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581发布日期:2018-07-07 07:1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众所周知,虚拟现实体验处于发展初期,有诸多需求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行业空白较多,绝大部分从业单位都在使用高度雷同的动感座椅系统,不但体验形式、题材单一,系统本身也较为简单,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短。

现有虚拟现实体验设备使用过程中,体验者在穿脱势能盔甲时,需要有服务人员在旁协助,体验者不能自己独自穿脱。现有的势能盔甲同一个大小型号的势能盔甲适合穿戴的体验者的体型有限,需要生产不同大小型号的势能盔甲,导致生产比较麻烦,体验者进行虚拟现实体验时,需要根据体验者的体型穿不同型号的势能盔甲,体验过程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验者无法自行穿脱、体验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包括盔甲本体、同步带锁以及胸部锁;

所述盔甲本体具有至少两个活动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末端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能够插入所述胸部锁以固定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带锁安装于所述同步带,以调节所述同步带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同步带锁包括:壳体、锁紧板以及卡紧块;

所述锁紧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并且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穿装同步带的穿装空间;

所述卡紧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锁紧板之间具有分离状态和卡紧状态;

当所述卡紧块与所述锁紧板之间处于卡紧状态,所述锁紧板压紧穿装于所述穿装空间的同步带以固定所述同步带;

当所述卡紧块与所述锁紧板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同步带解除锁定。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同步带锁还包括解锁机构;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手推板、顶杆以及旋转件;

所述旋转件的具有与所述卡紧块抵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顶杆抵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件的轴线旋转;

当所述手推板向所述锁紧板的方向运动,所述手推板的驱动力通过所述顶杆传递至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带动所述卡紧块向远离所述锁紧板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卡紧块与所述锁紧板分离。

更进一步地,

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导向定位机构,

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包括:

位于所述手推板两侧并且轴线方向与所述手推板的运动方向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端分别套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并且与所述手推板连接的滑动板、套装于所述第二导轨并且与所述滑动板相抵上的第一弹性件;

当所述手推板处于未受力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所述滑动板施加背离所述述锁紧板方向的作用力至所述手推板以使所述手推板远离所述锁紧板;

当所述手推板受到朝向所述锁紧板的驱动力,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并通过所述顶杆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以使所述旋转件带动所述卡紧块向远离所述锁紧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卡紧块与所述锁紧板分离。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同步带锁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卡紧块的背离所述锁紧板的一侧;

当所述卡紧块与所述锁紧板之间处于卡紧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施加朝向所述卡紧块的作用力至所述卡紧块以使所述卡紧块卡紧所述锁紧板。

更进一步地,

所述胸部锁包括至少一个锁固单元,所述锁固单元包括锁紧框以及与所述锁紧框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锁紧框内设置有插口,并且所述锁紧框具有弹起状态以及下压状态;

当所述锁紧框处于弹起状态,位于同步带末端的插舌能够伸入所述插口并由所述限位块固定;

当所述锁紧框处于下压状态,所述插舌脱离所述限位块以使所述插舌与所述锁固单元分离。

更进一步地,

所述锁固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锁紧框下方的第一弹力机构;

所述第一弹力机构用于施加作用力至所述锁紧框以使所述锁紧框由下压状态向弹起状态转变。

更进一步地,

所述锁固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锁紧框内侧的第二弹力机构;

所述第二弹力机构用于施加作用力至所述插舌,以限制所述插舌的伸入长度,以及,当需要解锁时,施加作用力至所述插舌以使所述插舌弹出。

更进一步地,

所述胸部锁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紧框向下运动的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具有多个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锁紧框一一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地,

所述下压机构还包括第三弹力机构,所述第三弹力机构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至所述压板以驱动所述压板回位。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当体验者需要穿戴势能盔甲时,首先根据自身的体型通过同步带锁调节势能盔甲的背带和腰带的长度,然后将同步带末端的插舌插入胸部锁。通过调节势能盔甲的背带和腰带的长度使同一型号的势能盔甲能适应不同体型的体验者。通过胸部锁和同步带末端的插舌能使体验者在没有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独自完成势能盔甲的穿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同步带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胸部锁的紧固单位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胸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势能盔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同步带锁;11-壳体;12-锁紧板;13-卡紧块;14-解锁机构;141-手推板;142-顶杆;143-旋转件;144-导向定位机构;1441-第一导轨;1442-第二导轨;1443-滑动板;1444-第一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2-胸部锁;21-锁固单元;211-锁紧框;212-限位块;213-第一弹力机构;214-第二弹力机构;22-下压机构;221-压板;222-第三弹力机构;3-盔甲本体;31-同步带;32-插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请参照图4,该势能能盔甲包括盔甲本体3、同步带锁1以及胸部锁2;

盔甲本体3具有至少两个活动的同步带31,同步带31末端设置有插舌32,插舌32能够插入胸部锁2以固定同步带31;同步带锁1安装于同步带31,以调节同步带31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优选为,盔甲本体3具有两个背带和两个腰带,背带和腰带上均安装有同步带锁1,两个背带和两个腰带均可以通过同步带锁1来调节长短,一侧背带上的同步带31和腰带上的同步带31通过插舌32与胸部锁2固定连接,另一侧的背带上的同步带31和腰带上的同步带31通过插舌32与胸部锁2活动链接。

通过同步带锁1调节势能盔甲的背带和腰带的长度使同一型号的势能盔甲能适应不同体型的体验者。通过胸部锁2和同步带31末端的插舌能使体验者在没有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独自完成势能盔甲的穿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所述的同步带锁1,请参照图1,该同步带锁1包括:壳体11、锁紧板12以及卡紧块13;

该锁紧板12,与壳体11转动连接,并且与壳体11之间形成有用于穿装同步带31的穿装空间;

该卡紧块13可滑动地安装于壳体11,与锁紧板12之间具有分离状态和卡紧状态;

当卡紧块13与锁紧板12之间处于卡紧状态,锁紧板12压紧穿装于穿装空间的同步带31以固定同步带31;较为优选地,锁紧板12通过摩擦力固定同步带31;较为优选地,同步带31是齿形带,锁紧板12面向同步带31的一侧具有凸起,该凸起抵紧同步带31上的齿,从而将同步带31固定。

当卡紧块13与锁紧板12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同步带31解除锁定。

更进一步地,锁紧板12与壳体11之间可以安装扭力弹簧,使锁紧板12在解锁时能自动弹起。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同步带锁1还包括解锁机构14;

解锁机构14包括传动连接的手推板141、顶杆142以及旋转件143;

旋转件143的具有与卡紧块13抵接的第一端,以及与顶杆142抵接的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能够围绕旋转件143的轴线旋转;

当手推板141向锁紧板12的方向运动,手推板141的驱动力通过顶杆142传递至旋转件143,旋转件143带动卡紧块13向远离锁紧板12的方向运动,以使卡紧块13与锁紧板12分离。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解锁机构14还包括导向定位机构144,

导向定位机构144包括:

位于手推板141两侧并且轴线方向与手推板141的运动方向平行的第一导轨1441和第二导轨1442、两端分别套装于第一导轨1441和第二导轨1442并且与手推板141连接的滑动板1443、套装于第二导轨1442并且与滑动板1443相抵上的第一弹性件1444;

当手推板141处于未受力状态,第一弹性件1444通过滑动板1443施加背离述锁紧板12方向的作用力至手推板141以使手推板141远离锁紧板12;

当手推板141受到朝向锁紧板12的驱动力,滑动板1443沿第一导轨1441和第二导轨1442滑动,并通过顶杆142驱动旋转件143旋转,以使旋转件143带动卡紧块13向远离锁紧板12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卡紧块13与锁紧板12分离。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同步带锁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5位于卡紧块13的背离锁紧板12的一侧;

当卡紧块13与锁紧板12之间处于卡紧状态,第二弹性件15施加朝向卡紧块13的作用力至卡紧块13以使卡紧块13卡紧锁紧板12。

更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15可以为圆柱弹簧、锥形弹簧和橡胶弹簧,第二弹性件15的较为优选的方案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卡紧块13和壳体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所述的胸部锁2,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

该胸部锁2包括至少一个锁固单元21,锁固单元21包括锁紧框211以及与锁紧框211连接的限位块212,锁紧框211内设置有插口,并且锁紧框211具有弹起状态以及下压状态;

当锁紧框211处弹起状态,位于同步带31末端的插舌32能够伸入插口并由限位块212固定;

当锁紧框211处于下压状态,插舌32脱离限位块212以使插舌32与锁固单元21分离。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锁固单元21包括位于锁紧框211下方的第一弹力机构213;

第一弹力机构213用于施加作用力至锁紧框211以使锁紧框211由下压状态向弹起状态转变。

更进一步地,第一弹力机构213可以为圆柱弹簧、锥形弹簧和橡胶弹簧,第一弹力机构213较为优选的方案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两端分别连接锁紧框211和胸部锁2的外壳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锁固单元21包括位于锁紧框211内侧的第二弹力机构214;

第二弹力机构214用于施加作用力至插舌32,以限制插舌32的伸入长度,以及,当需要解锁时,施加作用力至插舌32以使插舌32弹出。

更进一步地,第二弹力机构214优选为:第二弹力结构214包括圆柱弹簧、顶紧杆和导向块,导向块安装在胸部锁2的外壳内且位于锁紧框211的内侧,导向块沿插舌32插入方向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安装圆柱弹簧,圆柱弹簧两端分别连接顶紧杆和胸部锁2的外壳内部,插舌32在插入过程中,插舌32前端推动顶紧杆使圆柱弹簧压缩,插舌32插入锁紧框211并被卡紧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顶紧杆顶紧插舌使插舌32固定;当胸部锁解锁时,弹簧伸展,通过顶紧杆将插舌32顶出胸部锁2。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胸部锁2还包括用于驱动锁紧框211向下运动的下压机构22,下压机构22具有多个压板221,压板221与锁紧框211一一对应设置。更为详细地,下压机构22包括中间板、与中间板连接的多个压板221、与中间板连接的多个连接板。当胸部锁设置有四个锁固单元时,相应地,压板221对应设置有四个。四个压板221围绕中间板环形阵列排布,相邻压板之间的角度约为90度。连接板位于相邻的压板之间,用于在中间板所在的平面上定位中间板,以及,在垂直于中间板所在的平面上带动中间板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下压机构22还包括第三弹力机构222,第三弹力机构22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至压板221以驱动压板221回位。

更为详细地,第三弹力机构222设置于连接板的下部,并且各个连接板下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弹力机构222。第三弹力机构222用于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至连接板,然后连接板将作用力传递至压板221,从而带动压板221回弹。更进一步地,第三弹力机构222包括顶柱以及套装于顶柱上的弹簧,当下压机构22未受力时,第三弹力机构222的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当下压机构2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向下运动时,弹簧受压并产生向上的弹性力;当下压机构22再次失去向下的作用力后,弹簧驱动下压机构22向上运动直至回位。

作为对比地,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势能盔甲,在体验者站立在体验舱内后,穿戴势能盔甲时,需要服务人员将势能盔甲的前片和后片通过锁扣连接在一起,体验结束后,同样需要在服务人员帮助下将锁扣解开。并且,现有的势能盔甲,其背带和腰带均不能调节长度,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势能盔甲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体验过程中,不同体型的人需要穿不同型号的势能盔甲,过程繁琐不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