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230发布日期:2019-04-24 00:2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平衡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乘在搭乘台上的使用者就像搭乘在平衡球上时一样保持自身姿势自然地进行锻炼的平衡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通有一种被称为平衡球(健身球)的运动装置。该平衡球是使用者坐在该平衡球上、或者身体与该平衡球紧密接触从而训练平衡感的。平衡球的大小约为50cm~100cm,形状呈球形,因而在地面等上容易滚动。另外,虽说平衡球通过内部注入的空气等而膨胀,但在承受使用者的体重时被压扁而变形。即,在载有使用者的状态下,平衡球会变形或者滚动而非常不稳定,使用者若不扭动或倾斜身体,便无法搭乘在不稳定的平衡球上。换言之,使用者在搭乘到平衡球后努力保持姿势,并且无意识地自然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成为对身体有益的锻炼。

另外,平衡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在锻炼平衡感、矫正姿势、提高肌肉力量等方面也有效。

但是,熟练使用平衡球需要经验,为了熟练使用平衡球进行锻炼,需要大量的训练。例如,初学者即便想进行锻炼效果大的“坐在平衡球上”这一运动,由于进行这种运动需要高度的平衡感,因而对于无经验的使用者来说,进行这种锻炼并不容易。

另外,即使具有一定程度的平衡球使用经验,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过程中平衡球朝向意料之外的方向滚动,从而发生使用者掉到地面等的危险情况。

因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关于“平衡球辅助框”的技术,其为了避免上述危险情况,利用框部件将平衡球的周围包围起来,从而能够抑制平衡球出乎意料地滚动。

但是,在利用专利文献1那样的平衡球辅助框进行锻炼时,由于平衡球的滚动被辅助框可靠地限制,因而使用者在平衡球上并不怎么需要保持平衡。即,在专利文献1的运动机中,使用者无需在不稳定的平衡球上努力保持姿势,从而不能取得本来的运动效果,能否实施充分的锻炼甚是怀疑。

因此,为了排除平衡球朝向意料之外的方向滚动而使使用者跌落这样的危险,而且得到平衡球的运动效果,开发出了一种从平衡球的运动得到启发的运动机。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平衡球安装在使用者可搭乘的硬质塑料或铝制成的圆盘形的下方的运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64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609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运动机中,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台呈大致平板状,使用者能够以非常稳定的姿势坐在搭乘台上。因此,难以实现平衡球原本具有的“姿势不稳定感”。当然,在这种具备稳定的搭乘台的专利文献2的运动机中,使用者无需努力保持或者恢复自身的姿势,从而很难实现平衡球所具有的“提高平衡感”、“提高肌肉力量”等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能够稳定地使用而不会掉落,而且能够进行有效的锻炼的平衡运动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平衡运动装置具备:使用者能够以各种姿势搭乘的搭乘部;配置于所述搭乘部的下方且使所述搭乘部前后或者左右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构的驱动机构;以及配置所述摆动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且能够载置于地面上的基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乘部呈向上凸起的凸形状。

优选所述搭乘部侧视时呈该搭乘部的中央部的高度比边缘部高的山形形状。

优选所述搭乘部的表面由具有弹性且呈防滑性的材质构成。

优选所述搭乘部的边缘部具有朝向大致水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弹性体构成。

优选所述搭乘部的边缘部与配置所述摆动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的基座部之间形成有上下间隙;且设有将所述上下间隙环绕覆盖的弹性体。

优选所述基座部呈朝向下方凸起的凸形状。

优选所述基座部侧视时该基座部的正下方部比边缘部更加朝向下方凸出。

优选构成为能够通过向所述基座部内注入空气而改变所述基座部的凸出程度。

优选所述搭乘部上设有将所述基座部覆盖的裙部;所述裙部侧视时呈从上端朝向下端凸出的凸形状,且下端沿水平方向被切断;所述裙部以重叠但未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座部的外侧。

优选所述裙部的凸形状的曲率与所述基座部的凸形状的曲率相同。

优选在以重叠但未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所述裙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空间比所述使用者的手指厚度窄。

优选所述基座部具有能够载置于地面上的基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使用者能够安全地进行使用而不会感到危险,且能够切实地对使用者的身体施加提高平衡感、增强肌肉力量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的构成的右后方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图(其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图(其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图(其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图(其四)。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右后方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前方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展开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的下方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平衡运动装置

2 搭乘部

3 摆动机构

4 驱动机构

5 基座部

6 芯体

7 中间材料

8 覆盖材料

10 旋转轴

11 支承部件

12 转换部

13 限制部

14 轴承

15 载置部

16 支撑部

17 旋转支撑部

20 旋转凸台部

21 环状嵌合部

22 轴承

23 限制销

24 限制槽

25 驱动电机

26 减速器

27 动力传递机构

28 齿轮机构

29 齿轮箱

30 启动开关

31 环部件

32 载置台

33 盖件

34 基台

35 载置部件

36 支柱部件

37 孔部

38 裙部

F 地面

M 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附图内适当地图示用于说明的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利用附图内的方向详细说明平衡运动装置1。

[第一实施方式]

平衡运动装置1具有:使用者M能够以各种姿势搭乘的搭乘部2、配置于搭乘部2的下方且使该搭乘部2前后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3、驱动该摆动机构3的驱动机构4、以及内置有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且能够载置于底面F上的基座部5。该平衡运动装置1能够使使用者M进行与现有被称为平衡球(健身球)的运动器具相似的运动(以下,有时将该运动称为“平衡运动”)。

即,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使用者M能够进行与坐在平衡球上的使用者M在不稳定的平衡球上努力保持自身姿势,并随意(自然地)扭动、伸展身体的平衡运动相同的运动。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是通过机械方式使使用者M搭乘的搭乘部2摆动,与坐在平衡球时同样地将使用者M的姿势打乱,从而使使用者M进行平衡运动的装置。

以下,首先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搭乘部2、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基座部5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基座部5是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平板,且直径小于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搭乘部2(详细后述)的直径。基座部5的底面(下表面)形成为平坦的面状,从而能够稳定地载置于地面F等上。并且,该基座部5上设置有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控制这两个机构的控制部(未图示)。

在将上述基座部5的底面形成为平坦的面状的情况下,能够将基座部5稳定地设置在地面F等上,从而平衡运动装置1不会像平衡球滚动那样大幅水平移动。由此,不会发生平衡球朝向意料之外的方向滚动而导致使用者跌落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该基座部5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在装置运转期间也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地面F上的结构即可。另外,也可以具有以将基座部5包裹的方式配置的壳体。

上述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的上方配置有使用者M能够以各种姿势搭乘的搭乘部2。

搭乘部2呈将球体在距离顶端1/5左右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分割成两部分,并仅留下分割后的上侧部分而除去下侧部分这样的形状。换言之,搭乘部2呈打开成拱形状的伞、或者蘑菇的伞状部分那样的形状。

详而言之,搭乘部2构成为:俯视时呈直径大于基座部5的直径的圆形,而且基座部5的中心位置与搭乘部2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从而从上方观察时将基座部5遮住而看不到基座部5。

搭乘部2侧视时呈朝向上方的凸型且呈半圆形状的圆顶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搭乘部2被形成为中央部比边缘部高50mm~150mm左右这样的曲率,使用者可以保持平衡地搭乘在设置于该高度位置的中央部上。在将搭乘部2形成为上述凸形状的情况下,使用者M难以稳定地就坐在搭乘部2上,从而使用者M可以进行平衡运动。

另外,图示的搭乘部2呈圆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呈椭圆形状。即,搭乘部2的前后方向长度和左右方向长度也可以不同。另外,搭乘部2俯视时呈非圆形亦可,例如呈四边形或六边形。搭乘部2侧视时并不限定于半圆形,例如也可以是圆角的三角形状(山形形状)。即,也可以是斜视时呈金字塔形状。

具体来说,搭乘部2的内部具有由硬质塑胶等形成的拱形状的芯体6,在该芯体6的整个上表面上配置有由氨基甲酸乙酯等形成的中间材料7,进而在该中间材料7的外侧配置有由硅橡胶等形成的覆盖材料8。

即,呈上述中间材料7从上方将芯体6完全覆盖,覆盖材料8将该中间材料7的外侧覆盖的结构、换言之将覆盖材料8(上部)与中间材料7(下部)双层重叠的层叠构造。另外,上述中间材料7以效仿上述芯体6的拱形状的外形的方式在芯体6上形成为50mm~100mm左右的厚度。在如此将搭乘部2形成为层叠结构、或者增加中间材料7的厚度的情况下,搭乘部2的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从而能够给予使用者M良好的舒适感。

进而,搭乘部2的上侧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用于防止使用者从搭乘部2滑落的防滑凸条。这些防滑凸条均被形成为以搭乘部2的中央部为中心的圆环状,从搭乘部2的中央部朝向边缘部相隔间隔形成多条直径不同的防滑凸条,能够防止坐在搭乘部2的中央部的使用者M朝向边缘部滑落。

进而另外,搭乘部2具有即使对使用者M实施摆动运动也能够安全搭乘的宽度(本实施方式中为从上方观察时呈直径为500mm~700mm左右的圆形状这样的宽度),而且覆盖材料8与使用者M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摩擦状态,因而使用者M能够稳定地搭乘在搭乘部2上。

另外,通过后述的摆动机构3,使搭乘部2例如朝向前后左右沿“8”字形的轨道进行摆动。因此,由于前后方向的摆动轨迹和左右方向的摆动轨迹不同,因而优选在搭乘部2上刻印表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标记(表示就座时身体朝向哪个方向为好的标记)。作为这种刻印(标记),例如可以在搭乘部2的前方侧进行刻印、或者在搭乘部2的表面上刻印表示左右方向的线或者表示前后方向的线。

另外,通过预先在搭乘部2的内部(覆盖材料8的下方)埋设发出各种光的LED照明等、或者在搭乘部2的表面(覆盖材料8的表面)上形成各种图案,从而可以形成为美观的运动装置1。另外,上述刻印也可以使用LED照明或各种图案等。

进而,也可以在搭乘部2的外围以将搭乘部2从周围覆盖的方式设置具有挠性的弹性部件。由此,通过利用弹性部件将搭乘部2覆盖,能够切实地避免被夹在搭乘部2与地面F之间等不良情况,从而安全性提高。作为弹性部件,可以考虑通过使构成搭乘部2的覆盖材料8朝向大致水平方向伸出而设置(突出部、檐部)。

另外,在搭乘部2的下侧与基座部5(或者壳体的开口)之间设有内衬材料(未图示)。通过该内衬材料,使得无法从外部看到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

进而,也可以预先形成将搭乘部2的下侧与基座部5之间的间隙(即上下方向上空出且朝向四周开口的间隙)全部包围的环状海绵体(未图示),并利用该海绵体将上下间隙堵塞。

具体来说,预先配备能够将上下间隙包围封闭的内衬材料,并在该内衬材料的内部侧配置厚度为数厘米的海绵体。也可以将内衬材料形成为双层结构,并在其内部配置海绵体。

上述状态的内衬材料的上缘安装在搭乘部2的下端,内衬材料的下缘安装在基座部5(或者壳体上的开口的边缘)上。此时,通过预先对内衬材料施加上下方向的张力,而使海绵体上下被拉伸,从而使强度增加,因而能够切实地防止使用者M的手指等从外部伸入开口内的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中。

接着,如图4、图5所示,在基座部5的上方且搭乘部2的下方,配置有摆动机构3(参照图1)和驱动该摆动机构3的驱动机构4,其中,该摆动机构3用于使搭乘部2朝向前后以及左右方向往复摆动,并使搭乘部2产生围绕朝向上下方向扭转的扭转动作。

摆动机构3具有:通过驱动机构4的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轴10、从下方支撑(支承)搭乘部2的支承部件11、将旋转轴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朝向左右方向的往复摆动运动(平移运动)并传递至支承部件11的转换部12、以及限制支承部件11随着旋转轴10进行旋转的限制部13。

旋转轴10以轴心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架设在搭乘部2下方的基座部5上。该旋转轴10通过轴承14以围绕朝向左右方向的轴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另外,旋转轴10的右端侧插入驱动机构4的减速器26内,旋转轴10的左端侧通过轴承14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旋转轴支撑部17(以从基座部5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竖立的方式延伸的部件)上。

支承部件11从下方支撑搭乘部2。该支承部件11具有上面安装有搭乘部2的载置部15、和从下方支撑该载置部15的支撑部16。

载置部15是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板状部件,其具有能够承受使用者M的负荷(体重)的厚度。支撑部16主视时呈从下端朝向上端扩张的扩张形状。即,支撑部16是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逐渐变宽从而上端侧宽,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剖面呈倒三角形(漏斗状)的部件。另外,支撑部16的下端也具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关于该支承部件11,可以将载置部15和支撑部16形成为一体。

基于如此将载置部15和支撑部16形成为一体等的设计,能够将搭乘部2配置在比利用球形的平衡球的现有运动机更低的位置处,从而可以使基座部5(换言之地面F)至搭乘部2的顶点为止的高度远低于现有的平衡球。因此,使用者M不会感到掉落至地面F的危险,从而能够安心地进行运动。

如图5所示,支承部件11的下端(基端)侧配置有将来自旋转轴10的旋转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的转换部12(摆动机构3具备的转换部12)。

转换部12将来自旋转轴10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上述摆动运动,并传递至与支承部件11一同动作的搭乘部2。转换部12具有:固定在旋转轴10上从而与该旋转轴10呈一体地旋转的旋转凸台部20、设置在支承部件11的基端且嵌在旋转凸台部20的外周缘上的环状嵌合部21、以及限制支承部件11与旋转轴10一同旋转的限制部13。

旋转凸台部20外嵌在旋转轴10上,其外周面上设有相对于旋转轴10倾斜的凸轮面。另外,旋转凸台部20上供旋转轴10贯穿的孔部,以相对于该旋转凸台部20的外周圆的中心偏心的状态形成。即,旋转凸台部20以相对于旋转轴10的轴心倾斜的方式与之一同旋转。另外,旋转凸台部20(凸轮面)的倾斜度为支承部件11可实现摆动运动的倾斜度。

环状嵌合部21形成于支承部件11的基端上,且经由轴承22以相对旋转自如的状态外嵌在旋转凸台部20上。支承部件11通过旋转凸台部20的倾斜旋转和偏心旋转而进行往复摆动运动。

限制部13用于限制环状嵌合部21随着旋转凸台部20一同旋转。该限制部13配置于旋转轴10的下方。

限制部13具有设置在支承部件11的基端侧的限制销23、和设置在与限制销23对置的位置处的限制槽24,该限制销23滑动自如地嵌入限制槽24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销23为圆柱状的突起,并从支承部件11的基端(环状嵌合部21的下方)朝向下方突出而设置。另外,限制槽24设置在限制销23的下方且基座部5上。限制槽24形成为左右方向的长槽,限制销23沿左右方向滑动自如地插入限制槽24中。

在该旋转轴10的右端侧且基座部5上,配置有使旋转轴10旋转的驱动机构4。

驱动机构4具有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电机25、和将从驱动电机25输出的旋转驱动力减速至规定速度的减速器26。减速器26具有减速至规定速度的齿轮机构28和收容齿轮机构28的齿轮箱29。驱动电机25被配置为输出轴位于旋转轴10的下侧且朝向前方。另外,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插入减速器26,并经由齿轮机构28与旋转轴10相连。

转换部12与旋转轴10之间设置有可靠地使旋转轴10与转换部12一同旋转的动力传递机构27。即,动力传递机构27是在实施摆动运动时,防止因为使用者M施加的巨大负荷而导致旋转凸台部20在旋转的旋转轴10上打滑。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27是形成于旋转轴10的外周面上的花键。通过该花键的作用,旋转凸台部20不会在旋转轴10上发生打滑。在本实施方式中,花键形成于旋转凸台部20的右侧。

[动作形态]

对于具有上述构成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动作形态进行说明。

使用者M在电源断开(OFF)的状态下以各种姿势搭乘到搭乘部2上(关于姿势之后进行叙述)。然后,接通设置于搭乘部2前面的启动开关30。

于是,驱动机构4的驱动电机25从输出轴输出旋转驱动力。旋转驱动力被减速器26减速至规定速度,并经由齿轮机构28传递至旋转轴10。与此同时,安装在旋转轴10上的旋转凸台部20与旋转轴10一同旋转。另外,由于旋转轴10和旋转凸台部20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7啮合,因而能够可靠地一同旋转。

经由环状嵌合部21外嵌于旋转凸台部20上的支承部件11欲朝向与旋转轴1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此时,由于设置在环状嵌合部21下方的限制销23在限制槽24内滑动,因而旋转凸台部20与支承部件10的共转被限制。

形成于旋转凸台部20的外周面上的凸轮面相对于旋转轴10倾斜。另外,限制销23沿着左右方向长的限制槽24滑动。因此,支承部件11随着旋转轴10的旋转而朝向左右和前后进行往复摆动动作。

即,当搭乘部2的前端部朝向右侧摆动且其上表面向左下倾斜时,搭乘部2的后端部朝向左侧摆动且其上表面向右上倾斜。反之,当搭乘部2的前端部朝向左侧摆动且其上表面向右下倾斜时,搭乘部2的后端部朝向右侧摆动且其上表面向左上倾斜。摆动机构3用于使经由支承部件11与之相连的搭乘部2产生前端部和后端部如上所述俯视时以该搭乘部2的中央为中心呈反相位的摆动运动、换言之复合旋转运动(复杂的“8”字运动)。

关于在进行上述动作的搭乘部2上的搭乘方法,可以考虑到各种方法。

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以盘腿坐的姿态、即打坐姿态搭乘。如图7所示,也可以以臀部坐在搭乘部2上而双腿悬空的状态搭乘。通过在维持该身体状态的同时进行摆动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平衡感且锻炼全身的肌肉。如图8所示,也可以以站立的姿势搭乘。

无论在何种姿势下,由于搭乘部2呈拱形状而容易失去平衡,而且搭乘部2进行摆动运动,因而使用者M能够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平衡感。

此外,也可以如图9所示以后仰的姿势躺在搭乘部2上、或者将后背部分搭乘在搭乘部2上。该状态下,通过使搭乘部2进行摆动运动,能够实现以使用者M的后背部分为中心的肌肉运动等。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从基座部5(换言之地面F)到搭乘部2顶点的高度与现有的平衡球相比非常低,因而使用者M可以安心地以各种姿势搭乘在搭乘部2上。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运动装置1,使用者M能够安全地进行使用而不会感到危险,并且,能够切实地对使用者M的身体产生本来的平衡球所具有的、通过克服“不稳定感”而实现的“提高使用者M的平衡感、提高肌肉力量”等作用。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平衡运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具有:呈上凸形状的搭乘部2、配置于搭乘部2的下方且使该搭乘部2前后或左右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3、驱动摆动机构3的驱动机构4、以及用于配置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且能够载置于地面F上的基座部5,第二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该基座部5呈下凸形状。

基座部5被构成为:侧视时该基座部5的正下方部比边缘部更加朝向下方凸出,优选通过向该基座部5内注入空气,从而改变基座部5朝向下方凸出的程度。

详而言之,如图10、图11所示,基座部5呈将球体从距离下端1/5左右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分割成两部分,且仅将分割后的下侧部分留下而将上侧部分除去这样的形状。换言之,基座部5呈将打开成拱形状的伞倒置的形状、或者将蘑菇的伞状部分倒置的形状。

该基座部5俯视时呈直径小于搭乘部2的直径的圆形,且基座部5的中心位置和搭乘部2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基座部5侧视时呈向下凸起的半圆形状的拱形。基座部5的水平方向大致中央部处配置有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摆动机构3的上侧安装有搭乘部2。另外,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配置在基座部5的上面或内部,基座部5本身配置为其凸部的顶端与地面F接触。

这样,在基座部5呈下凸形状,且在以该形状载置于地面F上的状态下,使用者M搭乘在搭乘部2的上面时,由于基座部5在地面上呈不稳定的状态(不倒翁状态),因而使用者M能够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搭乘。即,在将基座部5形成为这样的下凸形状的情况下,再加上搭乘部2的不稳定性,使用者M更难以稳定地进行搭乘,从而能够使使用者M进行更为有效的平衡运动。

另外,图示的基座部5俯视时呈圆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呈椭圆形状。即,基座部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和左右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不同。另外,基座部5俯视时呈非圆形、例如四边形或六边形亦可。基座部5侧视时并不限定为半圆形,例如也可以呈圆角的三角形状(山形状)。即,也可以是斜视时呈金字塔形状。

基座部5的内部具有由硬质塑胶等形成的拱形状(下凸形状)的芯体6,其整个下表面上配置有由氨基甲酸乙酯等形成的中间材料7,进而在该中间材料7的外侧配置有由硅橡胶等形成的覆盖材料8。

即,呈上述中间材料7从下方将芯体6全部覆盖,覆盖材料8将该中间材料7的外侧覆盖的结构、换言之将覆盖材料8和中间材料7双层重叠的层叠结构。另外,上述中间材料7以效仿上述芯体6的拱形状的外形的方式在芯体6上形成为规定厚度。在如此将基座部5形成为层叠结构、或者增加中间材料7的厚度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基座部5的下凸形状的曲率,从而能够对使用者M施加强烈的平衡运动。

另外,也可以代替中间材料7预先形成空隙部(形成于芯体6与覆盖材料8之间的空隙部),并从外部向该空隙部注入空气,从而产生与中间材料7同样的动作。通过向空隙部注入大量空气,能够增大基座部5的下凸形状的曲率(凸出程度),从而能够对使用者M施加强烈的平衡运动。反之,通过向空隙部注入少量空气,能够缩小基座部5的下凸形状的曲率(凸出程度),从而能够削弱相对于使用者M的平衡运动。

另外,通过与搭乘部2同样地预先在基座部5的内部(表面正下方)埋设发出各种光的LED照明等、或者在基座部5的表面上形成各种图案,从而可以形成为美观的平衡运动装置1。

另外,对于搭乘部2而言,也可以代替中间材料7预先形成空隙部(形成于芯体6与覆盖材料8之间的空隙部),并从外部向该空隙部注入空气,从而产生与中间材料7同样的动作。通过向空隙部注入大量空气,能够增大搭乘部2的上凸形状的曲率(凸出程度),从而能够对使用者M施加强烈的平衡运动。反之,通过向空隙部注入少量空气,能够缩小搭乘部2的上凸形状的曲率(凸出程度),从而能够削弱对于使用者M的平衡运动。

在此,如图10、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俯视时基座部5的直径小于搭乘部2的直径。然而,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搭乘部2的直径与基座部5的直径大致相同,还可以是基座部5的直径大于搭乘部2的直径。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的构成以及上述未记载的搭乘部2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故省略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动作形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大致相同,故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平衡运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具有:呈上凸形状的搭乘部2、配置于搭乘部2的下方且使该搭乘部2前后或者左右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3、驱动摆动机构3的驱动机构4、配置有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且能够载置于地面F上的基座部5,并且,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基本装置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大致相同。

然而,搭乘部2和基座部5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大不同。

如图12、图13等所示,搭乘部2是将球体从距离顶端1/2左右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分割成两部分后的上侧部分的半球体部件。换言之,搭乘部2是中央部(顶端)相比边缘部(下端)向上大幅凸出且呈圆拱形的部件。

该搭乘部2的边缘部与环部件31相配合进行安装。环部件31俯视时呈直径与搭乘部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形。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搭乘部2的表面上形成有防止使用者M从搭乘部2滑落的防滑部件。另一方面,搭乘部2的内部收纳有拱形状的芯体6。芯体6上安装有支承部件11的载置部15。搭乘部2通过芯体6进行摆动。

基座部5是侧视时呈向下凸出的半圆形状的部件。即,基座部5侧视时呈与基座部5的正下方部对应的下端相比上端朝向下方凸出的凸形状。

另外,如图13至图15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座部5具有:配置在距离地面F规定高度处的载置台32、配置于载置台32的下方且呈下凸的半球体形状的盖件33(盘状部)、以及安装有载置台32和盖件33且能够载置于地面F上的基台34。

载置台32具有圆板状的载置部件35、和从下方支撑该载置部件35的圆柱状的支柱部件36。该载置台32的水平方向大致中央部处配置有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即,摆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通过支柱部件36配置在距离地面F规定高度的地方。

基台34是圆板状的部件,其水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孔部37。圆柱状的支柱部件36插入该孔部37中。

盖件33俯视时呈直径小于搭乘部2的直径的圆形,盖件33的中心位置与搭乘部2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另外,盖件33侧视时具有朝向下方凸起的半圆形状(拱形状)的曲面。换言之,盖件33也可以称为具备朝向上方扩张的半球形状的曲面的盘状部件。

该盖件33的曲面呈规定的曲率,例如优选与后述裙部38的曲面的曲率相同。

另外,盖件33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被切断,且其下端安装在基台34上。即,盖件33配置成从下方将载置台32覆盖。

然而,搭乘部2上设有将构成基座部5的盖件33遮盖且呈下凸形状的裙部38。

如图13至图15等所示,裙部38配合安装在环部件31的下部。该裙部38侧视时具有从上端向下凸出的半圆形状的曲面。另外,裙部38俯视时呈直径与环部件31(搭乘部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形。

裙部38是将球体从距离顶端1/2左右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分割成两部分后的下侧部分的半球体部件,且下端沿水平方向被切断。即,裙部38是从上端(环部件31)朝向下端(基座部5的正下方部)凸出且呈圆形环状的部件。

该裙部38以相互重叠但未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盖件33的侧方。即,裙部38以将盖件33的上部遮住的方式配置于盖件33的侧方。

裙部38的曲面的曲率与构成基座部5的盖件33的曲面的曲率相同。即,优选裙部38的曲面朝向与盖件33的曲面不交叉的方向。

另外,裙部38的上端与环部件31相配合而安装,且与搭乘部2呈一体。

如图12、图15等所示,从整体来看,相互配合组装的搭乘部2、环部件31以及裙部38与盖件33大致呈球体。该大致球体呈从距离顶端3/4左右的位置处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构成。

即,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构成为:在基台34上设有球体,且上球体(搭乘部2、环部件31以及裙部38)相对于下球体(盖件33)呈浮游状态配置,而且在该下球体(盖件33)的外周面侧摆动。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球体的大小与市场上流通的平衡球的大小大致相同(50cm~100cm左右),从而使用者M容易搭乘。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上球体(搭乘部2、环部件31以及裙部38)由构成基座部5的基台34等摆动自如地支撑,因而不易翻到,从而可以安全地进行平衡感的训练。

如图12、图15等所示,裙部38与构成基座部5的盖件33以相互重叠但未接触的方式配置,从而在其之间设置有空间A。该空间A比使用者M的手指厚度窄。

即,由于裙部38与盖件33相邻而配置,因而空间A是极小的缝隙。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使用者M的手指等伸入空间A(缝隙)中,因而比较安全。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摆动机构3、驱动机构4的构成以及上述未记载的搭乘部2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故省略说明。此外,由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的动作形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平衡运动装置1大致相同,故省略说明。

另外,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

例如,对于搭乘部2前后、左右摆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上下往复摆动。另外,摆动机构3可以采用各种机构,也可以采用组合了液压缸的机构。

特别是在此次公示的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事项例如工作条件、操作条件、构成物的尺寸、重量等,本行业人员不会脱离通常实施范围,通常本行业人员采用容易想到的可能的事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