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6271发布日期:2020-06-20 15:5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玩具车,已经成为了小孩童年时代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现有的玩具车玩法单一,随着孩子们日积月累地玩耍,很容易会对其产生审美疲劳,新鲜感降低,从而将兴致转向别的新的玩具,造成玩具车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玩法多变的玩具车,以保持玩具车的新鲜感,提高趣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玩具车,使其实现玩具车的玩法多变,以保持玩具车的新鲜感,提高趣味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玩具车,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

所述前车体包括两个前轮和扣合杆;两个所述前轮分别位于所述前车体的两侧,均与所述前车体转动连接;所述扣合杆位于所述前车体的下表面后侧,所述扣合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车体铰接连接,所述扣合杆的左端上侧与所述前车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扣合杆的右端上侧设有钩件;所述前车体的后端设有凸台;

所述后车体包括两个后轮和驱动装置;两个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后车体的两侧,均与所述后车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后车体的内部,与所述后轮连接;所述后车体的前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相配合;所述后车体的下表面前侧设有扣槽,所述扣槽与所述钩件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体还设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位于所述前轮的外侧。设置防护架以保护前轮,避免玩具车的前轮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的轴外侧设有防护轮。设置防护轮以保护后轮,避免玩具车的后轮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扣合杆的左端下侧设有凸起位。使玩家在按下扣合杆以分离前车体与后车体使更加方便,提高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体和所述后车体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连接扣位;还包括配件,所述配件设有第二连接扣位,所述第一连接扣位与第二连接扣位相配合。通过在前车体与后车体上设置额外的配件,达到能随意改变玩具车外观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玩具车的新鲜感。同时孩子们在思考增加何种配件进行装饰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孩子们大脑的创造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惯性牙箱。惯性牙箱具有无需电力驱动,节能环保等优点。本申请采用惯性牙箱作为驱动装置,无需购买额外电池,节约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扣合杆的左端设有限位台,所述前车体的内部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台的下表面与所述限位座的上表面相抵触。为了防止扣合杆的左端在弹性件的过度弹性作用下向下弹出,导致零件的损坏。设置限位台与限位座组合起限位作用,保证扣合件左端向下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即能停止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玩具车分割为前车体与后车体,区别于现有的玩具车的一体式设计,本申请的分体式设计能增加玩具车的玩法多变性,以保持玩具车的新鲜感,提高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体的立体图其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体的立体图其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体与后车体合体后(装有配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体与后车体合体后(装有配件)的立体图的仰视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前车体;101、第一连接扣位;102、限位座;2、后车体;3、前轮;301、防护栏;4、后轮;401、防护轮;5、驱动装置;6、凸台;7、扣合杆;701、钩件;702、限位台;703、凸起位;8、弹性件;9、凹槽;10、扣槽;11、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新型玩具车,包括前车体1和后车体2;

前车体1包括两个前轮3和扣合杆7;两个前轮3分别位于前车体1的两侧,均与前车体1转动连接;扣合杆7位于前车体1的下表面后侧,扣合杆7的中部与前车体1铰接连接,扣合杆7的左端上侧与前车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8,扣合杆7的右端上侧设有钩件701;前车体1的后端设有凸台6;

后车体2包括两个后轮4和驱动装置5;两个后轮4位于后车体2的两侧,均与后车体2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位于后车体2的内部,与后轮4连接;后车体2的前端设有凹槽9,凹槽9与凸台6相配合;后车体2的下表面前侧设有扣槽10,扣槽10与钩件701相配合。

前车体1还设有防护架,防护架位于前轮3的外侧。设置防护架以保护前轮3,避免玩具车的前轮3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

后轮4的轴外侧设有防护轮401。设置防护轮401以保护后轮4,避免玩具车的后轮4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

扣合杆7的左端下侧设有凸起位703。使玩家在按下扣合杆7以分离前车体1与后车体2使更加方便,提高便捷性。

前车体1和后车体2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连接扣位101;还包括配件11,配件11设有第二连接扣位,第一连接扣位101与第二连接扣位相配合。通过在前车体1与后车体2上设置额外的配件11,达到能随意改变玩具车外观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玩具车的新鲜感。同时孩子们在思考增加何种配件11进行装饰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孩子们大脑的创造性。

驱动装置5为惯性牙箱。惯性牙箱具有无需电力驱动,节能环保等优点。本申请采用惯性牙箱作为驱动装置5,无需购买额外电池,节约环保。金田生五金塑料玩具厂出品,型号为104#的惯性牙箱,具有节能、静音、稳定等优点,满足本申请的需求。

扣合杆7的左端设有限位台702,前车体1的内部设有限位座102,限位台702的下表面与限位座102的上表面相抵触。为了防止扣合杆7的左端在弹性件8的过度弹性作用下向下弹出,导致零件的损坏。设置限位台702与限位座102组合起限位作用,保证扣合件左端向下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即能停止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合体时,将前车体1后端的凸台6对准后车体2前端的凹槽9,由于凸台6与凹槽9相配合,使凸台6插入到凹槽9的内部,直至扣合杆7右端上侧的钩件701扣入至后车体2的扣槽10中。由于钩件701与扣槽10相配合起锁紧作用,达到前车体1与后车体2合体的目的。

分体时,对准扣合杆7左端下侧的凸起位703按下去,由于扣合杆7的中部与前车体1铰接连接,使扣合杆7形成平衡板的结构。当左端被按下向上抬起时,必然导致右端下降,使钩件701脱离扣槽10,从而导致前车体1与后车体2失去彼此间的锁紧。随后用手将前车体1与后车体2同时向两侧反方向拉出,使凸台6脱离凹槽9即可。由于扣合杆7的左端上侧与前车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8,在弹性件8的弹性作用下,使扣合杆7复位。

将玩具车分割为前车体1与后车体2,区别于现有的玩具车的一体式设计,本申请的分体式设计能增加玩具车的玩法多变性,以保持玩具车的新鲜感,提高趣味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