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2920发布日期:2020-10-30 21:4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儿童玩具产业的发展,如今各种款式不同、功能各异的儿童玩具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而且对于其早期的智力开发也是意义重大。变形玩具车作为儿童最喜爱的玩具之一,其产量之大、影响范围和人群之广是其它玩具所难以匹比的。

目前市面上的变形玩具车种类繁多,然而其成本低,没有动感,小朋友很容易失去玩耍的兴趣;且由于变形类玩具其内部结构相对也比较复杂,产品开发及造价成本较高,造成稳定性差及可靠性不高的缺点,导致耐用性不强,难以引起小朋友玩耍的强烈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其设计巧妙,可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在变形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部、车身部和车厢部,所述车头部包括互相对称连接的左车头和右车头,所述车身部包括身躯部和和可伸缩设置在身躯部下端的胯部,所述车厢部包括互相对称连接的左车厢和右车厢,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身躯部的上端两侧,所述左车厢和右车厢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下端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结构新颖、能够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所述车头部、车身部和车厢部通过扭动、伸缩或转动后组合成机器人的玩具造型,从而在变形玩具车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并且增加了玩具的娱乐性和可玩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分别通过一车头扭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身躯部的上端两侧,两个车头扭动件的扭动方向与所述身躯部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分别通过一车头万向节与各自的车头扭动件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分别设有左手臂和右手臂,所述左手臂和右手臂分别通过一手臂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左车头和右车头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均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手臂转动件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手臂和右手臂的中空结构内,所述左手臂和右手臂分别通过一手臂万向节与各自的手臂转动件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跨部的上端两侧设有滑块,所述身躯部的两边内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胯部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身躯部的滑槽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身躯部的上端设有头部,该头部通过一弹簧件可伸缩地设置在身躯部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厢和右车厢分别通过一车厢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胯部的下端两侧,且所述左车厢和右车厢远离胯部的一端分别可伸缩地设有脚掌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前轮,所述左车厢和右车厢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后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车头和右车头的相对面通过车头卡扣件卡合连接;所述左车厢和右车厢的相对面通过车厢卡扣件卡合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的机器人造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部10、车身部20和车厢部30,所述车头部10包括互相对称连接的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所述车身部20包括身躯部21和和可伸缩设置在身躯部21下端的胯部22,所述车厢部30包括互相对称连接的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身躯部21的上端两侧,所述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胯部22的下端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头部10、车身部20和车厢部30共同组成高铁车的玩具车造型,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前轮13,所述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有后轮33,前轮13和后轮33共同组成变形玩具车的驱动结构。另外,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之间可通过一车头卡扣件101卡扣连接。

具体地,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分别通过一车头扭动件14可转动地设置在身躯部21的上端两侧,两个车头扭动件14的扭动方向与所述身躯部21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分别通过一车头万向节15与各自的车头扭动件14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分别设有左手臂16和右手臂17,所述左手臂16和右手臂17分别通过一手臂转动件18可转动地设置在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中;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均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手臂转动件18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的中空结构内,所述左手臂16和右手臂17分别通过一手臂万向节19与各自的手臂转动件18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身躯部21的上端设有头部23,该头部23通过一弹簧件可伸缩地设置在身躯部21上。所述跨部22的上端两侧设有滑块,所述身躯部21的两边内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胯部22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身躯部21的滑槽中。

所述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分别通过一车厢转动件34可转动地设置在胯部22的下端两侧,且所述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远离胯部的一端分别可伸缩地设有脚掌部35。其中,所述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的两个脚掌部35分别通过一脚部滑动件36可伸缩地设置在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上;并且,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分别滑动设有车厢盖37,两个车厢盖37滑动设置在两个脚部滑动件3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车厢转动件34分别对称地设置在胯部22的两侧,其转动方向与胯部22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另外,两个脚掌部35可向前翻转地设置在两个脚部滑动件36上。

本实施例的玩具车变形为机器人造型时,首先将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分别转动至身躯部21的两侧,作为机器人造型的两个肩膀部;然后将左手臂16和右手臂17分别转动至与所述左车头11和右车头12的下方,再将胯部22向下拉伸,左车厢31和右车厢32分别向两侧转动并形成机器人造型的腿部,最后将两个脚掌部35拉伸并向前翻转用于支撑机器人站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结构新颖、能够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形态,所述车头部、车身部和车厢部通过扭动、伸缩或转动后组合成机器人的玩具造型,从而在变形玩具车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并且增加了玩具的娱乐性和可玩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拼装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