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55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康复运动器是对病人施行康复训练和运动创伤恢复的器械,常见的康复器械如颈部康复器械、腰背按摩、上肢康复器械等等,现有的康复器械往往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多功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实现了康复训练器材的多功能化。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椅、立柱、升降柱、第一滑轮架、滑轮架筒、颈绳滑轮、颈部牵引带、拉颈绳和卷绳轮盘;

所述立柱竖立设置在训练椅的椅背上方;所述升降柱的下端套设在立柱上端;所述滑轮架筒为方管结构,所述滑轮架筒水平设置在升降柱上端,所述滑轮架筒长度方向与训练椅前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轮架为方杆结构,所述第一滑轮架沿长度方向穿过滑轮架筒,且所述第一滑轮架的前后两端伸出滑轮架筒的前后管口;两所述颈绳滑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轮架的前后两端的滑轮槽中;所述拉颈绳分别跨过两所述颈绳滑轮,所述拉颈绳第一端悬挂连接颈部牵引带,所述拉颈绳第二端连接训练椅椅背内部的卷绳滚筒;所述训练椅椅背侧部的卷绳轮盘驱动连接卷绳滚筒;旋转卷绳轮盘可驱动拉颈绳并拉动颈部牵引带上下位移,所述拉颈绳6的悬吊部设有带报警装置的拉力表32。

还包括第二滑轮架、拉环绳、上肢绳滑轮和拉环;所述第二滑轮架垂直设置在第一滑轮架前端部,两所述上肢绳滑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架两端的滑轮槽中;所述拉环绳依次跨过两所述上肢绳滑轮,所述拉环绳两端分别悬挂连接两所述拉环;两所述拉环分别对应在训练椅上方。

还包括行程保护绳,所述行程保护绳两端分别连接拉环绳的两悬挂部的中部;所述两拉环等高状态下,行程保护绳为松弛状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颈部拉伸康复训练和背部按摩等三种功能;其中行程保护绳有效的控制了患者左右拉动的行程,使运动更加规范,拉颈绳的悬吊部设有带报警装置的拉力表,有效的防止了拉力过大,拉伤颈椎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训练椅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第一滑轮架和第二滑轮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包括训练椅24、立柱30、升降柱31、第一滑轮架27、滑轮架筒26、颈绳滑轮14、颈部牵引带28、拉颈绳6和卷绳轮盘29;

所述立柱30竖立设置在训练椅24的椅背上方;所述升降柱31的下端套设在立柱 30上端;所述滑轮架筒26为方管结构,所述滑轮架筒26水平设置在升降柱31上端,所述滑轮架筒26长度方向与训练椅24前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轮架27为方杆结构,所述第一滑轮架27沿长度方向穿过滑轮架筒26,且所述第一滑轮架27的前后两端伸出滑轮架筒26的前后管口;两所述颈绳滑轮14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轮架27的前后两端的滑轮槽中;所述拉颈绳6分别跨过两所述颈绳滑轮14,所述拉颈绳6第一端悬挂连接颈部牵引带28,所述拉颈绳6第二端连接训练椅24椅背内部的卷绳滚筒;所述训练椅24 椅背侧部的卷绳轮盘29驱动连接卷绳滚筒;旋转卷绳轮盘29可驱动拉颈绳6并拉动颈部牵引带28上下位移。

还包括第二滑轮架12、拉环绳11、上肢绳滑轮13和拉环8;所述第二滑轮架12 垂直设置在第一滑轮架27前端部,两所述上肢绳滑轮13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架12两端的滑轮槽中;所述拉环绳11依次跨过两所述上肢绳滑轮13,所述拉环绳11两端分别悬挂连接两所述拉环8;两所述拉环8分别对应在训练椅24上方。

还包括行程保护绳9,所述行程保护绳9两端分别连接拉环绳11的两悬挂部的中部;所述两拉环8等高状态下,行程保护绳9为松弛状态,当两拉环8的高度差到一定程度下行程保护绳9会被绷直,阻止进一步高度差增加的趋势,行程保护绳11有效的控制了患者左右下拉的行程,使运动更加规范。

所述训练椅24的坐板23设置在下部的两并列滑轨19上,所述滑轨19方向与训练椅24前后方向平行,坐板23可以滑轨19方向前后滑移;两所述滑轨19固定设置在若干椅腿16上部,所述滑轨19外侧部设置有坐板定位孔17,转盘型坐板定位销18对应在坐板定位孔17中。

还包括脚轮22,若干所述脚轮22设置在若干椅腿16底部;各所述脚轮22带有刹车脚踏板。

所述训练椅24的椅背靠部设置有若干凸起状按摩桩21,可以在患者康复训练结束后按摩缓解疲劳。

所述第一滑轮架27的侧壁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轮架限位螺纹孔15;所述滑轮架筒26侧壁设置有轮架限位通孔7,所述轮架限位通孔7与各轮架限位螺纹孔15对应设置;所述升降柱3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升降限位螺纹孔3;所述立柱 30侧壁设置有升降限位通孔5,所述升降限位通孔5与各升降限位螺纹孔3对应设置;还包括转盘型升降限位销4和转盘型轮架限位销2,所述转盘型升降限位销4和转盘型轮架限位销2分别对应在轮架限位螺纹孔15和升降限位螺纹孔3中。所述拉颈绳6 的悬吊部设有带报警装置的拉力表32,有效的防止了拉力过大,拉伤颈椎的现象发生。

所述训练椅24的坐板23上部两侧设置有扶手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