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训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642发布日期:2019-04-05 20:2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训练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康复训练器材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训练板。



背景技术:

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等。要使大腿强壮首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股四头肌是维持人体行走能力和良好步态的重要肌肉,是膝关节强而有力的伸肌,任何膝关节疾病,首先都会发生股四头肌的萎缩,该肌肉的萎缩,将使膝关节失去保护,变得不稳定,可使症状加重,而且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现有的股四头肌康复训练器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多功能训练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训练板,包括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脚固定模块;

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左支撑板通过转动副与底板左侧连接;所述脚固定模块可拆卸地与底板的左端连接,所述脚固定模块用于对脚背进行固定;所述右支撑板右端设置用于限位的半圆柱,所述底板的右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半圆柱配合连接的半圆凹槽。

优选地,所述脚固定模块包括鞋套、鞋套支撑板、连接安装杆;

所述鞋套以底板的长度中心为对称中心与连接安装杆对称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与鞋套支撑板连接;所述鞋套支撑板可拆卸地与底板连接安装。

优选地,所述鞋套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在水平方向分别向内侧设置V形凹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两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向内突出的V形凸缘,所述V形凹槽与V形凸缘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分别连接安装有海绵垫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脚固定模块等技术特征。通过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转动副连接,将左支撑板与底板通过转动副连接,通过将脚固定模块与底板可拆卸安装,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对股四头肌恢复训练,还可用于进行腹部、腰部肌群进行训练康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用,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多功能训练板,包括底板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脚固定模块4。将左支撑板2与右支撑板3通过转动副连接,将左支撑板2通过转动副与底板1左侧连接;将脚固定模块4可拆卸地与底板1的左端连接,脚固定模块4用于对脚背进行固定;在右支撑板3右端设置用于限位的半圆柱5,在底板1的右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半圆柱5配合连接的半圆凹槽6。

具体实施过程中,脚固定模块4包括鞋套7、鞋套支撑板8、连接安装杆9;将鞋套7以底板1的长度中心为对称中心与连接安装杆9对称连接;将连接安装杆9的两端分别与鞋套支撑板8连接;鞋套支撑板8可拆卸地与底板1连接安装。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套支撑2板8与底板1连接安装的方便性,在鞋套支撑板8的底部两侧在水平方向分别向内侧设置V形凹槽10,在底板1上设置有槽孔,槽孔的两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向内突出的V形凸缘11,V形凹槽10与V形凸缘11配合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具体实施中在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的上表面还分别连接安装有海绵垫层12。

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股四头肌康复训练时,将脚固定模块4拆卸下来,将右支撑板3拉起,根据需要训练的强度,选择右支撑板3上的半圆柱5与底板1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半圆凹槽6进行限位配合连接,将大腿放置在左支撑板2上,将小腿放置在右支撑板3上进行康复训练。在需要进行腹部和腰部肌群训练时,通过V形凹槽10与V形凸缘11配合连接将脚固定模块4固定安装,人体躺在右支撑板3上,将脚与鞋套7配合连接固定,即可实现对腹部和腰部肌群进行训练。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