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抛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403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飞盘抛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盘抛射机器,尤其是一种飞盘抛射装置。属于射击比赛领域。



背景技术:

飞盘抛射机器在射击比赛中得到广泛的的应用,它能够实现定点、定位发射飞盘,使射击比赛能够高效、科学地进行。但目前飞盘抛射机器主要采用压缩气体喷射飞盘的方式实现飞盘的发射,运用该类发射方式的飞盘抛射机器体积较大、成本较高、搬运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组装快捷、成本低廉、搬运方便的飞盘抛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飞盘抛射装置,该装置利用升降的方式传输飞盘,并利用摩擦传动的方式将飞盘发射出去,不仅体积较小、组装快捷、成本低廉、搬运方便,而且能够实现飞盘的定点、定位、定速以及连续发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飞盘抛射装置,包括机架、发射架、升降机构、推动机构和摩擦传动机构,所述机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飞盘的容置空间,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机架内部的飞盘移动到机架上端,所述发射架、推动机构和摩擦传动机设置在机架上端,发射架具有条形轨道,推动机构用于推动飞盘,摩擦传动机构用于通过摩擦传动带动推动机构推动的飞盘沿发射架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升降机构、推动机构和摩擦传动机构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机架内部,并与升降滑块固定连接,支撑架用于承载飞盘,所述升降螺杆设置在机架上,并通过联轴器与升降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升降滑块通过螺纹套设在升降螺杆上,所述升降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带动升降螺杆转动,使支撑架和支撑架承载的飞盘一起移动到机架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光杆,所述升降光杆设置在机架上,并与升降螺杆平行,所述升降滑块具有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升降滑块的第一端通过螺纹套设在升降螺杆上,升降滑块的第二端套设在升降光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偏心挤压盘和舵机,所述偏心挤压盘与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舵机用于带动偏心挤压盘推动飞盘。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传动机构包括动力盘和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盘与动力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动力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带动动力盘转动,使动力盘通过摩擦传动带动飞盘沿发射架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多边形框架和多根支撑柱,多边形框架的边数与支撑柱的数量相一致,多根支撑柱相互平行,两个多边形框架相互平行,并与多根支撑柱垂直,每根支撑柱对应两个多边形框架的其中一个边角,每根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多边形框架的对应边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多边形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多根支撑柱为四根支撑柱,每根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方形框架对应的边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还包括多个固定架,固定架的数量与多边形框架的边数、支撑柱的数量相一致,多个固定架相互平行,每个固定架对应两个多边形框架的其中一条边,每个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多边形框架的对应边上。

进一步的,每个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多边形框架对应边的中点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架内部的容置空间放置飞盘,并限制了飞盘的位移,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机架内部的飞盘移动到机架上端,可以设置当飞盘的顶部与发射架水平时,飞盘停止移动,以实现飞盘的定位发射,在需要发射时,利用推动机构推动飞盘,再利用摩擦传动机构的摩擦传动带动推动机构推动的飞盘沿发射架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以实现飞盘的定点发射,摩擦传动机构的传动速度可以进行调整,以实现飞盘的定速发射,由于升降机构可以一次带动多个飞盘向上移动,在前一个飞盘射出后,下一个飞盘可以紧接着发射,即实现了飞盘的连续发射,与现有采用压缩气体喷射飞盘的装置相比,整个装置体积较小、组装快捷、成本低廉、搬运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只需设置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即可实现,升降机构还可以设置升降光杆,在升降电机的带动下,升降滑块可以沿升降螺杆和升降光杆移动,使支撑架上的飞盘移动能够更平稳。

3、本实用新型的机架通过设置多边形框架和多根支撑柱来限制飞盘的位移,并且还可以设置固定架,以防止机架内部的飞盘外边缘不会向机架外部凸出,使机架内部的飞盘能够顺利向上移动。

4、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机固定支架、多边形框架、支撑柱、固定架均可由相关规格的铝型材组装、制造;联轴器、轴承架、升降滑块、发射架、偏心挤压盘、舵机支架、动力盘、支撑架、动力电机支架均可由FDM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可以使整个装置组装更快捷、成本更低廉、搬运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飞盘抛射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飞盘抛射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飞盘抛射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飞盘抛射装置在飞盘位于机架上端时的示意图。

其中,1-发射架,2-升降机构,3-推动机构,4-摩擦传动机构,5-第一方形框架,6-第二方形框架,7-支撑柱,8-固定架,9-螺钉,10-螺母,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第一升降螺杆,14-第二升降螺杆,15-第一升降滑块,16-第二升降滑块,17-第一升降电机,18-第二升降电机,19-第一轴承架,20-第二轴承架,21-第一联轴器,22-第二联轴器,23-电机固定支架,24-第一升降光杆,25-第二升降光杆,26-第三轴承架,27-第四轴承架,28-偏心挤压盘,29-舵机,30-舵机支架,31-动力盘,32-动力电机,33-动力电机支架,34-控制单元,35-飞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盘抛射装置,该装置利用升降的方式传输飞盘,并利用摩擦传动的方式带动飞盘发射出去,不仅体积较小、组装快捷、成本低廉、搬运方便,而且容易实现飞盘的定点、定位、定速以及连续发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飞盘抛射装置包括机架、发射架1、升降机构2、推动机构3和摩擦传动机构4。

所述机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飞盘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以限制飞盘的位移,其包括第一方形框架5、第二方形框架6和四根支撑柱7,四根支撑柱7相互平行,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相互平行设置,并与四根支撑柱7垂直,四根支撑柱7对应两个方形框架的四个边角,每根支撑柱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方形框架的对应边角上,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方式。

为了防止机架内部的飞盘外边缘不会向机架外部凸出,本实施例的机架还包括四个固定架8,四个固定架8相互平行,四个固定架8对应两个方形框架的四条边,每个固定架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方形框架的对应边上,每个固定架8可以固定在对应边的任何位置,本实施例优选将每个固定架8固定在对应边的中点上,固定方式可以为采用螺钉9和螺母10固定安装的方式。

所述发射架1设置在第一方形框架5的上方,并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上方的相应位置,从图2中可以看到,发射架1是一个直角三角架,发射架1的斜边延伸出一部分,斜边及其延伸部分作为条形轨道,斜边延伸的方向即为条形轨道方向,该条形轨道对着摩擦传动机构4,摩擦传动机构4与该条形轨道配合使飞盘发射出去。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为了能够稳定带动飞盘向上移动,所述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均设置了两个,两个支撑架分别为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设置在机架内部,用于承载飞盘,两个升降螺杆分别为第一升降螺杆13和第二升降螺杆14,两个升降滑块分别为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均具有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两个升降电机分别为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

从图2中可以看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两端为弯折结构,中部为半圆形结构,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在机架内部左右对称设置,且相隔一段距离,方便操作人员对放置的飞盘进行调整以及在必要时取出飞盘,第一支撑架11的两端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的第一端,第二支撑架12的两端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的第二端;第一升降滑块15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升降螺杆13与第一螺孔配合连接,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使第一升降滑块15沿第一升降螺杆13移动,第二升降滑块16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升降螺杆14与第二螺孔配合连接,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使第二升降滑块16沿第二升降螺杆14移动,在升降螺杆顺时针转动时,升降滑块向上移动,以带动两个支撑架及其承载的飞盘一起向上移动,在升降螺杆逆时针转动时,升降滑块向下移动,以带动两个支撑架一起向下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2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两端为弯折结构,中部为圆形结构,该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的中间位置。

为了方便维护,本实施例将第一升降螺杆13和第一升降滑块15设置在机架前部外侧,以及将第二升降螺杆14和第二升降滑块16设置在机架后部外侧,具体地,第一升降螺杆13的两端与第一轴承架19连接,两端的第一轴承架19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的前部外侧,第二升降螺杆14的两端与第二轴承架20连接,两端的第二轴承架20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的后部外侧。

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设置在第二方形框架6的下方,第一升降电机17的转动轴通过第一联轴器21与第一升降螺杆13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升降螺杆13转动,第二升降电机18的转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22与第二升降螺杆14连接,用于带动第二升降螺杆14转动,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优选采用步进电机,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可以通过同一电机固定支架23固定,该电机固定支架23为长条形结构,通过该电机固定支架23能够支撑整个装置。

为了使飞盘能够更平稳地移动,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升降光杆,升降光杆与升降螺杆、升降滑块配合,同样可以设置两个,两个升降光杆分别第一升降光杆24和第二升降光杆25,第一升降光杆24设置在机架前部外侧,并与第一升降螺杆13平行,第二升降光杆25设置在机架后部外侧,并与第二升降螺杆14平行,具体地,第一升降滑块15上还设有第一光孔,第一螺孔位于第一升降滑块15的第一端,第一光孔位于第一升降滑块15的第二端,第一升降光杆24穿过第一光孔,第一升降光杆24的两端与第三轴承架26连接,两端的第三轴承架26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的前部外侧;第二升降滑块16还设有第二光孔,第二螺孔位于第二升降滑块16的第一端,第二光孔位于第二升降滑块16的第二端,第二升降光杆25穿过第二光孔,第二升降光杆25的两端与第四轴承架27连接,两端的第四轴承架27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分别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的前部外侧;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由于既可与光杆配合,也可与螺杆配合,因此可以称为光杆-螺杆二合一滑块。

所述推动机构3设置在第一方形框架5上,其包括偏心挤压盘28和舵机29,舵机29设置在偏心挤压盘28的下方,且舵机29的转动轴与偏心挤压盘28连接,用于带动偏心挤压盘28推动飞盘,舵机29可以安装在一舵机支架30上,该舵机支架30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的相应位置。

所述摩擦传动机构4设置在第一方形框架5上,其包括动力盘31和动力电机32,动力电机32设置在动力盘31的下方,且动力电机32的转动轴与动力盘31连接,用于带动动力盘31转动,当偏心挤压盘28推动飞盘与动力盘31接触后,动力盘31通过摩擦传动带动与其接触的飞盘,使飞盘沿发射架1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动力电机32可以安装在一动力电机支架33上,该动力电机支架33通过螺钉9和螺母10固定在第一方形框架5的相应位置。

本实施例为了同时控制升降机构2、推动机构3和摩擦传动机构4,升降机构2、推动机构3和摩擦传动机构4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具体为:升降机构2的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推动机构3的舵机29以及摩擦传动机构4的动力电机32分别与控制单元34连接,该控制单元34可以是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集成了微处理器(如单片机)、电机驱动器等,也可以是设置在机架外部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插槽插入运动控制卡,该运动控制卡连接电机驱动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形框架5、第二方形框架6、支撑柱7和电机固定支架23均可由相关规格的铝型材组装、制造,也可使用其他材料组装、制造;发射架1、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第一升降滑块15、第二升降滑块16、第一轴承架19、第二轴承架20、第三轴承架26、第四轴承架27、第一联轴器21、第二联轴器22、偏心挤压盘28、舵机支架30、动力盘31和动力电机支架33均可由FDM快速成型技术制造,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制造。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盘抛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方形框架5、第二方形框架6、四根支撑柱7和四个固定架8围成的机架内部装填多个飞盘35,由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所承载,此时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位于机架内部的最底部;

S2、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同时转动,第一升降电机17带动第一联轴器21,以及第二升降电机18带动第二联轴器22,第一联轴器21带动第一升降螺杆13转动,以及第二联轴器22带动第二升降螺杆14转动,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和两个支撑架承载的飞盘35一起移动到机架上端;

S3、当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的顶部与发射架1水平时,控制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同时停止转动;

S4、两个升降电机停止工作后,控制动力电机32开始高速转动,带动动力盘31高速转动,此时可以根据射程调整动力电机32的转速,从图4中可以看到,动力电机32需要顺时针转动,才可以使动力盘31带动飞盘35发射出去;

S5、当需要发射时,舵机29转动,带动偏心挤压盘28推动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使最上方的飞盘35与动力盘31接触,;

S6、当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与动力盘31接触后,动力盘31通过摩擦传动带动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使飞盘35沿发射架1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

S7、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射出后,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再次同时转动,使下一个飞盘35(其变为两个支撑架最上方的飞盘35)的顶部与发射架1水平,此时控制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同时停止转动,并再次发射飞盘35,以此类推,直到飞盘35全部射出;

S8、当飞盘35全部射出后,第一升降电机17和第二升降电机18同时反向转动,使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回到机架内部的最底部,为下一次的飞盘装填作准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升降机构2的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均为一个,升降螺杆和升降滑块设置在机架前部、后部、左部或右部的外侧。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机架不设置固定架8,第一升降螺杆13设置在机架前部外侧的中间位置,第二升降螺杆14设置在机架后部外侧的中间位置,第一升降光杆24设置在机架左部外侧的中间位置,第二升降光杆25设置在机架右部外侧的中间位置,由于升降螺杆和升降光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将第一升降滑块15和第二升降滑块16都设置成弯折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架、皮带、同步轮、升降导轨、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同步轮为两个,升降导轨为两根,两个同步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方形框架5和第二方形框架6上,两根升降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根支撑柱7上,升降电机的转动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连接,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升降滑块的两端滑动设置在两根升降导轨上,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升降电机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同步轮,在两个同步轮和皮带的作用下,使升降滑块带动支撑架沿升降导轨上下移动。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架、升降螺杆、升降导轨、升降滑块和升降电机,升降导轨为两根,两根升降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根支撑柱7上,升降滑块的两端滑动设置在两根升降导轨上,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升降电机带动升降螺杆转动,使升降滑块带动支撑架沿升降导轨上下移动。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机架的框架可以为三角形框架、五边形框架、六边形框架等,相应地,三角形框架对应的支撑柱为三根,固定架为三个,五边形框架对应的支撑柱为五根,固定架为五个,六边形框架对应的支撑柱为六根,固定架为六个,升降机构的结构需根据不同的框架进行调整。其余同实施例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架内部的容置空间放置飞盘,并限制了飞盘的位移,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机架内部的飞盘移动到机架上端,可以设置当飞盘的顶部与发射架水平时,飞盘停止移动,以实现飞盘的定位发射,在需要发射时,利用推动机构推动飞盘,再利用摩擦传动机构的摩擦传动带动推动机构推动的飞盘沿发射架的条形轨道方向发射出去,以实现飞盘的定点发射,摩擦传动机构的传动速度可以进行调整,以实现飞盘的定速发射,由于升降机构可以一次带动多个飞盘向上移动,在前一个飞盘射出后,下一个飞盘可以紧接着发射,即实现了飞盘的连续发射,与现有采用压缩气体喷射飞盘的装置相比,整个装置体积较小、组装快捷、成本低廉、搬运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