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尔夫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9309发布日期:2018-12-07 22:3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尔夫推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推杆。



背景技术:

高尔夫,俗称小白球,是一种室外体育运动。个人或团体球员以不同的高尔夫球杆将一颗小球打进果岭的洞内。大部分的比赛有18洞,杆数最少的为优胜者。

一场18洞口的高尔夫球中,果岭是必到之处。果岭推杆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要从果岭离开的时候,人们需要弯腰捡球,比较累且浪费时间,或者通过球与杆边缘的甜蜜接触,而将球勾起,后者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并非所有人能够做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高尔夫推杆,能够有效节省捡球时间,解决直立状态直接捡球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杆身、杆头;杆头设在杆身的前端部;杆头的水平横切面为半圆形状;杆头的底面为平滑面;杆头的击球杆面的宽度是常规杆头的一倍;杆头的上表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杆头的上表面上设有U形铲球槽;U形铲球槽的宽度略大于高尔夫球的直径;U形铲球槽的中部设有圆洞;圆洞的直径略小于高尔夫球的直径;圆洞的内壁为光滑面;圆洞的上洞边设有弧形倒角;杆头的球杆足尖与球杆足跟部位之间的重量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洞的上洞边与 U形铲球槽的上边沿之间设有弧形光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的杆身的后端套设有杆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尔夫推杆,可实现人手持高尔夫球杆,直立捡球的功能,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杆头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4是杆头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杆头;2、杆身;1-1、圆洞;1-1-1、圆洞的上洞边;1-1-2、圆洞的内壁;1-2、杆头的上表面;1-3、球杆足尖;1-4、球杆足跟;1-5、弧形光滑过渡;1-6、U形铲球槽;1-6-1、U形铲球槽的上边沿;1-7、杆头的底面;1-8、杆头的击球杆面;2-1、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4所示,它包含杆身2、杆头1;杆头1设在杆身2的前端部;杆身2、杆头1全部采用CNC软铁加工而成;杆身2的长度为80.5cm,杆身2的直径为3cm;杆头1的水平横切面为半圆形状;杆头的底面1-7为平滑面;杆头的击球杆面1-8的宽度L1是常规杆头的一倍,同时杆头底面的最大宽度L2是常规杆头的一倍,一方面便于高尔夫球的通过,另一方面增加了推杆时的稳定性;杆头的上表面1-2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杆头的上表面1-2上设有U形铲球槽1-6;U形铲球槽1-6的宽度略大于高尔夫球的直径,便于将高尔夫球铲入U形铲球槽1-6内;U形铲球槽1-6的中部设有圆洞1-1;圆洞1-1直径为4.25cm,保证高尔夫球通过圆洞1-1时,在圆洞1-1的上方卡住,不会垂直掉落,从而实现人在直立状态捡球;圆洞的内壁1-1-2为光滑面,圆洞的上洞边1-1-1设有弧形倒角,保证高尔夫球通过圆洞1-1时不会被刮伤;杆头的球杆足尖1-3与球杆足跟部位1-4之间的重量均匀,从而保持推杆整体的平衡;

参看图2所示,所述的圆洞的上洞边1-1-1与 U形铲球槽的上边沿1-6-1之间设有弧形光滑过渡1-5,有效保护高尔夫球外表面不会被刮伤。

参看图1所示,所述的杆身2的后端套设有杆套2-1。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