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体能单元及包含其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7579发布日期:2021-02-03 17:4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立体体能单元及包含其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体能单元及包含其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对幼儿来说,体育活动不是机械训练,而是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中。游戏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游戏是幼儿认识自我、探索、体验和认识外部环境的重要方式。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有助于提升幼儿认知、感情、动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0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培养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满足市场需求,市面上涌现出各种各样儿童体能游戏娱乐设施,但是结构较为固定且单一,造成趣味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体能单元及包含其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立体体能单元,其包括若干个立柱、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件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部件,若干个所述立柱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位于若干个所述立柱的底端,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并形成有下层水平框架,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位于若干个所述立柱的顶端,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相连接并形成有上层水平框架,所述下层水平框架与所述上层水平框架之间具有游戏空间。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体能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平台,所述平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层水平框架;
[0008]
和/或,所述平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层水平框架。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为弹性跳床、支撑板或者绳网。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水平框架上具有下通行孔,所述下通行孔与所述游戏空间相连通;
[0011]
和/或,所述上层水平框架上具有上通行孔,所述上通行孔与所述游戏空间相连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水平框架、所述上层水平框架和若干个所述立柱之间形成有框架体,且所述下层水平框架、所述上层水平框架和若干个所述立柱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框架体的侧面,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游戏空间相连通。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体能单元还包括围板,所述围板连接于所述框架体,且所述围板用于覆盖所述连通孔以阻隔所述游戏空间与外部的空间。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体能单元还包括若干个保护套,若干个所述保护套与若干个
所述立柱一一对应,且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立柱的底部。
[0015]
一种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其包括若干个如上所述的立体体能单元,相邻两个所述立体体能单元的所述立柱相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立体体能单元的所述立柱。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若干个立柱起到架构支撑作用,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实现相互连接并形成框架,从而实现钻、爬、滑、走、的游戏空间,功能多样化,增加了趣味性和游戏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立体体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两个立体体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三个立体体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三个立体体能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立体体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立体体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立柱1
[0029]
第一连接部件2
[0030]
第二连接部件3
[0031]
平台4
[0032]
围板5
[0033]
保护套6
[0034]
立体体能单元10
[0035]
连接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该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包括若干个立体体能单元10。立体体能单元10包括若干个立柱1、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件2和若干个第二连接部件3,若干个立柱1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件2位于若干个立柱1的底端,且任意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2相连接并形成有下层水平框架,若干个第二连接部件3位于若干个立柱1的顶端,且任意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3相连接并形成有上层水平框架,下层水平框架与上层水平框架之间具有游戏空间。
[0039]
通过若干个立柱1起到架构支撑作用,若干个立柱1作为立体体能单元10整体架构支撑的主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2和第二连接部件3实现相互连接并形成下层水平框架和上层水平框架,通过下层水平框架与上层水平框架之间具有游戏空间,从而实现钻、爬、滑、走、的游戏空间,功能多样化,增加了趣味性和游戏性。
[0040]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立体体能单元10能够相互拼接,相邻两个立体体能单元10的立柱1相连接。可以依照空间或使用人数需求、功能需求可以不断增加立体体能单元10。
[0041]
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器20,连接器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立体体能单元10的立柱1。通过连接器20将相邻两个立柱1相互连接在一起,实现若干个立体体能单元10的相互拼接。
[0042]
连接器20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立柱1。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实现拆卸重组成任意组合形式。其中,立柱1可以为金属木质塑料等。当然,通过连接器20也可以连接梯子独木桥攀爬网等,与地面或是与另一个立体体能单元10,形成水平或有斜度的连接过道。
[0043]
实施例2
[0044]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描述不同的部分。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2中,立体体能单元10还包括至少一个平台4,平台4可拆卸地连接于上层水平框架。通过平台4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有效加强了立体体能单元10的整体结构强度。当然,平台4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下层水平框架。
[0045]
平台4为弹性跳床、支撑板或者绳网。使得平台4可以是固体、具有挠姓或弹性的材质,如塑料、木质、金属、绳网弹性跳床等,实现功能多样化,增加了趣味性和游戏性。
[0046]
下层水平框架上具有下通行孔,下通行孔与游戏空间相连通。通过下通行孔能够向上钻爬进入至游戏空间内,当然也可以钻爬出游戏空间
[0047]
上层水平框架上具有上通行孔,上通行孔与游戏空间相连通。通过上通行孔能够向下钻爬进入至游戏空间内,当然也可以钻爬出游戏空间。
[0048]
下层水平框架、上层水平框架和若干个立柱1之间形成有框架体,且下层水平框架、上层水平框架和若干个立柱1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连通孔,连通孔位于框架体的侧面,且连通孔与游戏空间相连通。通过连通孔、下通行孔、上通行孔实现儿童体能游乐教育设施的多个立体体能单元10相连通,实现内部空间形成游戏通道。
[0049]
立体体能单元10还包括围板5,围板5连接于框架体,且围板5用于覆盖连通孔以阻隔游戏空间与外部的空间。围板5具有阻隔保护作用。围板5可以附上图案或是刻画形状,作为外型或是整体形象的表现,例如可以做成交通工具、建筑物等主题外型。
[0050]
立体体能单元10还包括若干个保护套6,若干个保护套6与若干个立柱1一一对应,且保护套6套设于立柱1的底部。通过保护套6具有保护作用,用于对立柱1的底部支撑起到保护作用。
[0051]
实施例3
[0052]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描述不同的部分。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3中,立柱1的数量为五个,通过五个立柱1和第一连接部件2、第二连接部件3围成了一个五角星框架体。
[0053]
实施例4
[005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描述不同的部分。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4中,立柱1的数量为三个,通过三个立柱1和第一连接部件2、第二连接部件3围成了一个三角星框架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柱1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
[005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