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0958发布日期:2020-03-10 08:45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篮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篮球。



背景技术: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一种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的球类体育运动。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篮球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更新进步,现有技术中的篮球为了增加篮球的摩擦力,一般会在自身带有纹路的表皮层上再开设一些图形或图案,通过图形或图案来增加篮球与手部或地板的摩擦力,进而获得更好的运球体验,例如公告号为cn2025382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滑篮球,其包括球形内胆、气嘴和中胎,所述中胎由八块中胎球皮构成,每个中胎球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表皮层,且每个中胎球皮上设置有至少一条防滑凹弧。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防滑篮球,其通过在每个中胎球皮上设置防滑凹弧,可增大篮球表面的摩擦力。但是,用户在运球过程中篮球始终处于不定向旋转的过程,因此气流在流经防滑凹弧时,若气流流向与防滑凹弧延伸方向不同,则会产生较大阻力,使气流沿其他方向流动,影响篮球在空中飞行时的稳定性,因此仍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篮球,其能够在增加篮球表面摩擦力的同时,提升气流在篮球表面流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气流对篮球运动时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篮球,包括设置在中胎球皮外表面的表皮层,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周侧延伸有至少三个棱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篮球的过程中,表皮层上开设的若干个凹槽能够增大篮球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提高篮球的摩擦力,避免篮球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手的情况;同时,当气流由篮球表面进入凹槽后,凹槽会对气流产生阻挡,起到缓冲作用;而在凹槽的周侧开设棱角槽,则能够使进入凹槽内的气流由凹槽底部流向棱角槽的侧壁,最终由棱角槽的开口处流出,使气流在篮球表面的流动过程更加稳定。

因此,在篮球的表皮层上开设凹槽与棱角槽,能够在增加篮球表面摩擦力的同时,提升气流在篮球表面流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气流对篮球运动时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棱角槽的内壁从凹槽底部向外逐渐倾斜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运球时,气流沿凹槽的开口进入槽到达凹槽底部后,能够沿凹槽的底面流向棱角槽的内壁,然后由棱角槽倾斜的侧壁稳定流向棱角槽的出口,最终由棱角槽流出,由此能够减少气流对球体表面的阻力,并且在球体接触地面或者与人手接触的瞬间,起到快速导流的作用,使着底点更加准确,不容易出现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7-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凹槽的深度设置为0.7-1.5mm时,能够在保持表皮层张力的同时,使表皮层的粗糙程度达到使其摩擦力增大至能够防止发生脱手情况的程度,且随着凹槽深度的加深,凹槽对于气流的引导作用也相应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表皮层包括若干大小、形状相同且可相互拼接的外皮,相邻所述外皮之间由平径分隔,所述平径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外皮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皮之间相互拼合的结构能够将中胎球皮充分包覆,由此能够对篮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设置颗粒状凸起,能够在用户运球时,增大篮球与地面或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使篮球的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分布于相邻两外皮的表面或间隔两外皮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凹槽分布于相邻的两外皮上或间隔的两外皮上时,其相对与整个篮球呈均匀分布,由此能够使篮球保持质量以及形状上的相对平衡,使篮球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排布在外皮的外表面,相邻两条直线上的所述凹槽呈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多个线形排布且交错设置的凹槽,能够形成较为规则的粗糙面,使篮球收到的应力更加集中,从而使篮球运行时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网格状分布在外皮的外表面,且形成若干个虚拟的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内设置有与其对角线重合的一对线形槽,两条所述线形槽的重叠位置设置有菱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能够形成规则的粗糙面,增强表皮层外表面的摩擦力;同时,线形槽以及菱形槽的设置,能够引导气流沿菱形槽流向由线形槽以及凹槽围合形成的网状路径上,进一步提升气流流动时的均匀性以及稳定程度,进而使篮球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棱角槽的数量为五个,且所述棱角槽与凹槽构成五角星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五个的棱角槽,能够增加气流由凹槽底部流出的路径,从而进一步增强气流流动过程中的均匀性及稳定程度;同时,五角星的形状能够增强篮球整体的观赏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篮球的表皮层上开设凹槽与棱角槽,能够在增加篮球表面摩擦力的同时,提升气流在篮球表面流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气流对篮球运动时的影响;

(2)通过将棱角槽的内壁倾斜设置,能够对气流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使气流能够沿凹槽的底部向各个方向的棱角槽流动,进而增强气流流动时的稳定性与均匀性;

(3)通过呈多个线形排布且交错设置的凹槽,能够形成较为规则的粗糙面,使篮球收到的应力更加集中,从而使篮球运行时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胆;2、缠纱;3、中胎球皮;4、表皮层;5、凹槽;6、线形槽;41、外皮;42、平径;51、棱角槽;61、菱形槽;4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篮球,如图1、2所示,包括内胆1、缠纱2、中胎球皮3以及粘接在中胎球皮3外表面的表皮层4,结合图3,表皮层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5,凹槽5的周侧延伸开设有至少三个棱角槽51,本实施例中棱角槽51的数量为五个,即五个棱角槽51与凹槽5形成五角星形状。

如图1所示,凹槽5分布于间隔的两外皮41的表面。当凹槽5分布于间隔的两外皮41上时,其相对与整个篮球呈均匀分布,由此能够使篮球保持质量以及形状上的相对平衡,使篮球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如图1所示,凹槽5呈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排布在外皮41的外表面,相邻两条直线上的凹槽5呈交错设置。呈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排布且交错设置的凹槽5,能够形成较为规则的粗糙面,使篮球收到的应力更加集中,从而使篮球运行时保持稳定。

如图1、2所示,表皮层4包括八块大小、形状相同且相互拼接的外皮41,外皮41厚度为1.5mm,相邻外皮41之间由平径42分隔,平径42将八块外皮41分隔成两个呈“8”字形对接而将中胎球皮3包覆于其中的区域,平径42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凸起421,凸起421的高度为1mm。外皮41之间相互拼合的结构能够将中胎球皮3充分包覆,由此能够对篮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颗粒状的凸起421能够在用户运球时,增大篮球与地面或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使篮球的运行更加平稳。

如图3所示,棱角槽51的内壁从凹槽5底部向外逐渐倾斜向上设置,即五个棱角槽51与凹槽5形成的开口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当用户运球时,气流沿凹槽5的开口进入凹槽5到达凹槽5底部后,能够沿凹槽5的底面流向棱角槽51的内壁,然后由棱角槽51倾斜的侧壁稳定流向棱角槽51的出口,最终由棱角槽51流出,由此能够减少气流对球体表面的阻力,并且在球体接触地面或者与人手接触的瞬间,起到快速导流的作用,使着底点更加准确,不容易出现打滑。

如图3所示,凹槽5的深度为0.7-1.5mm,本实施例中凹槽5的深度为0.7mm。当凹槽5的深度设置为0.7mm时,能够在保持表皮层4张力的同时,使表皮层4的粗糙程度达到使其摩擦力增大至能够防止发生脱手情况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用户在使用篮球的过程中,表皮层4上开设的若干个凹槽5能够增大篮球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提高篮球的摩擦力,避免篮球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手的情况;同时,当气流由篮球表面进入凹槽5后,凹槽5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产生缓冲作用,而在凹槽5的周侧开设棱角槽51,则能够使进入凹槽5内的气流由凹槽5底部流向棱角槽51倾斜的侧壁上,最终由棱角槽51的开口处流出,使气流在篮球表面的流动过程更加稳定。

综上,在篮球的表皮层4上开设凹槽5与棱角槽51,能够在增加篮球表面摩擦力的同时,提升气流在篮球表面流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气流对篮球运动时的影响。

实施例二

一种篮球,如图4、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5的深度为1.5mm。凹槽5深度达到1.5mm时,其正好贯穿至中胎球皮3的外表面,而随着凹槽5深度的加深,凹槽5对于气流的引导作用也相应加强,因此能够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使篮球的运行更加稳定。

实施例三

一种篮球,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5呈直线状分布于八块外皮41的表面,且本实施中棱角槽51的数量为3个。当凹槽5分布于相邻的两外皮41上时,其相对与整个篮球呈均匀分布,由此能够使篮球保持质量以及形状上的相对平衡,使篮球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实施例四

一种篮球,如图7、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5呈网格状分布在外皮41的外表面,且形成若干个虚拟的矩形区域,矩形区域内开设有与其对角线重合的一对线形槽6,两条线形槽6的重叠位置开设有菱形槽61。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5,能够形成规则的粗糙面,增强表皮层4外表面的摩擦力;同时,线形槽6以及菱形槽61的设置,能够引导气流沿菱形槽61流向由线形槽6以及凹槽5围合形成的网状路径上,进一步提升气流流动时的均匀性以及稳定程度,进而使篮球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