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索轨道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130发布日期:2020-05-22 2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飞索轨道,包括供小车滑动的轨道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头(10),轨道本体由多段轨道单元(11)通过转接头(10)拼接而成,相邻的轨道单元(11)通过转接头(10)固定连接,轨道单元(11)包括上管道(111)和下管道(112),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固定连接,上管道(111)的中轴线与下管道(11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下管道(112)的外径大于上管道(111)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上管道(111)和下管道(112)都为不锈钢管,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焊接连接,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螺栓的中轴线垂直于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之间的切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转接头(10)一端伸入到轨道单元(11)的下管道(112)中,其另一端伸入到相邻轨道单元(11)的下管道(112)中,转接头(10)两端都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在对应端的轨道单元(11)上,第二螺栓(12)的中轴线垂直于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之间的切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轨道本体两端为直线段飞索,其中一端直线段飞索安装有阻尼器(13),阻尼器(13)通过固定件(14)固定在轨道本体上,阻尼器(13)包括阻尼缸体(131)和伸缩在阻尼缸体(131)的阻尼杆(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4)包括第一固定块(141)和第二固定块(142),第一固定块(141)和第二固定块(142)上都设有第一凹槽(100)和第二凹槽(200),第一固定块(141)的第一凹槽(100)与第二固定块(142)的第一凹槽(100)围成一个下抱箍环抱在阻尼缸体(131)上,第一固定块(141)的第二凹槽(200)与第二固定块(142)的第二凹槽(200)围成一个下抱箍环抱在下管道(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阻尼缸体(131)的两端都固定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上端部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下管道(112)上,第三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块(141)、下管道(112)后与第二固定块(142)固定连接,固定件(14)下端部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索轨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块(141)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块(1411),第二固定块(142)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凸块(1421),第一凸块(1411)与第二凸块(1421)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

8.一种带有飞索轨道的设备,包括固定架(15)、小车、进站台(16)和出站台(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索轨道,飞索轨道中带有阻尼器(13)的一端设在出站台(17)内,飞索轨道的另一端设在进站台(16),飞索轨道固定在固定架(15)上,小车滑动在飞索轨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飞索轨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飞索轨道与固定架(15)之间通过绳索(18)固定连接,绳索(18)一端固定在飞索轨道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滑移设施,公开一种飞索轨道及其设备,包括供小车滑动的轨道本体;还包括转接头(10),轨道本体由多段轨道单元(11)通过转接头(10)拼接而成,相邻的轨道单元(11)通过转接头(10)固定连接,轨道单元(11)包括上管道(111)和下管道(112),上管道(111)与下管道(112)固定连接,上管道(111)的中轴线与下管道(11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下管道(112)的外径大于上管道(111)的外径。本轨道通过管道作为轨道单元,轨道单元之间通过转接头连接,保证了相邻轨道单元之间的同轴度,从而使得小车在行驶时稳定性高,不会发生抖动现象,产生的噪声也小。

技术研发人员:朱乃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兔子坡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