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51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行器玩具是一种受无线控制器控制,接收无线控制系统对所述飞行器发出的指令以实现所述飞行器的起降、加减速以及方向控制等操作的遥控玩具。目前,飞行器玩具大多数以其生动的造型以及多变的飞行功能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此类所述飞行器玩具一般只有飞行功能,而没有在地面行驶的功能,因此,此类所述飞行器玩具一般只能作为空中飞行玩赏玩具,而不能作为地面上的行驶玩赏玩具,功能比较单一,从而影响到现有飞行器玩具的趣味性和玩赏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以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地面行驶,且能够兼具趣味性和玩赏性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上的四个旋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变形机构,所述机身包括固定壳体和与所述固定壳体铰接的翻转壳体,所述变形机构包括动力电机、传动单元、移动组件、连接件、扇形齿和角度齿,所述动力电机收容于所述机身内,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电机啮合并受所述动力电机驱动,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翻转壳体上且所述连接件可抵触地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扇形齿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齿与所述扇形齿啮合,并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翻转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偏心轮和移动板,所述偏心轮与所述传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心轮包括固定部、限制部和偏心部,所述固定部、限制部和偏心部均背离所述传动单元设置,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偏心轮的中部位置,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偏心轮的边缘位置,所述偏心部固定于所述限制部的中部位置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板包括卡接部与连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偏心部紧固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可抵触地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心部为一圆柱体,其直径略大于所述卡接部中与所述偏心部接触的两个平面的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蜗杆、涡轮及齿轮组,所述蜗杆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涡轮分别与所述蜗杆和所述齿轮组啮合,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身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翻转壳体设置且收容于所述机身内,所述盖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对应所述连接件设置的贯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贯通孔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到所述固定壳体的距离,略大于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贯通孔的一端到所述固定壳体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飞行器还包括四个转动轮,每一所述转动轮分别沿一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机身的连接处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包括机身、旋转机构与变形机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固定壳体和与所述固定壳体铰接的翻转壳体,所述旋转机构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翻转壳体上,所述变形机构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翻转壳体连接,可带动所述翻转壳体沿所述固定壳体向上或向下翻转,使所述飞行器能够实现不同形态的转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器玩具而言,增加了翻转壳体、固定壳体和变形机构的设计,使所述飞行器能够将普通的飞行形态和行驶形态结合起来,既可以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地面行驶,大大增加了玩法的多样性,丰富了飞行器玩具的趣味性和玩赏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处于第一形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处于第二形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依据Ⅲ-Ⅲ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变形机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飞行器 1

机身 10

本体 11

固定壳体 13

凹陷部 131

翻转壳体 15

凸伸部 151

盖板 17

贯通孔 171

旋转机构 20

变形机构 30

动力电机 31

传动单元 32

蜗杆 321

涡轮 323

齿轮组 325

移动组件 33

偏心轮 332

固定部 3321

限制部 3323

偏心部 3325

移动板 334

卡接部 3341

连接部 3343

连接件 34

扇形齿 35

角度齿 36

转动轮 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1,包括机身10、旋转机构20、变形机构30和转动轮40,旋转机构20固定连接于机身10上,变形机构30设置于机身10内,转动轮40对应旋转机构20设置。本实施例中,飞行器1还包括电源、控制信号接收装置及控制器,所述电源设置于机身10内,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分别与旋转机构20、变形机构30及所述电源电联接,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遥控器能够发出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以控制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从而控制旋转机构20和变形机构30的工作状态,以改变飞行器1的飞行动作和/或行驶动作、以及控制飞行器1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变换。其中,所述第一形态为飞行器1处于飞行状态时的飞行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为飞行器1处于行驶状态时的行驶形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连接方式,也可采用有线连接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形态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飞行形态,其也可为行驶形态,此时所述第二形态为飞行形态。

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4,机身10包括本体11、连接于本体11上的固定壳体13、与固定壳体13铰接的翻转壳体15、和对应翻转壳体15设置的盖板17。本实施例中,本体11内收容有变形机构30、所述电源及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固定壳体13与本体11的其中一端连接并覆盖部分本体11,固定壳体13邻近翻转壳体15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凹陷部131,用于收容部分翻转壳体15。翻转壳体15与本体11的其中另一端连接并覆盖余下部分本体11,翻转壳体15邻近固定壳体1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凸伸部151,每一凸伸部151可变地收容于一凹陷部131内,即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凸伸部151收容于凹陷部131内,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二形态时,凸伸部151远离凹陷部131。其中,固定壳体13与翻转壳体15分别与部分变形机构30连接,以使翻转壳体15可在变形机构30的驱动下沿固定壳体13远离本体11或与本体11连接,从而使飞行器1能够实现在所述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形态间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不设置凹陷部131和凸伸部151,此时固定壳体13与翻转壳体15相互连接的端部可分别设置为凹凸配合的形状,如圆弧状端部或锯齿形端部等。

本实施例中,盖板17收容于机身10内,其中,盖板17的一端与固定壳体13连接,其另一端与本体11中邻近翻转壳体15的一端连接,用于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盖板17可与固定壳体13协作覆盖本体11,以防止收容于本体11内的其他组件遭受破坏。盖板17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孔171,用于使部分变形机构30可通过贯通孔171进入本体11内。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71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其数量也可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等。

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的数量为四个,且旋转机构20与机身10一体成型设置。其中两个旋转机构20与固定壳体13一体成型设置,其中另两个旋转机构20与翻转壳体15一体成型设置,上述设计使飞行器1在所述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均能够实现不同的姿态和位置。即,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四个旋转机构20中的旋翼部分位于相同的高度平面,此时四个所述旋翼部分受所述遥控器控制以实现其转速变换,从而控制飞行器1的姿态和位置;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由于翻转壳体15和固定壳体13的位置变换,使得其中两个旋转机构20旋翼部分的位置随之改变,如图2所示,其中两个所述旋翼部分所处平面垂直于其中另两个所述旋翼部分所处平面,此时飞行器1的姿态和位置的变换由所述旋翼部分转动产生的推动力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20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也可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等。

变形机构30包括动力电机31、传动单元32、移动组件33、连接件34、扇形齿35和角度齿36,动力电机31收容于本体11内,传动单元32与动力电机31啮合并受动力电机31驱动,移动组件33与传动单元32固定连接,连接件34设置于翻转壳体15上且连接件34可抵触地与移动组件33连接,扇形齿35与移动组件33固定连接,角度齿36与扇形齿35啮合,并分别与固定壳体13和翻转壳体15连接。

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机31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用于为变形机构30提供转动力。传动单元32包括蜗杆321、涡轮323和齿轮组325,其中蜗杆321设置于动力电机31的转动轴上,涡轮323分别与蜗杆321和齿轮组325啮合,齿轮组325与移动组件33固定连接,上述传动单元32的设计能够将动力电机31的转动力传递至移动组件33,从而实现控制移动组件33的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33包括偏心轮332和移动板334,偏心轮332与传动单元32中的齿轮组325固定连接,移动板334与偏心轮332固定连接。偏心轮332大致呈圆盘状,包括固定部3321、限制部3323和偏心部3325,固定部3321、限制部3323和偏心部3325均背离齿轮组325设置,即偏心轮332的其中一平面上设置固定部3321、限制部3323和偏心部3325,其中另一平面上设置齿轮组325。其中,固定部3321大致呈圆柱状,且设置于偏心轮的中部位置,用于连接扇形齿35;限制部3323沿偏心轮332的部分边沿向背离齿轮组325的方向凸伸,即限制部3323大致为设置于偏心轮332边缘位置的弧形柱体,用于限制扇形齿35与移动板334之间的接触距离;偏心部3325大致呈圆柱状,其与限制部3323一体成型设计且位于限制部3323的中部位置上,用于连接移动板334。移动板334包括卡接部3341与连接部3343,卡接部3341大致为呈矩形状的凹陷,其与偏心部3325紧固连接,即卡接部3341中与偏心部3325接触的两个平面的间距略小于偏心部3325的直径,使得偏心部3325能够带动移动板334向前或向后做往返运动。连接部3343与连接件34可抵触地连接,即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连接部3343与连接件34抵触连接,以连接变形机构30和翻转壳体15;当飞行器1处于所述第二形态时,连接部3343远离连接件34,以使翻转壳体15脱离变形机构30实现变形。又,连接部3343邻近贯通孔171的一端到固定壳体13的距离,略小于贯通孔171邻近连接部3343的一侧到固定壳体13的距离,上述设计能够防止因连接部3343到贯通孔171的距离过大,而使得连接件34无法进入本体11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321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圆柱状,也可为三棱柱等其他柱状体。限制部3323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弧形柱体,限制部3323也可为其他形状的柱状体或不设置限制部3323等。偏心部3325与限制部3323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一体成型设置,也可采用胶连接等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4大致呈钩状,以使连接件34可与连接部3343抵触连接。连接件34的数量与贯通孔171的数量相同,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件34分别对应一贯通孔171设置,以使连接件34可通过贯通孔171进入本体11内。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4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与贯通孔171的数量相同,其数量也可少于贯通孔171的数量,如贯通孔171的数量为两个时,连接件34的数量为一个等。

转动轮40的数量为四个,其中每一转动轮40分别沿一旋转机构20与本体11的连接处向外延伸,转动轮40的设计使飞行器1在处于所述第二形态时,仍能够实现其在平地上的自由行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轮40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其数量也可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等。

本实施例中,若需控制飞行器1由所述第一形态转换为所述第二形态,则需控制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以控制变形机构30中的动力电机31转动;传动单元32随之将动力电机31的转动力从蜗杆321、涡轮323和齿轮组325,依次传递至与齿轮组325固定连接的偏心轮332中;偏心轮332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移动板334和扇形齿35转动,使移动板334向远离连接件34的方向运动,随着偏心轮332的继续转动,扇形齿35与角度齿36啮合并驱动角度齿36转动;角度齿36带动与之连接的翻转壳体15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翻转,至翻转壳体15大致与盖板17垂直,从而实现飞行器1的形态转换。若需控制飞行器1由所述第二形态转换为所述第一形态,则需控制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信号接收装置,以控制动力电机31反向旋转;传动单元32随之将动力电机31的转动力从蜗杆321、涡轮323和齿轮组325,依次传递至与齿轮组325固定连接的偏心轮332中;偏心轮332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移动板334和扇形齿35转动;扇形齿35带动角度齿36转动;角度齿36带动翻转壳体15向本体11的方向翻转,至翻转壳体15与本体11连接,且连接件34通过贯通孔171伸入本体11内;随着偏心轮332的继续转动,移动板334持续向连接件34的方向运动至移动板334和连接件34抵触连接,从而实现飞行器1的形态转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包括机身、旋转机构与变形机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固定壳体和与所述固定壳体铰接的翻转壳体,所述旋转机构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翻转壳体上,所述变形机构分别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翻转壳体连接,可带动所述翻转壳体沿所述固定壳体向上或向下翻转,使所述飞行器能够实现不同形态的转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器玩具而言,增加了翻转壳体、固定壳体和变形机构的设计,使所述飞行器能够将普通的飞行形态和行驶形态结合起来,既可以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地面行驶,大大增加了玩法的多样性,丰富了飞行器玩具的趣味性和玩赏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不同形态的飞行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值、步骤、件或它们的组合。

为清楚起见,本实用新型在单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使用。而且,在单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形式在子组合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