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533发布日期:2019-04-24 00:25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



背景技术:

在目前人们生活中,随着人们日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想对也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要求也越来越追求新鲜感,跷跷板是小孩子们很喜欢玩的一种玩具设备。现在很多跷跷板没有安全措施,儿童站在上面很滑,容易摔倒,而且除了锻炼平衡力外,没有其他功能,比较单调,同时传统的跷跷板只能供一人玩耍,缺少集体玩耍的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平衡跷跷板的左右两端开设能够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所述平衡跷跷板包括主体板和底板,所述主体板和所述底板插合在一起,所述主体板为平面结构,所述底板为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主体板两端设置有脚掌形的踏脚处,所述踏脚处为内凹结构,所述主体板中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凸起块。

进一步的,位于左侧的踏脚处向左凹陷,位于右侧的脚踏处向右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块的形状为几何图形或花型。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左右对称的平衡曲线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通过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能够将若干个平衡跷跷板连接,供多个儿童一起玩耍,富有集体玩耍的乐趣,脚踏板设计成脚掌形状,使用时比较舒适,且凹陷式的设计可以防止脚滑离脚踏板,板上通过设计几何图案,能有个直接的触觉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板、2底板、3凸块、4凹槽、5踏脚处、6导轨、7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4,一种可连接的平衡跷跷板,平衡跷跷板的左右两端开设能够相互卡接的凸块3和凹槽4,平衡跷跷板包括主体板1和底板2,主体板1和底板2插合在一起,主体板1为平面结构,底板2为凸起的弧形结构,主体板1两端设置有脚掌形的踏脚处5,踏脚处5为内凹结构,主体板1中间设置有导轨6,底板2上设有若干个凸起块7。

本实施例中,位于左侧的踏脚处5向左凹陷,位于右侧的脚踏处5向右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左右脚用力时能够更加舒适和到位。

本实施例中,凸起块7的形状为几何图形或花型,通过过脚底的接触,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本实施例中,导轨6为左右对称的平衡曲线凹槽。

使用时,两脚踩踏于跷跷板的两端,左右摆动身体让跷跷板保持中间接触点着地,两端不要着地,凹槽内的小球在轨道内不停滚动;通过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能够将若干个平衡跷跷板连接,在底板上走过,板面设计各种造型的几何图案或花型,通过脚底的接触,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同时富有集体玩耍的乐趣。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