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风筝转向装置的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312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风筝转向装置的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风筝转向装置提供输入的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继而连接至风筝连接线,以通过操纵风筝连接线的各个长度来使风筝转向,或者替代性地,风筝转向装置可以连接至以偏航舵、俯仰升降舵、滚转副翼(roll-ailerons)或移动的系绳附接点(一个或更多个移动的系绳附接点)的形式位于风筝自身上的致动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基于关于风筝的位置、取向和运动以及风筝施加在风筝的系绳上的力的多种感觉反馈而通过操纵风筝转向装置来间接地使风筝转向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reiners美国专利no.9,828,078描述了一种用于大型风筝的转向装置,该大型风筝例如可以用来拖拽大型船。风筝借助于若干根绳(通常是三根或四根)拴到地面或船只的甲板上。绳具有混合功能,既用作牵引绳又用于控制风筝。这种控制或转向受到操纵绳的长度的影响。

其他专利,例如wo2008031446,描述了如何通过改变吊舱与翼部之间的附着点之间的距离从悬挂在空中的翼部下方的吊舱来控制风筝。一根牵引绳将吊舱连接至船只或地面。而其他绳建议成通过操纵连接线的悬挂或者以与围绕若干轴线使飞机转向类似的方式利用可移动的致动器来实现利用直接位于翼部处的致动器控制风筝。

已经提出了用于控制或操控风筝的许多系统,这些系统也用于驱动发电机以直接地或通过推进车辆或船只产生绿色电能的目的,所述车辆或船只又配备有将拖拽动力转变为绿色电力的发电机。

这些风筝控制系统的输入可以来自计算机,也可以来自为人类飞行员提供服务的手动控制的手动设备。已知形式包括控制杆装置,该控制杆装置例如对于操控飞机、起重机、土方机械、或模型飞机或视频游戏的摇杆的应用是众所周知的。这些控制杆可用于控制这些应用的致动器。

对于风筝,一个控制杆例如可以控制风筝连接线(一个或更多个风筝连接线)的收卷和放卷,而另一控制杆可以控制翼部的“攻角”或风筝的通电、断电,这是通过向操纵通向风筝的尾端的风筝连接线的长度、以及操纵通向风筝的前端的风筝连接线的长度提供输入来实现的,或者是为此通过向翼部自身处的致动器提供输入来实现的。围绕第二轴线的同一控制杆、或者另一控制杆可以用于操控风筝向左或向右,这是通过向操纵通向风筝的左侧以及通向风筝的右侧的风筝连接线的长度提供输入来实现的,或者是为此通过向翼部自身处的致动器提供输入来实现的。

然而,这种控制设备也具有许多限制和缺点。首先,当从飞行员到风筝的能见度很低时,例如在晚上,或者在下雨、下雪或起雾的情况下,这些系统几乎不会向飞行员提供有关风筝的位置和飞行轨迹的反馈。

例如,这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测量风筝的位置并在屏幕显示器上将该位置信息模拟给飞行员来进行补偿。其次,可以与屏幕显示或其他形式的显示结合的控制杆装置可能仅向飞行员提供视觉或听觉反馈,而没有或非常有限地向飞行员提供感官或触觉反馈、比如风筝的位置或风筝连接线上的张力。

reiners美国专利no.9,828,078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模拟构件以接收有关风筝连接线的空间取向和/或风筝连接线的安装构件在船只上的空间取向和/或有关风筝连接线自身的空间取向的信息。模拟构件相应地对控制设备进行定位,从而向飞行员实时指示风筝连接线的空间取向和/或风筝连接线的安装构件的空间取向和/或风筝相对于船只的位置或空间取向。还包括用于对各种风筝连接线或绳所经受的实际张力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将实际张力转换为相对张力以施加在控制设备上,从而向飞行员实时显示风筝连接线所经受的实际张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这样的现有技术,并向人类飞行员提供增强的视觉、感觉和触觉反馈,以使飞行员能够以更精确、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放风筝。

可以从地面、车辆、游泳平台或船舶甲板上的基站进行控制风筝转向装置。

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风筝连接线、缆或绳将风筝拴在地面、车辆、游泳平台或船舶甲板上,或拴在这些地面站的发电机上。



技术实现要素:

就本说明书而言,术语“风筝”应指包括翼部,而不论其是由坚硬的、半刚性的、柔软的或可充气的结构、帆、翼、翼部轮廓、滑翔物、滑翔伞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风力参与元件制成的;并且该翼部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线连接至地面,并且能够通过风在空气动力学上提升。单数形式的“风筝”也将意味着多个这样的风筝。这些风筝可以例如顺序地或并行地悬挂在线上。

就本说明书而言,短语“风筝转向装置”应指包括用于操控风筝的任何转向装置。因此,风筝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导向器、卷轴、绞盘、卷扬机、致动器和任何其他机械装置,以调节风筝连接线的各个长度从而操控处于飞行中以及可能位于地基或“吊舱”中的风筝,并且控制槽或悬挂在风筝下面的风筝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移动系绳附接点、伺服片或方向舵或影响风筝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任何其他已知装置,这些装置位于风筝自身上以用于控制风筝的飞行。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风筝转向装置的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

基部;

控制杆支承件,该控制杆支承件沿基部向下延伸;

控制杆枢转点,该控制杆枢转点安装成能够绕控制杆支承件移位,以在使用时将控制杆枢转地支承。

一对互连构件,所述一对互连构件在控制杆的相反的端部区域与控制杆支承件上部的基部之间延伸,其中,通过使控制杆绕控制杆枢转点枢转和/或通过使控制杆枢转点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移位来调节互连构件的长度方面;

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用于使互连构件张紧以便在控制杆上施加拉力;

基部枢转点,该基部枢转点用于允许基部绕该基部的水平轴线枢转;

基部旋转件,该基部旋转件用于允许基部绕基部的竖向轴线旋转;

操纵器,该操纵器用于在使用时操纵基部枢转点和基部旋转件,以使控制设备与风筝和/或风筝连接线的位置取向对准;以及

通信器,该通信器用于在使用时将对互连构件的调节传递给风筝转向装置,以相应地对风筝连接线和/或位于风筝处的致动器进行调节。

基部可以安装在可旋转平台上,并且可以包括下部基部部分和上部框架部分,基部枢转点将下部基部部分与上部框架部分枢转地互连。

控制杆支承件可以包括止挡成形件,该止挡成形件用于限制控制杆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的上部和/或下部移位程度。

止挡成形件设置成可以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移位。

所述一对互连构件可以选自线、缆等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并且可以从框架的相反的上端区域延伸。

张紧机构可以由下部基部部分支承,并且可以包括由互连构件操作性地互连的卷轴、导引器、滑轮、滑车轮、活塞缸、线性致动器、带齿轮和链或带中的任何一个者或更多者,或它们的组合。

张紧机构可以由上部框架部分支承,并且可以包括由互连构件操作性地互连的卷轴、导引器、滑轮、滑车轮、活塞缸、线性致动器、齿轮和链或带中的任何一个者或更多者,或它们的组合。

张紧机构可以构造成对互连构件的长度方面的调节程度进行测量。

张紧机构可以构造成:对互连构件的在框架与控制杆之间延伸的相对长度方面进行测量,同时以减小互连构件的长度方面的趋势来操纵互连构件。

张紧机构可以构造成对控制杆上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

张紧机构可以包括卷轴和/或线性致动器,以用于同时对张紧机构的长度方面进行操纵和测量。卷轴和/或线性致动器可以由电动马达、液压泵和/或气动泵与诸如液压或气动马达或液压缸之类的液压或气动致动器结合来驱动。线性致动器可以是缸的形式,由蜗轮、螺杆或滚珠丝杠电驱动;或者线性致动器可以包括齿轮驱动的链、带或绳,它们上下前后移动以操纵互连构件的长度。

张紧机构可以包括操作性地连接至带齿的链或带的线性缸、和/或操作性地连接至带齿的链或带的电动马达。在使用时,滑轮可以安装在带齿的链或带上,该滑轮继而操作性地连接至互连构件。互连构件的张紧和/或移位通过滑轮的移位促进,这是在激活电动马达或线性缸时移动带齿的链或带时引起的。

基部枢转点可以包括带齿的表面,该基部枢转点的带齿的表面操作性地连接至齿轮,以在使齿轮相对于基部枢转点的带齿的表面旋转时使上部框架型元件相对于下部基部部分枢转。

基部旋转件可以包括绕基部部分的外表面或内表面限定的带齿的表面,该基部旋转件的带齿的表面操作性地连接至其自身的齿轮件,以在齿轮旋转时使基部部分绕基部部分的竖向轴线旋转。

操纵器可以是用于驱动基部枢转点和/或基部旋转件的驱动马达的形式。

操纵器可以包括来自风筝、风筝连接线和风筝转向装置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的感觉反馈以操纵基部枢转点,从而使框架型元件枢转成与风筝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对准,以及/或者模仿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轨迹。

操纵器可以包括来自风筝、风筝连接线和风筝转向装置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的感觉反馈以旋转基部旋转件,从而使控制设备与风筝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对准,以及/或者模仿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轨迹。

在使用时,风筝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来测量,例如通过来自风筝的光学信号、雷达信号或来自风筝的声音/声纳信号,其可以是通过利用安装在风筝处的合适的设备对从地基发出的这种信号进行反射实现的。

空间取向也可以通过安装在风筝处的gps传感器来测量,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对gps传感器进行补充,以对风筝在空间中的取向及其在空间中的取向的变化进行测量。

风筝连接线在空间中的取向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来测量、例如通过附接至机械传感器的电位计来测量,该电位计通过风筝连接线或通过风筝转向装置自身的悬挂偏转。

通信器可以包括计算机和发射机。

通信器可以通过影响风筝转向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风筝线长度调节器来使风筝转向装置对风筝连接线的各个长度进行调节。

风筝线长度调节器可以包括卷轴、绞盘、线性致动器、线性缸、驱动带或链、转向器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机械设备,以对一个或更多个风筝连接线和/或位于风筝处的致动器的操作长度进行调节。

通信器可以引起对从风筝延伸的风筝连接线的位置的调节或从风筝延伸的风筝连接线的附接点的移动。

通信器可以通过影响风筝转向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风筝线长度调节器来引起风筝转向装置对位于风筝自身处的致动器、方向舵、升降舵、副翼或伺服片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可以构造成对所述一对互连构件的差异长度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可以构造成对绕其水平轴线的枢转程度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可以构造成对基部旋转件绕其竖向轴线的旋转程度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显示风筝连接线所经受的实际张力的显示器。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显示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长度的显示器。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平移器调节器,该平移器调节器用于对控制杆相对于风筝转向装置上的控制杆支承件的枢转和/或移位程度的效果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风筝连接线调节器,该风筝连接线调节器用于单独地调节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各个长度。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反向器,该反向器用于使控制杆的左/右枢转相对于控制杆安装件反向平移。

控制设备可以包括评级和/或记录系统,其中,用户可以对飞行操纵进行评级,并且其中,这些评级与风筝的定位和/或取向数据、和/或风筝连接线的张力数据、和/或用户在控制设备处的操控输入一起被记录。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控制设备的立体图;

图2至图4是图1中所示的控制设备的侧视图,分别示出了基部枢转点、基部旋转件、控制杆枢转点和张紧机构的不同状态和/或构型;

图5和图6是图1至图4中所示的控制设备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张紧机构和一对互连构件的构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张紧机构和一对互连构件的另一构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张紧机构和一对互连构件的其他构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张紧机构和一对互连构件的又一构型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4是张紧机构和一对互连构件的再一构型的示意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通过使控制杆绕控制杆枢转点枢转或通过使控制杆平移移动而对一对互连构件进行的调节的示意图;以及

图17和图18是示出张紧机构的另一构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总体上通过附图标记10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风筝转向装置(未示出)的控制设备10,该控制设备10包括:基部12,该基部12包括下部基部部分14和上部框架部分16,该下部基部部分14和上部框架部分16通过基部枢转点18枢转地互连,以允许上部框架部分16绕水平轴线相对于下部基部部分14枢转;控制杆支承件20,该控制杆支承件20沿上部框架部分16向下延伸;控制杆枢转点22,该控制杆枢转点22安装成能够绕控制杆支承件20移位,以在使用时将控制杆24枢转地支承;一对互连构件26.1和26.2,所述一对互连构件26.1和26.2在控制杆24的相反的端部区域与上部框架部分16之间延伸,其中,通过使控制杆24绕控制杆枢转点22枢转和/或通过使控制杆枢转点22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20移位来调节所述一对互连构件26.1和26.2的长度方面;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用于使互连构件26.1和26.2张紧以便在控制杆24上施加拉力;基部旋转件28,该基部旋转件28用于允许基部12绕基部12的竖向轴线旋转;通常呈驱动马达30.1和30.2的形式的操纵器,操纵器分别操纵枢转齿轮48和旋转齿轮52,以在使用时使控制设备10的基部枢转点18和基部旋转件28与风筝(未示出)和/或风筝连接线(未示出)的位置取向对准;以及通信器(未示出),该通信器用于在使用时将对互连构件26.1和26.2中的每一者的调节传递至风筝转向装置(未示出),以相应地调节风筝连接线(未示出)。

基部12可以安装在可旋转平台32上以允许绕基部12的竖向轴线旋转。

控制杆支承件20可以包括一对止挡成形件34.1和34.2,所述一对止挡成形件34.1和34.2用于限制控制杆24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20的上部和/或下部的移位程度。

控制杆支承件20又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

可以添加附加的可调节止挡成形件36,以改变控制杆24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20的可能的移位程度,在图7、图15和图16中更清楚地示出该可调节止挡成形件36。

所述一对互连构件26可以选自线、缆等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并且可以从框架型元件16的相反的上端区域向控制杆24延伸。

张紧机构可以由下部基部部分14或上部框架部分16支承,并且张紧机构可以包括由互连构件26.1和26.2操作性地互连的卷轴、导引器、滑轮、滑车轮、活塞缸、线性致动器、齿轮和链或带中的任何一个者或更多者,或它们的组合。

在图1和图7中描绘的张紧机构为活塞缸38的形式,该活塞缸38包括从缸基部42延伸、操作性地连接至互连构件26.1和26.2的杆和滑轮装置40。当杆和滑轮装置40相对于缸基部42移位时,促进了互连构件26.1和26.2的调节和张紧。可以以任何优选的方式添加和定向任何数量的活塞缸,以便在互连构件偏转时调节互连构件的长度。

在图2、图3、图4和图8中描绘的张紧机构还可以包括带齿杆44和齿轮46布置结构,带齿杆44包括操作性地连接至互连构件26.1的滑轮,且由此通过齿轮46相对于带齿杆44的旋转促进了互连构件26.1的张紧和/或移位。

图2和图3示出了上部框架部分16相对于下部基部部分14的不同枢转取向,这是由枢转齿轮48驱动而绕基部枢转点18枢转的结果。

图3示出了在靠近下部止挡件34.1定位时的控制杆24,且图4示出了当朝向上部止挡成形件34.2移位时的控制杆24。

图5示出了图3的俯视图,图5更清楚地示出了控制杆24在处于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20的下部位置时的位置,该位置靠近下部止挡成形件34.1或与下部止挡成形件34.1邻接。

图5还示出了互连构件26.1和26.2绕上部框架部分16的一种可能的布置结构,其中,框架安装滑轮50引导互连构件26.1和26.2的路径。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上部框架部分16,上部框架部分16绕受旋转齿轮52影响的竖向轴线旋转。

图7还描绘了张紧机构的另一可能的构型,该张紧机构结合有绕上部框架部分16安装的活塞缸38并且包括位于间隔开的所述一对止挡成形件34.1和34.2之间的附加的可调节止挡成形件36,其中,所述一对止挡成形件34.1和34.2固定至控制杆支承件20,并且可调节止挡成形件36位于所述一对止挡成形件34.1和34.2之间。止挡成形件36的可调节性允许用户对控制杆24相对于控制杆支承件20的移位程度进行调节。

图8示出了张紧机构的另一构型,该张紧机构具有活塞缸。通常将结合有一对活塞缸,但是在此图示中仅包括右手侧的活塞缸。驱动钝齿轮和/或齿轮46与带齿活塞杆44互连,其中,滑车轮附接至带齿活塞杆44,互连构件26.2通过该带齿活塞杆44被引导。活塞杆44的移位继而使互连构件26.2缩短或延长。飞行员在杆24处的向下拉动或杆向右的倾斜将向上拉动活塞杆44,同时例如通过比如电动马达的驱动元件或通过其他已知手段来测量这种运动。驱动钝齿轮46倾向于拉下活塞杆44,从而缩短互连构件26.2,从而拉起杆24,但是这种驱动不是自抑制的,因此可以通过飞行员的手动拉动来克服驱动钝齿轮46的力。(左手侧相应地起作用。)

在图9和图10中更清楚地示出,控制杆支承件20还可以包括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控制杆支承件20上的附加安装件54,该安装件54包括可旋转轮56,其中,互连构件26.1和26.2延伸越过轮56并连接至控制杆24的相反的端部区域。可旋转轮56对控制杆24向左或向右的偏转进行测量。在该实施方式中,呈缸58形式的张紧机构在控制杆24上施加推力。

现在转向图11至图14,描绘了张紧机构的又一实施方式。飞行员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控制杆支承件20上的控制杆24,直到控制杆24到达控制杆支承件20的上部止挡件34.2或下部止挡件34.1为止。飞行员可以使控制杆24绕控制杆枢转点22移位,并使控制杆24向左或向右倾斜。控制杆24的这些运动使互连构件26.1和26.2延长或缩短,互连构件26.1和26.2通过滑轮系统60朝向卷轴62偏转,卷轴62在其旋转时将互连构件26.1和26.2上卷。卷轴62可以由电动、液压、气动或其他马达驱动。在使用时,卷轴62将倾向于将互连构件26.1和26.2上卷和/或缩短,在互连构件26.1和26.2上施加恒定的拉力,从而向上拉动控制杆24。

因此,该上卷力与从最终操控风筝的致动器系统施加在绳上的通常从绞盘延伸至风筝或者从吊舱延伸至风筝的力成比例。该向上拉力的大小将使得其将在飞行员手动向下拉动控制杆24时被克服,这导致从卷轴62卷出互连构件26.1和26.2。卷轴62还包括传感器,以对互连构件26.1和26.2中的每一者被卷出的长度以及卷轴62与控制杆24之间跨接的长度进行测量。结果被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未显示),以用于控制致动器系统,从而控制和操控风筝。

在图15中描绘的张紧机构还可以是卷轴64和绳66布置结构的形式,其中,卷轴6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部框架部分16上,并且在使用时,卷轴64在旋转时在绳上施加类似于由风筝在风筝连接线上施加的力的拉力。

图16示出了为活塞缸38形式的张紧机构的组合的又一构型,该活塞缸在控制杆24上施加推力并且围绕框架安装滑轮60引导互连构件26.1和26.2。

图17和图18示出了张紧机构的另外两个实施方式。

张紧机构还可以包括操作性地连接至带齿的链或带76的电动马达72(图17)或线性缸74(参见图18)。

在使用时,滑轮78将安装在带齿的链或带76上,该滑轮78继而操作性地连接至一个互连构件、例如互联构件26.1。通过滑轮78的移位促进互连构件26.1、26.2中的一者的张紧和/或移位,这是在激活电动马达72或线性缸74时移动带齿的链或带76引起的。

为了提高可控制性和可操纵性,张紧机构将构造成对控制杆24上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

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了基部枢转点18,基部枢转点18包括带齿的表面68,该带齿的表面68操作性地连接至枢转齿轮48,以在该枢转齿轮48旋转时使上部框架部分16相对于下部基部部分14枢转。基部旋转件28继而包括带齿的表面70,该带齿的表面70绕下部基部部分14的外表面限定,带齿的表面70操作性地连接至旋转齿轮52,以在旋转齿轮52旋转时,使基部部分、且因此使控制设备10围绕其竖向轴线旋转。

在使用时,操纵器将被计算机化并且适于包括来自风筝、风筝连接线和风筝转向装置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的感觉反馈,从而操纵基部枢转点18,从而使上部框架部分16枢转成与风筝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对准,以及/或者模仿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轨迹。

操纵器还将接收自风筝、风筝连接线和风筝转向装置中的任何一者或更多者的感觉反馈以旋转基部旋转件28,从而使控制设备10与风筝在空间中的空间取向对准,以及/或者模仿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轨迹。

因此,通过调整控制设备10围绕其水平轴线和竖向轴线的取向,有效的操纵器将为控制设备10的用户提供风筝和风筝连接线的空间取向的实时指示。

通信器可以包括计算机和发射机,以通过影响风筝转向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风筝线长度调节器来使风筝转向装置对风筝连接线的各个长度进行调节。

风筝线长度调节器继而可以包括卷轴、绞盘、转向器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机械设备,以对一个或更多个风筝连接线的操作长度进行调节。

为了允许用户操控风筝,通信器可以引起对从风筝延伸的风筝连接线的位置的调节或从风筝延伸的风筝连接线的附接点的移动,和/或导致风筝转向装置对位于风筝自身处的致动器、方向舵、升降舵、副翼或伺服片进行调节,以及/或者通过影响风筝转向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风筝线长度调节器来允许用户操控风筝。

控制设备还可以构造成对所述一对互连构件的差异长度以及基部分别绕竖向轴线和/或水平轴线的枢转和/或旋转程度进行调节。为此,或为了飞行员的任何其他输入,控制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滑块、控制旋钮、滚动棒、滑动控件、控制杆、摇杆等的附加输入设备,或此类控制元件可以与诸如键盘、鼠标指针或触摸屏之类的输入设备一起显示在屏幕上。

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风筝连接线所经受的实际张力、以及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长度的显示器;或者在某种测量达到预定阈值时用于告警信号的显示器。

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平移器调节器,该平移器调节器用于对控制杆相对于风筝转向装置上的控制杆支承件的枢转和/或移位程度的效果进行调节。

控制设备还可以另外包括:风筝连接线调节器,该风筝连接线调节器用于对风筝连接线在风筝转向装置与风筝之间延伸的各个长度进行调节;反向器,该反向器用于使控制杆的左/右枢转相对于控制杆安装件反向平移;以及评级和/或记录系统,其中,用户可以对飞行操纵进行评级,并且其中,这些评级与在控制设备处的用户的操控输入一起被记录。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风筝的定位数据和/或取向数据、和/或风筝连接线的张力数据进行补充,并且与评级和转向输入数据一起被记录,以进行进一步分析并且向人工智能系统反馈数据以进行机器学习。

本发明为飞行员提供了有关空中的风筝(一个或更多个风筝)、以及有关风筝的风筝连接线或风筝自身的取向和运动的附加和增强的视觉、感觉和触觉反馈。

在诸如晚上、下雨、下雪或起雾或这些情况的组合之类的能见度不佳的时候,这尤为重要。

但是即使在能见度好的时候,或者即使人们使用替代手段将风筝的位置和轨迹比方说例如在屏幕上反馈给飞行员,本发明也将通过进一步使飞行员能够在相应的风况下飞行最佳轨迹而有助于使风筝的牵引力最大化,并由此使风筝的功率最大化。本发明将进一步有助于在困难的飞行操纵或飞行情况下、以及在困难的飞行姿态下控制风筝。这些情况例如可能会在如下情况下发生:当风弱或湍流时,或者在风筝发射或降落期间,或者当风非常强时,达到或超过了风筝转向装置或风筝悬挂系统的极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飞行员能够以最佳可能的方式掌控这种情况,并使从风筝获得的功率最大化。本发明还将有助于避免风筝碰撞。它使得飞行员能够以最有效、高效、精确、直观的方式控制风筝,并具有最小的疲劳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构建一种小型的、精巧的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和方式的设备。

本发明还将有助于创建训练计算机或人工智能系统的最佳输入以从人类飞行员的最佳飞行操纵的转向输入中学习,并为优化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理想的数据基础。这样的计算机化系统随后可以在各种情况下模仿或模拟飞行员的最佳转向输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