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1014发布日期:2019-01-16 07:33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战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棋,包含棋盘、棋子和游戏规则,具体讲是一种用于休闲娱乐或竞赛的棋。



背景技术:

棋是一种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对弈游戏。人们在下棋时,不但能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而且还能开发人们的智力,所以,棋深受人们的喜爱。象棋起源于对古代战争的模拟。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是采用两组等距平行的直线相互垂直相交得到长方形的棋盘。在本发明中,我们模拟现代战争,根据不同军人和不同武器的特征得到走法不同的7类棋子,它们分别是:“司令”、“参谋”、“飞机”、“战车”、“导弹”、“坦克”和“士兵”。在本发明中,每个交叉点由间距相等的三组等距且平行的直线相互以60度的夹角交叉而成得到正六边形的棋盘,棋盘中每个不靠边的点都和周围的6个交叉点直线相连。棋盘分成两部分,正中间最小的正六边形覆盖的区域是“海洋”,棋子不能落入。“海洋”以外至最大的正六边形以内的区域,包括边界线和边界点,是“陆地”。“陆地”区域内有120个交叉点,下棋时,棋子就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从一点走到另一点。同种颜色的7类棋子共有16个。我们建议提供3种不同颜色的棋子,共48个棋子,可供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对弈。我们把这种棋叫做“战棋”。

本发明的棋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相似之处。与象棋一样,“战棋”中每种颜色的棋子也是16个。“战棋”中的“司令”与中国象棋中的“将”或“帅”相似,都是在“指挥部”中不能出去,而且每步棋走一格;“战棋”中的“飞机”与中国象棋中的“車”相似,都是沿着直线走;“战棋”中的“导弹”与中国象棋中的“炮”相似,都是沿着直线走,必须隔着一个棋子才能吃一个敌方棋子。但是,“战棋”中的“战车”、“坦克”、“士兵”与中国象棋中的“象”、“马”、“兵”却是大相径庭。“战棋”的棋盘上,每个交叉点由3条直线交叉而成,每个点都和周围的6个点直线相连。因此,“战棋”要比象棋更加充满挑战,变化更多,也更加繁复,更加意趣盎然。象棋只能两个人对弈。“战棋”可以两个人对弈,也可以三个人对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模拟现代战争,根据不同军人和不同武器的特征引入走动规则不同的棋子,得到一种充满挑战、意趣盎然的棋,可供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对弈。

本发明的棋包含棋盘、棋子和游戏规则。

本发明中,棋盘为每个交叉点由三条直线交叉而成。由间距相等的三组等距且平行的直线相互以60度的夹角交叉形成网格,因此,在交叉点,两个相邻线段间的夹角是60度。网格看上去就是由很多大小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拼接而成。取正中的一个交叉点,作为“中心点”。从“中心点”出发,有6条射线,沿着每一条射线往外依次数交叉点(“中心点”本身不算在内),数到第6个交叉点,我们把它们作为棋盘的6个顶点。把这6个顶点依次用直线相连,得到一个大的正六边形作为棋盘。我们把这个大的正六边形分成两部分,分别叫做“海洋”和“陆地”。从“中心点”沿着每一条射线往外,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依次有6个正六边形以“中心点”为正中心,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正六边形。2号正六边形以内,不包括边界线和边界点的区域,叫做“海洋”。2号正六边形和6号正六边形之间的区域,包括区域的边界线和边界点在内,叫做“陆地”。于是,“陆地”区域包括边界点在内总共有120个交叉点。下棋时,棋子只能放在这120个交叉点上,我们把它们叫做“着子点”。“陆地”上的直线用粗直线表示,“陆地”上的交叉点是“着子点”,用小黑点表示。“海洋”内的直线用虚线表示,“海洋”内的交叉点用空白表示,所以,“海洋”区域内不可以下棋子。4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3个“着子点”和它们相邻的5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4个“着子点”以及与它们相邻的6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3个“着子点”一起组成了“指挥部”。我们用深灰色区域表示“指挥部”,包括边界点在内,“指挥部”一共只有10个“着子点”。下棋的每一方都有一个“指挥部”,1个“司令”棋子和2个“参谋”棋子必须在“指挥部”内,不能走出“指挥部”。

本发明中,棋子分为三种不同的颜色,我们采用黑、白、灰三色,每种颜色的棋子有16个,总的棋子有48个,棋子形状为扁圆柱体。每个棋子上有两个汉字,表示棋子的种类。同种颜色的16个棋子分成7类,分别是:1个“司令”;2个“参谋”;2个“飞机”;3个“战车”;2个“导弹”;2个“坦克”;4个“士兵”。

7类棋子,它们的走棋子规则如下:

1、“司令”:“司令”是棋中的首脑,是各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司令”只能在“指挥部”内走动,不能走出“指挥部”,每步棋只能沿着直线走一格到相邻的“着子点”。“司令”被敌方吃掉,则本方告负。

2、“参谋”:“参谋”是保护“司令”的,它的走法与“司令”一模一样。“参谋”也只能在“指挥部”内走动,不能走出“指挥部”,每步棋只能沿着直线走一格到相邻的“着子点”。

3、“飞机”:“飞机”沿着直线走动,“飞机”不受“海洋”区域的影响,只要无子阻隔,“飞机”可以沿着直线一步棋到达本直线上的任何“着子点”。

4、“战车”:“战车”必须在“陆地”区域沿着直线走动,如果直线相连的相邻“着子点”上无棋子,那么“战车”一步棋走两格到达“着子点”;如果直线相连的相邻“着子点”上有别的棋子阻隔,那么“战车”就不能沿着这个相邻棋子的方向走动。

5、“导弹”:“导弹”和“飞机”的走法一样。“导弹”不受“海洋”区域的影响,只要无子阻隔,“导弹”可以沿着直线一步棋到达本直线上的任何“着子点”。

6、“坦克”:“坦克”只能在“陆地”区域走动。“陆地”区域中,每两个一条边公用的最小正三角形组成一个菱形,在棋盘中,该菱形的长对角线并没有画出来。“坦克”一步棋必须沿着菱形的长对角线从自己所在的顶点走到对面的顶点。

7、“士兵”:如果“士兵”不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着子点”上,那么,“士兵”一步棋可以沿着“陆地”上的直线走到相邻的“着子点”。如果“士兵”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着子点”上,那么,“士兵”不但可以一步棋沿着“陆地”上的直线走到相邻的“着子点”,而且还可以沿着“海洋”中的虚直线一步棋走到“海洋”对岸的“着子点”。

棋子吃敌方棋子的规则:a,“司令”、“参谋”、“战车”、“坦克”和“士兵”5类棋子,如果在它们一步棋允许走的“着子点”上有敌方棋子,那么它们可以走一着棋吃掉一个敌方棋子。b,“飞机”不受“海洋”区域的影响,只要中间无子阻隔,“飞机”可以沿着直线一步棋吃掉本直线上的一个敌方棋子。c,“导弹”不受“海洋”区域的影响,“导弹”可以沿着直线,中间必须隔着一个棋子(不论是敌方的棋子还是本方的棋子)一步棋吃掉本直线上的一个敌方棋子。

本发明中,“战棋”的行棋规则如下:

1、对局各方各执一色棋子。

2、对局开始前,各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a,当两个人对弈时,在最大的6号正六边形上选取有“指挥部”的一条边摆放棋子,在7个“着子点”上从左到右依次摆上同颜色的“战车”、“飞机”、“参谋”、“司令”、“参谋”、“飞机”、“战车”共7个棋子。与已经摆子的直线平行,并且与之隔着一条直线的直线上再摆子,这条直线上有9个“着子点”,在这9个“着子点”上从左到右依次摆上与前面同样颜色的“导弹”、“士兵”、“坦克”、“士兵”、“战车”、“士兵”、“坦克”、“士兵”、“导弹”共9个棋子。在已经摆子的这一边的正对面,也摆上另一种颜色的对应的棋子。b,当三个人对弈时,在最大的6号正六边形上选取有“指挥部”的一条边摆放棋子,在7个“着子点”上从左到右依次摆上同颜色的“战车”、“飞机”、“参谋”、“司令”、“参谋”、“飞机”、“战车”共7个棋子。与已经摆子的直线平行,并且与之隔着一条直线的直线上再摆子,这条直线上有9个“着子点”,在这9个“着子点”上从左到右依次摆上与前面同样颜色的“导弹”、“士兵”、“坦克”、“士兵”、“战车”、“士兵”、“坦克”、“士兵”、“导弹”共9个棋子。与已经摆子的这一边的都相隔一条边的另外两条边上,在对应的位置上也摆上另外两种颜色的对应的棋子,这样,三组不同颜色的棋子在正六边形上对称分布,每组棋子之间都形成120度的夹角。

3、对局时,由一方先走,各方轮流走一步。

4、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着子点”走到另一个“着子点”,或者吃掉敌方的棋子而占领其“着子点”,都算走了一着。

5、对局各方各走了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6、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导弹”除外)能够走到的“着子点”有敌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敌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着子点”。“导弹”沿着它所在的直线,必须隔着一个棋子才能吃掉一个敌方棋子而占领那个“着子点”。

本发明中,“战棋”的胜负规则如下: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敌方算赢:1、己方的“司令”被敌方棋子吃掉。2、己方已经无子可走(被困毙)。

在三人对局中,出现一方的“司令”被敌方棋子吃掉时,可以先把失去了“司令”的这一方的棋子全部从棋盘上清理出去,剩下的两方继续下棋。

附图说明

图1是两个人对弈的棋盘示意图。图1中:棋盘正中的正六边形区域,由浅灰色波纹状图案覆盖,是“海洋”。“海洋”区域内的直线用虚线表示,“海洋”区域内的交叉点用空白表示,所以,“海洋”区域内不可以下棋子。“海洋”的边界和最大的正六边形共同围成的区域是“陆地”。“陆地”区域包括边界线和边界点,总共有120个交叉点。下棋时,棋子只能放在这120个交叉点上,我们把它们叫做“着子点”。“陆地”内的直线用粗直线表示,“陆地”内的交叉点是“着子点”,用小黑点表示。棋盘中,上下两块深灰色区域是“指挥部”。包括边界点在内,每个“指挥部”只有10个“着子点”,其中,1个“司令”棋子和2个“参谋”棋子必须在“指挥部”内,不能走出“指挥部”。

图2是三个人对弈的棋盘示意图。图2中:“海洋”和“陆地”的说明与以上图1中的说明相同。棋盘中,相互成120度角的靠棋盘边沿的三块深灰色区域是“指挥部”。同样的,包括边界点在内,每个“指挥部”只有10个“着子点”。

图3是两个人对弈开始之前棋子在棋盘上摆放的示意图。两个人对弈之前,两种颜色共32个棋子的摆放如图3所示。

图4是三个人对弈开始之前棋子在棋盘上摆放的示意图。三个人对弈之前,三种颜色共48个棋子的摆放如图4所示。

图5是本发明中每种棋子允许走到的“着子点”的示意图。图5中:1、白棋的“司令”、“参谋”和黑棋的“司令”、“参谋”都只能在各自的“指挥部”内走动,一步棋只能沿着直线走一格到相邻的“着子点”。2、黑棋的“坦克”沿着菱形的长对角线,可以一步棋走到a、b、c、g、i、l共6个“着子点”;白棋的“坦克”在“陆地”的边界点上,它可以一步棋走到f、h、m共3个“着子点”。3、“战车”要在“陆地”区域沿直线隔着一个空的“着子点”走两个“着子点”,结果是:白棋的“战车”在“陆地”的边界点上,它可以一步棋走到d、e、i、k、o共5个“着子点”;黑棋的“战车”,在它直线相连的邻近“着子点”上有黑棋的“司令”,它可以一步棋走到t、u、1、4、5共5个“着子点”,由于中间有棋子的阻隔,黑棋的“战车”不可以走到“着子点”z。4、黑棋的“导弹”可以吃掉白棋的“参谋”。5、黑棋的“飞机”可以吃掉白棋的“士兵”。6、黑棋的“士兵”可以一步棋走到v、w、x、y、2、3共6个“着子点”;白棋的“士兵”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着子点”上,它不但可以一步棋沿着“陆地”上的直线走到相邻的n、p、r、s共4个“着子点”,而且还可以沿着“海洋”中的虚直线一步棋走到“海洋”对岸的j、q共2个“着子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要实施的部分包括棋盘和棋子。

如图1和图2所示,棋盘由三组等距离、平行的直线相互以60度的夹角交叉形成网格,网格看上去就是由很多大小相同的正三角形拼接而成。棋盘中,不靠边的每个交叉点由三条直线交叉而成。在交叉点,两个相邻线段间的夹角是60度。取正中的一个交叉点,作为“中心点”。从“中心点”出发,有6条射线,沿着每一条射线往外依次数交叉点(“中心点”本身不算在内),数到第6个交叉点,我们把它们作为棋盘的6个顶点。把这6个顶点依次用直线相连,得到一个大的正六边形作为棋盘。把这个大的正六边形分成两部分,分别叫做“海洋”和“陆地”。从“中心点”沿着每一条射线往外,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依次有6个正六边形以“中心点”为正中心,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正六边形。2号正六边形以内,不包括边界线和边界点的区域,叫做“海洋”。2号正六边形和6号正六边形之间的区域,包括区域的边界线和边界点在内,叫做“陆地”。于是,“陆地”区域包括边界点在内总共有120个交叉点。“陆地”区域内的直线用粗直线表示,“陆地”区域内的交叉点是“着子点”,用小黑点表示。“海洋”内的直线用虚线表示,“海洋”内的交叉点用空白表示。4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3个“着子点”和它们相邻的5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4个“着子点”以及与它们相邻的6号正六边形每条边中间的3个“着子点”一起组成了“指挥部”。我们用深灰色区域表示“指挥部”。包括边界点在内,“指挥部”一共只有10个“着子点”。如图1所示,两个人对弈的棋盘中,上下两块深灰色区域是“指挥部”。如图2所示,在三个人对弈的棋盘中,相互成120度角的靠棋盘边沿的三块深灰色区域是“指挥部”。

如图3、图4、图5所示,采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三种颜色的棋子,棋子形状为扁圆柱体。每种颜色的棋子有16个,总的棋子有48个。每个棋子上有两个汉字,表示棋子的种类。同种颜色的16个棋子分成7类,分别是:1个“司令”;2个“参谋”;2个“飞机”;3个“战车”;2个“导弹”;2个“坦克”;4个“士兵”。棋子的大小应该和棋盘网格的尺寸相匹配,棋子的直径取为相邻交叉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的0.7倍至0.8倍比较恰当。例如:当棋盘中最近的两个交叉点之间的线段长度为4厘米时,棋子的直径取为2.8厘米至3.2厘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