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病人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724发布日期:2018-09-07 22:3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病人康复床,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脑中风是耗费社会资源最多的一种疾病。脑中风患者,往往在中风之后,就会残障,一侧的肢体偏瘫,不但个人行动不方便,整个家庭也会陷入苦难。然而,这些后遗症是可以通过护理来改善的,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前三个月是“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如果康复护理做的到位,患者有很大的机会能得到康复,所以说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要讲究“争分夺秒”。

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神经病人康复设备,但是现有的康复设备均无法做到训练患者的手、眼协调性,训练的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患者训练的主动性,使患者能够在中风初期即开始积极训练,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训练患者的手、眼协调性,训练的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患者训练的主动性,使患者能够在中风初期即开始积极训练,大大提高患者康复几率的神经病人康复床;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时用作餐桌的神经病人康复床;更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按摩脚部,促进脚部康复的神经病人康复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神经病人康复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侧面的扶手梁上活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的斜面正对患者,所述斜面上设置有凹槽式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

所述活动设置为所述托板的一边与所述扶手梁之间通过折页相连。

所述滑轨凸出所述托板并向床尾方向延伸。

所述托板的四周设置有挡边。

所述床体的床头部分可向上翻转。

所述扶手梁的个数为一个。

所述床体的床尾设置有脚部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病人康复床,楔形板、斜面、滑道及球体的设置,球体靠重力在滑道中滑动的过程中,患者眼部会习惯性地追随球体的运动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就无形地训练了患者的眼睛;患者拿起球体,球体外表面的凸起的设置,可按摩手部,起到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将手里的球体向外抛出至滑道内的过程中,即可训练患者的手、眼、脑协调性,训练的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患者训练的主动性,使患者能够在中风初期即开始积极训练,大大提高患者康复几率。滑轨凸出托板并向床尾方向延伸的设置,不仅可将楔形板远离患者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还可以在楔形板向外推出后,露出托板,在就餐时使托板充当餐桌。脚部按摩垫的设置,促进患者脚部血液循环,帮助脚部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楔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神经病人康复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侧面的扶手梁2上活动设置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4,所述滑轨4内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楔形板6,所述楔形板6的斜面7正对患者,所述斜面7上设置有凹槽式滑道8,所述滑道8内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

楔形板6、斜面7、滑道8及球体的设置,球体靠重力在滑道8中滑动的过程中,患者眼部会习惯性地追随球体的运动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就无形地训练了患者的眼睛;患者拿起球体,球体外表面的凸起的设置,可按摩手部,起到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将手里的球体向外抛出至滑道8内的过程中,即可训练患者的手、眼、脑协调性,训练的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患者训练的主动性,使患者能够在中风初期即开始积极训练,大大提高患者康复几率。

所述活动设置为所述托板3的一边与所述扶手梁2之间通过折页相连。

所述滑轨4凸出所述托板3并向床尾方向延伸,该设置,不仅可将楔形板6远离患者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还可以在楔形板6向外推出后,露出托板3,在就餐时使托板3充当餐桌。

所述托板3的四周设置有挡边9。挡边9的设置,避免患者在没有将球体投入滑道8时,球体掉落在床板上或者其他地方。

所述床体1的床头部分可向上翻转。

所述扶手梁2的个数为一个。扶手梁2为一个,并且设置于患者未偏瘫的一侧,避免阻碍患者下床。

所述床体1的床尾设置有脚部按摩垫10,脚部按摩垫10的设置,促进患者脚部血液循环,帮助脚部康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