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玩具套件和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6433发布日期:2020-06-09 20: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组装玩具套件和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构建可供物品移动的移动路径部的组装玩具套件和该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



背景技术:

在后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能够使用在上表面具有多个结合销和三个以上的槽、且在下表面具有多个插槽的块体来构建供球体滚动的路线的块体玩具。该块体玩具通过组合多个相同形状的块体来利用各自的槽构建路线,因此,难以给使用者提供充分的趣味。

专利文献1:授权实用新型第31953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趣味性提高的组装玩具套件和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套件包含:至少一个第1组装部件,其具有第1轨道部;和至少一个第2组装部件,其具有形态与所述第1轨道部的形态不同的第2轨道部,该第2组装部件的形状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的形状不同,该组装玩具套件构成为,在将所述第1组装部件和所述第2组装部件组合设置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所述第1轨道部和所述第2轨道部构建可供物品移动的移动路径部。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为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或者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和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能够提供使趣味性提高的组装玩具套件和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组装部件。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第1组装部件的第1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1的(b)是其俯视图,图1的(c)是其仰视图。

图2的(a)是第1组装部件的第2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2的(b)是其俯视图,图2的(c)是其仰视图。

图3的(a)是第1组装部件的第3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3的(b)是其俯视图,图3的(c)是其仰视图。

图4的(a)是第2组装部件的第1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4的(b)是其俯视图,图4的(c)是其仰视图,图4的(d)是其侧视图。

图5的(a)是第2组装部件的第2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5的(b)是其俯视图,图5的(c)是其仰视图。

图6的(a)是第2组装部件的第3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6的(b)是其俯视图,图6的(c)是其仰视图,图6的(d)是其侧视图。

图7的(a)~图7的(c)是第2组装部件的基本的组合设置方法的说明图。

图8的(a)是移动路径部的第1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8的(b)是其俯视图,图8的(c)是其侧视图,图8的(d)是其局部主视图。

图9的(a)是移动路径部的第2例所涉及的主视图,图9的(b)是其俯视图,图9的(c)是其侧视图,图9的(d)是其局部主视图。

图10的(a)和图10的(b)是图3所示的第1组装部件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1组装部件;14、连结部;15、第1轨道部;16、第1被连结部;20、第1组装部件;24、连结部;25、第1轨道部;26、第1被连结部;30、第1组装部件;34、连结部;35-3、第1轨道部;36、第1被连结部;110、第2组装部件;114、第2轨道部;115、第2被连结部;120、第2组装部件;124、第2轨道部;125、第2被连结部;130、第2组装部件;134、第2轨道部;135、第2被连结部;200、球状物品;310、320、移动路径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套件构成为,包含:至少一个第1组装部件,其具有第1轨道部;以及至少一个第2组装部件,其具有与第1轨道部不同形态的第2轨道部,该第2组装部件的形状与第1组装部件的形状不同,在组合设置了第1组装部件和第2组装部件的状态下,能够利用第1轨道部和第2轨道部构建可供物品移动的移动路径部。以下,说明第1组装部件、第2组装部件以及移动路径部等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第1组装部件》

首先,使用图1~图3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套件所包含的第1组装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方便,将图1的(a)和图2的(a)以及图3的(a)各自的近前侧标记为前,将进深侧标记为后,将上侧标记为上,将下侧标记为下,将左侧标记为左,将右侧标记为右。

图1的(a)~图1的(c)表示第1组装部件的第1例(第1组装部件10)。该第1组装部件10为具有上表面11、四个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12-1~12-4以及下表面1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11的外轮廓和下表面13的外轮廓为正方形状,四个侧面12-1~12-4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另外,在四个侧面12-1~1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从上表面11到达下表面13的倒角部12a。

与第1组装部件10的上表面11一体地形成有四个凸部,连结该四个凸部各自的中心的线成为正方形,该四个凸部构成连结部14。各凸部为直径相等且上下方向尺寸相等的圆柱状,各凸部的中心位于上表面11的对角线上且与上表面1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相等,角度间隔在俯视时为90度。

在第1组装部件10的各侧面12-1~12-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以及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形成有自上表面11到达下表面13的槽,该槽分别构成第1轨道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构成第1轨道部15的各槽的截面形状为大小相等的等腰梯形状,但也能够设为各侧面的截面形状的大小不同的槽。在各侧面的截面形状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与截面形状的大小相对应的轨道部,而能够由一个组装部件提供多样的轨道部。

在第1组装部件10的下表面13(即,与设有上表面11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在中央具有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的划分部17的凹部,该凹部构成第1被连结部16。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17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所述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俯视时划分部17的中心与上表面11的中心一致,因此在划分部17的周围连续地存在供所述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

即,第1组装部件10在上表面11侧具有由四个凸部构成的连结部14,并且在下表面13侧具有由供该连结部1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16。在第1被连结部16能够选择性地连结构成连结部15的四个凸部中的四个、两个、一个凸部。在此,在四个侧面12-1~1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自上表面11到达下表面13的倒角部12a,但对于倒角部12a,形成有根据凹部的形状而鼓出成的鼓出部(省略附图标记)。即,可以说,由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16利用该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另外,构成第1轨道部15的各槽位于相邻的鼓出部之间,可以说,第1轨道部15的至少局部利用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

图2的(a)~图2的(c)表示第1组装部件的第2例(第1组装部件20)。该第1组装部件20为具有上表面21、四个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22-1~22-4以及下表面2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21的外轮廓和下表面23的外轮廓为正方形状,四个侧面22-1~22-4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另外,在四个侧面22-1~2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自上表面21到达下表面23的倒角部22a。

与第1组装部件20的上表面21一体地形成有四个凸部,连结该四个凸部各自的中心的线成为正方形,该四个凸部构成连结部24。各凸部为直径相等且上下方向尺寸相等的圆柱状,各凸部的中心位于上表面21的对角线上且与上表面2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相等,角度间隔在俯视时为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连结部24的四个凸部的形态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连结部14的形态相同。

在第1组装部件20的各侧面22-1~22-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以及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形成有自上表面21到达下表面23的槽,该槽分别构成第1轨道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构成第1轨道部25的各槽的截面形状为大小相等的等腰梯形状,但也能够设为各侧面的截面形状的大小不同的槽。另外,该截面形状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第1轨道部15的截面形状相同。

在第1组装部件20的下表面23(即,与设有上表面21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在中央具有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的划分部27的凹部,该凹部构成第1被连结部26。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27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所述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在俯视时划分部27的中心与上表面21的中心一致,因此,在划分部27的周围连续地存在供所述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1被连结部26的四个凹陷部位的形态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第1被连结部16的形态相同。

即,第1组装部件20在上表面21侧具有由四个凸部构成的连结部24,并且在下表面23侧具有由供该连结部2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26。在第1被连结部26能够选择性地连结构成连结部24的四个凸部中的四个、两个、一个凸部。在此,在四个侧面22-1~2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自上表面21到达下表面23的倒角部22a,但在倒角部22a形成有根据凹部的形状而鼓出成的鼓出部(省略附图标记)。即,可以说,由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26利用该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另外,构成第1轨道部25的各槽位于相邻的鼓出部之间,可以说,第1轨道部25的至少局部利用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组装部件20将其除连结部24以外的上下方向尺寸设为图1所示的第1组装部件10的除连结部14以外的上下方向尺寸的2倍。即,第1组装部件20在获得第1组装部件10的2倍的上下方向尺寸时是有用的。

图3的(a)~图3的(c)表示第1组装部件的第3例(第1组装部件30)。该第1组装部件30为具有上表面31、四个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32-1~32-4以及下表面3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31的外轮廓为正方形状,下表面33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前侧面32-1的外轮廓和后侧面32-2的外轮廓为直角梯形状,左侧面32-3的外轮廓和右侧面32-4的外轮廓为纵长的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面32-3不是由平坦的面构成,而是由弯曲的面构成。另外,在四个侧面32-1~3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自上表面31到达下表面33的倒角部32a。

与第1组装部件30的上表面31一体地形成有四个凸部,连结该四个凸部各自的中心的线成为正方形,该四个凸部构成连结部34。各凸部为直径相等且上下方向尺寸相等的圆柱状,各凸部的中心位于上表面31的对角线上且与上表面3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相等,角度间隔在俯视时为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连结部34的四个凸部的形态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连结部14的形态以及所述第1组装部件20的连结部24的形态相同。

在第1组装部件30的前侧面32-1的右侧和后侧面32-2的右侧形成有自上表面31到达下表面33的槽35-1,此外,在槽35-1的左侧形成有上下方向尺寸小于该槽35-1的上下方向尺寸的两个槽35-2。另外,在第1组装部件30的左侧面32-3的前后方向中央形成有自上表面31到达下表面33的槽35-3,在右侧面32-4的前后方向中央形成有自上表面31到达下表面33的槽35-4。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各槽35-1~35-4的截面形状为大小相等的等腰梯形状,但也能够使各槽的截面形状的大小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1组装部件30,仅最长的左侧面32-3的槽35-3作为第1轨道部(以下称作第1轨道部35-3),但通过对组装部件之间的布局进行研究,也能够将槽35-3以外的槽设为第1轨道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第1轨道部35-3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第1轨道部15的截面形状以及所述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轨道部25的截面形状相同,但也能够设为各轨道部的截面形状的大小不同,通过适当组装种类不同的组装部件,能够提供更多样的轨道部。

在第1组装部件30的下表面33(即,与设有上表面31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左右空开间隔地具有两个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的划分部37,该凹部构成第1被连结部36。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37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所述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俯视时右侧的划分部37的中心与上表面31的中心一致,左侧的划分部37与右侧的划分部37之间的间隔为凸部的直径的2倍,因此,在左侧的划分部37的周围连续地存在供所述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在右侧的划分部37的周围也连续地存在供所述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1被连结部36的8个凹陷部位的形态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10的第1被连结部16的形态以及所述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被连结部26的形态相同。

即,第1组装部件30在上表面31侧具有由四个凸部构成的连结部34,并且在下表面33侧具有由供该连结部3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36。在第1被连结部36能够选择性地连结构成连结部34的四个凸部中的四个、两个、一个凸部。在此,在四个侧面32-1~32-4的交界部位分别形成有自上表面31到达下表面33的倒角部32a,但在倒角部32a形成有根据凹部的形状而鼓出成的鼓出部(省略附图标记)。即,可以说,由凹部构成的第1被连结部36利用该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另外,构成第1轨道部35-3的槽位于相邻的鼓出部之间,可以说,第1轨道部35-3的至少局部利用鼓出部的至少局部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组装部件30将其除连结部34以外的上下方向尺寸设为图1所示的第1组装部件10的除连结部14以外的上下方向尺寸的6倍,将下表面33的左右方向尺寸设为图1所示的第1组装部件10的下表面13的左右方向尺寸的2倍,将左侧面32-3设为弯曲的面而仅在该左侧面32-3设置第1轨道部35-3。即,第1组装部件30在获得第1组装部件10的6倍的上下方向尺寸时是有用的。

《第2组装部件》

接着,使用图4~图6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玩具套件中包含的第2组装部件的结构。在此,为了方便,将图4的(a)、图5的(a)以及图6的(a)各自的近前侧标记为前,将进深侧标记为后,将上侧标记为上,将下侧标记为下,将左侧标记为左,将右侧标记为右。

图4的(a)~图4的(d)表示第2组装部件的第1例(第2组装部件110)。该第2组装部件110为具有上表面111、四个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112-1~112-4以及下表面11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111的外轮廓、四个侧面112-1~112-4的外轮廓以及下表面113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

在第2组装部件110的上表面111的前后方向中央形成有自左侧面112-3到达右侧面112-4的槽,且该槽构成第2轨道部114。在本实施方式中,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状,其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第1轨道部15、25、35-3的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

在第2组装部件110的下表面113(即,与设有第2轨道部114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左右空开间隔地具有5个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的划分部116,该凹部构成第2被连结部115。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116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凹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16的直径以及位置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第1被连结部16、26、36的凹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7、27、37的直径以及位置相同,因此在各划分部116的周围连续地存在供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参照图4的(c)中由双点划线描绘出的圆)。

图5的(a)~图5的(c)表示第2组装部件的第2例(第2组装部件120)。该第2组装部件120为具有上表面121、四个侧面(前侧面、左侧面、内侧面以及外侧面)122-1~122-4以及下表面12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121的外轮廓和下表面123的外轮廓为l字状,前侧面122-1的外轮廓和左侧面112-2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前侧面122-1和左侧面112-2具有90度的角度差。

在第2组装部件120的上表面121的中央形成有自前侧面122-1到达左侧面122-2的弯曲的槽,且该槽构成第2轨道部124。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状,其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第1轨道部15、25、35-3的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轨道部12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的截面形状相同。

在第2组装部件120的下表面123(即,与设有第2轨道部124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在前侧面侧部分和左侧面侧部分均具有两个圆柱状的划分部126,该凹部构成第2被连结部125。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126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凹部的前侧面侧部分的左右方向尺寸和左侧面侧部分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26的直径以及位置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第1被连结部16、26、36的凹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7、27、37的直径以及位置相同,因此,在各划分部126(除内侧的划分部126以外)的周围连续地存在供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参照图5的(c)中由双点划线描绘出的圆)。

图6的(a)~图6的(d)表示第2组装部件的第3例(第2组装部件130)。该第2组装部件130为具有上表面131、四个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132-1~113-4以及下表面133的六面体状,上表面131的外轮廓、左侧面132-3的外轮廓、右侧面132-4的外轮廓、下表面133的外轮廓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前侧面132-1的外轮廓和后侧面132-2的外轮廓为中央弯曲的形状,左侧面侧部分与右侧面侧部分之间具有尺寸vd的高度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尺寸vd与第1组装部件20的除连结部24以外的上下方向尺寸一致。

在第2组装部件130的上表面131的中央形成有自左侧面132-3到达右侧面132-4的槽,且该槽构成第2轨道部134。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状,其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第1轨道部15、25、35-3的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轨道部13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2组装部件110、120的第2轨道部114、124的截面形状相同。

在第2组装部件130的下表面133(即,与设有第2轨道部134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在左侧面侧部分和右侧面侧部分均具有两个圆柱状的划分部136,该凹部构成第2被连结部135。凹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和划分部136的上下方向尺寸略大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凹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36的直径以及位置与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第1被连结部16、26、36的凹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划分部17、27、37的直径以及位置相同,因此,在各划分部136(除内侧的划分部136以外)连续地存在供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构成连结部14、24、34的四个凸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连结的四个凹陷部位(参照图6的(c)中由双点划线描绘出的圆)。

《第2组装部件的基本的组合设置方法》

接着,使用图7说明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基本的组合设置方法。

图7的(a)是使用一个第1组装部件10将两个第2组装部件110呈直线组合设置起来的图,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该组合设置:将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右侧的两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左侧的两个凸部连结,将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左侧的两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右侧的两个凸部连结。

在该组合设置方法中,由于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侧面和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侧面以对齐的状态接触或者靠近,因此,能够形成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和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呈直线连续而成的轨道部。

图7的(b)是使用两个第1组装部件10将两个第2组装部件110呈直线组合设置起来的图,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该组合设置:将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右侧的四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连结,将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左侧的四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连结,并使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侧面与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侧面以对齐状态接触或者靠近。

在该组合设置方法中,由于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侧面与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侧面以对齐的状态接触或者靠近,因此,能够形成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和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呈直线连续而成的轨道部。

图7的(c)是使用一个第1组装部件10将两个第2组装部件110以产生角度差的方式组合设置起来的图,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该组合设置:先使第1组装部件10在俯视时旋转45度,再将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位于最右侧的角部的一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左侧的一个凸部连结,将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位于最左侧的角部的一个凹陷部位与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右侧的一个凸部连结。

在该组合设置方法中,由于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侧面与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侧面以具有角度差的方式靠近,因此,能够利用使左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与右侧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靠近的、位于第2组装部件110之间的连结部14,以轨道方向按规定角度变化的方式形成连续的轨道部。

虽省略了图示,但在将第1组装部件10变成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20或第1组装部件30的情况、将第2组装部件110变成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120或者第2组装部件130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进行上述的组合设置方法。另外,还由图7的(b)可知,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还能够利用为通过调整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高度位置来调整第2轨道的高度位置。

《移动路径部》

接着,使用图8和图9,说明通过适当组合上述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和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而利用第1轨道部(15、25、35-3)和第2轨道部(114、124、134)构建了能够供物品移动的移动路径部的情况下的结构和功能。

后述的移动路径部310、320将能够利用自重移动且能够滚动的球状物品200作为移动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图8和图9中例示的球状物品200的直径大于第1轨道部15、25、35-3的最大宽度且小于第2轨道部114、124、134的最大宽度。

此外,在将球状物品200作为移动对象的情况下,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适于使球状物品200呈直线移动,第2组装部件120的第2轨道部124适于使球状物品200呈非直线移动,例如适于改变该球状物品200的移动朝向,第2组装部件130适合于进行伴随着高度变化的移动的情况。

图8的(a)表示移动路径部的第1例(移动路径部310)。该移动路径部310由两个第1组装部件10、三个第1组装部件20、一个第2组装部件110以及一个第2组装部件120构成。

移动路径部310的构建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连结两个第1组装部件10并将上侧的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左侧的两个凸部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右侧的两个凹陷部位连结,并且将右侧的两个凸部与第2组装部件120的第2被连结部125的最左侧的两个凹陷部位连结,将第1组装部件20的构成连结部24的四个凸部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左侧的四个凹陷部位连结,将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10的下表面和一个第1组装部件20的下表面载置于平坦面fs,并且连结两个第1组装部件20并以该两个第1组装部件20各自的第1轨道部25朝上的方式将该两个第1组装部件20倾斜90度地载置于平坦面fs,使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右端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端以及第1组装部件20的左端接触。

该移动路径部310自图8的(b)的右向左地排列有第2组装部件120的第2轨道部124、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由两个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轨道部25构成的连续轨道部(省略附图标记)而构成,因此,能够使送入到第2组装部件120的第2轨道部124的球状物品200如图8的(b)中由箭头所示那样地移动。

即,在第2轨道部124、114的最大宽度大于球状物品200的直径、且第1轨道部25的最大宽度小于球状物品200的直径的情况下,球状物品200与第1轨道部25之间的接触状态和球状物品200与第2轨道部124、114之间的接触状态不同,球状物品200在第1轨道部25和第2轨道部124、114上以不同的接触状态移动。具体而言,球状物品200能够在第2轨道部124、114以单点接触的状态一边滚动一边移动,并自第2轨道部114向第1轨道部25转移,而能够在连续的两个第1轨道部25以双点接触的状态一边滚动一边移动。

另外,如图8的(c)所示,构成移动路径部310的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轨道部25所位于的高度低于构成移动路径部310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所位于的高度,因此,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球状物品200自第2轨道部114向第1轨道部25的转移。

此外,在图8的(a)和图8的(b)中,示出了使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右端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端以及第1组装部件20的左端接触的方案,但如图8的(d)所示,即使在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右端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左端以及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右端与第1组装部件20的左端之间产生间隙ga,只要该间隙ga较小,例如,只要间隙ga为球状物品200的直径的1/2以下,就也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球状物品200自第2轨道部114向第1轨道部25的转移。

图9的(a)表示移动路径部的第2例(移动路径部320)。该移动路径部320由两个第1组装部件10、一个第1组装部件30以及一个第2组装部件110构成。

移动路径部320的构建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将一个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右侧的四个凹陷部位连结,将一个第1组装部件10的构成连结部14的四个凸部中的右侧的两个凸部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被连结部115的最左侧的两个凹陷部位连结,并将每一个第1组装部件10的下表面载置于平坦面fs,并且,将一个第1组装部件30以第1轨道部35-3朝上的方式倾斜90度地载置于平坦面fs,并使该第1组装部件30的连结部34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端以及第1组装部件10的右端接触。

该移动路径部320自图9的(b)的右向左地排列有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轨道部35-3、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因此,能够使送入到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轨道部35-3的球状物品200如图9的(b)中由箭头所示那样地移动。

即,在第1轨道部35-3的最大宽度小于球状物品200的直径、且第2轨道部114的最大宽度大于球状物品200的直径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球状物品200在第1轨道部35-3和第2轨道部114以不同的接触状态移动。具体而言,球状物品200能够在第1轨道部35-3以双点接触的状态一边滚动一边移动,并自第1轨道部35-3向第2轨道部114转移,而能够在第2轨道部114以单点接触的状态一边滚动一边移动。

另外,如图9的(c)所示,构成移动路径部320的第2组装部件110的第2轨道部114所位于的高度低于构成移动路径部320的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轨道部35-3所位于的高度,因此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球状物品200自第1轨道部35-3向第2轨道部114的转移。

此外,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即使在使第1组装部件30的连结部34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端以及第1组装部件10的右端接触的情况下,在第1轨道部35-3与第2轨道部114之间产生与连结部34的左右方向尺寸相当的间隙,但由于第1轨道部35-3和第2轨道部114处于靠近状态,因此,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球状物品200自第1轨道部35-3向第2轨道部114的转移。

此外,在图9的(a)和图9的(b)中示出了使第1组装部件30的连结部34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端以及第1组装部件10的右端接触的方案,但如图9的(d)所示,即使在第1组装部件30的连结部34与第2组装部件110的右端之间以及第1组装部件30的连结部34与第1组装部件10的右端之间产生与所述间隙不同的间隙ga,只要该间隙ga较小,例如只要该所述间隙与间隙ga之和为球状物品200的直径的1/2以下,就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球状物品200自第1轨道部35-3向第2轨道部114的转移。

虽省略了图示,但还能够利用图8或图9所示的组合以外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和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组合来构建移动路径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进行球状物体200自第1轨道部(15、25、35-3)向第2轨道部(114、124、134)的移动以及球状物体200自第2轨道部(114、124、134)向第1轨道部(15、25、35-3)的移动。

另外,第1组装部件30还能够进行图10中例示那样的应用,该应用例由两个第1组装部件30和五个第1组装部件20构成。该应用例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组装:连结两个第1组装部件20并以各自的第1轨道部25朝上的方式将该两个第1组装部件20倾斜90度地载置于平坦面fs,将一个第1组装部件30以第1轨道部35-3朝上的方式倾斜90度并将其构成连结部34的四个凸部与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右侧的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被连结部26的四个凹陷部位连结,并且连结三个第1组装部件20并以各自的第1轨道部25朝上的方式将该三个第1组装部件20倾斜90度地载置于平坦面fs,将三个相连结的靠左侧的第1组装部件20的构成连结部24的四个凸部与所述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被连结部36的8个凹陷部位中的下侧的四个凹陷部位连结,将第2个第1组装部件30以第1轨道部35-3朝上的方式倾斜90度地载置于三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之上,将第2个第1组装部件30的构成连结部34的四个凸部与第1个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被连结部36的剩余的四个凹陷部位连结。

该应用例自图10的(b)的右向左地排列有由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轨道部35-3构成的连续轨道部(省略附图标记)、由两个相连结的第1组装部件20的第1轨道部25构成的连续轨道部(省略附图标记),因此,能够使送入到右侧的第1组装部件30的第1轨道部35-3的球状物品200如图10的(b)中由箭头所示那样地移动。

即,在图10所例示的应用例中,通过适当组合上述的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也能够构建与上述的移动路径部310、320不同的移动路径部。

如此,根据上述的组装玩具套件以及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与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能够根据喜好利用至少一个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第1轨道部(15、25、35-3)和至少一个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第2轨道部(114、124、134)来构建能够供球状物品200移动的移动路径部(除310、320以外),因此,与仅使用相同形态的轨道部来构建相当于移动路径部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趣味性。另外,通过再并用第1组装部件(10、20、30),还能够构建多样的移动路径部。

《变形例》

接着,说明上述的组装玩具套件以及组装玩具套件用的第1组装部件(10、20、30)与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变形例。

(1)在图1中例示了在第1组装部件10的各侧面12-1~12-4设有第1轨道部15的方案,在图2中例示了在第1组装部件20的各侧面22-1~22-4设有第1轨道部25的方案,但对于第1组装部件10,可以设为在四个侧面12-1~12-4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第1轨道部15,对于第1组装部件20,也可以设为在四个侧面22-1~22-4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第1轨道部25。

(2)在图1~图3中例示了由四个凸部构成的连结部14、24、34并且例示了与该连结部14、24、34相对应的第1被连结部16、26、36,在图4~图6中例示了与连结部14、24、34相对应的第2被连结部115、125、135,但也可以设为由两个凸部构成连结部,并将第1被连结部和第2被连结部设为与该连结部相对应。

(3)在图1~图3中作为第1轨道部15、25、35-3而示出了其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状的槽,代替于此,还能够使用截面形状呈半圆状的槽、截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状的槽、截面形状呈矩形状的槽等。另外,在图4~图6中,作为第2轨道部114、124、134而示出了其截面形状呈半圆状的槽,但代替于此,还能够使用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状的槽、截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状的槽、截面形状呈矩形状的槽等。

(4)在图8和图9中作为成为移动对象的物品而例示了球状物品200,但只要能够利用自重进行移动,也能够将非球状的物品设为移动对象,作为物品还能够使用利用自重能够移动的模型车辆、自行式模型车辆。例如,在将模型车辆作为移动对象的情况下,作为第2组装部件(110、120、130)的第2轨道部(114、124、134),可以采用能够对模型车辆的外侧进行引导的截面呈矩形状的槽,作为第1组装部件(10、20、30)的第1轨道部(15、25、35-3),可以采用能够对模型车辆的左右车轮的内侧进行引导的截面呈矩形状的突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