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伤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125发布日期:2020-04-24 21: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伤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骨伤康复椅。



背景技术:

腿部疾病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腿部出现疾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自主行动,这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不利影响,由于腿部疾病治疗过程见效慢、效果欠佳,治疗师在指导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时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有时还需要几名治疗师同时参与帮助患者训练,劳动强度大,人员浪费,并且,由于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患者主动行走,使得训练的效率非常的低下,很多患者因此而产生很大的消极情绪,康复的速度慢、痊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骨伤康复椅,能够使患者在较舒服的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在无需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自主的康复训练,既可减少医护人员等人工成本,又可有效提高康复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伤康复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座椅以及用于进行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腿部运动组件,所述座椅包括座板以及固定于座板底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腿部运动组件包括两个大腿支撑板、两个小腿支撑板、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二连接件以及两个第三连接件,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大腿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座板活动连接;

所述两个大腿支撑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大腿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半边扣、第二半边扣以及u型锁块,所述第一半边扣的一端和第二半边扣的一端分别与大腿支撑板的两侧铰接,所述第一半边扣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半边扣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固定有弹性件,所述u型锁块的一端嵌于第一卡槽内并与弹性件连接,所述u型锁块的另一端嵌于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两侧均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装设有用于推动第一连接件在滑槽内滑动的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器件是否启动的第一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器件推动第一连接件的滑动速度的第二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嵌于第二连接杆内并与第二连接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还包括靠背,所述座板远离第三连接件的一侧与靠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伤康复椅,患者腿部康复训练期间,坐在骨伤康复椅上,将两大腿放在大腿支撑板上,将小腿放在小腿支撑板上,再将卡扣扣上,防止运动训练的时候腿部脱离腿部运动组件,接着患者自主进行腿部的伸展运动,通过小腿支撑板与滑槽的配合滑动,使患者的腿部进行屈曲或者伸展动作,进而控制腿部的活动,进行康复训练。该骨伤康复椅,能够使患者在较舒服的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在无需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自主的康复训练,减少医护人员等人工成本,可有效提高康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腿部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底座,11-滑槽,12-把手,13-驱动器件,14-驱动杆,15-第一开关,16-第二开关,141-第一连接杆,142-第二连接杆,2-座椅,21-座板,22-支撑脚,23-靠背,3-腿部运动组件,31-大腿支撑板,32-小腿支撑板,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5-第三连接件,4-卡扣,41-第一半边扣,42-第二半边扣,43-u型锁块,411-第一凸块,412-第一卡槽,413-弹性件,421-第二凸块,422-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伤康复椅,如图1至图4,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座椅2以及用于进行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腿部运动组件3,所述座椅2包括座板21以及固定于座板21底部的若干支撑脚22,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个滑槽11,所述腿部运动组件3包括两个大腿支撑板31、两个小腿支撑板32、两个第一连接件33、两个第二连接件34以及两个第三连接件35,所述小腿支撑板3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33与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34与大腿支撑板31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大腿支撑板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35与座板21活动连接;所述两个大腿支撑板31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大腿的卡扣4,所述卡扣4包括第一半边扣41、第二半边扣42以及u型锁块43,所述第一半边扣41的一端和第二半边扣42的一端分别与大腿支撑板31的两侧铰接,所述第一半边扣4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块411,所述第一凸块411设有第一卡槽412,所述第二半边扣4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块421,所述第二凸块421设有第二卡槽422,所述第一卡槽412内固定有弹性件413,所述u型锁块43的一端嵌于第一卡槽412内并与弹性件413连接,所述u型锁块43的另一端嵌于第二卡槽422内;所述座椅2还包括靠背23,所述座板21远离第三连接件35的一侧与靠背23连接。

具体地,患者腿部康复训练期间,坐在座椅2的座板21上,可靠在靠背23上,接着将两大腿放在大腿支撑板31上,将小腿放在小腿支撑板32上,再将卡扣4扣上,防止运动训练的时候腿部脱离腿部运动组件3,接着患者自主进行腿部的伸展运动,通过小腿支撑板32与滑槽11的配合滑动,控制第一连接件33在滑槽11内滑动,使患者的腿部进行屈曲或者伸展动作,进而控制腿部的活动,进行康复训练,由于有大腿支撑板31与小腿支撑板32的支撑作用,相对于直接站着训练走路,会使患者更轻松地进行训练;设置卡扣4,可以帮助固定患者的腿部,患者将大腿放在大腿支撑板31上后,将第一半边扣41和第二半边扣42扣合大腿,患者再手动拉动u型锁块43,将u型锁块43的插进第二卡槽422内,患者松开u型锁块43后,u型锁块43在弹性件413的弹力下被固定在第一卡槽412和第二卡槽422内,进而将第一半边扣41和第二半边扣42锁紧在一起,从而将患者的大腿固定在大腿支撑板31上,当患者结束训练的时候,将u型锁块43拉出至离开第二卡槽422,即可松开大腿;该卡扣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提升患者训练过程的安全性。该骨伤康复椅,能够使患者在较舒服的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在无需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自主的康复训练,减少医护人员等人工成本,可有效提高康复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伤康复椅,如图1,所述座椅2两侧均设有把手12;所述底座1上装设有用于推动第一连接件33在滑槽11内滑动的驱动器件13,所述驱动器件13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件33之间连接有驱动杆14,所述把手12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器件13是否启动的第一开关15;所述把手12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器件13推动第一连接件33的滑动速度的第二开关16;优选的,驱动器件13可以为气缸。

具体地,患者除了可以进行自发性的康复训练外,也可在坐在座椅2上后,将大腿固定,接着打开第一开关15,启动驱动器件13,驱动器件13推动驱动杆14前后移动,驱动杆14带动第一连接件33在滑槽11内滑动,使得小腿支撑板32做出向前向后的动作,进而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向前或者向后等伸展屈曲的动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即患者在不需要用力的情况下,通过腿部运动组件3帮助患者腿部自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患者可以通过第二开关16控制驱动器件13的速度,进而控制腿部的移动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结构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腿部训练时间,增加患者骨伤恢复训练以及增加肌肉的训练记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腿部骨伤导致的不能正常行走等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伤康复椅,如图5,所述驱动杆14包括第一连接杆141以及第二连接杆142,所述第一连接杆141的一端与驱动器件1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41的另一端嵌于第二连接杆142内并与第二连接杆14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2远离第一连接杆14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3连接。

具体地,在患者进行自发的训练时,患者移动小腿,第一连接件33在滑槽11内滑动,由于驱动杆14包括有第一连接杆141以及与第一连接杆141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142,所以可以保证第一连接件33滑动的时候不会受到驱动杆14的长度限制,即不会限制第一连接件33的滑动距离,患者依然可以自由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