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木拼图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748发布日期:2019-03-19 21:4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积木拼图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积木拼图玩具。



背景技术:

玩具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好的工具,孩子正处于大脑发育时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而玩具则是陪孩子成长的最好伙伴。目前市场上,供儿童娱乐的拼图玩具种类百出,大多拼图玩具存在着设计单调、俗套、雷同等不合理之处,难以引起儿童的游戏兴趣,甚至会使儿童对该类拼图玩具产生腻烦心理。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积木拼图玩具,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积木拼图玩具,包括若干积木拼图块一和若干积木拼图块二,其中,所述积木拼图块一为U形块结构,所述积木拼图块二由两U形块构成,且两U形块之间共用一边且相互垂直,同时,两U形块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积木拼图块一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一之间和/或所述积木拼图块一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二之间和/或所述积木拼图块二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二之间通过U形块的U形槽相配合的连接块卡接连接,此外,所述积木拼图块一和所述积木拼图块二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图案,另外,每个积木拼图块上至少两侧边设置有插槽,且所述积木拼图块上位于所述插槽的两端设置有开口,相邻两积木拼图块之间通过所述插槽以及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连接扣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扣包括插扣和与所述插扣相配合的扣帽构成,所述插扣包括端板,所述端板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旋转轴,所述扣帽包括帽板,所述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相配合的插孔。

其中,U形块的端面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能激起儿童游戏的兴趣,开发儿童的智力,能够根据不同的转动变换,形成不同的完整图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积木拼图块一;2、积木拼图块二;3、连接块;4、插槽;5、开口; 6、连接扣;7、插扣;8、扣帽;9、端板;10、旋转轴;11、帽板;12、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积木拼图玩具。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积木拼图玩具,包括若干积木拼图块一1和若干积木拼图块二2,其中,所述积木拼图块一1为U形块结构,所述积木拼图块二2由两U形块构成,且两U形块之间共用一边且相互垂直,同时,两U形块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积木拼图块一1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一1之间和/或所述积木拼图块一1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二2之间和/或所述积木拼图块二2与所述积木拼图块二2之间通过U形块的U形槽相配合的连接块3卡接连接,此外,所述积木拼图块一1和所述积木拼图块二2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图案,此外,每个积木块上至少两侧边设置有插槽4,且所述积木块上位于所述插槽4的两端设置有开口5,相邻两积木块之间通过所述插槽4以及与所述插槽4相配合的连接扣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扣 6包括插扣7和与所述插扣7相配合的扣帽8构成,所述插扣7包括端板9,所述端板9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旋转轴10,所述扣帽8包括帽板 11,所述帽板11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10相配合的插孔12。

其中,U形块的端面为正方形。

具体使用时,儿童通过转动积木拼图块一1和/或积木拼图块二2,易对每个面上的图案进行组合,而通过不同的转动方式,则能够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图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能激起儿童游戏的兴趣,开发儿童的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