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运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4961发布日期:2019-10-09 01:25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踝泵运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理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踝泵运动记录仪。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下肢手术后的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常规应用踝泵运动效果好,应用广泛。但是当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以及害怕疼痛而不能配合时,踝泵运动就无法保质保量的进行,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辅助卧床病人定时、定量、准确进行踝泵运动的辅助器械。

但是现有的踝泵运动仪大多需要人工辅助,因患者的主客观因素等影响,不能让患者全程保证同质化的锻炼效果,导致康复慢疗效差。而且现有的踝泵运动不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或者锻炼的不同强度调节力度大小,自主调节性较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够辅助卧床病人进行定时、量化、准确进行踝泵运动的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踝泵运动记录仪。

按照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踝泵运动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框、旋转板、弹性件和踝泵运动计数系统,所述立框呈“门”字型,立框垂直设置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旋转板活动嵌设于立框内,所述旋转板两侧边的底端通过转轴与立框的两个边框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立框与旋转板之间,弹性件一端与立框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板连接;所述踝泵运动计数系统包括检测器、处理器、电源和显示屏,所述检测器安装在立框或旋转板上,检测器用于记录踝泵运动次数,所述处理器和电源设置在立框内,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立框的顶框前侧面上,所述检测器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与显示屏连接,电源与检测器、处理器和显示屏分别连接以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器包括光电感应发射器和光电感应接收器,所述光电感应发射器和光电感应接收器分别安装在立框的两个边框的内侧面上且正面相对,光电感应发射器和光电感应接收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板的两侧的外壁上和立框的两个边框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开设有多个卡位,所述卡槽内部滑动装配有与卡位相配合的卡接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在旋转板两侧卡槽内的卡接件上,另一端连接在立框两侧卡槽内的卡接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端和连接端,所述卡接端伸入卡槽的内部且与卡位相卡接,所述连接端的一侧高出于卡位的平面且与弹性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踝泵运动记录仪还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旋转板的一侧上,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的背面设有第一粘扣;所述旋转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卡环的内部反折后通过第一粘扣与第一固定带的背面粘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踝泵运动记录仪还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腿部的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底座的一侧上,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的背面设有第二粘扣,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卡环的内部反折后通过第二粘扣与第二固定带的背面粘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带设置有两条,其中一条第二固定带靠近底座后端,另一条第二固定带靠近底座前端,用于患者脚部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为弹性扁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橡皮带或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板上贴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上设有防滑颗粒;所述底座上铺设有柔性软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踝泵运动记录仪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在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过程中还能记录运动次数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从而让患者直观看到自身的锻炼情况,有利于全程保证同质化的锻炼效果,保证康复疗效。

2)、该踝泵运动记录仪中的弹性件两端与底座、旋转板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可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或者需要锻炼的强度不同,手动将弹性件两端的卡接件在卡槽滑动并卡接在不同的卡位内,进而调节患者踩踏旋转板所需要用的力的大小。

3)、该踝泵运动记录仪设置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可对患者需要锻炼的脚掌加以固定,防止脚掌在锻炼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影响锻炼效果;第二固定带可对患者腿部加以固定,防止腿部在锻炼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影响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踝泵运动计数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槽与卡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立框、2a-边框、2b-顶框、3-旋转板、4-弹性件、5-转轴、6-检测器、6.1-光电感应发射器、6.2-光电感应接收器、7-处理器、8-电源、9-显示屏、10-卡槽、10a-卡位、11-卡接件、11a-卡接端、11b-连接端、12-第一固定带、13-第一粘扣、14-第一卡环、15-第二固定带、16-第二粘扣、17-第二卡环、18-防滑垫、19-柔性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踝泵运动记录仪,包括底座1、立框2、旋转板3、弹性件4和踝泵运动计数系统,所述立框2呈“门”字型,立框2垂直设置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旋转板3活动嵌设于立框2内,所述旋转板3两侧边的底端通过转轴5与立框2的两个边框2a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立框2与旋转板3之间,弹性件4一端与立框2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板3连接;所述踝泵运动计数系统包括检测器6、处理器7、电源8和显示屏9,所述检测器6安装在立框2或旋转板3上,检测器6用于记录踝泵运动次数,所述处理器7和电源8设置在立框2内,所述显示屏9设置在立框2的顶框2a前侧面上,所述检测器6与处理器7连接,处理器7与显示屏9连接,电源8与检测器6、处理器7和显示屏9分别连接以供电。

具体使用时,腿部放置在底座1上,需要锻炼的脚掌贴靠于旋转板3上,患者踩踏旋转板3,使旋转板3绕着转轴5转动,在此过程中,弹性件4被拉长,患者踩踏旋转板3时需要克服弹性件4【弹性件4可以为橡皮带或弹簧】的拉力,踩踏到位后,弹性件4通过自身的弹力带着旋转板3复位,如此反复,即可让患者做踝泵运动,达到康复锻炼效果。在上述锻炼过程中,检测器6每检测到一次踝泵运动就发送一次信号给处理器7,处理器7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存入自身的存储单元内,同时将累计的次数通过显示屏9显示出来,从而让患者直观看到自身的锻炼情况,有利于全程保证同质化的锻炼效果,保证康复疗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6包括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所述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分别安装在立框2的两个边框2a的内侧面上且正面相对,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分别与处理器7连接。如此设置,只有当旋转板3被踩踏到能够使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完全露出的位置,光电感应发射器6.1发出的光电信号才能给光电感应接收器6.2接收到,检测器6才会计数一次,这样就可保证锻炼效果,避免患者出现锻炼不到位的情况。

所述光电感应发射器6.1、光电感应接收器6.2、处理器7和显示屏9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如采用浙江欧得公司生产的od-ej5m对射式光电感应计数器,该对射式光电感应计数器包括光电感应发射器6.1、光电感应接收器6.2和数显计数器,其中的数显计数器设置有处理器7、显示屏9等部件,同时带有清零键,每次锻炼达标后可以清零,下次锻炼再重新计数。

另外,所述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的位置设置成可调节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可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或者需要锻炼的强度来调节光电感应发射器6.1和光电感应接收器6.2的位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3的两侧的外壁上和立框2的两个边框2a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开设有多个卡位10a,所述卡槽10内部滑动装配有与卡位10a相配合的卡接件11,所述弹性件4一端连接在旋转板3两侧卡槽10内的卡接件11上,另一端连接在立框2两侧卡槽10内的卡接件11上。如此设置,可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或者需要锻炼的强度不同,手动将弹性件4两端的卡接件11在卡槽10滑动并卡接在不同的卡位10a内,进而调节患者踩踏旋转板3所需要用的力的大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11包括卡接端11a和连接端11b,所述卡接端11a伸入卡槽10的内部且与卡位10a相卡接,所述连接端11b的一侧高出于卡位10a的平面且与弹性件4相连接。如此设置,可使卡接件11与相对应的卡位10a方便地实施卡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踝泵运动记录仪还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第一固定带12,所述第一固定带12的一端连接于旋转板3的一侧上,第一固定带12的另一端的背面设有第一粘扣13;所述旋转板3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卡环14,所述第一固定带1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卡环14的内部反折后通过第一粘扣13与第一固定带12的背面粘接连接。如此设置,可对患者需要锻炼的脚掌加以固定,防止脚掌在锻炼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影响锻炼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踝泵运动记录仪还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腿部的第二固定带15,所述第二固定带15的一端连接于底座1的一侧上,第二固定带15的另一端的背面设有第二粘扣16,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环17,所述第二固定带1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卡环17的内部反折后通过第二粘扣16与第二固定带15的背面粘接连接。如此设置,可对患者腿部加以固定,防止腿部在锻炼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影响锻炼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15设置有两条,其中一条第二固定带15靠近底座1后端,另一条第二固定带15靠近底座1前端,用于患者脚部的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固定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12和第二固定带15均优选为弹性扁带,这样可以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3上贴设有防滑垫18,所述防滑垫18上设有防滑颗粒。如此设置,防滑垫18可有效提高脚掌与旋转板3接触的摩擦力和稳定性,防止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脚掌发生不必要的移动。所述防滑垫18优选为硅胶垫。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铺设有柔性软垫19。如此设置,当患者脚部放置于底座1上时,柔性软垫19可以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