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8857发布日期:2021-11-06 03:2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训练器,特别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属于训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健康肢体的运动能力,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伤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与营养,加速损伤的愈合,通过伤后的康复训练,可以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防止体重的增加,缩短伤愈后恢复锻炼所需的时间。
3.在康复科室中,针对肩关节旋转训练的设备种类较少,患者通常只能通过自行旋转进行训练,自行训练由于没有体位限制的概念,从而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而且在训练时缺少力量锻炼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6.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包括竖杆、调节板、第一转动杆、圆盘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调节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远离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圆盘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一端延伸至弧形槽外部且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压块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调节板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延伸至调节板底部且固定连接有手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部且与连接杆的一侧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杆,且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的外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动杆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握持杆,且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的外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丝杆可以对调节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连接杆可以对第一转动杆的角度进行调节,配合第一转动杆内部的第一握持杆进行使用,可以对使用者的体位进行限制,有利于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从而避免二次损伤,通过圆盘内部设置的弹簧配合第二转动杆进行使用,可以在使用时提供一定的反向力,从而帮助使用者进行力量训练。
附图说明:
13.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盘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盘剖视图。
18.图中:1、竖杆;2、顶板;3、调节板;4、丝杆;5、手轮;6、固定杆;7、凹槽;8、连接杆;9、紧固螺栓;10、第一转动杆;11、第一滑槽;12、第一握持杆;13、圆盘;14、第二转动杆;15、第二滑槽;16、第二握持杆;17、弧形槽;18、压块;19、弹簧;20、底板;21、自锁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

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0.实施例:
21.一种康复科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包括竖杆 1、调节板 3、第一转动杆10、圆盘13和底板20,底板20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杆1,两个竖杆1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 3,调节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6,固定杆6内部开设有凹槽 7,凹槽7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8,可以对第一转动杆10的角度进行调节,连接杆8远离固定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调节板3远离固定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远离调节板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 14,圆盘13内部开设有弧形槽 17,弧形槽17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18,压块18的一端延伸至弧形槽17外部且与第二转动杆14固定连接,弧形槽1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压块18远离第二转动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可以在使用时提供一定的反向力,从而帮助使用者进行力量训练。
22.进一步的,竖杆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调节板3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顶端与顶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丝杆4的底端延伸至调节板3底部且固定连接有手轮5,可以对调节板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23.进一步的,紧固螺栓9的一端延伸至凹槽7内部且与连接杆8的一侧接触,可以对第一转动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24.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杆10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杆12,且第一握持杆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10的外部,可以对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开合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使用者的体位进行限制。
25.进一步的,第二转动杆14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握持杆16,且第二握持杆1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14的外部,可以对转动的力臂进行
调节,从而获得弹簧19的不同反作用力。
26.进一步的,底板2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2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设备进行移动,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27.具体的,在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对设备进行调节,通过手轮5带动丝杆4进行转动,从而对调节板3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拧松紧固螺栓9,此时可以通过连接杆8对第一转动杆10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通过紧固螺栓9对第一转动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使用者抓住第一握持杆12,此时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杆10在连接杆8上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第一握持杆12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改变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开合度,在对力量进行训练时,对第二握持杆16进行抓取,并带动第二转动杆14在圆盘13上转动,此时第二转动杆14上的压块18对弹簧19进行挤压,在弹簧19的反向力作用下可以对力量进行训练,根据训练需求可以对第二握持杆16的位置进行移动,当第二握持杆16在第二滑槽15内部下移时,力臂缩短,可以获得更大的弹簧19阻力,从而提高训练的强度。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