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推币机的推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568阅读:2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游戏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推币机的推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娱乐上的享受,因此,各式各样的娱乐游戏机大量涌现。其中,多种多样的推币机也大量出现在各个游戏厅中。

目前,公知的用于推币机的推盘采用的是抽屉式导轨来实现推盘的往复移动。由于这种抽屉式导轨性能不是十分稳定,容易发生卡顿现象,导致在推盘往复运动过程中运行不平稳且精度不高;并且这种导轨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变形;导轨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等颗粒的污染,加速了导轨的磨损和生锈,从而缩短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抽屉式导轨本身的结构决定了该导轨不便于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一种具有高精度运行效果的以及方便安装的用于推币机的推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座体、滑动连接在座体上的条形滑块以及设于座体上以驱动条形滑块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条形滑块中部设有条形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和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输出轴上的驱动柄,所述驱动柄的端部设有嵌入条形槽内以驱动条形滑块往复移动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滑块两侧内部分别设有直线轴承,所述座体上分别相应设有与直线轴承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轴,所述直线轴承可滑动的套在导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柄的端部设有凸台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柄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片,在所述座体上的邻近限位片处固定有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连接的可拆装座体板。

有益效果:在该用于推币机的推盘装置中,条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座体上,驱动柄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驱动柄的端部设有嵌入条形槽内以驱动条形滑块往复移动的凸台,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实现条形滑块在座体上的往复移动。该推盘装置中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安装;并且凸台与条形槽的这种嵌入式配合,结构稳定,精度高,使条形滑块能达到高精度运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推币机的推盘装置,包括座体20、滑动连接在座体20上的条形滑块10以及设于座体20上以驱动条形滑块10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30,条形滑块10中部设有条形槽11,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马达35和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35输出轴上的驱动柄31,驱动柄31的端部设有嵌入条形槽11内以驱动条形滑块10往复移动的凸台32。

本实施例中,条形滑块10为一长方体滑块,其中部设有一个贯穿的条形槽11,长方体滑块与座体20滑动连接;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马达35和驱动柄31,其中,驱动马达35固定安装在座体20的底部,驱动柄3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35的输出轴上,驱动柄31端部的凸台32从长方体滑块下方嵌入条形槽11中;将推板1固定连接在长方体滑块上,驱动马达35带着驱动柄31转动,驱动柄31端部的凸台32作用在条形槽11上,并驱动长方体滑块在底座20上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推板1移动,实现推盘装置的推币动作。凸台32与条形槽11的这种嵌入式配合,结构稳定,配合精度高,使长方形滑块能达到高精度运行的效果。

作为优选,座体20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连接的可拆装座体板,其中,可拆装座体板包括第一座体板22和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底座板22下方的第二底座板23,这种分体式结构方便了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条形滑块10两侧内部分别设有直线轴承12,座体20上分别相应设有与直线轴承12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轴21,直线轴承12可滑动的套在导向轴21上。长方体滑块两端内部固定装有两个直线轴承12,在第一底座板22上方固定安装有与直线轴承12对应配合的两个导向轴21。由于直线轴承12与导向轴21的配合方式摩擦力较小,因此,该推盘装置的运行阻力低,使用寿命较长。而且,直线轴承12位于长方体滑块内部且与导向轴21配合紧密,所以,该推盘装置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污效果。

优选地,驱动柄31的端部设有凸台32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的内圈与驱动柄31的端部固定连接,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从长方体滑块下方嵌入到条形槽11中。在驱动柄31驱动长方体滑块移动的过程中,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条形槽11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极小的摩擦力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这种驱动方式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驱动柄3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片33,在底座20上的邻近限位片33处固定有限位开关34。限位开关34可以是光电开关,将光电开关固定在第二座体板23上,与固定在驱动柄31另一端的限位片33配合。光电开关通过对限位片33位移的检测,实现对长方体滑块在导向轴21上的移动距离的控制,从而达到对推盘装置的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