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197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单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单杠。



背景技术:

单杠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器材,但现有的单杠功能都比较单一,不能达到更多更好的健身目的;做为家用单杠,在室内的安装是个问题,如果在地板上打孔用螺栓固定,是比较稳定,但再要移动就比较困难,家里以后情况变化,要把单杠移个地方,就又得在地板上打孔安装,原来地板上的螺栓还得处理,很是麻烦;有些家用单杠,底部靠三角架稳定,由于和地面接触不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不方便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的空间较小,方便搬运的单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单杠,包括横杠,所述横杠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与定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片铰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旋转杆、推杆与套管,所述横杆与套管之间形成与旋转杆配合的转动槽,所述套管与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上设有旋转槽,所述推杆包括螺纹部以及与螺纹部连接的推动部,所述螺纹部与旋转槽螺纹连接,所述推动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套管上设有与推动部配合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部,能够将横杠固定在两个墙体之间,横杠与地面平行,然后将两个第一定位片分别与墙面贴合,第一固定杆与横杠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在横杠的自身重力下,能够使得第一定位片对墙体产生作用力,然后在使用横杠的时候,通过人的自身重量,能够使得第一定位片对墙体产生的作用力增大,然后通过转动旋转杆,使得推动部沿着导向槽的方向移动,能够使得推动部顶住墙体,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横杠发生左右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片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大于3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固定杆承受的力更加均匀,能够使得固定装置对墙上的作用力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片与第二定位片的端面上均设有橡胶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第一定位片与第二定位片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墙体之间的距离,对横杆的长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单杠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单杠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单杠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横杠;2、第一固定杆;3、第一定位片;4、转动槽;5、旋转杆;6、推杆;7、套管;8、旋转槽;9、连接杆;10、螺纹部;11、推动部;12、导向槽;13、第二固定杆;14、第二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便携式单杠,包括横杠1,所述横杠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装置与定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2与第一定位片3,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片3铰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旋转杆5、推杆6与套管7,所述横杆与套管7之间形成与旋转杆5配合的转动槽4,所述套管7与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5上设有旋转槽8,所述推杆6包括螺纹部10以及与螺纹部10连接的推动部11,所述螺纹部10与旋转槽8螺纹连接,所述推动部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套管7上设有与推动部11配合的导向槽12;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杆13与第二定位片14,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片14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1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大于30度,所述第一定位片3与第二定位片14的端面上均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横杆为伸缩杆。

通过固定部,能够将横杠1固定在两个墙体之间,横杠1与地面平行,然后将两个第一定位片3分别与墙面贴合,第一固定杆2与横杠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在横杠1的自身重力下,能够使得第一定位片3对墙体产生作用力,然后在使用横杠1的时候,通过人的自身重量,能够使得第一定位片3对墙体产生的作用力增大,然后通过转动旋转杆5,使得推动部11沿着导向槽12的方向移动,能够使得推动部11顶住墙体,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横杠1发生左右晃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