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473发布日期:2020-12-04 15:27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脏康复定义为:尽可能确保心脏病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状况所必须的行动总和。心脏康复锻炼的目的是:(1)调整身体和精神的不适,使之早日康复出院;(2)预防疾病再复发;(3)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饮食、服药、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等;

其中,在实施运动疗法时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小效果不好,强度大,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恶化,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并且可以保持供养,根据患者心率情况来督促其变化运动频率强度和改变供氧量;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该心脏康复锻炼装置可以在患者运动的同时实时监测其心率,并且在运动时提供吸氧,根据心率情况可以自动调节氧气供给量,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转轮底座、第一脚踏横杆、第二脚踏横杆、第一脚踏、第二脚踏、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手柄铰接轴、第二手柄铰接轴、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支撑竖杆、支撑底座、连接横杆、心率感应器、中控、氧气瓶、氧气连接管、氧气面罩;

所述的转轮呈“倒放”的圆筒状,转轮下连接着转轮底座;第一脚踏横杆和第二脚踏横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转轮的两侧,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着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和第二手柄铰接轴下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也固定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和第二手柄铰接轴上;连接横杆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和第二手柄铰接轴之间;连接横杆中部竖直固定连接着支撑竖杆,支撑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所述的第一脚踏和第二脚踏固定连接在第一脚踏横杆和第二脚踏横杆中部;所述的连接横杆上安装着中控;所述的氧气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竖杆上,氧气瓶通过氧气连接管连接着氧气面罩,氧气面罩悬挂在连接横杆上;氧气瓶的阀门通过传输线连接着中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手柄握持部上安装有心率感应器型号为si1143-aagx-gmr,所述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握持部表面有颗粒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底座两端下部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中控内有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上安装有控制cpu型号为cd4052bm96,存储器型号为tms320c6414tbglz1,数模转换器型号为tpl8002-25pwr;所述的心率感应器连接控制cpu,控制cpu连接数模转换器,控制cpu通过集成电路板连接传输线、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该装置为踏步机,患者可以在踏步机上进行运动疗法康复训练,在进行运动训练时,该装置上的心率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并反映在中控上,中控事先设置了心率值所对应的氧气吸入量,根据患者的实时心率中控可以自动调节氧气瓶的阀门氧气输出量;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脏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转轮,2-转轮底座,3-第一脚踏横杆,4-第二脚踏横杆,5-第一脚踏,6-第二脚踏,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一手柄铰接轴,12-第二手柄铰接轴,13-第一手柄,14-第二手柄,15-支撑竖杆,16-支撑底座,17-连接横杆,18-心率感应器,19-中控,20-氧气瓶,21-氧气连接管,22-氧气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1、转轮底座2、第一脚踏横杆3、第二脚踏横杆4、第一脚踏5、第二脚踏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手柄铰接轴11、第二手柄铰接轴12、第一手柄13、第二手柄14、支撑竖杆15、支撑底座16、连接横杆17、心率感应器18、中控19、氧气瓶20、氧气连接管21、氧气面罩22;

所述的转轮1呈“倒放”的圆筒状,转轮1下连接着转轮底座2;第一脚踏横杆3和第二脚踏横杆4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转轮1的两侧,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连接着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的下端;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11和第二手柄铰接轴12下部;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14也固定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11和第二手柄铰接轴12上;连接横杆17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手柄铰接轴11和第二手柄铰接轴12之间;连接横杆17中部竖直固定连接着支撑竖杆15,支撑竖杆15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6;所述的第一脚踏5和第二脚踏6固定连接在第一脚踏横杆3和第二脚踏横杆4中部;所述的连接横杆17上安装着中控19;所述的氧气瓶20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竖杆15上,氧气瓶20通过氧气连接管21连接着氧气面罩22,氧气面罩22悬挂在连接横杆17上;氧气瓶20的阀门通过传输线连接着中控19;

所述的第一手柄13握持部上安装有心率感应器18,所述的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14握持部表面有颗粒凸起;

所述的支撑底座16两端下部有橡胶垫;

所述的中控19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中控19内有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上安装有控制cpu,存储器,数模转换器;所述的心率感应器18连接控制cpu,控制cpu连接数模转换器,控制cpu通过集成电路板连接传输线、存储器;

具体操作原理: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使用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中控上设置心率值和其对应的给氧量,设置的值被存储器存储,患者在脚踏机上开始进行运动训练,佩戴上氧气面罩;双手握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握持部,其中第一手柄握持部上的心率感应器将会实时采集患者的心率信号,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cpu,控制cpu处理后将信号送至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处理后的信号可以实时反映在中控屏幕上;与此同时,控制cpu会实时将采集的心率信号与存储器内事先存储的心率值进行对比,当采集到的心率值信号与存储器存储的值相同时,控制cpu将会通过传输线控制氧气瓶的阀门调节输氧量。

综上所述,一种用于心脏康复锻炼的智能踏车,该装置为踏步机,患者可以在踏步机上进行运动疗法康复训练,在进行运动训练时,该装置上的心率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并反映在中控上,中控事先设置了心率值所对应的氧气吸入量,根据患者的实时心率中控可以自动调节氧气瓶的阀门氧气输出量;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脏康复训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