌槽中的麻将牌的上牌速度。

第二上牌推头510与第一弹性机构连接,第二上牌推头510可内外转动且在其转动的同时带动该第一弹性机构发生形变,在该第一弹性机构处于常态时,第二上牌推头510的推牌部位位于储牌槽503中且朝向储牌槽502中的麻将牌,在上牌过程中,当储牌槽502中的麻将牌10和第二上牌推头510反向运动到两者接触时,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挤压第二上牌推头510使其向内旋转,当第二上牌推头510继续反向运动至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相互分离后,第一弹性机构的反向作用力使第二上牌推头向外旋转至其推牌部位重新进入储牌槽。

第二上牌推头510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向上翻转以避让抬升的升牌托板6,第二上牌推头510在向上翻转的同时带动第二弹性机构发生形变,在对第二上牌推头的外力撤销后,该第二弹性机构对第二上牌推头的反向作用力使第二上牌推头恢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结构的第二上牌推头,即使其推牌结束时的部分在升牌托板6上方也不会妨碍到后续的升牌过程,对第二上牌推头510的停止位置的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对停止位置的控制的精确度要求较低,容易实施。停止推牌后,第二上牌推头510与位于升牌托板6上的麻将牌10相抵,能防止升牌托板上的麻将牌10由于升牌托板6的坡度出现向后滑落,使直接升到麻将牌桌面上的多墩麻将牌能整齐排列。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上牌推头510包括轴套本体5101、第一扭簧5102、第二扭簧5103和推头5104,推头5104上有多个推牌部位,这多个推牌部位分别接触同一墩上下叠置的两张麻将牌。轴套本体5101上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套筒51011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51012,第一套筒51011中有第一扭簧5102和第一转轴5107,第一扭簧5102与第一转轴5107连接,该第一转轴5107与第二上牌推杆509铰接,轴套本体5101可绕第一转轴5107内外转动,并且在其向一侧转动过程中第一扭簧5102相应发生弹性形变;第二套筒51012设置在第一套筒51011的前侧,第二套筒51012中设有第二扭簧5103,推头5104通过第二转轴5108可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51012上,推头5104可绕第二转轴5108上下转动,并且在推头5104向一侧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扭簧5103相应发生弹性形变。

第二上牌推头510的运动过程中,在第一扭簧5102处于常态时,轴套本体5101偏向储牌槽502,位于轴套本体5101前侧的推头5104全部或部分伸入储牌槽502中;在第二上牌推头510与储牌槽502中的麻将牌10反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二上牌推头510与麻将牌10接触时,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侧壁挤压第二上牌推头510,使轴套本体5101绕第一转轴5107向内转动以避让麻将牌10,同时带动第一扭簧5102发生形变,第二上牌推头510继续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10反向运动至与麻将牌10脱离后,第一扭簧5102的反向作用力使轴套本体5101回转,推头的推牌部位重新伸入储牌槽502中。

在升牌托板抬升前,第二扭簧5103始终处于常态,推头5104处于推牌状态,即推头510部分伸入储牌槽中,以推头上的推牌部位全部进入储牌槽502为准,推头的推牌部位可以移动至与储牌槽中的同一墩麻将牌中的上下两个麻将牌接触,在第二上牌推头5033停止推牌后,推头5104部分处于升牌托板6上方,在升牌托板6抬升到一定高度后会与推头5104有接触部位,因此上升的升牌托板6会带动推头5104向上转动以避让升牌托板6,同时带动第二扭簧5103发生形变,推头5104向上转动至与升牌托板6脱离后,第二扭簧5103的反向作用力使推头5104回复到推牌状态。设置推头可以向上旋转,相比于第二上牌推头整体向上旋转以避让升牌拖板的形式,对麻将机本身的高度要求较低,不会改变麻将机本身的结构。

轴套本体5101下端设有导向轴承5105,导向轴承5105与轴套本体5101同轴设置,导向轴承5105位于轨道511中,导向轴承5105的外圆径与轨道511的内侧宽度匹配,导向轴承5105的外周紧贴轨道的两侧壁(5111和5112)移动,与轨道配合对第二上牌推头510导向,轴套本体5101的后侧设有限位轴承,限位轴承5106位于导向轴承5105的后侧,因此在轴套本体5101出现内外摆动时,限位轴承5106所在位置的摆幅大于导向轴承5105所在位置的摆幅,限位轴承5106位于导轨中,限位轴承5106的外圆径小于轨道内侧宽度,通过限位轴承5106与导轨511的两侧壁(5111和5112)配合限制第二上牌推头510的内外摆动幅度。

上述储牌槽大致呈U形,可以是由多个弧形弯曲段和多个直线段组成,也可以是一个如CN204699375U所示的大弧形弯曲,但是这样会增加麻将机桌面尺寸。本实施例中,储牌槽有两个弧形弯曲段,分别与两个上牌推头的转动路径相适合。在储牌槽的进牌口外面和出牌口外面都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上牌推头是否移动到位,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上述轨道的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只要第二上牌推头可以沿轨道内从储牌槽的出牌口附近移动至与第一上牌推头的交接位置即可。

为了减小麻将牌与储牌槽底部的摩擦阻力,同时不大幅增加成本,该储牌槽底部设有储牌槽底贴片,储牌槽底贴片优选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材料制成,如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等。将储牌槽底贴片作为一个独立部件安装在上牌支架的储牌槽内,而上牌支架采用性能较差、价格较低的材料制成,不仅可以满足使用需要,而且可以降低机器制造成本。储牌槽底贴片优选通过多个卡扣与上牌支架配合定位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以方便安装。同样地,为了减小麻将牌与储牌槽内侧壁、外侧壁(尤其是弧形弯曲段侧壁)的摩擦阻力,同时不大幅增加成本,该储牌槽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侧壁贴片,侧壁贴片优选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材料制成,如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等。

储牌槽从进牌口至出牌口可以做成具有较缓坡度的斜坡形式,但是这样会增加上牌推头的推牌阻力,本发明优选,储牌槽的大部分呈水平设置,而在储牌槽的靠近出牌口位置设有抬升麻将牌的出牌斜坡,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储牌槽内靠近出牌口的麻将牌在推牌装置推牌过程中掉落回洗牌大盘,而且也不会过多增加上牌推头的上牌阻力。此外,储牌槽设有斜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可以起到延长升牌组件中升牌托板长度、减缓升牌托板倾斜坡度从而减小上牌阻力的作用。该出牌斜坡可以成型在储牌槽底部,但是优选设置在储牌槽底贴片上,即储牌槽底贴片的大部分呈水平设置,储牌槽底贴片在靠近储牌槽的出牌口处形成有能够抬升麻将牌的出牌坡面。储牌槽底贴片在储牌槽的进牌口处形成有便于麻将牌进入的进牌坡面。为了避免储牌槽内的麻将牌在推牌装置推牌过程中产生拱起、跳动等故障,上牌支架上在储牌槽上方安装有限制储牌槽的储牌高度的压牌板,该压牌板遮盖储牌槽的部分或全部顶部。

为了避免第一上牌推头在储牌槽的进牌口外面与推牌装置中的推牌头碰撞,同时避免阻挡送牌装置送出的麻将牌,第一上牌推头5033与推牌装置中的推牌头401采取错位避让设计,在上牌前与推牌头401一起设置在承牌台402的一侧。为了避免推牌装置推送的麻将牌易散乱和卡牌,该储牌槽的进牌口进牌方向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出牌方向呈80°至100°的夹角布置,推牌装置4的推牌头401推牌方向与储牌槽的进牌口进牌方向配合一致。

在拾牌搬运系统中,上牌组件中的储牌槽、推牌装置中的承牌台和送牌装置中的输送通道三者的配合设置关系尤为重要,其决定了推牌装置的动作过程。

上述麻将机的麻将牌的整理方法如下:

机架底板中央设置中心控制盘组件、洗牌大盘和刮牌器,围绕洗牌大盘四周设置有四组拾牌搬运系统,所述拾牌搬运系统包括用于从洗牌大盘上一张张拾取麻将牌并送出的送牌装置、用于将两张麻将牌叠摞成一墩并推出的推牌装置、用于将排好的多墩麻将牌沿斜坡送上麻将机桌面的斜坡出牌装置,所述斜坡出牌装置包括上牌组件和升牌组件;升牌组件设置在同组的拾牌搬运系统中的送牌装置的内侧并且两者直接内外相邻,在同一组拾牌搬运系统中:升牌组件设置在送牌装置的内侧,升牌组件和送牌装置设置在储牌槽的弧形弯曲外面,上牌推头的上牌驱动机构设置在储牌槽的弧形弯曲里面,送牌装置的进牌口靠近洗牌大盘的边缘,送牌装置的出牌口设置推牌装置的承牌台,承牌台的一侧为上牌组件中储牌槽的进牌口,储牌槽的出牌口连接升牌组件中升牌托板的进牌口,送牌装置的出牌口设置推牌装置。

麻将机工作时,洗牌大盘转动刮牌器不动,洗牌大盘上的麻将牌被分别拨送至洗牌大盘边缘四个送牌装置的进牌口下方,麻将牌被送牌装置中的吸牌轮吸起并理顺为同一方向后送入送牌通道再经输送带从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至推牌装置中的承牌台上;然后由推牌装置中的推牌头将叠好的一墩麻将牌推进储牌槽的进牌口内;当上牌组件中的储牌槽已存储足够的麻将牌时,则等待上牌信号;当麻将机收到上牌信号时,升牌组件中的升牌托板下降,上牌组件中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由上牌驱动机构的驱动交替推牌下将储牌槽内的麻将牌推出至升牌组件中的升牌托板6进行上牌,上牌完成后,升牌托板6向上升起与麻将机桌面平齐。

其中,上牌组件的推牌步骤如下:

如图4、图5所示为上牌组件的初始状态,第一上牌推杆准备开始推牌,第一上牌推杆位于储牌槽的进牌口外侧,第二上牌推杆准备回退,第二上牌推头由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的挤压向内变向,第一扭簧处于张进状态;当上牌组件中的储牌槽存储了足够的麻将牌时,上牌组件开始上牌:如图6所示,第一上牌推杆向储牌槽的进牌口转动,第上牌推头推动储牌槽内的麻将牌上牌,第二上牌推杆带动第二上牌推头沿轨道回退,在此过程中第二上牌推头沿着储牌槽中的麻将牌的侧面移动;如图7、图8所示,第二上牌推头运动与麻将牌脱离,推头与储牌槽中的麻将牌脱离,推头不再受挤压,在第一扭簧的反作用力下,第二上牌推头向外变向,推头进入储牌槽中,并且定向轴承紧贴退回槽内侧壁的内侧;如图9、图10所示,驱动电机反转,第二上牌推头触牌;如图11所示,第二上牌推头在导向轴承和定向轴承的双导向作用下推动储牌槽内的麻将牌上牌,第一上牌推杆回退;如图12所示,第二上牌推头将储牌槽中的麻将牌全部推到升牌托板上后,驱动电机停止运动,推头伸出退回槽外侧,位于升牌托板上方;如图13所示,升牌托板上升,升牌托板6推动推头绕第二转轴向上转动,第二扭簧受力张紧;如图14所示,升牌托板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对推头产生推力,推头在第二扭簧的反作用力下回转至水平位置;如图15所示,升牌托板升牌结束后,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上牌推头和第二上牌推头运动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推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8至图21所示,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低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高度并且两者高度差M大于一张麻将牌的高度且小于两张麻将牌的高度,优选21至33厘米。这样,如图18所示,承牌台402先在略低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的初始位置承接第一张麻将牌10;再下降一个高度承接第二张麻将牌,此时承牌台与储牌槽进牌口的高度接近,如图19、图20所示,然后由推牌头401将叠好的一墩麻将牌推进储牌槽502的进牌口内,如图17、图21所示。最后,承牌台402上升至初始位置,等待接下一张麻将牌如图18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低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高度并且两者高度差M小于一张麻将牌的高度,优选1至13厘米。这样,如图22所示,承牌台402先在略低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的初始位置承接第一张麻将牌10;再下降一个高度承接第二张麻将牌,如图23、图24所示;然后承牌台402上升至初始位置,此时承牌台与储牌槽进牌口的高度接近,如图所示;由推牌头401将叠好的一墩麻将牌推进储牌槽502的进牌口内,如图17所示,推牌头401退回后,等待接下一张麻将牌。

上述两个实施方式都可以使得推牌装置中的承牌台和推牌头的动作简单合理,可靠性更好。因为本发明中的上牌推杆需要设置在储牌槽内麻将牌的上方,这样会增加上牌组件的高度,当上牌组件的高度影响麻将机主机整体高度时,可以采用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这样可以降低上牌组件的高度,但是该方案中,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一般会比出牌口高度低较多,需要将储牌槽设置成有较缓坡度的整体斜坡形式,会增加上牌推头的上牌阻力。而第二种实施方式,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和出牌口高度相差较少,会采用基本水平的储牌槽结构,则不存在增加上牌阻力的问题。

上述麻将机的控制方法之一:

麻将机工作时,洗牌大盘转动刮牌器不动,洗牌大盘上的麻将牌被分别拨送至洗牌大盘边缘四个送牌装置的进牌口下方,麻将牌被送牌装置中的吸牌轮吸起并理顺为同一方向后送入送牌通道再经输送带从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上牌组件中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低于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高度并且两者高度差大于一张麻将牌的高度且小于两张麻将牌的高度;推牌装置中的承牌台先在靠近送牌装置的出牌口的初始位置承接第一张麻将牌,再下降一个高度承接第二张麻将牌,此时承牌台与储牌槽进牌口的高度接近,然后由推牌头将叠好的一墩麻将牌推进储牌槽的进牌口内,最后承牌台上升至初始位置,等待接下一张麻将牌;当上牌组件中的储牌槽已存储足够的麻将牌时,则等待上牌信号;当麻将机收到上牌信号时,升牌组件中的升牌托板下降,上牌组件开始上牌:第一上牌推杆向储牌槽的进牌口转动,第一上牌推头推动储牌槽内的麻将牌上牌,第二上牌推杆向换向槽转动,上牌摆杆处于收缩状态,第二上牌推头沿退回槽移动;第一上牌推头运动至换向槽附近,第二上牌推头进入换向槽内,第三连杆或者第四连杆碰触展开定位件从而使得上牌摆杆向外转动至展开状态;第一上牌推头将储牌槽内的最后一墩麻将牌推过换向槽,第二上牌推头从换向槽进入储牌槽内接替第一上牌推头开始推动麻将牌上牌,第一上牌推头向储牌槽的进牌口外运动;第二上牌推头将麻将牌推出储牌槽推上升牌托板后,第三连杆或者第四连杆碰触该收缩定位件从而使得上牌摆杆向内转动至收缩状态;这样,第二上牌推头停止在储牌槽的出牌口外面,第一上牌推头运动至承牌台的一侧并与推牌装置中推牌头错位布置,等待下一次上牌。上牌完成后,升牌托板向上升起与麻将机桌面平齐。

上述麻将机的控制方法之二:

麻将机工作时,洗牌大盘转动刮牌器不动,洗牌大盘上的麻将牌被分别拨送至洗牌大盘边缘四个送牌装置的进牌口下方,麻将牌被送牌装置中的吸牌轮吸起并理顺为同一方向后送入送牌通道再经输送带从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上牌组件中储牌槽的进牌口高度低于送牌装置的出牌口高度并且两者高度差小于一张麻将牌的高度;推牌装置中的承牌台先在靠近送牌装置的出牌口的初始位置承接第一张麻将牌,再下降一个高度承接第二张麻将牌,然后承牌台上升至初始位置,此时承牌台与储牌槽进牌口的高度接近,由推牌头将叠好的一墩麻将牌推进储牌槽的进牌口内,推牌头退回后,等待接下一张麻将牌;当上牌组件中的储牌槽已存储足够的麻将牌时,则等待上牌信号;当麻将机收到上牌信号时,升牌组件中的升牌托板下降,上牌组件开始上牌:第一上牌推杆向储牌槽的进牌口转动,第一上牌推头推动储牌槽内的麻将牌上牌,第二上牌推杆向换向槽转动,上牌摆杆处于收缩状态,第二上牌推头沿退回槽移动;第一上牌推头运动至换向槽附近,第二上牌推头进入换向槽内,第三连杆或者第四连杆碰触展开定位件从而使得上牌摆杆向外转动至展开状态;第一上牌推头将储牌槽内的最后一墩麻将牌推过换向槽,第二上牌推头从换向槽进入储牌槽内接替第一上牌推头开始推动麻将牌上牌,第一上牌推头向储牌槽的进牌口外运动;第二上牌推头将麻将牌推出储牌槽推上升牌托板后,第三连杆或者第四连杆碰触该收缩定位件从而使得上牌摆杆向内转动至收缩状态;这样,第二上牌推头停止在储牌槽的出牌口外面,第一上牌推头运动至承牌台的一侧并与推牌装置中推牌头错位布置,等待下一次上牌。上牌完成后,升牌托板向上升起与麻将机桌面平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